永州城外的杏花开了十里,如云如霞。柳眼挎着药箱走在花树下,白袍拂过青草,惊起几只粉蝶。
“柳大夫又来采药啊?”田间的农人直起腰,笑着招呼。
柳眼点头,目光却落在远处那座气势恢宏的别院——水龙吟。江湖上最神秘的组织,而它的主人,是他此生最不愿见,却又不得不见的人。
三日前,他收到唐俪辞的信,只有一行字:“旧疾复发,望君一诊。”
落款处画着一枝残杏。
就为这枝残杏,他来了。
别院守卫森严,却无人阻拦他。柳眼一路畅通无阻,直到后院水榭。唐俪辞坐在亭中煮茶,一身素白长衫,衬得脸色愈发苍白。
“你来了。”唐俪辞抬眼,唇角勾起浅淡的笑意。
柳眼放下药箱,在他对面坐下:“让我把脉。”
唐俪辞伸出手腕。柳眼搭上三指,片刻后皱眉:“你中的不是病,是毒。”
“是。”唐俪辞收回手,为他斟茶,“‘相思引’,无药可解。”
柳眼猛地抬头:“谁下的毒?”
“我自己。”
亭中一时寂静,只闻煮茶声咕咕作响。
柳眼盯着他,一字一顿:“为什么?”
唐俪辞却不答,只道:“我记得你最爱杏花。那年你说,杏花如雪,最适合入药。”
柳眼的心猛地一抽。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他们还年少,一个是杏林圣手最得意的弟子,一个是初入江湖的贵胄公子。他们在杏花树下论医辨药,彻夜长谈。
“过去的事,何必再提。”柳眼别开眼。
“是啊,何必再提。”唐俪辞轻笑,“就像不提你为何改名叫‘柳眼’,不提你为何再不肯医治江湖人,不提你为何...躲了我整整七年。”
柳眼握紧拳头:“唐俪辞,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时日无多。”唐俪辞看着他,目光平静,“只想在死前,问你一句话。”
“什么话?”
“当年你师父的死,你可还恨我?”
柳眼手中的茶杯砰然落地,摔得粉碎。
七年前,杏林圣手柳神医暴毙而亡,江湖传言是唐俪辞下的毒。只因柳神医不肯医治水龙吟的敌人。
柳眼当时不信,直到在师父的遗物中发现唐俪辞的亲笔信——上面明确威胁,若不归顺水龙吟,必遭杀身之祸。
他当即与唐俪辞决裂,改名“柳眼”,取“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之意,纪念师父最爱吟诵的诗句。
“证据确凿,何必再问。”柳眼声音冰冷。
唐俪辞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信,推到他面前:“你再看看这个。”
柳眼展开信纸,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确是唐俪辞的笔迹无疑。但...
“这墨色...”他蹙眉。
“七年前,有人模仿我的笔迹,写了这封信。”唐俪辞淡淡道,“我查了多年,终于找到证据。”
柳眼的手开始发抖:“是谁?”
“你师兄,李当归。”
柳眼如遭雷击。李当归,那个温文尔雅的师兄,那个在师父死后继承医馆,那个在他最痛苦时安慰他的师兄...
“为什么?”
“因为你师父临终前,决定将毕生医典传给你。”唐俪辞看着他,眼中带着怜悯,“李当归因爱生恨,一石二鸟。”
柳眼踉跄后退,扶住亭柱才站稳。七年的恨意,原来都错付了人。
“你...为何不早告诉我?”
“当时你悲痛欲绝,我说什么你都听不进去。”唐俪辞轻咳几声,袖口染上点点猩红,“后来你远走他乡,我再找不到你。”
柳眼看着他袖口的血迹,忽然明白了什么:“你这毒...是何时中的?”
“六年前。”唐俪辞微笑,“为了收集证据,中了李当归的暗算。”
柳眼冲上前抓住他的手腕,再次诊脉。这一次,他仔细分辨,果然发现毒性已深入骨髓,确实积年已久。
“我能解...”柳眼声音颤抖,“给我时间,我能配出解药...”
“来不及了。”唐俪辞摇头,“毒已入心脉,最多还有三日。”
三日。
柳眼跌坐在地,浑身的力气仿佛被抽空。七年误会,换来的只有三日相守?
“别哭。”唐俪辞伸手,拭去他脸上的泪水,“能在死前解开误会,我已无憾。”
柳眼这才发现自己哭了。七年来,他第一次流泪。
接下来的三日,柳眼寸步不离地守着唐俪辞。他翻阅所有医书,尝试各种药方,却都无法阻止死神的脚步。
唐俪辞很平静,每日与他赏花品茗,说些江湖趣事,仿佛即将离世的不是自己。
第三日黄昏,唐俪辞靠在柳眼肩上,看着窗外飘落的杏花。
“还记得我们初见吗?”他轻声问。
“记得。”柳眼握着他冰凉的手,“也是杏花时节,你受了伤,来医馆求治。”
“你那时板着脸,说我最不爱惜身子。”唐俪辞轻笑,“后来每每受伤,我都想起你这句话。”
柳眼喉头哽咽:“若知今日,当初就该把你拘在医馆,不让你再涉足江湖。”
“那不如我们约定来世。”唐俪辞的声音越来越轻,“来世,我做个寻常书生,你做个江湖郎中,我们在杏花树下相遇...”
他的手缓缓垂下,再无声息。
柳眼抱着他逐渐冰冷的身体,在满室杏花香中,坐了一夜。
次日,水龙吟为唐俪辞举行盛大葬礼。柳眼没有出席,他带着唐俪辞的骨灰,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中。
三个月后,李当归暴毙家中,死状凄惨。身旁留有一纸罪状,详细陈述了他如何陷害唐俪辞,毒杀恩师。
江湖传言,是柳眼亲手了结了师兄。
又一年杏花盛开时,有人在江南一个小镇看见柳眼。他开了间医馆,名“杏林”,馆前种着一株杏树,花开如雪。
有人求医时,常见他对着杏树自言自语,仿佛在与故人对话。
“今日来了个病人,症状与你当年相似...”
“杏花又开了,比去年的好...”
“我配了新药,若是你在,定要笑我异想天开...”
每当此时,风过树梢,落花如雪,仿佛有人在轻声回应。
终是,杏林春尽,故人长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