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偷鸡不成蚀把米,在邻居面前再次丢尽了脸面,接连几日都缩在家里没敢再露面。苏青瑶乐得清静,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为首次“创业”做准备上。
空间里的第二批蔬菜,在白萝卜和黄瓜之后,大白菜也迎来了丰收。灵泉水的滋养下,这些白菜棵棵饱满紧实,叶片嫩黄,品相极佳。苏青瑶小心地采收,堆放在空间一角,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
她之前腌制的咸菜也有了初步成果。打开陶罐,一股酸辣开胃又带着奇异清香的氣息扑面而来。她取出一根萝卜条品尝,口感爽脆,酸辣度恰到好处,后味还有一丝灵泉水带来的甘甜,远比她记忆中这个时代普通的咸菜要美味得多。酱黄瓜也同样脆嫩咸香,风味独特。
“成了!”苏青瑶心中一定,有了这些“爆款产品”,她对集市之行更多了几分信心。
接下来是打听行情。她找了个由头,去了村里平日里消息比较灵通的李大娘家,旁敲侧击地问起了镇上集市的情况。
“青瑶啊,你是想去镇上卖点东西?”李大娘心领神会,热情地介绍起来,“咱们这十里八乡,就属镇上的集市最大最热闹,逢初一、十五是大集,那真是人山人海!卖菜的、卖肉的、卖杂货的,啥都有!”
“那像青菜、咸菜这些,大概是个什么价儿?”苏青瑶虚心请教。
李大娘想了想:“这得看品相。寻常的青菜,像菘菜(白菜)、葵菜(冬寒菜),便宜的一两文钱一斤,品相好的能卖到三文。咸菜嘛,普通的也就一两文一斤,要是味道好些的,或许能卖到三文。”她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青瑶,集市上人多眼杂,也有那起子欺生的,你一个妇人家,可得小心些,最好找个伴儿。”
苏青瑶默默记下价格,心中快速盘算。她的空间蔬菜品相绝佳,咸菜味道独特,定价可以比普通货色稍高一些,比如青菜定三到四文,咸菜定三文,应该很有竞争力。至于安全问题,她摸了摸怀里那把柴刀,眼神微沉,必要的时候,她也不介意让它见见光。
了解了市场,苏青瑶开始着手制作摆摊的工具。她再次进入空间,利用工具台和剩余的木材,打造了一个简易却结实的摊位架,可以分层摆放蔬菜和咸菜罐子。又用粗布缝制了几个厚实的大布袋,用来装运货物。她还准备了一个小秤和一个小巧的零钱袋——零钱袋是用一块颜色较深的布做的,里面提前放了些铜钱,显得不那么空荡。
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王老太虽然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上门,但心里的嫉恨却像野草一样疯长。她见苏青瑶这几日忙忙碌碌,又是收拾蔬菜(她看到苏青瑶在院子里整理空间取出的、伪装成自家种的菜),又是摆弄瓶瓶罐罐(腌制咸菜),还跟李大娘打听集市,立刻猜到苏青瑶是打算去镇上卖东西赚钱了!
“这丧门星!肯定是用什么邪门法子种出了怪菜!”王老太咬牙切齿地对苏老大和张翠花说,“不能让她这么得意!她要是赚了钱,尾巴还不得翘到天上去?”
张翠花眼珠一转,出了个馊主意:“娘,她不是要去卖菜吗?咱们就在村里说说,她那菜长得那么邪乎,指不定是用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浇出来的,吃了要出事!看谁还敢买她的!”
王老太一听,觉得这主意甚好。于是,母子婆媳几人便开始在村里有意无意地散播谣言。
“哎,你们看见二郎媳妇家那菜没?绿得吓人,哪有菜长那样的?”
“听说她关起门来不知道鼓捣些什么,那菜怕不是用……那啥……浇的吧?”
“可别贪便宜买她的菜,吃出毛病来可就晚了!”
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闭塞的村庄里悄然扩散。一些原本对苏青瑶抱有同情的村民,听到这些传闻,心里也泛起了嘀咕,看向她那破屋的眼神都带上了几分疑虑和疏离。
苏青瑶很快从李大娘欲言又止的提醒中察觉到了不对劲。她略一思索,便明白这又是王老太在背后搞鬼。
“想用谣言断我财路?”苏青瑶眼神冰冷。她可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这天傍晚,她特意用空间里最新鲜水灵的生菜和小番茄,做了一盘凉拌菜,又切了一小碟酸辣萝卜条,用干净的碗装着,主动送到了隔壁李大娘家,以及另外几户平日里还算和善、但此刻听了谣言有些动摇的邻居家。
“李大娘,自家种的菜,腌的咸菜,您尝尝鲜。”苏青瑶笑容温和,态度坦然。
邻居们推辞不过,又见那菜确实水灵诱人,咸菜香气扑鼻,便试着尝了尝。
这一尝,顿时瞪大了眼睛。
那生菜脆嫩清甜,番茄酸甜多汁,萝卜条酸辣爽口,味道远比他们自家种、自家腌的要好上太多!
“青瑶,你这菜……咋这么好吃?”李大娘忍不住惊叹。
“就是自家寻常种的,可能是地力好些,水也干净吧。”苏青瑶轻描淡写地解释,“您看,我和孩子天天吃,不也好好的?”
事实胜于雄辩。美味的菜肴瞬间击碎了那些虚无缥缈的谣言。尝过菜的邻居们态度立刻转变,纷纷夸赞苏青瑶手艺好,种菜也有一手,之前的疑虑烟消云散。
王老太散播的谣言,在苏青瑶这朴实无华却极具说服力的“试吃”攻势下,不攻自破,反而让不少人对她种的菜和咸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苏青瑶看着邻居们态度的转变,心中冷笑。王老太这点龌龊手段,在她绝对的产品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至此,所有的障碍似乎都已扫清。出发前夜,苏青瑶看着准备好的货物和工具,心中充满了对明日集市的期待。这将是她在异世界,凭借自己双手赚取第一桶金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