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行
第三章 越界试探,惊雷暗涌
盛铭律所接下的“启星科技并购案”,成了压在苏屿心头的巨石。
这是他第一次独立负责核心证据的筛查工作,对方是业内以手段激进闻名的锐科律所,而并购案涉及的知识产权归属、财务数据核查,每一项都暗藏陷阱。谢砚辞将案件资料交给苏屿时,指尖划过文件封面的“保密”印章,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启星的技术专利有三重交叉授权,财务报表可能存在表外融资,查的时候多留个心眼,有任何疑问第一时间找我,不准擅自行动。”
苏屿用力点头,将师父的叮嘱记在心里。他知道这是谢砚辞对他的信任,更是一场严苛的考验。
接下来的一周,苏屿几乎住在了律所。他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合同、报表和专利文件中,逐字逐句地核对,指尖因为长时间敲击键盘泛起薄茧,眼底的红血丝也越来越重。谢砚辞偶尔会深夜过来巡查,看到他趴在桌上小憩,会无声地放下一杯热咖啡,再轻轻将空调温度调高两度。
这份不动声色的温柔,像藤蔓一样缠绕在苏屿心头。他越发迫切地想要做出成绩,想要让谢砚辞看到,自己已经足够强大,足以成为他的助力,而不是需要庇护的学徒。
转折发生在周五的下午。
苏屿卡在一份关键的专利转让合同上,对方律所提供的文件看似天衣无缝,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迟迟找不到突破口。就在他焦躁不已时,办公软件上弹出一条陌生消息,发件人备注是“锐科律所 林哲”。
林哲是锐科负责此案的律师,也是谢砚辞的老对手。苏屿犹豫了一下,通过了好友申请。对方开门见山:“苏先生,关于启星的专利文件,我这里有一份内部核查纪要,或许能帮你省去不少功夫。”
苏屿的心猛地一跳。内部核查纪要?这无疑是捷径。如果能拿到这份文件,他不仅能快速找到证据漏洞,还能在谢砚辞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要帮我?”苏屿打字回复,指尖有些颤抖。
“大家都是为了推进案件,而且,我很欣赏你的天赋。”林哲回复得很快,“当然,这份文件不方便公开传输,今晚七点,我在律所楼下的咖啡馆等你,只给你看十分钟。”
诱惑像毒蛇一样啃噬着苏屿的理智。他知道这不符合规矩,谢砚辞反复强调过,严禁私下接触对方律所人员,更不能获取所谓的“内部信息”。可一想到谢砚辞看到他解决难题时可能露出的赞许目光,想到那些嘲笑他“走后门”的闲言碎语,他的防线渐渐松动了。
他没有告诉谢砚辞。
当晚七点,苏屿借口“出去买东西”,悄悄来到咖啡馆。林哲已经在角落等他,看到他来,推过来一个平板电脑:“快点看,只有十分钟。”
屏幕上的文件果然是启星专利的内部核查纪要,其中明确标注了一处专利授权的时间漏洞,正是苏屿苦苦寻找的突破口。他快速用手机拍下关键页面,心脏狂跳不止,既兴奋又紧张。
回到律所时,谢砚辞的办公室还亮着灯。苏屿深吸一口气,拿着整理好的证据链敲开了门,语气带着难掩的得意:“师父,我找到突破口了!”
谢砚辞抬起头,接过文件翻看。他的目光落在专利授权时间的标注上,眉头渐渐蹙起,抬眼看向苏屿:“这个漏洞,你是怎么发现的?”
“我反复核对了专利转让合同和授权公告,对比时间线才发现的。”苏屿避开谢砚辞的目光,声音有些底气不足。
谢砚辞的目光骤然变冷,像淬了冰:“苏屿,看着我。”
苏屿被迫抬头,撞进师父深不见底的眼眸,那里面没有丝毫赞许,只有失望和锐利的审视。他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知道自己瞒不住了。
“是林哲给你的内部文件,对不对?”谢砚辞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却让苏屿浑身发冷。
苏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我……我只是想快点找到证据,不想让你失望。”
“啪!”
文件被谢砚辞狠狠拍在桌面上,纸张散落一地。这是苏屿第一次看到谢砚辞如此震怒,他周身的气场冷得像冰窖,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不想让我失望?”谢砚辞站起身,一步步走向苏屿,高大的身影带来强烈的压迫感,“我教你法律准则,教你职业操守,教你做人的底线,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私下接触对手律师,获取违规信息,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行为?”
苏屿的腿有些发软,他后退了一步,撞到身后的办公桌,声音带着哭腔:“我知道错了,师父,我只是太急了……”
“急?”谢砚辞冷笑一声,眼底满是痛心,“急就可以突破底线?急就可以拿自己的职业生涯赌?苏屿,你太让我失望了。”
他的话像一把重锤,狠狠砸在苏屿的心上。苏屿看着谢砚辞失望的眼神,心里又疼又悔,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师父,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不该一时糊涂……”
“错了?”谢砚辞抬手,指着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律师执业誓词,“你对着誓词说,你遵守了吗?你答应过我,会守住底线,你做到了吗?”
苏屿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忠于法律,恪守职业道德”几个大字格外刺眼。他羞愧地低下头,泪水砸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谢砚辞的呼吸有些急促,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声音沙哑却坚定:“去把门锁上,然后到沙发那边跪下。”
苏屿浑身一僵,难以置信地抬起头。他知道谢砚辞会训诫他,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方式。可看着师父不容置喙的眼神,他终究还是挪动脚步,锁上了办公室的门,然后在沙发前缓缓跪下,后背挺得笔直,却控制不住地发抖。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只有苏屿压抑的抽泣声,和谢砚辞沉重的呼吸声。窗外的霓虹透过玻璃照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站,一个跪,像一幅张力十足的画,暗藏着即将爆发的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