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培训风波,严师护法
专题培训室里座无虚席,苏屿站在讲台中央,指尖划过投影幕上的《并购案隐性风险核查流程》。台下坐着办事处的资深律师与新晋助理,目光里有期待,也有暗藏的审视——毕竟谁都知道,这份流程是他因犯错才补充的。
“针对隐性关联交易,我们新增的‘资金流向穿透式审核’,需要追溯到最终受益人……”苏屿正讲解核心环节,台下突然响起一声轻笑。
说话的是从业五年的资深律师周明,他靠在椅背上,语气带着嘲讽:“苏律师,理论说得挺漂亮,但实际操作中,跨境资金流向动辄涉及十几个账户,逐一对查要耗费多少时间?客户要的是效率,不是这种‘纸上谈兵’的流程。”
话音刚落,几个新晋助理也跟着窃窃私语。苏屿握着激光笔的手微微收紧,脸颊的红肿还未完全消退,此刻更显窘迫:“周律师,效率不能以牺牲合规为代价。上次的并购案,正是因为省略了穿透核查,才险些酿成大错。”
“哦?那苏律师是在暗示,我们之前的工作都不合规?”周明挑眉,语气越发尖锐,“说到底,还是你自己审核不到位,现在却要整个团队为你的错误买单,跟着你做这些无用功。”
苏屿的脸瞬间涨红,想反驳却不知如何开口。他知道周明一直不服自己年纪轻轻就负责核心案件,这次显然是故意发难。台下的议论声越来越大,让他浑身发烫,后背的冷汗再次冒了出来。
就在这时,培训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谢砚辞站在门口,一身深色西装衬得他气场十足,目光扫过全场时,议论声瞬间戛然而止。
他没看苏屿,径直走到前排坐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继续。”
苏屿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重新开口:“关于周律师提出的效率问题,我们已经与技术部合作,搭建了跨境资金流向智能核查系统,能自动匹配关联账户,将核查时间缩短70%……”他一边讲解,一边调出系统演示视频,条理清晰地阐述着流程的可操作性。
周明却仍不依不饶:“智能系统也有漏洞,万一遗漏了隐性关联方,责任算谁的?”
“算我的。”谢砚辞突然开口,目光落在周明身上,“苏律师制定的流程,我已经审核通过。未来所有并购案,必须严格按照这个流程执行,出了任何问题,由我全权负责。”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周律师觉得流程无用,不妨回头看看三个月前的B公司并购案——正是因为缺少穿透式核查,导致客户被证监会处罚,损失近千万。如果当时有这套流程,这笔损失本可以避免。”
周明脸色一白,张了张嘴却再也说不出话。B公司的案子是他当年负责的,一直是他的心病。
谢砚辞站起身,走到讲台旁,目光扫过全场:“跨境法律没有‘无用功’,每一个流程的制定,都是用教训换来的。苏律师能从错误中总结经验,完善流程,这比打赢一场官司更值得肯定。”
他转头看向苏屿,眼神里带着一丝赞许:“继续讲,把系统的操作细节说清楚。”
苏屿心头一暖,之前的窘迫与慌乱瞬间烟消云散。他挺直脊背,详细讲解着智能系统的操作步骤,声音沉稳而有力。台下的目光从质疑变成了认真,偶尔有人提问,他也能从容应对。
培训结束后,同事们陆续离开,苏屿收拾着讲台,谢砚辞走了过来,递给他一杯温水:“刚才为什么不反驳?”
“我……”苏屿抿了抿唇,“我怕自己说不清楚,反而越描越黑。”
“身为律师,不仅要会写、会做,还要会说。”谢砚辞语气平和,“你制定的流程没问题,系统也经过了测试,没必要因为别人的质疑就退缩。”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你今天的应对也算有进步,没有被情绪冲昏头脑。”
苏屿接过温水,心里暖意融融:“谢谢师父。如果不是你及时出现,我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
“我不能一直帮你挡着。”谢砚辞看着他,“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要学会自己站稳脚跟。你的能力足够,缺的只是底气。”
他转身走向办公室,走到门口时停下脚步:“十天的复盘报告写得怎么样了?今晚下班前给我。另外,明天跟我去见一个新客户,涉及跨境数据合规,正好用得上你补充的核查流程。”
苏屿重重点头:“好,师父!我今晚一定准时提交报告。”
看着谢砚辞的背影,苏屿握紧了手里的水杯。他知道,师父的维护不是纵容,而是希望他能更快成长,独当一面。而这次的培训风波,不仅让他赢得了同事的认可,更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底气,不仅来自师父的庇护,更来自自身的实力与坚定。
接下来的跨境数据合规案,又会带来怎样的挑战?苏屿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他知道,只要有师父在身边,再难的关,他也能闯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