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暗箭难防,同阵破局
合规方案提交后的第三周,苏屿正带着团队调试跨境加密传输系统,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急促响起。是监管机构的数据安全核查组,语气严肃地告知:有人匿名举报,称他们提交的合规方案存在“虚假备案”,核心数据仍存在境外未备份的风险,要求48小时内提交全套数据链路证明材料,否则将启动立案调查。
“虚假举报?”苏屿握着听筒的手猛地收紧,后背瞬间冒起冷汗。这套方案他和技术部逐节点核验过三遍,境内备份的每一条记录都有据可查,怎么会突然出现举报?
他刚挂电话,谢砚辞便推门而入,眉宇间带着一丝凝重:“我已经接到通知了。”他将一份打印好的匿名举报信复印件放在桌上,“举报信里精准指出了三个‘疑似违规节点’,甚至附上了部分服务器访问日志片段——不是内部人员泄露,就是有人刻意针对我们。”
苏屿翻看举报信,指尖微微发颤:“会是竞对吗?上次竞标跨境电商合规项目时,星瀚律所的人就曾私下挖角我们的技术顾问,被拒绝后还放话‘走着瞧’。”
“大概率是他们。”谢砚辞走到白板前,用笔圈出举报信中的关键信息,“星瀚律所的合伙人是前监管机构顾问,熟悉核查流程,知道哪些‘疑点’最容易触发立案。他们要的不是真能查出问题,而是拖延我们的项目落地,趁机抢夺客户资源。”
话音刚落,技术部负责人急冲冲跑来:“谢律、苏律师,不好了!举报信里提到的三个节点,我们的备份日志突然出现部分缺失——像是被人恶意篡改过访问记录!”
苏屿心头一沉,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没有完整的日志证明,核查组很可能认定他们存在违规操作。他看向谢砚辞,眼里满是焦灼:“师父,现在怎么办?重新调取原始日志至少需要72小时,可核查组只给了48小时。”
谢砚辞没有丝毫慌乱,指尖在桌案上轻轻敲击:“慌解决不了问题。第一,让技术部立刻启动备用服务器的日志回溯系统,原始数据一定有留存;第二,你联系跨境服务器供应商,调取他们那边的独立访问记录,形成双向佐证;第三,我去对接监管机构,申请延长24小时提交期限,同时侧面了解举报人的线索。”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屿泛红的眼眶上,语气柔和了些许:“还记得上次我教你的吗?合规路上从来不是孤军奋战,遇到坎就并肩跨过去。这次,我们一起查。”
接下来的36小时,办事处灯火通明。苏屿带着技术团队熬红了眼,逐行比对备用日志和供应商记录,终于在一堆加密代码中找到被篡改的痕迹,还原了完整的数据备份链路;谢砚辞则凭借多年的行业人脉,不仅争取到了延期提交的许可,还查到举报信的发送IP地址,恰好指向星瀚律所的办公区域。
提交佐证材料的那天,核查组当着双方律师的面,完整核验了数据链路。当确认所有节点均符合合规要求,且证实举报信中的日志片段是恶意篡改后,核查组当场驳回了举报,并对星瀚律所的疑似不正当竞争行为启动了调查。
走出监管机构大楼时,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苏屿长长舒了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腿一软险些站不稳。谢砚辞及时扶住他,指尖触到他发烫的额头:“累坏了吧?回去好好休息。”
“师父,我们赢了。”苏屿抬头,眼里闪着光亮,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更有并肩作战的笃定。
谢砚辞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不是‘我’,是‘我们’。”他从包里拿出一瓶温水递给他,“经此一役,你不仅学会了谨慎,更学会了临危不乱。记住,合规之路总有暗箭,但只要守住底线、彼此信任,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苏屿接过温水,小口喝着,心里暖烘烘的。他看着身边的谢砚辞,忽然明白,所谓师徒,不仅是传道授业的引领,更是困境中彼此支撑的铠甲。而这场突如其来的举报风波,没有击退他们,反而让两人的羁绊,在并肩破局的硝烟中,愈发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