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事张嬷嬷李女官,这是林晚,此次考核头名,往后便交予你带了。
张嬷嬷对着一位身着月白色宫装、眉眼温婉的女子说道。
李女官放下手中的绣绷,笑着打量林晚
李女官早听闻你绣技不凡,方才张嬷嬷已夸过你的牡丹绣样,果然是个灵透的。往后跟着我,先从基础的宫廷制式纹样学起,礼服上的龙凤、云纹、缠枝莲,每一针的疏密、配色的深浅,都有定例,不可擅自更改。
林晚恭敬地行了一礼
林晚多谢李女官指点,晚儿定当勤勉修习。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日夜沉浸在绣作之中。李女官教导严苛,小到一根丝线的劈分,大到整幅纹样的布局,都一一细致点拨。林晚本就天资聪颖,又肯下苦功,不过半月,便已能独立绣制简单的宫装纹样,其针脚的细密、配色的精准,连工坊里资深的宫女都暗自称赞。
苏清辞得空便会来看她,有时带些上好的绣线,有时捎些安神的点心,两人总能趁着短暂的相见,说上几句贴心话。这日午后,苏清辞避开旁人,拉着林晚到海棠树下,低声道
苏清辞春桃在洒扫院落后,并未安分,我听闻她近日常去巴结内务府的王总管,怕是在打别的主意,晚晚你凡事多留个心眼,尤其是涉及考核、用料这些事,切莫落人口实。
林晚心中一暖,点头道
林晚我晓得,你放心,我做事定会谨慎。只是……也怕她暗中使绊子,防不胜防。
苏清辞无妨
苏清辞从袖中取出一枚小巧的银制针盒,递给她
苏清辞这里面有三根银针,针尖淬了少量清毒的药粉,若遇可疑的茶水、点心,先用银针试探,若针尖变黑,便是有毒。另外,我已托人打点了绣作工坊的杂役宫女,让她们多帮着留意些异常动静
林晚接过针盒,指尖传来微凉的触感,心中却涌起一股热流
林晚清辞以后你就是我的亲姐姐
林晚姐姐为我做了这么多,晚儿无以为报。
苏清辞你我姐妹,何须言报?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我会尽力帮忙的
苏清辞拍了拍她的手背
苏清辞再说了你只需安心学好绣艺,在尚服局站稳脚跟,便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几个内务府的太监簇拥着一位衣着华贵的嬷嬷走来,正是皇后宫中的另一位掌事任嬷嬷。张嬷嬷连忙率众宫女迎上前去,躬身行礼
管事张嬷嬷不知任嬷嬷驾临,有失远迎。
任嬷嬷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工坊内的绣品,沉声道
掌事任嬷嬷皇后娘娘下月要去颐和园礼佛,需一套素色绣莲花的宫装,要求纹样清雅,针脚细腻,三日之内必须赶制出来。张嬷嬷,此事关乎宫廷体面,你需亲自督办,务必挑选最好的绣娘来做
张嬷嬷连忙应道
管事张嬷嬷是,奴婢遵旨,定当按时完成。
任嬷嬷又道
掌事任嬷嬷我听闻此次考核有个叫林晚的宫女,绣技出众,不如就让她来主绣莲花纹样,也好让娘娘瞧瞧尚服局的新人风采
林晚心中一惊,没想到任嬷嬷竟会点到自己。她刚想推辞,张嬷嬷已抢先说道
管事张嬷嬷林晚虽有天赋,但资历尚浅,怕是难当此任。不如让李女官主绣,林晚从旁协助,更为稳妥。
掌事任嬷嬷不必
任嬷嬷摆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掌事任嬷嬷我听闻她绣的牡丹深得你赞赏,莲花纹样虽素雅,却更见功底,就让她试试。若做得好,娘娘自有赏赐;若做得不好,你这个掌事也难辞其咎。
张嬷嬷不敢再劝,只得应下。任嬷嬷又叮嘱了几句配色、纹样的细节,便带着太监离开了。
待众人散去,李女官拉着林晚的手,沉声道
李女官此次任务非同小可,皇后娘娘的衣物,半点差错都不能有。莲花纹样需用平针绣出花瓣的层次感,配色只能用月白、浅青、藕荷三色,且不能用金线银线,全凭针脚见真章。三日时间紧迫,我们需日夜赶工
林晚点头,心中却隐隐不安。她总觉得,任嬷嬷突然点名将这重任交给她,太过蹊跷,说不定是春桃在背后动了手脚——若是她能顺利完成,春桃自然无法作祟;可若是出了半点差错,不仅她会受重罚,连张嬷嬷和李女官也会被牵连。
果然,当晚赶工之时,林晚便发现准备好的浅青色绣线,竟被人掺了几缕极淡的黄色丝线,不仔细看根本察觉不到。一旦绣在衣物上,便会破坏整体的素雅感,被皇后察觉,便是大罪。
林晚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将掺了色的绣线收好,转头对一旁帮忙劈线的小宫女道
林晚麻烦你去取一卷新的浅青色绣线来,这卷怕是受潮了,颜色有些失真。
小宫女应声而去,林晚却借着烛光,瞥见窗外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春桃。她不知何时竟离开了洒扫的庭院,悄悄潜到了绣作工坊外。
林晚心中一凛,看来春桃果然没打算放过她。这一次,她不仅要按时完成皇后的宫装,还要找出柳月暗中作梗的证据,彻底断了她的念想。
她深吸一口气,将杂念压下,重新拿起银针。窗外的海棠花影摇曳,映在绣绷上,与即将成型的莲花纹样交织在一起。林晚凝神静气,银针如行云流水般穿梭,每一针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谨慎。而暗处的春桃,看着工坊内灯火通明,眼中的怨毒愈发浓烈,她攥紧了手中的一包粉末,嘴角勾起一抹阴狠的笑容——这一次,她绝不会让林晚得逞。
夜色渐深,绣作工坊内烛火通明,针丝摩擦绸缎的细微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林晚指尖捻着新取来的浅青绣线,劈分、穿针、走线,动作一气呵成。平针绣出的莲瓣层层叠叠,边缘用极细的接针过渡,既保了素雅,又藏了层次,李女官在旁看着,眼中满是赞许,偶尔伸手点拨两句配色的浓淡,两人默契十足。
三更时分,小宫女们已熬不住打了盹,李女官让她们先去歇息,自己则陪着林晚继续赶工。林晚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抬头时瞥见案几旁的茶水——那是杂役宫女方才送来的,说是能提神。她心中一动,想起苏清辞给的银质针盒,趁李女官低头整理绣线的间隙,悄悄取出一根银针,探入茶水中。
不过片刻,针尖便泛起一层淡淡的乌色。
林晚心头一沉,不动声色地将银针收回盒中,指尖冰凉。她故意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却在茶水触及唇边时,借着整理绣绷的动作,悄悄吐进了帕子一角
林晚李女官,这茶水怕是凉了,喝着反倒提神不得,我去换一壶热的来。
她起身时,目光飞快扫过窗外,那道黑影果然还在,只是隐得更深了些。
李女官不必麻烦
李女官抬眼,眼底带着疲惫却清明的光,
李女官我瞧着这茶不对劲,方才杂役送过来时,我便见她神色慌张。你且安心绣活,此事交给我。
她说着,起身将那壶茶水倒进墙角的花盆里,又取了干净的水壶重新烧水,动作间不露半分破绽。
林晚心中一暖,知道李女官是在护着她。她不再分心,重新凝神于绣绷之上。莲花的枝干用滚针绣出韧劲,叶脉以施针细细勾勒,月白、浅青、藕荷三色丝线交织,一朵清雅的莲花渐渐在素色绸缎上绽放,针脚细密得如同天成。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春桃终于按捺不住,借着洒扫的名义,悄悄溜到工坊外的窗下。她从袖中取出那包粉末,正是能让丝线变得脆易断的硝石粉,只要撒进林晚的绣线中,待皇后穿着时稍有牵扯,绣纹便会崩裂,到时候便是欺君之罪。
她刚要抬手将粉末从窗缝撒进去,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冷喝
苏清辞春桃你在做什么?
春桃浑身一僵,转头便见苏清辞带着两个内务府的嬷嬷站在身后,神色冷峻。原来苏清辞放心不下,连夜托人盯着春桃的动静,得知她往绣作工坊来了,便立刻赶了过来。
贴身宫女(春桃)我……我只是来洒扫庭院
春桃慌忙将粉末藏到身后,强作镇定
贴身宫女(春桃)苏姑姑说笑了,我还能做什么?
苏清辞是吗?
苏清辞上前一步,目光如炬
苏清辞方才你往林晚的绣线里掺黄丝,又在茶水中下毒,如今还想撒硝石粉,当我们都是瞎子不成?
她说着,对身后的嬷嬷使了个眼色
苏清辞搜!
两个嬷嬷立刻上前,从春桃身上搜出了那包硝石粉,还有一小截掺了黄丝的浅青绣线——那是她昨夜作案时不小心遗落的。证据确凿,柳月脸色惨白,双腿一软便跪了下去
贴身宫女(春桃)苏姑姑饶命!我一时糊涂,都是嫉妒林晚……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
此时张嬷嬷也闻声赶来,见状脸色铁青。她早就察觉春桃心思不正,却没想到她竟敢在皇后的衣物上动手脚,当即冷声道
管事张嬷嬷拖下去,交给内务府严加审问,按宫规处置!
贴身宫女(春桃)放开我…
春桃哭喊着被拖走,工坊内终于恢复了平静。
第三日午后,林晚终于完成了最后一针。李女官仔细检查了一遍,绣品纹样清雅,针脚细腻,毫无差错,满意地点了点头。张嬷嬷将宫装呈给前来验收的任嬷嬷,任嬷嬷翻看过后,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沉声道
掌事任嬷嬷不错,确实配得上皇后娘娘。
当皇后在颐和园穿上这套莲花宫装礼佛时,望着铜镜中清雅脱俗的纹样,连连称赞
皇后这绣工精妙,比预期的还好。那个叫林晚的宫女,赏锦缎十匹,白银五十两,升为绣作副掌事
旨意传到尚服局时,林晚正在海棠树下整理绣线。春风拂过,粉白的花瓣落在她的发间,她抬头望向苏清辞和李女官,三人相视而笑。经历了这场风波,林晚不仅在尚服局站稳了脚跟,更收获了真心相待的姐妹与师长。
而远处的廊下,张嬷嬷看着这一幕,眼中露出欣慰的神色。她知道,尚服局往后,又多了一位真正以“规制为先,针脚为魂”的好绣娘。
林晚升任绣作副掌事后,第一桩差事便是接手太后万寿节的百福捧寿屏风绣活。这屏风需用十二种丝线绣制百个变体“福”字,缀以缠枝莲纹,既要符合宫廷规制,又得显出新意,尚服局特意调了四名新晋宫女归她指导,其中便有个名叫秋梦的,性子急躁,针脚毛糙,练了三日仍不得平针要领。
这日午后,林晚正在案前示范“叠绣”技法,指尖浅金丝线翻飞,转眼便勾勒出半个福字的立体轮廓。秋梦看得心焦,忍不住抬手模仿,却不慎将丝线扯得太紧,绸缎起了褶皱,她急得眼圈发红,把绣绷往案上一推
秋梦副掌事,这技法也太难了,我怕是学不会。
其余三个宫女见状也停下了手,神色间满是怯意
林晚放下针线,拿起春桃的绣绷细细打量,语气温和
林晚平针要‘轻挑慢捻’,叠绣更需‘松而不垮’,你看这丝线的拉力,该像春风拂柳,而非蛮力扯绳。
她说着取来一段浅粉色丝线,手把手教秋梦调整指力
林晚针尖入缎时倾斜三分,走线时留一分余地,试试?
秋梦依言操作,果然顺畅了许多,脸上渐渐有了笑意。林晚又将自己早年练习的绣样分给几人,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针脚疏密的要领
林晚绣活无捷径,唯手熟尔。往后每日晨时练习半个时辰基础针法,午后咱们一起琢磨纹样,慢慢来。
正说着,张嬷嬷带着一名太监走进工坊,太监手中捧着一卷明黄色锦缎,上面绣样繁复——竟是皇后要穿的祭天礼服,需用缂丝技法绣制日月星辰、山河鸟兽,工期仅有十五日
管事张嬷嬷这是头等要务。
张嬷嬷沉声道
管事张嬷嬷林副掌事,此事交给你,我放心。
林晚心中一凛,缂丝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尤其祭天礼服的纹样关乎礼制,半点差错不得。她当下点头应下,送走张嬷嬷后,立刻召来四名宫女商议
林晚祭天礼服需分区域赶工,秋梦你们四人负责鸟兽翎羽的平绣打底,我来做缂丝主体纹样,李女官已答应帮我们把控配色。
夜里,工坊的烛火又亮到了三更。林晚专注于缂丝的“通经断纬”,金红两色丝线在她手中穿梭,日月星辰的轮廓渐渐清晰。忽然,秋梦轻呼一声,原来她绣锦鸡尾羽时,误将朱红丝线用成了绯红
秋梦副掌事,这可怎么办?
秋梦急得声音发颤,祭天礼服配色有严格规制,绯红过于艳丽,不合礼制
林晚并未责备,拿起绣绷思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
林晚无妨,咱们用‘借色绣’补过。
她取来深朱色丝线,在绯红边缘细细绣出渐变过渡,又用极细的银线勾勒羽轴,转眼便将不合规的绯红掩去,反倒让尾羽更显层次
林晚绣活最怕慌。
她轻声道
林晚遇到差错,先想补救之法,而非自乱阵脚。
秋梦连连点头,越发敬佩林晚的沉稳。接下来的十余日,五人默契配合,李女官每日过来核对配色,苏清辞也时常送来提神的汤药和点心。林晚不仅要把控整体纹样,还要抽空指导宫女们调整针脚,常常累得手腕酸痛,却从未有过半分懈怠。
礼服完成那日,任嬷嬷亲自前来验收。展开锦缎时,满室生辉:日月星辰用金线缂织,熠熠夺目;山河鸟兽绣工精细,翎羽可数,配色既符合礼制的庄重,又不失绣作的灵动。王嬷嬷反复翻看,眼中满是赞叹
掌事任嬷嬷林副掌事果然不负所望,这绣活,堪称尚服局近年之最。
旨意再次传来,林晚赏黄金百两,升为绣作掌事,秋梦四人也各有封赏。海棠花又开得正盛,林晚站在树下,看着工坊内各司其职的宫女们,苏清辞和李女官并肩走来,三人相视一笑。她知道,这宫廷绣作之路,道阻且长,但只要守住“规制为先,针脚为魂”的初心,再难的差事,也能绣出圆满的结局。
远处廊下,张嬷嬷望着这一幕,轻轻颔首。尚服局的绣作传承,正在这些年轻绣娘的针丝间,悄然延续。
绣事绵延
海棠花影渐斜,林晚刚升为绣作掌事不过半月,尚服局便接到了新的差事——为即将远嫁和亲的永安公主赶制陪嫁绣品,其中最紧要的是一幅“百鸟朝凤”挂屏与两套“鸾凤和鸣”帐幔,需在一月内完工,且纹样需融合宫廷制式与西域风情,既要彰显天朝上国的威仪,又要让公主在异乡见之安心。
旨意下达那日,林晚刚将万寿节剩余的绣线归置妥当,李女官便捧着图样寻来。展开绢纸,只见百鸟朝凤图上,凤凰羽翼需用五彩绒线掺珍珠粉绣制,孔雀、仙鹤等禽鸟则要搭配西域特有的宝石蓝、珊瑚红丝线,帐幔的边缘还需缀以银线盘绣的缠枝葡萄纹,寓意多子多福。
李女官这宝石蓝丝线韧性特殊,绣时极易起毛。
李女官指尖点着图样
李女官而且西域纹样的曲线转折与咱们惯常的直线绣法不同,秋梦她们怕是要费些功夫。
林晚指尖抚过图样上的葡萄纹,沉吟道
林晚无妨,咱们分步骤来。先让宫女们用普通丝线练习西域纹样的走线,我去库房挑选适配的针具——宝石蓝丝线需用极细的三棱针,方能减少起毛。
转头见秋梦正对着宝石蓝丝线发愁,针脚试探着落下,果然丝线边缘起了细小的绒毛。林晚走过去,接过她手中的绣绷
林晚这丝线娇贵,得像呵护花蕊般轻柔。走线时手腕要稳,针尖入缎时力道匀净,不可忽轻忽重。
她示范着绣了两针,丝线平顺贴合,不见一丝毛躁。
秋梦凝神看着,学着调整力道,渐渐找到了窍门。其余宫女也围拢过来,林晚便索性将工坊中央的大案清空,每日午后集中示范西域纹样的绣制技法,从曲线转折的弧度到色彩过渡的衔接,一一拆解讲解。她还特意让人找来西域进贡的织物,让宫女们观察其纹样肌理,揣摩其中韵味。
苏清辞得知她们赶工,除了送来汤药点心,还寻来几本记载西域风土人情的画册
苏清辞纹样不仅是样式,更藏着心意。让公主在绣品中见着熟悉的风物,或许能稍解乡愁。
林晚翻阅画册,见其中绘有西域的胡杨林与葡萄园,心中一动,便在帐幔的内侧绣上了几簇小巧的胡杨枝叶,用浅棕与深绿丝线叠绣,暗藏生机
变故发生在赶工的第二十日。负责染制珊瑚红丝线的作坊派人来报,因连日阴雨,丝线晾晒不足,颜色偏浅,重新染制至少需要七日,而此时帐幔的鸾凤羽翼已绣至大半,若等新丝线,工期必然延误。
宫女们顿时慌了神,秋梦急道
秋梦掌事,这可如何是好?总不能用偏浅的丝线,不合规制也显不出喜庆
林晚拿着偏浅的珊瑚红丝线,又对比了帐幔上已绣好的部分,沉思片刻道
林晚有了,咱们用‘罩绣’之法。
她取来正红色丝线,细细捻成极细的线股
林晚用正红色丝线在偏浅的珊瑚红上轻罩一层,既能加深颜色,又能让红色显得温润有层次,比单一的珊瑚红更显华贵。
说罢便带头示范,指尖正红丝线如薄雾般覆在浅红之上,果然颜色变得恰到好处。
宫女们见状士气大振,日夜赶工。林晚则始终守在工坊,白日指导针法,夜里核对纹样,累了便伏在案上小憩片刻,手腕上的酸痛愈发明显,却依旧咬牙坚持。
完工那日,晨光透过工坊的窗棂洒在绣品上,百鸟朝凤挂屏中,凤凰羽翼流光溢彩,百鸟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鸾凤和鸣帐幔上,银线葡萄纹熠熠生辉,内侧的胡杨枝叶暗藏巧思。尚服局总管太监亲自验收,连连赞叹
总管太监林掌事总能化险为夷,这绣品既有宫廷气度,又含脉脉温情,公主见了必定欢喜。
赏赐再次送至,此次不仅有金银珠宝,还有皇帝亲赐的“针神妙手”匾额。林晚捧着匾额,望着工坊内技艺日渐纯熟的宫女们,又看向身旁含笑的苏清辞与李女官,心中满是感慨。
海棠花谢了又开,尚服局的绣针从未停歇。林晚执掌绣作多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技艺精湛的绣娘,她们绣过帝王的礼服、后妃的钗环、公主的嫁妆,也绣过赈灾的锦缎、边疆的锦旗。每一件绣品都承载着规制与心意,每一针一线都延续着宫廷绣作的传承。
这日,已是尚服局总管的林晚,正带着新晋的绣娘参观库房中的传世绣品。走到一幅“山河一统”绣卷前,她停下脚步,指尖抚过绣卷上细密的针脚
林晚绣活之道,不仅在于技法精妙,更在于心有丘壑。守得住规制,藏得住温情,方能让针丝间的传承绵延不绝。
身后的年轻绣娘纷纷颔首,眼中满是向往。远处,秋梦已升任绣作副掌事,正耐心指导宫女练习平针技法,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们手中的丝线与绸缎上,暖意融融,一如多年前那个午后,林晚初次教导秋梦时的模样。
针藏山河意
库房的沉香木柜中,那幅“山河一统”绣卷已静静躺了三十余年。林晚指尖抚过卷面,锦缎边缘虽染了些岁月的温润,可针脚依旧挺拔如昔——这是她初任尚服局总管时,率全局绣娘耗时半载绣成的贺礼,为庆贺边疆平定、四海归心。如今她鬓边已染霜华,视物需借着透光的云母屏,却仍每日清晨到工坊巡看,看着那些年轻的指尖握着绣针,便像看见当年的自己,看见秋梦,看见一代代绣作传承的模样。
这日晨间,宫门刚开,内务府的太监便捧着明黄色圣旨直奔尚服局
内务府太监奉陛下旨意
太监展开圣旨,声音洪亮
内务府太监太子将择吉日册封东宫,需赶制一套‘衮龙十二章’朝服,及东宫妃‘翟衣’一套,限两月完工。纹样需循古制,十二章纹缺一不可,翟衣需用‘双面绣’技法,绣百只五彩翟鸟,务必彰显东宫威仪,不得有误。
林晚躬身接旨,心中暗忖:衮龙十二章朝服是帝王以下最高规制的礼服,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各有寓意,针脚疏密、色彩浓淡都有严苛规矩;而双面绣翟衣更考验功底,需让正反两面的翟鸟姿态一致、色彩无差,稍有不慎便会露怯。
她转身召来秋梦与现任绣作副掌事青禾
林晚东宫册封是国之大事,朝服与翟衣需分两组赶工。秋梦,你带三人负责朝服的十二章纹,重点把控星辰与龙纹的金线缂织,务必熠熠生辉;青禾,你牵头翟衣的双面绣,翟鸟的羽翼要用渐变色线,正反针脚需完全对齐。
分派完毕,林晚取来尘封的《宫廷绣制规制图谱》,翻到十二章纹那一页,上面用朱笔标注着她当年的心得
林晚日纹用盘金绣,月纹掺银线,星辰需钉珍珠,龙纹鳞片要‘密而不挤’,每片鳞片边缘需留半丝空隙,方显灵动。
她将图谱交给秋梦
林晚按这个来,有不懂的随时问我。
秋梦如今已是沉稳老练的绣作掌事,接过图谱便带人开工。可没过三日,便遇到了难题——龙纹的眼睛需用“打籽绣”点睛,既要圆润饱满,又不能过于突兀,几名绣娘试了多次,不是籽粒大小不一,便是位置偏移。秋梦急得团团转,只得来找林晚请教。
林晚坐在案前,取来绛红色丝线,指尖捻出细小线结
林晚“打籽绣要‘捻而不拧,落而不坠’。
她将丝线绕针尖三圈,针尖入缎时轻轻一压,一颗圆润的籽粒便落在锦缎上
林晚你看,线结的松紧度要刚好,入针的位置要对准龙纹眼眶的正中,多练几次便有手感。
她让秋梦亲手尝试,自己在旁纠正指力,不多时,秋梦便掌握了要领。
另一边,青禾负责的翟衣也出了状况。双面绣要求针脚“不透不叠”,可绣到翟鸟的尾羽时,正面的色彩过渡自然,反面却总有些发暗。青禾反复拆解重绣,指尖都被针扎破了好几处,依旧不得其法。林晚得知后,连夜赶到工坊,取过绣绷细细查看
林晚是丝线的选择出了问题。
她指着翟鸟尾羽
林晚正面用亮色系线,反面需用同色但稍浅半度的丝线,再调整走线的力度,让正反两面的丝线受力均匀,色彩便会一致。
她取来两段同色丝线,一段稍亮,一段稍暗,示范着绣了两针,果然正反两面的尾羽色彩无差。青禾茅塞顿开,连忙让人更换丝线,进度渐渐赶了上来。
变故发生在工期过半时。负责供应翟衣所需五彩丝线的染坊来报,其中一种“霞姿红”丝线因原料短缺,无法按时供货,而这种丝线正是翟鸟头顶羽冠的专用色,换其他红色便会不合规制。
青禾急得眼圈发红
副章事青禾总管,这可怎么办?再等染坊备货,至少要十日,工期怕是要耽搁了。
林晚拿着仅剩的一小束霞姿红丝线,沉思良久,忽然想起早年学过的“合色绣”技法
林晚无妨,咱们用朱红与橘红丝线合股,按三比二的比例捻在一起,绣出来的颜色便与霞姿红相差无几。
她当场试验,将两股丝线捻合后绣在锦缎上,果然色泽温润,与霞姿红几乎一致。
林晚你看
林晚笑道
林晚绣活之道,既要守规矩,也要懂变通。原料不足时,便用技法补之,这便是传承的意义。
青禾依言而行,翟衣的赶工得以顺利推进。林晚则每日穿梭在两组绣娘之间,白日指导针法,夜里核对纹样,时常熬到四更天。秋梦见她日渐消瘦,劝她多歇息
秋梦总管,您已经好几日没休息了,您还是好好休息吧,这些琐事交给我们便是。
林晚摇头
林晚东宫册封关乎礼制,半点马虎不得。我守在这里,你们也能更安心。
两月期满那日,朝阳正好。衮龙十二章朝服与双面绣翟衣同时完工,被抬到尚服局的庭院中展示。朝服上的十二章纹错落有致,日月星辰熠熠生辉,龙纹矫健灵动,仿佛要跃出锦缎;翟衣正反两面的百只翟鸟姿态各异,色彩明艳,羽翼的渐变色过渡自然,看不出丝毫针脚痕迹。
太子与太子妃亲自前来验收,见了绣品,连连赞叹。太子抚着朝服上的龙纹
太子林总管的技艺,果然名不虚传。这绣品不仅合于规制,更藏着山河安定、国泰民安的深意。
太子妃捧着翟衣,见反面的翟鸟与正面别无二致,眼中满是惊喜
太子妃这般精妙的双面绣,真是世间少有。
旨意再次传来,林晚被册封为“尚服令”,赐一品诰命,秋梦与青禾也各有封赏。林晚跪在殿前接旨,心中没有太多欣喜,只想着工坊里那些等待传承的绣针与丝线。
册封大典那日,林晚穿着诰命礼服,站在尚服局的庭院中。海棠花又开得正盛,花瓣落在她的肩头。秋梦与青禾带着一众绣娘走上前来,深深躬身
秋梦恭贺尚服令。
林晚扶起她们,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又看向远处皇宫的琉璃瓦,轻声道
林晚宫廷绣作的传承,从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守得住规制,用得好技法,藏得住心意,这针丝间的学问,方能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阳光洒在庭院中,照在绣娘们手中的绣针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那些针脚,绣过万寿节的福寿,绣过和亲公主的乡愁,绣过山河一统的期盼,如今又绣着东宫册封的威仪,未来,还将绣出更多宫廷的故事、时代的印记,在岁月中静静流淌。
册封大典过后,尚服局的工坊并未因荣光稍歇。林晚身着一品诰命礼服,依旧每日清晨踏着露水滴落海棠叶的声响而来,只是案头多了一卷空白的素绢,旁置朱砂、松烟两盒墨锭——她要将毕生所学,连同《宫廷绣制规制图谱》中未及详述的技法心得,尽数整理成册。
秋梦与青禾每日忙完活计,便会围在林晚案边,听她口述各式针法的要诀
林晚合色绣并非只能救急。
林晚握着狼毫,在素绢上细细勾勒翟鸟羽冠的配色比例。
林晚朱红与橘红三比二为霞姿,朱红与绛紫四比一为丹霞,你们需记牢,不同丝线的吸光率不同,合股时的松紧度,会直接影响最终色泽。
青禾捧着纸笔飞快记录,指尖的茧子蹭过纸面,留下浅浅的痕迹
这日,内务府突然送来一匹西域进贡的冰绡,薄如蝉翼,色如月光。太监传旨
内务府太监陛下感念林尚服令劳苦,特赐此绡,命尚服局绣一幅‘百鸟朝凤’图,悬挂于新落成的长乐宫正殿,限三月完工。
林晚抚过冰绡,指尖几乎感受不到布料的重量,心中暗叹
林晚【这般轻薄的料子,针脚稍重便会透底,稍轻又恐丝线脱落,比双面绣更考验功底。】
她召来秋梦、青禾及四名最得力的绣娘,将冰绡铺在透光的云母屏上
林晚百鸟朝凤,凤为尊,需用盘金绣勾勒轮廓,羽翅用晕染绣,要显出流光溢彩之态;众鸟需各有姿态,或飞或栖,针法需交替使用打籽、滚针、套针,既不能杂乱,又要栩栩如生。
苏清辞看着这一幕,欣慰的看着,笑着想,终于等到这天。可算是扳回了一局。林晚刚把针法要求说完,指尖的冰绡还没放下,这时候读心术捕捉到青禾的念头
副章事青禾【冰绡这么薄,盘金绣的金线太沉,会不会刚绣完就坠坏料子?可尚服令都定了规矩,我哪敢问……】
苏清辞抬眼看向青禾,指尖捻起一缕极细的缠金丝在光线下泛着柔润的光泽,她抬眼看向青禾,语气是恰到好处的从容
苏清辞青禾,盘金绣用的金线,得先以蚕丝缠三层,再蒸软定型——这样既保得住盘金的亮泽,分量还能轻上三成。等下我教你“轻盘法”,针脚只挂冰绡经纬的半丝,不会坠坏料子。
青禾点点头,接着苏清辞又开始读取她跟秋梦的心声
副章事青禾【尚服令怎么连我没说出口的担心都能接住?这法子听起来比我琢磨的稳妥多了……】
秋梦【是啊,凤颈的晕染绣我明明按规制走了针,怎么越绣越僵?要是被尚服令罚了可怎么办……】
苏清辞话音刚落,余光瞥见秋梦的绣绷顿了一瞬,读心术立刻捕捉到她的慌乱
苏清辞放下缠金丝,缓步走到秋梦身侧,指尖轻轻点在绣绷上的凤颈纹路
苏清辞晕染绣要“随羽势转针”——凤颈是弯的,你的针却直着扎,丝线挤在一处,自然僵了。
说着她取过秋梦的针,手腕轻转,丝线顺着凤颈的弧度铺展开,原本生硬的纹路瞬间柔得像真羽拂过,连光都能顺着纹路淌开
秋梦【连下针的角度都能看出来?尚服令这手艺是神仙教的吧……】
这时工坊的门帘被风掀起一角,程公公背着手踱进来,读心术里飘来他的嘀咕
程公公(中年太监)【陛下要“百鸟朝凤”显祥瑞,要是能添点讨喜的寓意就好了,可我也说不出具体要啥……】
苏清辞立刻接话,指尖抚过冰绡的留白处
苏清辞程公公来得正好——我正打算在凤爪下绣半片灵芝,百鸟周围缀几枝桃花。灵芝应安康,桃花兆春和,正好合陛下盼国泰民安的心意。
程公公(中年太监)尚服令心思玲珑!奴才这就回去向陛下回话!
等程公公的脚步声远了,苏清辞偷偷舒了口气——穿书前做设计时“猜甲方隐性需求”的本事,在宫里倒是派上了大用场。
林晚欣慰的看着苏清辞
林晚姐姐真是聪明这种事都能搞定
苏清辞挠挠头笑着说
苏清辞没什么都是小事情是我应该做的
苏清辞心想
苏清辞【呼!还好我看过原著…不然又要…算了不想了,毕竟,我是来改变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