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航天城
本书标签: 幻想 

第八章:故障树的军规

航天城

第八章:故障树与军规

晨雾还没散尽时,东南航天城的警报声突然划破了寂静。不是那种尖锐刺耳的紧急集合信号,而是短促、间隔均匀的三短一长——这是设备故障预警的声音,像一根细针,瞬间刺破了1号工位指挥室里刚升起的烟火气。

李建国把咬了一半的肉包放在餐盘边缘,指尖在裤缝上蹭了蹭油渍,抓起桌上的对讲机就往控制台跑。他军靴踩过水磨石地面的声音在走廊里回荡,身后跟着三个年轻工程师,其中最矮的那个叫周明,白大褂下摆还沾着昨晚调试设备时蹭到的防锈漆。

“怎么回事?”李建国一脚踹开指挥室的门,目光扫过墙上跳动着红色警报的显示屏。屏幕上,1号工位的燃料加注管道压力曲线像一条受惊的蛇,在安全阈值边缘疯狂震荡。

操作台前,老兵王勇正死死盯着仪表盘,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转头时,帽檐下的额角渗着汗珠:“报告李队,三号加注泵的压力传感器出现异常波动,刚才跳了三次红灯。”

“数据回溯!”李建国没看他,径直走向主控制台,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瞬间弹出一串密密麻麻的参数,时间轴从凌晨三点开始滚动。他忽然停在某一行,眉头拧成了疙瘩,“凌晨四点十七分,压力值有个0.3秒的尖峰,为什么没报?”

周明往前凑了半步,声音有点发紧:“李队,系统默认尖峰持续超过0.5秒才触发警报,这个……”

“谁让你们改的阈值?”李建国猛地回头,军绿色作训服的领口因为动作太大敞开了些。他入伍三十年,从西北戈壁的发射场调到东南航天城时,周明这批刚毕业的大学生还在跟着老师傅学拧螺丝。

“是、是上周做冗余测试时,临时调的参数,忘了改回来……”周明的声音越来越小,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白大褂上的口袋。他旁边的女工程师林薇悄悄拉了拉他的衣角,眼神里带着点紧张。

李建国没再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通了设备维护组的号码。“张工,带你们组的人立刻到1号工位加注区,把三号泵的传感器拆下来检查,包括线路接头和密封垫圈,五分钟内必须到。”他的声音平稳得像结了冰的江面,“另外,把近三个月的维护记录全调出来,我要纸质版的。”

挂了电话,他转身看向控制台前的几个人。晨光从百叶窗的缝隙里照进来,在他脸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知道航天城的第一条军规是什么吗?”

周明和林薇对视一眼,小声回答:“一切行动听指挥。”

“不对。”李建国摇了摇头,指了指墙上的故障树图谱。那是一张巨大的流程图,从火箭箭体到地面设备,每个节点都延伸出密密麻麻的分支,像一棵倒长的树。“第一条军规,是‘零容忍’。任何参数偏差,哪怕是0.1秒的异常,都可能在发射时变成致命的故障。你们学的故障树分析里,有没有哪个节点是标着‘可以忽略’的?”

林薇翻开手里的笔记本,飞快地翻到某一页:“故障树的每个底事件都要做概率评估,但是……”

“但是评估不等于放任。”李建国打断她,拿起桌上的一支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圆圈,“假设这是今天的压力尖峰,0.3秒,看起来 harmless(无害)。但如果它是因为传感器接线松动,那下次可能就是0.5秒、1秒,直到加注时管道爆管。到时候,你们谁来写事故报告?是写‘参数调错了’,还是写‘忘了改回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让指挥室里的空气都凝固了。周明的脸涨得通红,手指攥得发白。他上周调参数时,觉得0.3秒的波动可能是海浪冲击造成的干扰——东南航天城靠海,台风季时地面设备经常会受震动影响,他想着先排除干扰再调回来,结果忙起来就彻底忘了这回事。

“李队,是我的错,我愿意接受处分。”周明低着头,声音带着点哽咽。他来航天城三年,参与过五次卫星发射任务,每次都顺利成功,渐渐觉得有些流程是不是太严苛了。就像老兵们总说的“检查三遍等于没检查,必须检查四遍”,他以前总觉得是小题大做。

这时,设备维护组的张工带着两个人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黑色的工具箱。“李队,传感器拆下来了,您看……”他把一个巴掌大的金属元件放在桌上,上面的接线端子处果然有一丝氧化的痕迹,“接线柱的密封胶没涂匀,受潮了,导致信号传输不稳定。”

李建国拿起传感器,对着光看了看:“上周的维护记录里,这一项标着‘合格’。谁签的字?”

张工的脸色变了变,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记录表,指了指签名处:“是小王签的,他今天轮休……”

“让他现在立刻过来。”李建国把传感器扔回工具箱,“还有,把所有加注泵的传感器全拆下来检查,一个都不能漏。周明,你和林薇去把近三个月的参数日志重新核对,把所有超过0.1秒的异常波动全标出来,中午十二点前给我。”

“是!”周明和林薇同时应道,转身往外走时,脚步都比刚才沉了不少。

指挥室里只剩下李建国和张工。张工搓了搓手,有点为难地说:“李队,其实小王那天是替小李代签的,小李家里孩子发烧,他……”

“替签?”李建国的眼神冷了下来,“张工,你在航天城待了十五年,应该比我清楚,维护记录代签是什么性质。这不是人情,是拿发射任务当赌注。”他拿起桌上的军规手册,翻到某一页,“你自己看,第三章第七条,设备维护记录必须本人签字确认,代签按违纪处理。”

张工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叹了口气:“我知道了,我这就去叫小王过来,该怎么处分,我们组都认。”

他走后,李建国重新坐回控制台前,调出刚才的压力曲线。阳光渐渐升高,百叶窗的影子在屏幕上慢慢移动。他想起十年前在西北发射场,有一次卫星整流罩的分离螺栓没拧紧,就是因为测试时忽略了0.2毫米的间隙,最后导致卫星入轨后太阳能帆板无法展开。那次事故后,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话:“航天人的眼里,没有‘差不多’。”

“李队,纸质记录拿来了。”门口传来林薇的声音,她抱着一摞文件夹,额头上渗着细汗。周明跟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个U盘,“我们把电子日志导出来了,正在逐个排查。”

李建国接过文件夹,随手翻开一本。里面的字迹工工整整,每一项检查结果后面都有签名和日期。他忽然停在某一页,指了指其中一行:“这里的密封垫圈型号,和标准清单对不上。”

周明凑过来看了看,脸色又是一变:“这是上个月换的,当时库房说标准型号的用完了,这个型号参数一致,就先用了……”

“参数一致不代表适配。”李建国合上书,“火箭的每个部件都是配套设计的,差一毫米的公差都可能出问题。去库房查领料记录,看看还有哪些设备用了替代型号,全部登记造册,下午三点前必须整改完毕。”

他顿了顿,看向周明和林薇,语气缓和了些:“你们都是高学历的人才,理论知识比我们这些老兵扎实。但航天工程,光靠公式和模型是不够的。故障树画得再完美,不如在实操时多问一个‘为什么’。军规不是用来约束你们的,是用来保命的——保火箭的命,也保你们自己的命。”

周明用力点了点头,眼眶有点发红:“李队,我们明白了。”

“明白就好。”李建国拿起那半个没吃完的肉包,咬了一口,慢慢咀嚼着,“去干活吧,中午十二点,我要看到所有异常数据的分析报告。”

两人转身离开时,听到李建国在身后又说了一句:“对了,把故障树图谱再抄一遍,每个节点都要标上可能的诱因,晚上下班前给我。”

指挥室的门轻轻关上,李建国看着屏幕上逐渐平稳的压力曲线,拿起对讲机调到公共频道:“各单位注意,1号工位设备检查期间,暂停所有测试任务,等待指令。”

窗外的雾彻底散了,阳光洒在发射架的钢铁骨架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远处的海面上,一艘渔船正缓缓驶过,桅杆上的红旗在风里猎猎作响。李建国端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目光重新落回那张巨大的故障树图谱上。

这棵“树”上,每一片叶子都浸着前人的教训。而他要做的,就是让这棵树永远长在地面上,永远不会在九天之上,结出名为“事故”的果实。

上一章 第七章:双轨并行的日常 航天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