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劫】
妖,一种诞生于无妄深渊的另类种族,他们有的嗜血嗜杀作恶多端,有的却心善从不害人,而有一种妖,既害人又杀人,就连同类都不放过。
天地初开,盘古劈开混沌天地,一丝残留的混沌之气参杂了未知的气息,无妄深渊就此浮现,而天地第一只妖,“饕餮”
诞生了!
沾染了混沌之气的缘故,饕餮出世以来,身躯如山岳般庞大,面容如恶鬼般狰狞,眼如六道,獠牙噬尽世间欲望!
后世传有经书:为【镇妖司源流考:从镇邪台到三界屏障】
上古鸿蒙初定,三界秩序尚未稳固,四凶便如混沌中滋生的毒瘤,骤然掀起灭世狂潮。饕餮无餍,巨口可吞山岳,所过之处江河断流、草木成灰,连日月之光都要被其腹中浊气遮蔽;穷奇好杀,双翼携腥风,见善者必追袭,见恶者反相从,凡它踏足的村落,只余残垣断壁与凝固的血痕;混沌形似巨犬,周身裹着能迷乱心智的黑雾,凡人沾之便失却善恶判断,亲友相残、族群互噬的惨状在黑雾所及之处不断上演;梼杌则性顽烈,以搅乱天地纲常为乐,它撞断撑天巨柱的残枝,掀翻定海神龟的背甲,让四季颠倒、昼夜不分,人间沦为时序错乱的炼狱。
四凶乱三界时,妖邪亦趁势而起。被凶气侵染的山精野怪,褪去原本的灵智,化作只知啃食生民的魔物;枉死鬼魂被凶煞残魄裹挟,凝聚成能穿骨噬魂的厉鬼;就连本该守护一方的地脉神灵,也有不少被浊气迷了神智,转而向凡人降下灾祸。彼时人间哀嚎遍野,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幸存的凡人只能躲在深山洞窟中,听着洞外魔物的嘶吼瑟瑟发抖。
危难之际,数位圣人踏云而来。他们以自身修为为引,聚天地正气为绳,耗时七七四十九日,终将饕餮困于极北无妄渊——那处冰原万里,罡风如刀,能暂时压制饕餮的凶性。可其余三凶虽被圣人重创,残魄却化作无数黑絮,散入三界各个角落;更有海量被凶气污染的妖物、魔怪,依旧盘踞在人间各处,以凡人血肉为食,圣人虽有通天能,却难凭一己之力肃清所有邪祟。
眼见人间劫难未止,一群幸存的修士率先站了出来。他们中有的曾得圣人指点,习得粗浅的驱邪术;有的出身隐世部族,掌握着祖辈传下的符咒秘法。
这些修士背着桃木剑、怀揣朱砂符,游走于残破的城镇与山野间,拼尽全力斩杀魔物,却因势单力薄,常常要付出数人换一妖的惨痛代价。
转机出现在一场雨夜。彼时一群修士被数十只厉鬼围困在一座破庙,眼看就要葬身鬼爪之下,庙外忽然传来狐啸狼嚎——竟是一群感念圣人恩德的妖族。
领头的是一只修行千年的青狐,它曾在幼年时被圣人从穷奇爪下救下,此番听闻人间遭难,便召集了不愿与凶邪同流合污的妖族,前来支援。青狐以狐火驱散厉鬼阴气,狼妖以利爪撕开鬼群阵型,修士们则趁机画出破邪符,双方合力,终于将厉鬼尽数剿灭。
经此一役,修士与善妖达成共识:唯有同心协力,方能对抗凶邪。
他们四处寻访同道,短短数月便聚集了数百人,而后选中中原腹地一处地脉正气最盛的山丘,开始筑造“镇邪台”。
筑台之时,修士们以朱砂混合自身精血,在台基上刻满镇邪符咒;善妖们则献出体内灵核碎片,融入台柱,让法器之骨更具灵性;更有精通术法的高人,引天河之水环绕台周,布下能阻挡凶煞的结界。
镇邪台落成那日,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越的钟鸣——那是用饕餮脱落的齿骨铸成的“镇妖钟”,钟声所及之处,弥散的凶气纷纷退散。
自此,镇邪台成了人间对抗邪祟的核心:白日里,修士与善妖在此研习降魔之术,整理圣人留下的封印典籍;夜幕降临时,他们便分成小队,奔赴各地镇压漏网的凶煞残魄,解救被魔物围困的凡人。
有记载称,曾有一队修士追踪穷奇残魄至西漠,与善妖合力布下“四象困魔阵”,耗时三日三夜,终将残魄封印于黄沙之下,而那队修士,最后只回来了三人。
随着人间秩序渐定,镇邪台也迎来了蜕变。
幸存的君主为感念其护佑之功,下旨将镇邪台正式定名“镇妖司”,纳入人间修士体系,并赐下良田、银钱,供其招纳弟子、修缮法器。
镇妖司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从最初仅数百人的松散联盟,逐渐分设东、西、南、北四司——东司守沿海,防海中魔物上岸;西司镇荒漠,阻西域凶煞东侵;南司护雨林,清剿瘴气中的妖邪;北司驻冰原,监视无妄渊中饕餮的动向。
四司之下,又在各州府设“镇妖点”,形成一张覆盖人间的防护网。
千百年间,镇妖司的传承从未断绝。他们始终守在人、妖、魔三界夹缝的最前沿:有人为封印梼杌残魄,甘愿以身祭阵,化作镇妖台上的一块石碑;有人为追踪混沌余孽,徒步穿越万里戈壁,最后只剩一具握着符咒的枯骨;就连曾与修士并肩作战的善妖,也有不少为护凡人,死在魔物爪下。
但无论代价如何,每当镇妖钟在黎明或黄昏响起,总有身着青衣的镇妖司弟子,怀揣符咒、手握法器,义无反顾地走向凶煞出没的地方——因为他们记得,圣人封印饕餮时曾说:“人间无安,吾辈何惧?”
而这,便是镇妖司世代坚守的誓言。
【 修士:分“符箓、法器、术法、体术”四脉,等级从低到高为“入门、灵境、通玄、地仙、天仙”,每阶分初、中、高、巅峰。】
【妖/魔:分“凡妖、精怪、妖王、大妖、上古异种”,力量源于血脉或吞噬,部分可化人形。】
镇妖司下设五部,各司其职,织成一张覆盖三界的镇邪网络,每部都有其独特的执掌与秘辛——
稽妖部
专司记录妖邪踪迹,部内藏有“万妖册”,由专人用灵墨誊写,每只妖邪的诞生、习性、出没地乃至克星,都记得详尽。册子会随妖邪变化自动更新,若某页突然渗出黑血,便意味着那只妖邪已突破封印,需立刻通报各部。部中修士皆擅长追踪术,腰间常系着浸过妖血的“寻踪绳”,哪怕妖邪隐匿气息,绳端也会指向其方位。
镇器部
负责锻造与养护镇邪法器,小到刻着“镇”字的铜钱,大到能镇压一方的“锁妖塔”部件,皆出自此处。部内熔炉常年不熄,以地心火与修士精血为薪,锻造时需念诵“铸器咒”,让法器天生带煞。最出名的“镇魂钉”,每根都嵌着一缕被镇压的妖魂,钉入妖穴时,能让方圆百里的妖邪不敢妄动。
判罚部
掌管妖邪量刑,堂中设“明镜台”,镜面能照出妖邪的前世今生。若妖邪未害过人命,可判“囚于锁妖塔思过”;若沾染血腥,则按罪行轻重,或诛灭元神,或打入无妄渊。部中判官皆需修习“辨心术”,能识破妖邪的伪装哭诉,从不出错。
巡防部
是镇妖司的“流动屏障”,修士分驻各地关卡,腰间挂着“镇妖铃”,遇妖邪靠近便会作响。他们骑马挎剑,日夜巡逻,尤其在月圆、鬼节等妖邪活跃之时,会加派兵力。曾有巡防修士在边界发现饕餮浊气泄露,拼死敲响“警世钟”,为后续镇压争取了时辰,死后其佩剑被供奉在总司,剑穗上的铜铃至今仍会在阴雨天轻响。
秘闻部
藏着镇妖司最深的秘密,只由司长与三位长老掌管。部内有一口“忆魂井”,投入妖邪的骨血,便能看见其与镇妖司的过往纠葛。传闻井中封印着一只“言灵鸟”,能说人话,知晓三界秘辛,却被施以禁咒,只在司长独自前来时才开口。二十年前林家灭门那晚,正是这只鸟飞出秘闻部,衔走了法器阁的“护心镜”,才保住了林家唯一的血脉。
五部虽各有分工,却如指掌相连——稽妖部的踪迹指引、镇器部的法器加持、判罚部的量刑准则、巡防部的实地警戒,再加上秘闻部的隐秘支撑,共同筑起了抵御邪祟的铜墙铁壁。而总司衙署的“镇妖堂”,便是这张网络的枢纽,五部文书汇总于此,司长在此调遣全局,堂中那面“通天宝镜”,能同时映照出五部的实时动静,稍有异动,镜光便会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