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雪长陵》
旁白·完结
一、
大邺元熙二十九年,冬至,雪覆长陵。
林氏世子林雪霁,提十万铁骑,自北境归来,马踏京华。
同夜,御史台大火,卷宗尽焚,火势直扑中书省。
火光照亮丹墀,沐氏长女沐青璃,紫衣束发,手执御赐金牌,立于阶前,拦马而立。
“林帅,兵部文书尚未勘合,擅入禁中,视为谋逆。”
雪霁勒马,银甲溅火,唇角勾起:“沐中丞,你要拦我?”
两人之间,雪落三尺,却燃着无声的烽烟。
二、
林氏与沐氏,世为死敌。
三十年前,林父斩沐氏满门男丁于北疆,只留孤女。
三十年后,沐青璃以女子之身,掌御史台,纠劾百官,首罪林氏。
她参林雪霁“私开边市,暗通敌国”;他回击“沐氏豢养死士,图危社稷”。
朝堂之上,刀光唇舌,一日三劾,三日一狱,血流成河。
三、
却无人知,雪霁回京前夜,曾于风雪夜,潜入御史台后巷。
沐青璃披斗篷而出,递他一封密函:“敌军粮道图,换你林氏三万将士性命。”
雪霁接过,指尖碰到她冰凉的指骨,眸色深沉:“代价?”
青璃抬眸,眼底燃着恨火:“我要你林氏,血债血偿。”
雪霁轻笑,俯身贴她耳廓:“我等你。”
雪落无声,却掩不住两颗杀意翻涌的心。
四、
战事骤起,北境三十万铁骑压境。
皇帝命林雪霁挂帅,却削其半兵权,以沐青璃为监军,同行督战。
军旗猎猎,长亭外,雪霁伸手,扶她上马。
指尖相扣,却各自暗扣袖中毒镖。
“此去,你死我活。”她低语。
“亦或,同归于尽。”他笑。
五、
北地风雪割面如刀。
一次夜袭,雪霁率轻骑深入,中伏,被敌万箭所指。
青璃于千钧之际,率死士自侧翼杀入,血染银甲,救出雪霁。
雪帐中,他解开她染血披风,肩头刀伤见骨。
“为何救我?”
“你死,也只能死在我手。”
她咬唇,唇角却渗血。
雪霁眸色暗涌,低头吻住那抹腥甜。
唇齿交缠,像撕咬,又像绝望。
火盆噼啪,映出两道交叠的影子,杀意与欲念同焚。
六、
大战终胜,却代价惨烈。
林氏三万精锐,埋骨狼牙谷;沐氏死士,全军覆没。
班师回朝,皇帝却下旨:林氏通敌证据确凿,满门抄斩;沐氏监军不力,赐自尽。
原来,帝坐山观虎,只为今日,一举拔除两大权臣。
雪霁于金殿之上,仰天长笑,笑中带血。
青璃被御林军押下,回眸看他,眼底无恨,只余苍凉。
“林雪霁,我们终究,还是输了。”
七、
行刑前夜,雪霁以指尖血书,藏于贴身玉佩,买通狱卒,递至青璃。
——“今夜子时,北城门外,我带你走。”
青璃却于铜镜前,拆散发髻,以金簪刺喉。
血溅铜镜,像那年北地,她为他挡下的漫天箭雨。
她于血泊中,蘸血回书:
“我沐氏,宁负天下,不负己心。
若有来生,愿为野草,生于荒原,永不见你。”
簪落,香消。
八、
子时,北城门,风雪怒号。
雪霁匹马单刀,候至天明。
拂晓,城门开启,一具薄棺抬出——
沐青璃,白布覆面,发间金簪已失。
雪霁伸手,揭布,指尖触到她冰冷唇角。
忽然轻笑,笑声嘶哑,像夜枭泣血。
“沐青璃,你骗我。”
“你说,死也不死在我手。”
“可你知,我终是,输在你手。”
九、
当日,金殿再起烽烟。
林雪霁反了,率残部攻入皇城。
血染丹墀,他却于御阶前,自刎而亡。
尸体,抱着那具薄棺,至死未松。
史书记:林氏雪霁,谋逆,腰斩于市。
无人知,他自刎前,低喃一句:
“朝朝,我来迟了。”
十、
多年后,荒原野草,岁岁枯荣。
有稚童拾得半块玉佩,上刻血字模糊:
“朝朝暮暮,雪落归途。”
风过,草浪起伏,像两道相拥的影,终于,同眠于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