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急报传入宫中的当晚,皇帝便下了圣旨——命镇国公花似锦即刻挂帅,率领京畿禁军与北境守军汇合,抵御匈奴入侵,务必收复失地。
圣旨传到国公府时,夜色正浓。谢润馨正在灯下为花似锦缝制护心镜的软甲,针线细密,每一针都藏着牵挂。听到内侍宣读完圣旨,她手中的针线顿了顿,抬头看向花似锦,眼中虽有不舍,却并无半分阻拦之意。
花似锦接过圣旨,眉头紧锁,不是不愿出征,而是放心不下留京的她。
花似锦此次出征,怕是要数月才能归来。
他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拿针的手,指尖触到她指腹的薄茧,心中满是疼惜
花似锦京中局势复杂,太子与宗室的争斗不会停歇,我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多加小心。
谢润馨放下针线,起身为他倒了一杯温酒,递到他手中
谢润馨将军放心,我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欺凌的婕妤。你在前线安心杀敌,守护家国,府中之事,还有朝堂的明枪暗箭,我都能应付。
她顿了顿,仰头望着他,眼中闪着坚定的光
谢润馨我会守好我们的家,等你凯旋。
花似锦饮尽杯中酒,将她紧紧拥入怀中
花似锦委屈你了。
他知道,自己这一去,京中那些觊觎国公府的人,定会将矛头对准谢润馨,她要独自面对的,或许比沙场更凶险。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国公府外已响起了军队集结的号角声。花似锦身着厚重的铠甲,腰佩长剑,身姿挺拔如松。谢润馨穿着一身素色衣裙,为他整理好盔甲的系带,又将一枚亲手绣制的平安符塞进他怀中
谢润馨此去路途遥远,务必保重身体,平安归来。
花似锦好。
花似锦低头,在她额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声音低沉而郑重
花似锦等着我。
他翻身上马,回头望了一眼站在府门前的谢润馨,她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却又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坚韧。花似锦咬了咬牙,猛地挥下马鞭,骏马嘶鸣一声,朝着城外的军营疾驰而去。
谢润馨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道尽头,直到再也看不见,才缓缓收回目光,眼中的不舍被坚定取代。她转身回到府中,立刻召集管家与府中护卫
谢润馨将军出征期间,府中实行宵禁,外人一律不得入内。每日的账目、往来书信,都需经我亲自过目,不可有丝毫马虎。
“是,夫人!”众人齐声应下。
花似锦出征的消息传遍京城,太子与宗室亲王都动了心思。太子派人送来粮草物资,名义上是慰问军属,实则是想拉拢谢润馨,让她在花似锦面前多美言几句;而礼亲王则借着探望之名,派人送来厚礼,暗示若谢润馨愿意依附宗室,便可保国公府平安。
谢润馨深谙其中门道,对两边的馈赠一概婉拒,只派人回了一句
谢润馨国公在外征战,为国尽忠,府中上下只求安分守己,不敢收受额外馈赠,多谢各位大人美意。
这般不偏不倚的态度,虽暂时避开了站队的麻烦,却也让双方都心生不满。几日后,便有流言在京中传开,说花似锦出征前私藏军饷,谢润馨在府中勾结外戚,意图不轨。
管家得知后,焦急地禀报给谢润馨
管家夫人,这流言明显是有人故意散播,若是传到陛下耳中,怕是会对将军不利!
谢润馨正在翻看府中账目,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谢润馨慌什么。流言止于智者,他们没有证据,不过是白费力气。
她放下账目,眼中闪过一丝算计
谢润馨你去告诉大理寺卿,就说国公府愿配合彻查流言之事,还请他派人来府中查验,以证清白。
管家恍然大悟,连忙应声而去。谢润馨知道,主动请查,既是自证清白,也是向皇帝表明态度——国公府行得正坐得端,不惧任何流言蜚语。
而此时的北境战场上,花似锦率领大军与匈奴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黄沙漫天,刀剑交锋,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击退匈奴,收复失地,回到谢润馨身边。
可匈奴此次来势汹汹,兵力强盛,且熟悉地形,花似锦的大军虽英勇作战,却也陷入了僵持之中。更让人忧心的是,军中竟出现了内奸,多次将大军的部署泄露给匈奴,导致战事屡屡受挫。
花似锦坐在军帐中,看着面前的地形图,眉头紧锁。他知道,若不尽快揪出内奸,这场仗只会打得更艰难,而远在京城的谢润馨,也会因他的战事不利而陷入更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