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小展昭安顿在破屋唯一的床铺上,看着他攥着新衣服角沉沉睡去,我才真正松了口气。这小家伙吃饱洗暖后,倒是睡得踏实,只是偶尔还会在梦里惊颤一下,让人心疼。
怀里的十两银子沉甸甸的,不仅是活命钱,更像一道催命符。包拯和公孙策虽然警觉,但他们行事讲究证据和规矩,未必能料到对方会如此不按常理出牌。那个王掌柜,还有他背后的人,就像暗处的毒蛇,让我寝食难安。
悦来茶馆……这个名字在我脑子里盘旋不去。如果真是陷阱,里面会有什么?伏兵?机关?还是更可怕的东西?包拯他们明日若去,会不会正中下怀?
不行,我不能干等着。原主的记忆里,对这庐州城的大街小巷、特别是夜晚如何规避巡更,倒是清晰得很。一股强烈的冲动驱使着我——我必须亲自去探一探那悦来茶馆的虚实!
夜色渐浓,我换上那身最深最黑的旧衫,揣上柴刀(家里唯一像样的“武器”),又看了一眼熟睡的小展昭,这才悄无声息地溜出门,融入了庐州城的夜色里。
白日的喧嚣早已沉寂,只有打更人悠长的梆子声偶尔响起。我凭借原主那些不甚光彩的“夜行经验”,像只壁虎一样贴着墙根的阴影移动,避开主要街道,专挑狭窄的巷道穿行。夜风带着凉意,吹在我因紧张而发烫的脸上。
悦来茶馆位于城东,算是个中等规模的茶楼,门前挑着个略显陈旧的幌子。我躲在斜对面一条堆满杂物的死胡同里,借着月光和远处灯笼微弱的光线,仔细观察。
茶馆门窗紧闭,黑漆漆的一片,似乎与周围沉睡的店铺并无不同。但我总觉得,那一片黑暗里,藏着说不出的诡异。我屏住呼吸,努力睁大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动静。
时间一点点过去,我的腿都有些麻了,茶馆依旧毫无异状。难道是我多心了?或许这就是个普通的见面地点?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二楼临街的一扇窗户,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不是被风吹动,而是像被人从里面小心翼翼推开了一条缝隙!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一个模糊的人影出现在缝隙后,似乎在向下张望。月光太暗,我看不清面容,只能隐约分辨出那似乎是个男子,身形不算高大。他警惕地观察了街道许久,才缩回头,窗户重新合拢,一切恢复原状,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但紧接着,我听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像是重物在地板上轻轻拖拽的声音,从茶馆内部隐约传来,若非夜深人静,几乎难以察觉。这声音断断续续,持续了大概半盏茶的功夫,然后彻底消失。
他们在里面干什么?布置陷阱?藏匿东西?
我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这悦来茶馆绝对有问题!里面肯定有人,而且正在做不可告人的准备!
我不敢再久留,生怕被发现。正当我准备顺着原路悄悄退回时,茶馆旁边那条更窄的、通往其后院的小巷里,突然传来几声压抑的咳嗽声,以及低低的、含糊不清的交谈声,似乎是两个男人。
“……确定是明日未时?”
“错不了……都安排好了……只要他进来……”
“……干净利落……不能留痕迹……”
断断续续的词语顺着夜风飘进我的耳朵,虽然模糊,但“明日未时”、“安排好了”、“不能留痕迹”这几个词,像冰锥一样刺进我的心里!
他们果然是要在明日未时动手!目标是谁?包拯吗?还是?
我死死捂住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心脏狂跳得像要炸开。我小心翼翼地探出半个脑袋,朝那条小巷望去。只见两个穿着深色短打、做伙计打扮的人影,正靠在巷子的阴影里,其中一人手里似乎还拿着个短短的、像棍子又像钩子一样的东西。
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似乎达成了共识,其中一人警惕地朝巷口看了看(我赶紧缩回头),然后两人便一前一后,重新隐没在茶馆后院的黑暗中。
直到脚步声彻底消失,我才敢大口喘气,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
证据!我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虽然不能作为堂上证供,但足以让包拯确信这就是个致命的陷阱!
所以我必须立刻去告诉他!
也顾不上是否夜深,我沿着来路,用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朝着包拯家的方向狂奔。这一次,我顾不得隐藏行迹,几乎是用冲的,撞开了包拯家那扇简陋的院门。
“堂叔!公孙先生!不好了!”我气喘吁吁,声音因为恐惧和奔跑而嘶哑。
院内的厢房立刻亮起了灯,包拯披着外衣,手持油灯走了出来,脸上带着被惊扰的不悦和凝重。公孙策也很快从另一间房走出,衣衫整齐,似乎还没睡。
“星星?何事如此惊慌?”包拯沉声问道,油灯的光芒映着他黝黑而严肃的脸庞。
“悦来茶馆!我……我刚才偷偷去看了!”我上气不接下气,也顾不上解释自己为何深夜跑去窥探,“里面有人!我听到他们说话,说明日未时,安排好了,要……要干净利落,不能留痕迹!他们是要对您不利啊,堂叔!”
我一口气将听到的断断续续的对话和看到的可疑情况说了出来,虽然语无伦次,但关键信息都点明了。
包拯和公孙策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严肃。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确认。
“你确定听到他们说明日未时?还有‘不能留痕迹’?”公孙策追问道,语气急促。
“千真万确!”我用力点头,“虽然听得不全,但这几个词绝不会错!而且我看到二楼有人开窗窥探,后巷还有两个形迹可疑的伙计在密谈!”
包拯沉默了片刻,黑眸在灯光下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看向我,眼神复杂,有审视,有惊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星星,你……”他顿了顿,似乎在想如何措辞,“你做得很好。此事,你切勿再对任何人提起。”
他转向公孙策,语气斩钉截铁:“公孙兄,看来我们的猜测没错。这并非邀约,而是鸿门宴。我们必须立刻重新筹划!”
我知道,我这份冒死得来的情报,虽然不够完整,却像一块关键的拼图,让包拯和公孙策彻底看清了眼前的危局。
我这只意外闯入的小蝴蝶,终于第一次,真正扇动了改变命运的翅膀。只是这改变带来的,是更深的漩涡,还是险中的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