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井秘闻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瓦村,驱散了些许湿冷。但村子里依旧静得反常,除了几声鸡鸣,听不到其他声音。
张教授召集众人在祠堂正厅开会:“今天我们兵分两路,我和赵磊去鹰嘴崖考察悬棺,林墨和陈玥留在村里,走访村民,收集关于悬棺葬俗的口述资料,顺便拍些民俗照片。记住,注意安全,下午五点前必须回到祠堂。”
分配好任务后,张教授和赵磊背着设备出发了。林墨和陈玥则拿着笔记本,开始在村里走访。
他们沿着村道往前走,路过的土坯房大多门窗紧闭,偶尔有村民从门缝里偷看,眼神躲闪,一看到他们靠近就赶紧关上门。走了半个多小时,竟然没有一户人家愿意开门接受采访。
“这村子的人也太排外了。”陈玥有些沮丧,“这样下去,我们根本收集不到任何资料。”
林墨抬头看了看前方,村西头的方向有一口老井,井口用青石板围着,上面长满了青苔,和地方志里记载的“闹鬼老井”对上了。“要不我们去看看那口老井?说不定能发现点什么。”
陈玥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也好,不过我们别靠太近,毕竟传言挺吓人的。”
两人朝着老井走去,越靠近,周围的空气就越冷。老井的井口很大,直径大约有两米,往下望去,黑漆漆的一片,看不到井底,只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腐臭味。井边的青石板上,刻着一些模糊的符号,和村口石碑上的篆字有些相似。
“你看这符号。”陈玥蹲下身,用手指拂去石板上的灰尘,“和我昨天在祠堂神像底座看到的符号一样,像是某种古老的图腾。”
林墨拿出相机,对着符号拍照,镜头里的符号突然像是活了一样,扭曲蠕动起来。他吓了一跳,赶紧放下相机,再看石板上的符号,依旧是静止的,刚才的景象仿佛是幻觉。
“怎么了?”陈玥察觉到他的异样。
“没什么,可能是光线的问题。”林墨摇了摇头,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昨天开门的老婆婆,手里拿着一个竹篮,脸色严肃地看着他们:“我不是说了,别来村西头的老井吗?你们怎么不听劝?”
“老人家,我们就是好奇,想来看看。”陈玥连忙解释,“我们想了解一下这口井的历史,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老婆婆叹了口气,走到井边,眼神复杂地看着井口:“这口井有两百年历史了,原本是村里的饮用水源。民国二十三年那场瘟疫,死了一百多号人,当时的村长说,瘟疫是恶鬼作祟,把尸体都扔进了井里,想用‘以鬼镇鬼’的法子平息灾祸。可没想到,从那以后,这口井就不太平了。”
“发生了什么事?”林墨追问。
“先是有人在井边看到白衣女鬼,后来,村里陆续有人失踪,都是在下雨天,最后都在井里找到了尸体,死状凄惨,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老婆婆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男人就是一九五八年失踪的,那天也是下雨天,他去井边挑水,就再也没回来。后来村里就封了这口井,没人敢再靠近。”
陈玥拿出笔记本记录:“那您知道祠堂里的神像是什么神吗?还有石板上的符号,是什么意思?”
老婆婆摇了摇头:“神像和符号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说是能镇压井里的恶鬼。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村里都会举行祭祀仪式,给井里的‘东西’上供,祈求平安。可近几年,村里的年轻人都搬走了,祭祀也断了,怪事就越来越多了。”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井里突然传来“咕咚”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掉进了水里。林墨和陈玥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恐惧。
“快走!”老婆婆拉着他们往回走,“这井里的东西醒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三人刚走没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女人的哭声,哀怨婉转,像是从井底传来,又像是在耳边响起。林墨回头一看,只见井口上方飘着一团白雾,白雾中隐约有一个白衣女子的身影,长发披肩,正朝着他们挥手。
“别回头!”老婆婆大喊一声,用力拉住他们往前跑。
回到祠堂时,两人都吓得浑身发抖。陈玥坐在椅子上,喝了口热水才缓过神来:“刚才那个身影,就是传说中的女鬼?”
林墨点了点头,拿出相机翻看刚才拍的照片,发现老井边的符号照片里,竟然出现了一行血红色的字:“生人入村,必死无疑。”
“这……这是怎么回事?”陈玥看到照片,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林墨心里一沉,他意识到,青瓦村的危险,远比他们想象的要严重。那些传言不是迷信,而是真实发生过的恐怖事件。而他们这些外来者,已经被卷入了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