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萍渡1967
本书标签: 古代  近代言情 

第一章 寒雪埋卷影

青萍渡1967

1967年的冬雪,像是要把整个江南县城都埋进一片苍茫里。铅灰色的天空低低压着,雪花卷着朔风,打在废品站斑驳的木门上,发出呜呜的声响,混着分拣废品的叮当声,在寂静的午后格外刺耳。

林晚萤裹紧了身上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袖口磨破了边,露出里面单薄的棉絮。她低着头,手指冻得通红发紫,却依旧灵巧地分拣着面前堆积如山的废品。碎玻璃、废铁皮、旧布料、揉皱的纸张……按照站上的规矩,每一样都要分得清清楚楚,不能有半分差错。她来这里已经半年了,从江南水乡的书香宅院,到这座陌生县城的废品站,命运的落差像一把钝刀,割得人喘不过气,却又不得不咬牙承受。

父亲林景鸿原本是大学教授,满腹经纶,家中藏书盈柜。可一场运动下来,他被划为“右派”,发配到西北农场劳改,音讯渺茫。母亲沈曼君积郁成疾,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无奈之下,她们只能投奔远在这座县城的表舅一家。表舅虽不算刻薄,却也处处透着谨慎,生怕被她们连累,刚安顿下来就托人给林晚萤找了废品站的活计,每月能挣三十多块工资,勉强够母女俩糊口。

林晚萤的动作很快,却也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她的目光在一堆废纸中快速扫过,突然顿住了。那是一叠被揉得皱巴巴的纸张,边缘已经泛黄发脆,上面隐约能看到竖排的繁体字,还有淡淡的墨香,混杂在废品的霉味和尘土气息里,格外清晰。

她的心猛地一跳,指尖不受控制地伸过去,小心翼翼地拨开上面的碎布。那竟是几页古籍的残卷,纸页是上好的宣纸,虽然有些地方已经破损,墨迹却依旧清晰,是她小时候在家中古籍上常见的蝇头小楷。父亲曾教过她,这样的古籍是祖先留下的宝贝,字字千金。可如今,它们却被当作“四旧”,和废铜烂铁一起丢弃,等着被集中销毁。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涌上心头,林晚萤下意识地想把残卷藏起来。她左右看了看,站上的其他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没人注意到她的小动作。她飞快地将残卷叠好,塞进棉袄内侧的口袋里,那里贴着心口,既隐蔽,又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暖意。

就在她重新低下头,假装继续分拣废品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雪粒子打在来人的军绿色棉帽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林晚萤的后背瞬间绷紧了,她能感觉到一道锐利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审视的意味。

她认得这双鞋,是粮站管理员常穿的胶鞋,结实耐穿。而粮站和废品站相邻,偶尔会有粮站的人过来巡查,说是防止有人偷拿公家物资,实则也是一种监视。

“动作快点,天黑前要把这些都分完。”一个低沉的男声响起,没有多余的情绪,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林晚萤握着废品的手指紧了紧,指节泛白。她不敢回头,只是低着头,加快了分拣的速度,心脏在胸腔里狂跳,生怕口袋里的古籍残卷被发现。一旦被查出藏匿“四旧”,后果不堪设想,不仅她自己要遭殃,恐怕还要连累母亲和表舅一家。

来人站在她身后,沉默了片刻。林晚萤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又扫过她面前的废品堆,最后似乎落在了她微微鼓起的口袋上。她的呼吸都快要停滞了,手心冒出了冷汗,在这寒冬腊月里,竟觉得一阵燥热。

她想起表舅的嘱咐,“少说话,多做事,别惹是非”,想起母亲夜里偷偷抹泪的样子,想起父亲临走前对她说“要好好活着,守住本心”。这些念头在脑海里交织,让她几乎要撑不住了。

就在这时,那人却转身走开了。脚步声渐渐远去,没有停留,也没有追问。林晚萤愣了愣,过了好一会儿才敢抬起头,朝着那人离去的方向望了一眼。

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朝着粮站的方向走去,军绿色的棉袄穿在他身上,显得格外挺拔。他的背影挺直,像一棵饱经风霜的白杨树,即使在漫天风雪中,也透着一股不屈的韧劲。她认得他,是粮站的管理员陆征远,听说当过兵,因为家庭成分问题,才被分配到这里来。

传闻中,他性子冷淡,不苟言笑,对谁都带着疏离感,平日里很少和人说话。可刚才,他明明察觉到了异样,却没有拆穿她。林晚萤摸了摸口袋里的古籍残卷,纸页已经被心口的温度焐得有些温热,她那颗悬着的心,终于缓缓放下了一些。

雪还在下,风也依旧凛冽。林晚萤重新低下头,继续分拣废品,只是这一次,她的动作更加谨慎了。她不知道陆征远为什么会放过她,也许是没看清,也许是无意为难,可不管怎样,她都逃过了一劫。

夕阳西下时,废品站的工作终于结束了。林晚萤拖着疲惫的身躯,慢慢往表舅家走去。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很快又被飘落的雪花覆盖。她紧紧攥着口袋里的古籍残卷,就像攥着一份希望,一份对父亲的念想,一份在这乱世中不愿放弃的坚守。

回到表舅家,她先去看望了母亲。沈曼君正坐在窗边,缝补着一件旧衣服,脸色苍白,咳嗽了几声。看到女儿回来,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萤萤,今天冷不冷?累坏了吧?”

“妈,我不冷,也不累。”林晚萤走过去,帮母亲顺了顺背,“今天收工早,我去给你烧点热水。”

她避开表舅一家的视线,悄悄把古籍残卷藏进自己枕头下的一个小木箱里。木箱里还放着几支父亲留下的画笔,和一叠干净的废纸,那是她偷偷用来画画的。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就会拿出这些东西,要么修补古籍,要么在废纸上画画,画江南的小桥流水,画家中的庭院深深,画父亲温和的笑容。这些,是她在这压抑的日子里,唯一的精神寄托。

烧好热水,给母亲端过去一碗,林晚萤才回到自己的小房间。房间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角落里堆着一些杂物。她坐在桌前,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弱雪光,小心翼翼地拿出古籍残卷,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

残卷上的文字是《论语》中的句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父亲曾经给她讲过这句话,说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林晚萤看着这些熟悉的文字,眼眶不由得湿润了。

她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不知道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甚至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一直守住这些古籍和画笔。但她记得父亲的话,要好好活着,守住本心。

窗外的雪还在飘,落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声响。林晚萤拿起一支画笔,在一张废纸上轻轻勾勒起来。她画的是今天在废品站看到的雪景,雪地里,有一个挺拔的背影,正朝着远方走去。她不知道那个背影的主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他在寒风中,给了她一丝微不足道的善意,像一束微光,照亮了这漫长寒冬里的一小段路。

而她不知道的是,此刻,粮站的宿舍里,陆征远正坐在桌前,擦拭着一把旧军刀。窗外的风雪映在他冷峻的脸上,看不出表情。他想起刚才在废品站看到的那个女孩,她低着头,手指冻得通红,却依旧认真地分拣着废品,口袋里露出的一角宣纸,和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慌乱与执着,让他想起了牺牲战友的女儿。

战友临终前,嘱托他照顾好自己的女儿,说她喜欢读书画画,性子柔弱,怕受不住这乱世的风雨。陆征远一直记着这个承诺,却苦于没有消息。今天看到林晚萤,他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触动。

他拿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翻开,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笑容灿烂的小女孩。陆征远看着照片,眼神柔和了许多。他不知道林晚萤是不是战友的女儿,但他知道,在这样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雪夜寂静,两座相邻的院落里,两个心怀执念的人,在各自的角落里,守着一份秘密,一份坚守,也在不经意间,埋下了一段缘分的种子。而这乱世中的相遇,就像水面上的青萍,看似偶然,却早已注定了要在时代的洪流中,相互依偎,彼此渡化。

青萍渡1967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粮票藏温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