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新展的成功,像一粒投入湖面的石子,在“光阴绣”工作室荡开圈圈涟漪。林锦绣还没来得及细品那份难得的认可,现实的暗流便已悄然涌动。
夏日的午后闷热异常,绣坊里的老式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空气里的黏腻。林锦绣正指导两位年轻绣娘练习新悟出的“流光针法”,绣坊的木门被猛地推开。资深绣娘薛丽站在门口,脸色阴沉得能拧出水来。她比林锦绣年长十岁,是绣坊里手艺最扎实的老人,也是当初最被看好接任坊主的人选。
“锦绣,听说你跟那个搞电脑的老板签了合同?”薛丽的声音又尖又细,像绷紧的丝线,“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什么时候轮到外行指手画脚了?”
林锦绣放下绣针,心平气和地解释:“薛姐,合作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苏绣。周宸他们负责技术,内容创作还是我们主导。”
“主导?”薛丽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工作台上周宸公司送来的高清扫描设备,“我看是把我们当猴耍!那些机器咔嚓一闪,魂儿都给你摄走了,绣出来的东西还能有灵气?”她身后跟着的几位绣娘也小声附和,眼神里满是疑虑和不安。
第二天,薛丽和三名绣娘没有来上工。空了一半的绣坊显得格外冷清。小雨急匆匆地拿着手机跑进来:“锦绣姐,你看本地论坛!”屏幕上,一篇匿名帖子直指林锦绣“为资本折腰,出卖传统技艺”,还附了一张模糊的照片,正是她与周宸在拙政园茶室交谈的场景,角度刁钻,看起来颇为亲密。帖子底下,质疑和谩骂已经堆起了高楼。
几乎同时,宸星科技总部会议室里,周宸也面临着一场风暴。副总裁赵峰将一份调查报告摔在桌上:“周总,这是我们刚拿到的‘光阴绣’产能评估。他们核心绣娘不到五人,根本无力支撑元宇宙项目的批量内容制作!现在消息已经泄露,股价早盘跌了三个点!”
赵峰是公司元老,一直对周宸力排众议推进“非遗元宇宙”持反对态度。他示意助理播放PPT,屏幕上赫然出现薛丽接受采访的视频片段,她痛心疾首地表示:“传统苏绣讲究慢工出细活,现在为了赶工,粗制滥造,是对艺术的亵渎!”这视频显然经过剪辑,句句戳在宸星科技项目的软肋上。
周宸靠在椅背上,面无表情地转动着无名指上的银戒。等会议室里嘈杂的议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我们合作的,是林锦绣老师独一无二的艺术创意和‘光阴绣’这个百年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是一条生产线。”他没有直接反驳赵峰,而是示意助理播放另一段视频。那是绣坊的监控录像(为安保所设),画面里,林锦绣深夜独自一人伏在绣架上,为修复一幅珍贵的明代古绣品,连续工作十余小时,最后累得指尖颤抖,不得不停下来反复揉搓手腕才能继续。镜头拉近,她专注的侧脸和布满细密针眼的指尖清晰可见。
“各位,”周宸环视会议室,目光锐利,“我们要投资的,正是这种无法用K衡量的匠心。如果只盯着产能报表,那我们和那些山寨工艺品厂有什么区别?”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但周宸知道,内部的阻力远比想象中强大。
绣坊这边,林锦绣看着空荡荡的工位,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她召集留守的绣娘,没有解释,也没有承诺,只是默默打开了投影仪。屏幕上展示着她这几天熬夜设计的AR交互方案。她用平板电脑摄像头对准一幅传统的《牡丹图》绣品,屏幕上立刻浮现出层层叠叠的注解框:哪里用了“套针”表现花瓣的渐变,哪里用了“施针”勾勒叶脉的转折,甚至还能调出不同绣线材质的放大对比图。最后,画面一闪,牡丹竟在屏幕上缓缓绽放,一只虚拟的蝴蝶翩然落在花心。
“技术不是来取代我们的,”林锦绣看着姐妹们惊讶的表情,轻声说,“它是帮我们,把针线里的故事,讲给外面那个快节奏的世界听。”她演示了如何将外婆的“流光针法”通过编程,转化为虚拟绣品上流动的光影效果,既保留了手绣的神韵,又增添了奇幻的视觉冲击。年轻绣娘们看得两眼放光,原本动摇的心思渐渐安定下来。
然而,暗流并未停止涌动。林锦绣接到街道通知,因古城保护规划调整,平江路部分区域面临拆迁改造,她的绣坊正在红线范围内。搬迁、安置、寻找新的合适场地,每一桩都是难题。更让她心惊的是,竞争对手“玄机科技”的人竟私下接触了薛丽,许诺了更为优厚的条件,意图挖走“光阴绣”的核心技艺。
周宸通过私人渠道得知了拆迁和挖角的消息。深夜,他给林锦绣发了一条短信:“危机亦是转机。或许,这是推动绣坊升级的契机。明日详谈。”林锦绣看着手机屏幕微光,又望了望窗外沉沉的夜色。外婆绣谱里那句话再次浮现在脑海:“瑕疵未必是缺陷,有时反而是突破的契机。”这接踵而至的麻烦,难道也是某种笨拙的契机吗?她拿起一根新针,就着灯光,细细地捻着丝线头,准备继续完成那幅与命运交织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