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路的初夏总是带着水汽的,河面上的薄雾还没散尽,"光阴绣"的木门就被轻轻推开了。风铃叮咚声中,一个穿着校服的小姑娘探头进来,马尾辫上别着的草莓发卡歪到了一边。
"林老师,我妈妈让我来取改好的旗袍。"小姑娘踮着脚往绣架张望,"上面的玉兰花绣好了吗?"
林锦绣从绣架前抬头,晨光正好照在指尖的银针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她笑着指向工作台:"昨晚刚完工,要不要看看?"
小姑娘欢呼着跑过去,却在离绣品半步远的地方突然刹住脚步,小手背在身后,只伸着脖子仔细端详。藕荷色的缎面上,玉兰花苞用"散套针"绣得层层绽开,最妙的是花瓣边缘的"抢针"技法,让晨光一照,竟像是真带着露水。
"我妈妈下个月要穿着它去参加钢琴比赛。"小姑娘忽然压低声音,"这是她第一次当评委,紧张得睡不着觉呢。"
这话让林锦绣想起半个月前。那位年轻钢琴师抱着泛白的旧旗袍来改尺寸时,手指一直在微微发抖。她说这是母亲留下的嫁衣,想穿着它迎接人生的重要时刻。
"你妈妈不知道吧,"林锦绣弯腰从绣篮里取出个小香包,"我在旗袍内衬绣了片乐谱——是她小时候练琴的第一支曲子。"香包散发着淡淡的薰衣草香,绣着"定音"二字,用的是安神的草药。
小姑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这时巷口传来脚步声,周宸提着两杯豆浆走进来,看见小姑娘便笑了:"小铃铛又来监工了?"
被叫作小铃铛的女孩做个鬼脸,小心抱起装旗袍的锦盒跑了。周宸把豆浆放在茶台上,目光却落在绣架一角——那里别着张儿童画,用蜡笔涂着朵歪歪扭扭的玉兰花,旁边写着"谢谢林老师教我妈妈变魔法"。
"昨天还有个新娘来试嫁衣,"林锦绣抿了口豆浆,温度正好,"说要在袖口绣她养的那只橘猫。"
周宸挑眉:"你绣了?"
"绣了只打哈欠的猫头,藏在袖口褶皱里。"她眼角弯起,"只有新郎知道这个秘密。"
这就是"光阴绣"最近的新业务——"绣色生香"。不只是改衣裳,更是在衣物里藏故事。有丈夫在妻子手术服内绣的平安符,有女儿给远行父亲大衣里绣的家书,还有老教授在退休礼服上绣的桃李满天下。
周宸的公司给这项服务开发了AR识别功能。用手机扫描绣品,能看到隐藏的动画:玉兰花会绽放,小猫会打滚,平安符会发光。但更多客人选择不扫描——他们更喜欢让秘密永远鲜活在心里。
暮色渐浓时,那位钢琴师匆匆赶来。比赛提前了,她连夜就要去上海。试穿旗袍时,她在镜前愣了许久,手指轻轻抚过腰间的玉兰。
"这里..."她突然转头看林锦绣,"好像有妈妈的味道。"
林锦绣但笑不语。改尺寸时,她特意保留了原主人绣在内衬的薰衣草香囊,又添了新的安神草药。针脚能改,气息却会沉淀,这是机器永远仿不来的温度。
钢琴师临走前深深鞠躬:"谢谢您让妈妈陪我去比赛。"
晚风拂过河面,吹动绣坊的风铃。周宸整理着当天的绣品记录,忽然发现所有"绣色生香"的订单都有个共同点——客人取件时,眼角都是弯的。
"你看,"他指给林锦绣看监控回放,"每个带走绣品的人,都在笑。"
画面里,有新娘发现袖口猫头时噗嗤一笑,有丈夫摸到平安符时长舒一口气,还有老教授找到桃李图案时欣慰的颔首。最动人的是小铃铛——她抱着旗袍盒子蹦蹦跳跳,马尾辫上的草莓发卡一颠一颠。
林锦绣正在绣的新作是幅双面绣,正面看是平江河的晨雾,反面却是夜航的乌篷船。她在水面绣了极细的银线,要对着光才能看见波光粼粼。
"外婆说过,"针尖穿过绷紧的绢面,"刺绣绣的不是图案,是心意。"就像此刻斜照进窗的夕阳,在她指间化成金线,一针针绣进暮色里。
夜深了,周宸在整理绣线时发现个小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玉兰花瓣和一张字条:"愿琴声如绣线,织就锦绣前程。"落款画了朵小小的玉兰。
他想起今天临走时,林锦绣往钢琴师的行李箱里塞了这个。而明天要来的客人,是位即将出征的消防员,要在制服内绣平安结。
针线篮里,红丝线已经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