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初夏午后,细雨绵绵
地点:夷陵竹屋偏房
人物:温晴、温清苑、温宁
事件:医女温晴为体弱的温清苑捣药制膏,温宁忙前伺候,三人在药香中闲话家常。
温晴(端着药碗走进来,轻声细语):“三小姐,该喝药了。今日加了些蜜枣,苦味淡些。”(说着将药碗放在桌上,小心扶着温清苑的胳膊)
温宁(跟在后面,手里捧着暖炉):“三小姐,外面风凉,您身子弱,把暖炉揣着吧。刚才听见您笑声大了些,仔细气脉不稳。”(将暖炉塞进温清苑怀里,眼神带着关切)
温清苑(看着那碗深褐色的药汁,轻轻蹙眉):“又要喝啊……温晴,能不能少放些黄连?”(声音带着点撒娇的软糯,咳了两声,下意识按住胸口)
温晴(无奈笑笑,替她拢了拢衣襟):“三小姐乖,李大夫说这药得足份才有效。您前几日刚发过低热,可不能任性。”(拿起小碟里的蜜饯递过去,“喝完药就吃这个,甜着呢。”)
温宁(在一旁点头):“是啊三小姐,您别总想着帮我们做活,那些洒扫的事有我和姐姐呢。您养好身子最要紧,不然宗主知道了,又要罚我们了。”(说着挠了挠头,有些紧张)
温清苑(接过药碗,抿了一小口,苦得皱紧脸):“知道了……我就是看你们忙不过来,想搭把手而已。”(看向温晴温宁,眼神里有些过意不去)
温晴(轻轻拍着她的背顺气):“我们哪敢劳烦三小姐。您坐着歇着就好,等会儿我把新晒的陈皮糕端来,配着茶吃正好。”
温宁(连忙接话):“我去烧壶热水,三小姐不是说想喝云雾茶吗?我这就去煮。”(说着转身往灶房走,脚步轻快)
温清苑(望着他们的背影,喝药的动作慢了些):“明明都是一家人,总把我当易碎的瓷娃娃……”(话里带着点嗔怪,嘴角却悄悄扬起)
(药香混着淡淡的陈皮香在屋里散开,温清苑小口小口喝着药,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苍白的脸上,竟添了几分柔和的暖意。)
时间:初夏午后,细雨敲打着竹窗
地点:夷陵竹屋偏房,药柜上摆着晾晒的草药,桌上研钵里正捣着新采的薄荷
人物:温晴、温清苑、温宁
温晴(低头专注地捣药,石杵撞击研钵发出规律的轻响):“三小姐,这薄荷得捣得细些,混在药膏里才不硌皮肤。您前几日淋了雨,胳膊上的红疹还没消透,今晚敷上,明早就该好了。”
温清苑(坐在窗边软榻上,披着温宁刚递来的厚披风,轻声咳嗽):“温晴,你这手艺越发好了。以前在温氏的时候,你总说自己只会些粗浅的医理,如今倒像模像样的。”
温晴(抬头笑了笑,额角沾着点药粉):“三小姐说笑了。不过是这些年在夷陵见多了伤痛,逼着自己学罢了。您看这药柜,都是我按药性分好的——左边是清热的,右边是温补的,您身子弱,用右边的多些。”(说着从药柜里取出一小包晒干的黄芪,“这是今早去后山挖的,炖鸡汤最养气,我让温宁去杀鸡了。”)
温宁(端着一盆清水走进来,看见温清苑又在揉胸口,连忙放下盆):“三小姐是不是又气闷了?温晴姐,要不要先给三小姐扎两针顺顺气?”
温晴(放下石杵,快步走到温清苑身边,伸手探向她的脉搏,指尖轻搭在腕上):“无妨,脉相虽弱但还算平稳。是刚才捣药动静大了?我去外间弄。”
温清苑(按住她的手,轻轻摇头):“不用,我听着反倒安心。温晴,你教我认认这些草药吧,总不能一直让你们伺候。”
温晴(笑着摇头,从药柜里取出一片晒干的金银花):“这是金银花,清热解毒,您上次风寒发烧,我就是用它煮的水。学这个不急,您先养好精神。”(将金银花放在温清苑手心,“闻闻,有股清甜味儿。”)
温宁(在一旁收拾药渣,插嘴道):“温晴姐昨天还去山那边给张猎户的娘瞧病呢,那老婆婆咳得厉害,吃了温晴姐开的药,今天就能下床了。”
温晴(脸颊微红,低头继续捣药):“不过是些分内事。三小姐,药膏快好了,我帮您敷上吧。”
(细雨还在下,竹屋里药香弥漫,温晴低头为温清苑涂抹药膏,动作轻柔如对待易碎的瓷器,温宁在灶房与偏房间来回忙碌,偶尔传来温清苑低低的笑语,混着药香,成了夷陵初夏最安稳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