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大学,如同小鱼游入江河,世界骤然开阔。白序考入了全国顶尖的学府,俊秀的相貌、温和的性情与优异的成绩,让他很快成为了新生中备受瞩目的存在。情书开始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书本间,课堂上有大胆的女生主动坐到他身旁,社团活动里也常有含情脉脉的目光追随。
这一切,都分毫不差地落入了与白序同校、却不同系的淮序眼中。大学提供了更多元的舞台,也给了淮序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他的“搅局”行动,随之升级,变得更加系统、精准,且不着痕迹。
第一类: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于性格内向、只敢远观或传递书信的仰慕者,淮序会选择在“偶然”的场合,与她们进行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谈。
他会以白序“最好的发小”的身份,用一种略带忧虑的语气透露:“白序啊,他心里一直有个求而不得的白月光,高中同学,伤得很深,到现在都没走出来。”或者,“他这人看着温和,其实对感情有点回避型依恋,特别怕麻烦,我们做朋友的都心疼他。”
寥寥数语,便给白序立起一个“情深似海”或“孤高难攀”的形象,足以让大部分怯懦的芳心自行退散。
第二类:制造“名草有主”的假象。
对于更为主动、试图接近白序的女生,淮序的出场频率会急剧增高。他会无比自然地出现在白序身边,勾住他的脖子,抢过他喝到一半的水,用亲昵到近乎暧昧的语气抱怨:“又背着我招蜂引蝶?”或者,在白序与女生交谈时,他会在不远处,用一种混合着宠溺与占有欲的眼神静静看着,直到对方感到不自在而主动离开。
他精心营造出一种“旁人无法插足”的强大气场,让许多女生知难而退。
第三类:精准打击,揭露“瑕疵”。
对于少数几个毅力非凡、不受前两种方法影响的,淮序则会启动他的信息网络。他会设法了解对方的背景、喜好乃至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秘密。然后,他会选择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刻,让白序“偶然”发现,这位看似完美的追求者,或许有着与他截然相反的宗教信仰,或许家庭情况极其复杂,或许曾有过一段不那么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恋情……
他从不捏造事实,只是“客观”地呈现信息,引导白序自己做出“不合适”的判断。白序本身性格中带着的理性与审慎,往往会在此刻成为淮序最好的帮手。
第四类:物理隔离与时间抢占。
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法。淮序会利用自己学生会体育部干事(他加入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在于此)的身份,或者干脆用“兄弟有难”的借口,频繁地、理直气壮地占用白序所有的课余时间。不是拉他去打球,就是拽他参加各种莫名其妙的聚会,或者干脆以“心情不好”为由,缠着白序陪他通宵打游戏、压马路。
白序的时间被填得满满当当,自然也就少了与潜在发展对象单独相处的机会。
整个过程,淮序做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他在白序面前,永远是那个有点粘人、有点霸道但无比依赖他的“最好的朋友”。白序对此浑然不觉,他只是觉得大学生活比想象中更忙碌,身边的异性朋友似乎都停留在了泛泛之交,而淮序,依旧是他生活中那个最恒定、最亲密的存在。
他甚至偶尔会跟淮序开玩笑:“你说是不是我有什么问题?怎么感觉没什么桃花运呢?”
淮序则会懒洋洋地靠在椅背上,斜睨他一眼,语气带着惯有的调侃:“怎么?想谈恋爱了?那些庸脂俗粉哪配得上我们白大学霸。”或者,他会眼神一暗,半真半假地说:“不行,你谈恋爱了谁陪我?你想都别想。”
白序只当他是玩笑,一笑置之。
他看着淮序在大学里依旧耀眼,是球场上的明星,是各种活动中的焦点,身边也不乏追求者,却似乎对谁都提不起兴趣。白序有时还会以哥哥的身份操心:“你也该考虑一下个人问题了吧?”
淮序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带着点漫不经心的狂妄:“没兴趣。麻烦。”
白序便不再多言。
他看不到,在他低头看书时,淮序落在他身上的目光,藏着怎样深沉如海的情感。他也感觉不到,自己那看似平静的校园生活,其周边早已被淮序不动声色地清理出一片真空地带。
桃花朵朵,未及绽放,便已无声凋落于一场由偏执和恐惧精心策划的、无声无息的“劫难”之中。
淮序守着他的“胜利果实”,心中既有病态的安稳,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惑。他不知道这份靠算计和伪装维持的平静能持续多久,他只能紧紧抓住当下,如同抓住救命稻草。
他却不知,命运最大的玩笑,往往来自于视野的盲区。他防住了所有明处的“桃花”,却忽略了那条通往婚姻的、更为正式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