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派出所调解室,上午。一场因遛狗不牵绳引发的激烈争吵刚刚被向逸峰和苏晚柠联手平息,涉事业主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不情不愿地离开。调解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人,以及被特意请来观战的老民警张建国。
向逸峰(松了松领口,呼出一口气,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一个遛狗的问题,吵了整整四十分钟。直接按条例,不牵绳罚款五十,双方各自承担损失,五分钟就能解决。”
苏晚柠(一边整理着笔录,一边轻声反驳,但态度坚定)“直接罚款,那位王阿姨会觉得我们偏袒,和李先生的矛盾只会更深。现在虽然多花了时间,但他们至少当面把事情说开了,也达成了互相道歉的协议,这才是长久之计。”
两人之间刚缓和的气氛又有点紧张起来。
张建国(坐在角落,捧着那个泡满枸杞的保温杯,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脸上带着洞悉一切的笑意,开口打破了沉默)“小向,小苏,你们俩啊,知道在咱们解放西当警察,最要紧的是什么吗?”
向逸峰和苏晚柠同时转过头看向他。
向逸峰(站得笔直,回答毫不犹豫)“维护治安,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苏晚柠(思考了一下,语气不那么确定)“是……处理好每一件警情,让群众满意?”
张建国(笑着摇了摇头,伸出三根手指)“都对,但都不全对。在解放西这片地界,咱们穿这身警服的,光会抓坏蛋、讲条例可不够。咱们得学会扮演三种人。”
他放下保温杯,掰着手指头数:
张建国“第一,得是裁判。就像你俩刚才处理的遛狗纠纷,谁对谁错不能光听一面之词,得在现场证据和条例中间,找个双方都能下得来台的平衡点。判罚不是目的,平息事态、化解矛盾才是。”
他看向向逸峰。
张建国“小向,你执法规范,反应快,这是你的大优点。但有时候啊,一板一眼的条例,就像你手里的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都想敲一下。可咱们面对的大部分是老百姓鸡毛蒜皮的矛盾,一锤子下去,钉子老实了,那木板可能也裂了缝,结下仇了。”
向逸峰嘴唇动了动,想反驳,但看着张建国温和却锐利的目光,又把话咽了回去,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考。
张建国(又看向苏晚柠,眼神带着赞许)“第二,得是心理医生。小苏这点就做得很好,有耐心,能共情。咱们遇到的很多人,报警不一定是真要你抓谁,可能就是心里憋屈,没地方说,需要一个倾听的对象。你能听出他话里的委屈、愤怒、或者害怕,往往比直接给出解决方案更重要。”
他话锋一转,带着提醒。
张建国“但是小苏啊,共情不等于无条件认同。你的‘柔’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执法目的,可不能因为心软,忘了咱们警察的底线和原则。有时候,该强硬时必须强硬。”
苏晚柠认真地点点头,将这话记在心里。
张建国(竖起第三根手指,语气变得郑重)“这第三,也是最难的一点,有时候,咱们还得当亲人。”
向逸峰和苏晚柠都露出了些许疑惑的神情。
张建国“解放西流动人口多,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外地来的打工者……多少人是举目无亲?家里漏水了,钥匙忘带了,老人走丢了,甚至夫妻吵架了,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打110。这时候,你帮他联系房东,找开锁师傅,送老人回家,或者就像小苏你之前做的那样,哄哄哭闹的孩子……这些事,远远超出了警察的法定职责,对吧?”
向逸峰沉默着,苏晚柠轻轻“嗯”了一声。
张建国(语气深沉)“但这就是信任!老百姓不把你当外人,才愿意把这些‘琐事’交给你。你帮他一次,他记你一辈子好,下次真遇到违法犯罪线索,他可能就愿意第一个告诉你。这身警服穿在身上,代表的不仅是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信任。”
调解室里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喧嚣。向逸峰看着自己警服上的肩章,眼神复杂,不再是纯粹的锐利,似乎注入了一些别的东西。苏晚柠则若有所悟,仿佛心中的某些想法得到了印证和升华。
张建国(站起身,拍了拍屁股,又恢复了那副乐呵呵的样子)“行啦,大道理不讲喽。你俩都是好苗子,一个像火,一个像水,看着水火不容,但要是配合好了,那就是水火既济,无往不利!解放西这地方,以后就看你们年轻人的咯!”
老张哼着不成调的小曲,端着保温杯晃悠着走了出去。
向逸峰(沉默了片刻,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当亲人?听着有点……矫情。”
苏晚柠(却微笑着看向窗外繁忙的街道,眼神明亮)“我倒是觉得张哥说得对。法律是骨架,但人情血肉,才能让这片地方真正活起来,暖起来。”(她转头看向向逸峰,带着一丝挑战的笑意)“向警官,看来我们要学的,还多着呢。”
向逸峰这次没有立刻反驳,他只是深深看了一眼苏晚柠,然后转身,率先走出了调解室。阳光透过窗户,在他挺直的背影上投下一道长长的影子,那影子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有坚硬的轮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