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汀兰渡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国庆新征文  日常 

第1章

汀兰渡

晨光刚漫过河岸的芦苇荡,给青灰色的水面镀上一层薄金时,阿沅已解开了渡口的缆绳。

木船是祖父留下的,船身被岁月浸得发亮,边角处磨出温润的弧度。

阿沅握着船桨,手腕轻轻一旋,船身便稳稳地滑离岸边,荡开一圈圈细碎的涟漪。她穿一身粗布青衫,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细瘦却结实的手腕,发丝用一根木簪松松挽着,几缕碎发被晨风吹得贴在颊边,也不抬手拂去。

汀兰渡是淮河上最寻常不过的渡口,北接村落,南通官道,每日往来的多是赶早集的村民、送货的脚夫,偶尔有几拨远行的客人。

阿沅摆渡的动作娴熟而平稳,桨叶入水时几乎听不到声响,只偶尔溅起几粒水珠,落在她的鞋面,很快便被晨光晒干。

“阿沅姑娘,早啊。”岸边传来一声招呼,是住在附近的张老汉,肩上扛着一捆刚砍的柴,正往船上走。

阿沅抬眸笑了笑,声音清清淡淡,像河面的晨风:“张伯早,您慢些。”

张老汉踏上船板,木船微微晃了晃,他却毫不在意,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随手将柴捆靠在船边:“今日要去镇上卖柴,顺便给我的小孙孙扯块布做衣裳。”

“镇上布庄的青花布不错,耐穿。”阿沅一边说着,一边轻轻划着桨,船稳稳地向对岸驶去。她话不多,却总能接住旁人的话头,让人觉得舒服。

河面上雾气还未散尽,远处的芦苇荡一片青苍,偶尔有水鸟扑棱着翅膀从芦苇丛中飞起,掠过水面,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阿沅的目光落在水面上,看着自己的倒影被涟漪搅碎,又慢慢复原,神色平静得像这终年不疾不徐的河水。

祖父在世时,总说汀兰渡的水是有性子的,看似温和,却能载着船,也能映着人心。阿沅那时候还小,趴在船边看水,只觉得水里的鱼好看,岸边的花好闻。

如今祖父不在了,她守着这渡口,才渐渐明白祖父的话——这河水见过太多人来人往,听过太多家长里短,却始终静静流淌,不骄不躁,不悲不喜。

船到对岸时,雾气已散了大半。张老汉扛起柴捆,递给阿沅几个铜板:“辛苦姑娘了。”

“应该的。”阿沅接过铜板,放进腰间的小布包里,指尖触到布包内侧祖父留下的那枚旧铜钱,心里微微一暖。

送走张老汉,又有几个赶早集的妇人上了船,叽叽喳喳地说着家里的琐事,说哪家的茄子熟了,哪家的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

阿沅默默划着桨,偶尔应一声“是吗”“挺好”,其余时间便听着她们说话,目光落在岸边的几株兰花上。

那是祖父亲手栽的,就长在渡口旁的茶寮外,叶片青翠,此刻正开着几朵淡紫色的花,香气清冽,随着风飘过来,驱散了些许河面上的水汽。

茶寮是祖父搭的,不过一间小小的木屋,里面摆着两张八仙桌,几条长凳,墙角放着一个炭炉,上面温着一壶茶。

阿沅闲时便在这儿煮茶,来往的客人累了,便进来喝杯热茶,歇口气,付几个铜板,或是留下几句闲话,便又匆匆上路。

“阿沅姑娘,你这兰花养得真好。”一位妇人指着茶寮外的花,笑着说,“我家那盆,浇了几次水就枯了。”

“少浇点水,放在通风的地方就好。”阿沅轻声说。

“原来如此,回头我试试。”妇人点点头,又和同伴聊起了别的。

船靠岸时,妇人递给阿沅几个刚摘的桃子,粉扑扑的,看着就甜:“自家树上结的,姑娘尝尝鲜。”

阿沅没有推辞,接过桃子道了谢,放在船板上。妇人走后,她拿起一个桃子,用衣角擦了擦,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舌尖散开,带着晨露的凉意。

往来的人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自己的故事。

阿沅只是一个摆渡人,载着他们过河,听他们说几句闲话,或是看他们沉默不语,然后目送他们远去,消失在官道或村落的尽头。

她从不多问,也不多留,就像这汀兰渡的水,来了又去,不留痕迹。

汀兰渡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