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陆军初试牛刀的目标被定为敌人重兵防守的诺丁汉。保皇派很快发现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空有革命狂热的乌合之众。7月13日,驾驶缴获军机的共和空军在诺丁汉上空初次亮相,所以造成守军实际损失有限。心理打击却是巨大的。经过两周激烈巷战,保皇派从诺丁汉败退。之后3个月里连续丢失考文垂、林肯郡和威尔士全境。共和军的高歌猛进一直持续到10月,直到退入南英格兰的保皇派军队甩掉了背后的游击战包袱。成功组织起有效防御。
进入冬季,内战双方都在寻找能够打破僵持的外援。张伯伦内阁求助于各帝国自治领,可南非无动于衷,澳洲自身不稳,只有加拿大的4个师赶来支援。另一边,不列颠联盟急切的寻求法兰西公社直接参战,大力方面则出于可能引起德国介入的危险。犹豫不决。12月8日,保皇派控制的两大南部港口南安普顿和普利茅斯遭袭,港内数艘船只被击沉。联盟宣传这是由起义舰队组成的共和海军的首次大捷。然而种种迹象表明,有法国军舰和突击队参与了突袭。法军从背后大举登陆的可能性,让保皇派高层慌忙抽掉北线部队防御南部港口,导致北线防御出现漏洞。不列颠共和军抓住机会大胆突击,在彼得伯勒附近撕开防线,长驱直入。
伦敦大门洞开,张伯伦内阁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12月20日,国民政府放弃伦敦向加拿大转移。仓促中,连大部分档案和金库都来不及带走。奥斯汀张伯伦做了告别本土前的最后一次广播讲话,宣称由于叛匪的猖狂进攻,英王陛下政府及其武装力量不得不转移至海外帝国继续战斗。强调眼下的挫折只是暂时的,他们必将卷土重来。这通广播将保皇派控制区的大逃亡推向最高峰,恐慌的人群争先恐后地涌向南部海港,满载难民的军舰和民船在海峡之间不断往返。
12月26日,共和军先头部队开进伦敦,海岸线上的抵抗阵地也一个接一个被扫平。皇家海军残余舰队载着最后一批流亡者撤往英帝国各地。英国本土最后的保皇派据点北爱尔兰急忙投入爱尔兰共和国的怀抱。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英国内战结束了。联合王国的废墟上红旗高高飘扬,宣告着英国革命震撼世界的胜利。摆在胜利者面前的是空前棘手的局面,内战血腥的后半段在英格兰留下了无数残垣断壁,数百万人无家可归。大量完好房屋被征辟为临时收容所。
民兵和志愿者被派往各处协助分发物资、修复设施。然而他们很快开始遭遇层出不穷的袭击。国民政府转进加拿大时,留下了一批准备长期立足敌后进行游击和破坏活动的特工队。再加上没能赶上大撤退的死硬保皇派武装纷纷化整为零,退入乡间,使得本就不支持革命的南英格兰乡村以及苏格兰高地匪患丛生。
2月初,一股自称保皇反对派的武装分子在埃塞克斯绑架和杀害了3名联盟政府官员。民兵闻讯,对他们认定在庇护反革命的当地平民展开报复。此时制宪会议已定于伦敦召开,临时政府主席库克授权副主席惠特利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解决匪患。惠特利立即将南英格兰置于共和陆军军管下,严加约束民兵暴力,并组建起一个专门负责政治保卫。甄别逮捕反革命分子和消灭残余温莎白匪的特别行动处。
不出两个月,南方治安大为好转。之前会议代表们安全抵达伦敦,大会如期召开。但联盟总统兰斯伯里私下里对特别行动处的大规模逮捕关押深表不安。他感到英国革命似乎正偏离利物浦会议所定下的轨道。兰斯伯里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英国革命的政治格局已与利物浦会议室大相径庭。经过内战的锤炼,库克、惠特利以及他们各自所属的工团派与独立工党左派的威望与实力水涨船高。兰斯伯里等工党传统领导层则越来越被边缘化。之前会议的结果自然也对此有所反应。利物浦会议确定的新国家蓝图仍大体得到保留。但在两院制妥协的问题上,权力的天平明显向工会一侧倾斜。由上院联邦议会和下院劳工联合会组成的联邦大会将成为议行合一的最高权力机构,尤其执行委员会行使内阁职能。议会代表由年满21岁不分性别的全体公民选出,劳联会代表由全体工会工人选出,两院均为5年一届。为防止反联盟分子当选,所有申请参选者都需经过信息部的资格审查才能成为候选人。最后这一点令温和派尤为不满。与此同时,在国际工人联合会第五届大会上,英法代表提出共建红色军事同盟的倡议。志宪会议欣然通过同盟条约,将英国与法国的命运再度捆绑在一起。一片欢腾的氛围中,愈发失望的兰斯伯里声称革命滑向雅各宾主义的深渊令他痛心疾首,高调辞去总统和党主席的职务。并提名他的得意门生克莱门特艾德里接任。然而制宪会议很快通过决议废除总统的职位,将其本就不多的职能交给联盟主席和副主席。工党则选举库克为党主席。过去的工团党终于完全掌握了工党的领导权。工党费边派大批出走,许多投入独立工党右派的菲利普斯诺登麾下。至此后革命时代英国的政治格局基本形成。
1927年1月,不列颠联盟宪法正式通过。制宪会议改组为第一届联邦大会,地方选举在各省启动。库克和惠特利继续担任联盟的主席和副主席,领导建设这个新国家的艰巨事业。许多激进派仍旧宪法的妥协色彩感到不满,伯明翰的奥斯瓦尔德莫斯利就大肆批判,这是一份与不列颠人民每个毛孔中散发的革命热情格格不入的极端保守的文件。
由于出格的言行,他被工党竞选委员会从候选人名单上刷了下来,心灰意冷的离开英国,前往欧洲大陆考察。第一届联邦大会迅速通过一揽子法案,没收革命敌人和流亡者的财产,将全国道路、铁路、公用设施、矿井和其他重要工业国有化。由国家委托各产业工会管理,为全面产业民主和工人自治铺平道路。劳联会将作为唯一的总工会,担负起协调各行业生产、把控经济大方向的职能。
但首先,新政府必须应对英国经济正面临着的空前危机。丧失所有殖民地,不被大半个世界承认,意味着英国赖以生存的对外贸易停摆,食品和原料纷纷出现短缺。处理经济困难,恢复对外贸易成了联盟政府的第一要务。一套配给制度被建立起来,规定奶、糖、水果等副食品以及布料和燃油凭票供应。
一系列土地分配政策的出台,何为革命耕地运动,意在吸引城市失业人口回流农业,同时大力推广新技术和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率。在外贸方面,不列颠联盟和法意两大盟友构建起尽可能互补的经济关系,与挪威、印度、埃及、拉美等国的贸易也逐步得到恢复。正当伦敦为经济焦头烂额之际,麻烦在北方悄然而至。根据苏格兰加入联盟时的附加条件,革命胜利后需以公投决定他是否留在联盟内。制宪会议将这一公投定于1928年9月1日,独统双方的宣传战则从革命胜利的第一天就开始了。早期民调显示统一派稳操胜券。然而随着物资短缺和配给制引发社会不满,以及独立派就苏格兰独立领袖约翰麦克林之死大做文章。民意逐渐有了转向趋势。苏格兰社会被独统问题深深撕裂,拉票集会不时发展成拳脚相加。
一股新生政治力量也在苏格兰的街头武斗中初次亮相。1927年中,结束考察回应的莫斯利与老友约翰贝克特一起脱离工党,创立了一个名为人民革命党的新运动。该党成立时应者寥寥,但莫斯利马上找到了提高曝光度的法子。1928年初,莫斯利和其追随者喊出保卫联盟的口号,高调北上,成为苏格兰街头斗殴的一股生力军。
根据莫斯利考察欧洲大陆得到的经验,人民革命党人身着整齐划一的黑山,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公众舆论为他们究竟是一群惹是生非的狂热青年,还是挺身而出保卫革命的行动派争论不休的同时。人民革命党成功打响知名度,莫斯利也得以跻身联邦议会。在莫斯利流亡保皇派德国特工乃至爱尔兰的多方作用下,苏格兰形势失控只是时间问题。
1928年8月13日,一名统一派活动家被当街刺死,公投被推迟到9月25日。第二天,格拉斯哥大学发生炸弹袭击。意识到不能再放任局势发展,且对公投结果忧心忡忡的库克和惠特利决定以从事反革命活动为由逮捕苏格兰国家党的两名领袖。说服苏格兰国务会议无限期推迟公投,以及在苏格兰全境实施军事戒严。
1929年初,苏格兰政府事务法在联盟和苏格兰议会中获得通过,宣告苏格兰正式成为不列颠联盟的第11个省。为安抚民族主义者,法案将苏格兰的地位定为一个高度自治的特殊联邦省。然而独立激进派始终难以原谅这场他们眼中连文对25年精神的赤裸裸背叛。尽管一路磕磕绊绊,到20世纪20年代画上句号时,重建工作还是成功抚平了内战留下的创伤。使英国社会重焕生机。公共住房和新学校拔地而起,白厅的和平纪念碑得到妥善修复,碑面上增加了英国革命的起始年份。
消除匪患危机后,饱受诟病的特别行动处也被惠特利拆分成了负责对内的内务安全局和对外的革命输出局。副主席的职权仅限于领导监督这两大机构的中央情报委员会。在经济领域,工农业政策的成功有效降低了失业率,确立其广泛的产业民主。主食价格经历一轮短暂上涨后回归低位,人们担心的饥荒从未发生。到1929年,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花9便士乃至更少的钱在当地的公营人民饭店饱餐一顿。配给制度逐渐放开,只有燃油和奢侈品仍被严格凭票供应。
这得益于不列颠联盟全面重返世界舞台,特别是以履行1922年还款协定换取的英美贸易重启。在取得振奋人心的成就的同时,联盟领导层的政治分歧,特别是劳联会和议会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1930年3月,联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副主席约翰惠特利突发心脏病卧床不起。惠特利希望将职务移交给党内盟友芬纳布洛克韦。然而,工党激烈抨击惠特利和布洛克韦主持的独立工党纵容了斯诺登改良派的壮大,抵制任何来自独立工党的人选。之后数月间,工党巨鳄们为谁来接手联盟副主席真的不可开交。但当5月初惠特利病逝时,新任副主席的名字却是十足的重磅炸弹。人民革命党领袖奥斯瓦尔德莫斯利一跃成为了这个国家的2号人物。这一破天荒任命背后的原委至今仍未完全水落石出。许多分析家认为,为避免人事问题导致派系矛盾激化,工党转而从党外物色人选。会有名气的莫斯利在此时进入他们的法眼。在激进工团派看来,此人值得拉拢。另一些人则认为控制这位夸夸其谈的年轻政客将易如反掌。莫斯利上任的第一年似乎印证了他们的判断。这个政治明星很快收敛起以前的夸张作派,全身心投入到执委会的事务性工作中。人民革命党也一转此前的躁动,跟在工党主流身后亦步亦趋。而在另一边,惠特利死后的独立工党很快被斯诺登的渐进改良派掌控,布洛克韦失望地转头工党。在议会,独立工党越来越与自由党步调一致。更多坏消息接踵而至。
一股新生政治力量也在苏格兰的街头武斗中初次亮相。1927年中,结束考察回应的莫斯利与老友约翰贝克特一起脱离工党,创立了一个名为人民革命党的新运动。该党成立时应者寥寥,但莫斯利马上找到了提高曝光度的法子。1928年初,莫斯利和其追随者喊出保卫联盟的口号,高调北上,成为苏格兰街头斗殴的一股生力军。
根据莫斯利考察欧洲大陆得到的经验,人民革命党人身着整齐划一的黑山,给人以深刻印象。在公众舆论为他们究竟是一群惹是生非的狂热青年,还是挺身而出保卫革命的行动派争论不休的同时。人民革命党成功打响知名度,莫斯利也得以跻身联邦议会。在莫斯利流亡保皇派德国特工乃至爱尔兰的多方作用下,苏格兰形势失控只是时间问题。
1928年8月13日,一名统一派活动家被当街刺死,公投被推迟到9月25日。第二天,格拉斯哥大学发生炸弹袭击。意识到不能再放任局势发展,且对公投结果忧心忡忡的库克和惠特利决定以从事反革命活动为由逮捕苏格兰国家党的两名领袖。说服苏格兰国务会议无限期推迟公投,以及在苏格兰全境实施军事戒严。
1929年初,苏格兰政府事务法在联盟和苏格兰议会中获得通过,宣告苏格兰正式成为不列颠联盟的第11个省。为安抚民族主义者,法案将苏格兰的地位定为一个高度自治的特殊联邦省。然而独立激进派始终难以原谅这场他们眼中连文对25年精神的赤裸裸背叛。尽管一路磕磕绊绊,到20世纪20年代画上句号时,重建工作还是成功抚平了内战留下的创伤。使英国社会重焕生机。公共住房和新学校拔地而起,白厅的和平纪念碑得到妥善修复,碑面上增加了英国革命的起始年份。
消除匪患危机后,饱受诟病的特别行动处也被惠特利拆分成了负责对内的内务安全局和对外的革命输出局。副主席的职权仅限于领导监督这两大机构的中央情报委员会。在经济领域,工农业政策的成功有效降低了失业率,确立其广泛的产业民主。主食价格经历一轮短暂上涨后回归低位,人们担心的饥荒从未发生。到1929年,大多数城市居民都能花9便士乃至更少的钱在当地的公营人民饭店饱餐一顿。配给制度逐渐放开,只有燃油和奢侈品仍被严格凭票供应。
这得益于不列颠联盟全面重返世界舞台,特别是以履行1922年还款协定换取的英美贸易重启。在取得振奋人心的成就的同时,联盟领导层的政治分歧,特别是劳联会和议会之间的矛盾也在不断加剧。1930年3月,联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副主席约翰惠特利突发心脏病卧床不起。惠特利希望将职务移交给党内盟友芬纳布洛克韦。然而,工党激烈抨击惠特利和布洛克韦主持的独立工党纵容了斯诺登改良派的壮大,抵制任何来自独立工党的人选。之后数月间,工党巨鳄们为谁来接手联盟副主席真的不可开交。但当5月初惠特利病逝时,新任副主席的名字却是十足的重磅炸弹。人民革命党领袖奥斯瓦尔德莫斯利一跃成为了这个国家的2号人物。这一破天荒任命背后的原委至今仍未完全水落石出。许多分析家认为,为避免人事问题导致派系矛盾激化,工党转而从党外物色人选。会有名气的莫斯利在此时进入他们的法眼。在激进工团派看来,此人值得拉拢。另一些人则认为控制这位夸夸其谈的年轻政客将易如反掌。莫斯利上任的第一年似乎印证了他们的判断。这个政治明星很快收敛起以前的夸张作派,全身心投入到执委会的事务性工作中。人民革命党也一转此前的躁动,跟在工党主流身后亦步亦趋。而在另一边,惠特利死后的独立工党很快被斯诺登的渐进改良派掌控,布洛克韦失望地转头工党。在议会,独立工党越来越与自由党步调一致。更多坏消息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