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第七日回信
本书标签: 现代  青春文学 

墨香藏绪,暗生情愫。

第七日回信

秋意渐浓,景城一中的梧桐树叶染上浅黄,风一吹,便簌簌落下,铺成一条铺满碎金的小径。许知夏的日子过得平静无波,她依旧沉默寡言,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要么刷题,要么泡在图书馆,尽量避开人群,也刻意与陆行舟保持距离。

陆行舟的微信好友申请,她始终没有通过。陆母那天的话像一根淬了冰的针,深深扎在她心里,时刻提醒着她两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他是众星捧月的天之骄子,穿着定制校服,书包里装着最新款的电子产品,身边围绕着趋炎附势的同学;而她,是从县城转来的插班生,校服洗得发白,鞋尖磨出了毛边,连买一本辅导资料都要犹豫许久,还要应付家里源源不断的索取。她怕自己再多一丝靠近,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不仅自己难堪,还会连累父母——尽管他们从未真正在意过她。

图书馆三楼的角落是许知夏的专属位置,靠窗,采光极好,窗外就是成片的梧桐树。这里安静偏僻,很少有人来,她可以安心地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暂时忘却原生家庭的压榨和现实的窘迫。她喜欢在这里待着,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书页上,连带着那些枯燥的公式定理都变得温柔起来,偶尔有风吹过,带来梧桐叶的清香,能让她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转学来的第三周,学校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数学竞赛,文理分科后的第一次大型竞赛,全校都很重视。班主任在班里动员时,目光扫过许知夏,笑着说:“知夏,你的数学底子不错,要不要试试?”

周围立刻响起几声窃笑,林薇薇抱着胳膊,语气带着嘲讽:“老师,竞赛可不是随便就能参加的,万一拿不到名次,反而给班级丢脸。”

许知夏低下头,手指攥紧了笔杆。她其实很想参加,竞赛的一等奖有五百块奖金,足够她支付接下来两个月的生活费,可林薇薇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她的勇气。她怕自己真的不行,更怕成为别人的笑柄。

“试试吧,”陆行舟的声音忽然响起,打破了班里的沉寂,“数学竞赛考的是逻辑思维,你解题很灵活,说不定能有惊喜。”

他的话很平淡,却带着一种莫名的说服力。许知夏抬头看他,眼神平静地看着她,没有丝毫嘲讽,只有纯粹的鼓励。班主任也跟着附和:“行舟说得对,重在参与,就算拿不到名次,也能积累经验。”

许知夏咬了咬下唇,最终点了点头:“好,我参加。”

竞赛那天,考场里坐满了各个班级的尖子生。许知夏坐在最后一排,看着试卷上密密麻麻的题目,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笔开始演算。前面的题目都很顺利,直到最后一道压轴题,难度陡然提升,她卡了足足二十分钟,毫无头绪。

考场里很安静,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还有偶尔响起的翻页声。许知夏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心里越来越慌,就在她快要放弃的时候,忽然想起陆行舟在课堂上分享的解题技巧——“遇到复杂题型,先拆解条件,找到隐藏的逻辑关系”。

她静下心来,重新审题,将题目中的条件一一列出,画图分析,慢慢梳理思路。不知过了多久,她眼前一亮,笔尖飞快地在纸上演算起来,思路像被打通的河道,顺畅无比。

交卷时,她路过陆行舟的座位,看到他已经答完题,正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他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睁开眼,对她笑了笑,无声地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许知夏的心跳漏了一拍,慌忙移开目光,快步走出了考场。

三天后,竞赛结果公布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许知夏挤在人群外,远远地看着,当看到“高二(1)班 许知夏 一等奖”的字样时,她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许知夏是谁啊?没听说过啊。”

“好像是转学生,从县城来的。”

“厉害啊,居然能拿到一等奖,比陆行舟还高两分呢。”

陆行舟站在公告栏另一侧,看着她的名字,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他早就知道,这个安静的女生,藏着不为人知的光芒。

林薇薇站在人群中,脸色难看至极。她一直是班里的数学尖子生,这次本以为能稳拿一等奖,没想到居然被一个转学生抢了风头,尤其是看到陆行舟看向许知夏时那不一样的眼神,她心里的嫉妒像野草一样疯长。

也就是从这次竞赛开始,陆行舟对许知夏的关注,多了几分刻意。他开始留意她上课的样子,看她认真记笔记时微微蹙起的眉头,看她解出难题后嘴角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开始留意她的行踪,知道她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图书馆,知道她喜欢坐在三楼的角落。

这天下午,许知夏刚做完一套物理试卷,正揉着发酸的眼睛,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坐在了她对面的空位上。熟悉的墨香萦绕鼻尖,不是廉价墨水的刺鼻味,而是带着木质调的清雅香气,她心头一跳,抬眼望去,果然是陆行舟。

他穿着干净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线条分明的手腕,腕骨清晰好看。手里拿着一本《战争与和平》,书页已经有些泛黄卷边,显然是常看的样子。他没有看她,只是安静地翻开书本,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连带着他平日里略显疏离的眉眼,都变得温润起来。

许知夏的心跳莫名加快,像有只小鹿在胸腔里横冲直撞。她慌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试卷,指尖却有些发凉,连带着试卷的边角都被攥得发皱。她想换个位置,可双脚像灌了铅一样,挪不动半步。她告诉自己,图书馆是公共地方,他有权坐在这里,可心里那份莫名的悸动,却像潮水般蔓延开来,让她有些无措。

图书馆里静极了,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偶尔响起的翻书声。许知夏的注意力完全无法集中,眼角的余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对面的人。她看到他看书时神情专注,眉头微蹙,像是在思考着什么深奥的问题;看到他偶尔会用指尖轻轻敲击桌面,节奏缓慢而有规律,像是在和书中的人物对话;看到他翻书时动作轻柔,生怕弄坏了书页,那份细心,和他平日里在操场上挥洒汗水、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模样截然不同。

她忽然想起第一次注意到他,是在开学后的运动会上。他作为班级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在落后半程的情况下,拼尽全力冲刺,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眼神却亮得惊人,最终硬生生逆转了局势,赢得了冠军。全班同学都在欢呼,他却只是接过同学递来的水,平静地说了句“谢谢”,没有丝毫张扬。那一刻,她觉得这个耀眼的男生,心里藏着一份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又想起有一次放学,她看到他在学校门口的流浪猫投喂点,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猫粮倒在碗里,动作轻柔地抚摸着小猫的头,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那只小猫很怕人,却在他手下变得温顺乖巧。阳光落在他身上,仿佛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那画面温暖得让她移不开眼。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一颗颗小石子,投进了她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圈圈涟漪。她知道自己不该在意这些,可越是压抑,那份好奇就越是浓烈。

不知过了多久,陆行舟忽然抬起头,正好对上她的目光。许知夏像被抓包的小偷,脸颊瞬间发烫,慌忙低下头,心脏砰砰直跳,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手指下意识地蜷缩起来,紧紧攥着衣角。

“这道题,你的思路好像有点问题。”陆行舟的声音很轻,像羽毛轻轻拂过心尖,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打破了沉默。

许知夏愣了一下,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是试卷上的一道力学综合题。她刚才确实卡在这道题上,纠结了很久才写下答案,没想到被他看出来了。她有些窘迫,脸颊更烫了,小声道:“我……我觉得应该是这样。”

“你看这里,”陆行舟没有丝毫不耐烦,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起来,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清晰可闻,“先分析受力情况,物体在斜面上运动,你忽略了静摩擦力的方向,它其实是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所以应该沿斜面向上。”

他的笔尖在纸上移动,工整的演算步骤一步步展开,像一幅清晰的地图。“还有这个公式,适用条件是匀速直线运动,这里物体是加速运动,应该用动能定理,把重力做功、摩擦力做功都算进去,这样结果才对。”

许知夏凑近了些,看着他笔下的逻辑链条,思路豁然开朗。他的讲解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比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还要明白。她忍不住抬头看他,发现他也在看着她,眼神专注而认真,带着一丝鼓励,像是在说“你再想想,肯定能懂”。

他的眼睛很好看,瞳孔是深邃的墨色,像夜晚的星空,让人忍不住想要沉溺其中。许知夏慌忙移开目光,却不小心看到他手腕上的一道浅疤,像是被什么东西划伤的。她想起上次运动会后,听说他为了救一个差点摔倒的低年级同学,手臂被栏杆划破了,却只是简单处理了一下,就继续参加后续的项目。

“明白了吗?”他的声音拉回了她的思绪。

“嗯,谢谢你。”许知夏的声音细弱,却带着真诚的感激。这是她转学来,第一次主动和他说话,心里既紧张又有些莫名的雀跃。

陆行舟嘴角扬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像冰雪初融,温暖而耀眼。“不用谢,”他说,“你很聪明,只是有时候太紧张了。上次数学竞赛,你的解题思路很新颖,连老师都夸你了。”

许知夏的脸颊更烫了,她没想到他会记得这件事。那次竞赛,她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的,没想到能拿到名次,更没想到会被他注意到。她低下头,小声道:“我不太擅长物理,数学还好。”

“没关系,以后有不懂的可以问我,”陆行舟将草稿纸推到她面前,“或者,你也可以在这里看书,我经常来。”

他的话像是一种无声的邀请,许知夏心里有些犹豫。她想拒绝,可看着他真诚的眼神,拒绝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她知道,自己心里其实是愿意和他靠近的,那份小心翼翼的好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变成了别样的情愫。她轻轻点了点头,算是默许。

从那天起,图书馆的角落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每天下午放学后,陆行舟都会准时出现,有时看书,有时帮许知夏解答难题。他们很少闲聊,大多时候都是安静地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却有着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

陆行舟会悄悄给她带一杯温热的牛奶,放在她手边,不说话,只是继续看书。牛奶是她舍不得买的牌子,温热的温度透过纸杯传到指尖,暖了手,也暖了心。许知夏起初会推辞,可他总是说“买多了”“喝不完”,次数多了,她便不再拒绝,只是会在第二天,悄悄在他桌上放一块自己做的桂花糕——那是她周末在家做的,用的是外婆留下的方子,味道清甜,她想,或许能让他在刷题之余,换换口味。

陆行舟吃到桂花糕时,眼里闪过一丝惊喜。他知道她家境不好,肯定舍不得买这些东西,想必是特意为他做的。桂花糕的清甜在舌尖弥漫开来,像她的人一样,安静又温柔,让他心里也跟着甜丝丝的。他会把桂花糕小心翼翼地吃完,然后在草稿纸上画一个小小的笑脸,推到她面前。许知夏看到笑脸,嘴角也会忍不住微微上扬,心里的阴霾仿佛都被驱散了不少。

许知夏会把整理好的数学错题本悄悄推给他,里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重点和易错点,还有她总结的解题技巧。陆行舟看到后,会会心一笑,然后认真地翻看。他发现她的字迹工整清秀,像她的人一样,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错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他有时会在错题本上写下自己的思路,和她交流,两人就这样通过笔尖,进行着无声的对话,情愫也在这些细微的互动中,慢慢滋长。

陆行舟喜欢许知夏,起初是因为好奇。他见多了围绕在自己身边的女生,她们要么娇纵任性,要么刻意讨好,唯有许知夏,安静、内敛,像一株悄然生长的幽兰,不张扬,却有着自己的芬芳。她上课认真听讲的样子,刷题时专注的神情,遇到难题时眉头微蹙的模样,都让他觉得格外真实。

他喜欢她的坚韧。明明家境不好,却从未抱怨过一句,只是默默努力,用成绩证明自己;明明被林薇薇等人刁难,却从不与人争执,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反抗;明明被父母忽视,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柔软,会温柔地对待流浪猫,会认真对待每一个知识点。

他喜欢她的善良。有一次,班里同学不小心打碎了老师的水杯,没人敢承认,是许知夏站出来,说自己可以帮忙赔偿,还主动帮同学向老师道歉。他知道,那水杯价格不菲,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她却没有丝毫犹豫。

他还喜欢她的纯粹。她不像林薇薇那样,看重他的家境和身份,只是把他当成普通同学,会因为他的帮助而真诚道谢,会因为他的靠近而羞涩闪躲。在她眼里,他看到的是平等的尊重,而不是趋炎附势的讨好,这让他觉得格外珍贵。

而许知夏对陆行舟的喜欢,是源于他的温柔和尊重。在这个人人都看脸、看家境的校园里,他没有因为她的出身而轻视她,反而愿意耐心地帮她解答难题,愿意在她窘迫时伸出援手。他的温柔不是刻意的讨好,而是发自内心的善良,是对每一个人的尊重。

她记得有一次,她因为帮弟弟交学费,手头拮据,连午饭都没舍得买,只是在食堂买了一个馒头。陆行舟看到后,没有多问,只是默默买了一份饭菜,放在她面前,说“食堂阿姨给多了,我吃不完”。那份饭菜很丰盛,有她很久没吃过的红烧肉,温热的饭菜下肚,暖的不仅是胃,还有心。

她记得有一次,林薇薇故意把她的书本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周围的同学都看着,没人敢说话。是陆行舟走过来,默默捡起书本,帮她拍掉上面的灰尘,然后冷冷地看着林薇薇,说“道歉”。林薇薇虽然不服气,却不敢违抗他,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说了对不起。那一刻,他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灰暗的世界,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全感。

她还喜欢他的沉稳。不管遇到什么事,他都能冷静应对,从不慌张。运动会上的逆转,课堂上的从容,面对林薇薇挑衅时的淡定,都让她觉得格外可靠。在她的世界里,父母从未给过她依靠,弟弟只会拖累她,而陆行舟的出现,让她第一次有了想要依赖的感觉。

这些细碎的瞬间,像一颗颗珍珠,串联起两人之间的情愫。他们的喜欢,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是源于彼此的欣赏和理解,源于那些不经意间的温柔和善意,源于在这个充满功利和偏见的世界里,难得的真诚和纯粹。

这天,许知夏照例来图书馆时,外面下起了大雨,她没带伞,浑身都被淋湿了,头发湿漉漉地贴在脸颊上,额前的碎发滴着水,显得有些狼狈。她抱着书本,站在图书馆门口,有些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回宿舍。

就在这时,陆行舟撑着一把黑色的大伞,从雨幕中走来。他看到她,脚步顿了一下,然后快步走到她面前。“怎么没带伞?”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没想到会下雨。”许知夏小声说,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

陆行舟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外套,披在她身上。外套上带着他身上淡淡的皂角香,还有阳光的味道,温暖而干燥,将她包裹在一片安全的氛围里。许知夏愣住了,想把外套还给他:“不用,你会感冒的。”

“我体质好,没事,”陆行舟按住她的手,眼神坚定,“你别着凉了,不然会影响学习。”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触碰到她的皮肤时,传来一阵电流般的悸动。许知夏的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她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能低着头,感受着身上的暖意,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柔软而酸涩。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砸在伞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陆行舟撑着伞,送她回宿舍楼下。伞很大,他却把大部分都倾向了她那边,自己的半边肩膀都被淋湿了,衬衫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

两人站在屋檐下......

上一章 梧桐叶落,盛夏初见。 第七日回信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