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
上午九点四十分,程南星单肩挎着一个帆布包,穿着一件做旧皮夹克,出现在了马嘉祺工作室那极具设计感的、光洁如镜的空间里。
站在马嘉祺工作室的接待区,目光平静地扫过墙上那幅精心构图的宣传照。照片上的男人展露着经过专业设计的笑容——温和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距离感。胸前的黄铜指南针持续散发着不容忽视的温热,指针固执地指向照片的方向。
自由人程导
助理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自由人会议十点开始,需要我带您去休息区等候吗?
程南星将视线从照片上移开
语气平稳
程南星不用了,我在这里等就好
在离海报最远的沙发落座后,她从帆布包里取出有些磨损的笔记本。铅笔在纸面游走,笔下诞生的不是新故事脚本,而是几道交织的、带着禁锢意味的几何线条。
十点整,走廊里响起规律的脚步声
马嘉祺在团队陪同下准时出现。浅灰色针织衫衬得他气质温润,步伐从容不迫,脸上挂着那种经过千锤百炼的得体微笑。
马嘉祺程导,久闻大名,幸会
他开口,声音温和而有磁性。
就在他说话的瞬间,程南星胸前的指南针明显升温。她不动声色地起身,目光敏锐地捕捉着他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
程南星马嘉祺老师
她微微颔首,视线掠过整个空间,似是漫不经心的闲谈
程南星这里的光影设计很见功力,不知是否有幸知道设计者的姓名
马嘉祺优雅地做了个"请"的手势,引着她走向会议室,阳光透过落地窗在他周身镀上一层光晕,衬得他整个人仿佛置身于虚幻
马嘉祺设计师确实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这样的环境能让程导获得创作灵感。至于设计者的姓名,我想这并不重要不是吗?
会议在明亮的落地窗前进行。经纪人详细阐述着纪录片企划,重点强调"真实性"与"艺术感"的平衡。程南星专注地听着,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马嘉祺身上,像是在观察一件精美艺术品。
程南星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她适时开口,目光仍牢牢钉在马嘉祺身上,声音清晰而从容
程南星在您看来,表演者是该完美呈现自身优点迎合观众的期待,还是应该打破原有的人设为观众带去新鲜感?
这个问题带着尖锐的锋芒与身为导演特有的思考角度。
马嘉祺微微侧首,这个姿态显得自然而专业
马嘉祺好的表演应该既满足期待,又带来惊喜。就像音乐,既要有熟悉的旋律,也要有不期而遇的变奏。
他回答的得体,但在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时,程南星注意到他的左手食指带着细微的颤抖在桌面划过一个短暂的弧度——不像无意识的习惯手势,倒像是某种刻意为之的举动。
会议在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众人起身时,程南星从帆布包取名片,指尖一滑,名片从指缝间飘落轻轻落在马嘉祺身旁的地毯上。
程南星抱歉
她说着俯身去捡
马嘉祺几乎同时弯下腰
两人的距离瞬间拉近
程南星先一步拾起名片,与此同时她感受到胸前指南针金属表面骤升的异常温度。她的视线上移,迅速捕捉到马嘉祺眼中一闪而过的怔忡——在那片训练有素的平静之下,掠过一丝未来得及掩饰的波动。
马嘉祺没事
他的回应依然得体,只是比平时快了微不可查的一瞬。
程南星直起身,迎上他已恢复如常的目光
程南星这是我的名片,合作愉快。
说话间她的视线若有似无地扫过他刚才划过桌面的手指
程南星希望你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很擅长观察的,哪怕是某些看似寻常的表达。
马嘉祺完美的微笑出现了一刹那的凝滞。
他轻轻颔首,没有接话。
但在这一刻,程南星确信,在那精心维持的表象之下,确实存在着值得探寻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