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贵与表妹成婚那天,沈府披红挂彩,贴有喜字的大红灯笼,挂遍沈府各个角落。
谷太良作为沈府家长,身穿新衣衫,跑进跑出,四处张罗。一张刀削脸涨得通红。
统鸣声不绝,鼓乐笙箫声软糯入耳。
吉时一到,谷家的花轿到了沈府门前。
左右邻舍看热闹的众人,挤满了沈府。
沈贵身穿大红喜服,由一个现成媒婆引路,到了落地的花轿前。
媒婆指引他撩开了轿帘。
新娘谷秀兰缓缓从轿中挪出,貌美娇艳的她,犹如一位来自蓬莱的绝世佳人,真如仙女。
众人见了,赞叹声不绝:“好一双男才女貌,绝配夫妻!"
众人的赞叹声,传入沈贵的耳中,不为所动。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里,仍是婉秋姑娘的身影,在盘旋。
犹如木偶一般,任由媒婆引导着自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然后夫妻双双对拜。
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被送入洞房。
前面大厅里,众宾客入座用餐;换盏推杯,开怀畅饮起来。
沈贵进了洞房,也不去理会头遮红盖巾的新娘,转身去了隔壁的书房。
他坐在书桌前,凝视着墙上挂着的,恩师赠予自己的条幅,默默想着心事。
心中闷闷不乐:如今字幅犹在,人却离开了尘世……
恩师的字幅上,有婉秋姑娘赠画的荷花图。睹物思人,沈贵心里不禁悲伤起来。
更加思念起婉秋姑娘来,不知她现在身处何方,在苦度秋冬风雪?
前面大厅的声音,慢慢平息了,想是宴席结束,众宾客陆续离去了?
已经是夜深人静,老家人沈福,见少爷的书房里还有灯光,不觉奇怪,推门走进看,见沈贵呆呆地望着,墙上挂着的字帽,似是痴迷了一般。
心里明白少爷是为什么,不呆在新房里,一个人来到这书房。
心里很是不忍,开口劝慰起来。
沈福少爷,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怎么一人在这书房里,岂不是冷落了新娘子?你快回去吧。
沈贵福伯,不知怎么,我的心里没有喜悦,只有无限的思念与悲伤。
沈福听了,叹了口气。
沈福你呀,心里就是放不下婉秋姑娘。如今已和你表妹成婚,你还是想着眼前人才好。
在沈福的劝说下,沈贵无奈出了书房,走进新房里。
新房里两支小臂粗的喜烛,照得房里红彤彤的,一切尽映在红色中。
佳期良宵,本是人生之乐。
但沈贵没有走去床边,陪伴新娘,重又在书桌前走下,随手拿起一本诗经,就着烛光,默默诵读起来。
新娘谷秀兰头披红巾,在床边上已经坐了很久,就等着新郎官前来,亲手揭去自己头上的盖巾。
这成婚仪式,才算真正结束!
可是,自己等了那么长的时间,听到新郎进来,又走了出去。
此时,又听到他从外面走进,可仍无什么动静……
秀兰也不是一般人家的闺秀,仗着父亲在府衙里任职,平日里在家中,也是任性骄横惯了。
她再也忍受不住了。自己伸手一把揪去盖巾,想要发作。
但看到沈贵眉清目秀,面如粉团,手拿彩扇,文质彬彬,好一个英俊潇洒的郎君!
强把心里的怒火了,咽了下去。娇声开了口。
谷秀兰夫君,夜已经很深了,望保重身体,不要用功了,该上床安歇了。
沈贵"唔"了一声,但身体没有动,又继续看着诗经。
秀兰见状,只得另寻话头。
谷秀兰夫君,你如此用功,日后功成名就,倒是贱妻的褔气。
沈贵听了,心里不悦,但也不敢发作。
心里一动,站了起来。
沈贵娘子所言极是,待我再去温习一会儿功课,再来陪伴娘子。
说着,不顾秀兰惊愕神情,转身去出了房里。
他站在院中,仰望星空,见那一轮圆月,如银盘悬挂天际,大地如同白昼一般。
不由长叹一声,喃喃自语。
沈贵婉秋姑娘呐,此时,你在何处,让我好不挂念!
今夜,何不趁着月色,去苏州城里四处寻找一番,天见可怜,说不定让自己,真能找到她!
今生能再见她一面,向她坦陈自己的一番真情,此生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转而一想,自己已和秀兰成婚,再寻找婉秋,自己不但会遭非议,也会给婉秋姑娘招去凶祸。
倒不如俏俏离家走了,无声无息,谁也不知道自己去了哪里?
主意一定,他回到书房,把身上的喜服脱了,换上平日穿的衣服,取了十几锭银子和几张银票,退出书房。
朝新房那边一看,见灯还亮着,秀兰还在等着自己,不冉暗暗说了一句。
沈贵秀兰,对不住你了!我心里只有婉秋姑娘。
然后,悄声朝后院院门走去。
将到门口时,从树丛中闪出一个人来挡住了沈贵的去路。
沈贵大吃一惊,定睛一看,是自己的贴身书童沈文。
沈贵沈文,这么晚了,你还在此做甚?
书童沈文大爷,我起夜,见你一人出了书房,你不在新房里陪着新娘,这是要去哪里?
沈贵刚才喝了交杯酒,有些头晕,出来走走,看看月亮。
书童沈文大爷,这夜里冷,让我去给你拿件厚实点的衣服吧?
沈贵好,亏你想得周到,去书房,把我穿的那件夹袄拿来。
见书童去了,沈贵不敢迟疑,急忙开了后院门,抬腿跨过门槛,出了沈府。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这么一走,却是命赴黄泉。
出了沈府后院门,便是一条大街。
此时,夜深人静,大街上不见一个人影。
他慢慢地朝前走着,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地。
走了好长一段路,见大街旁边,有一条小巷子。
小巷不算宽,但巷口却竖了一座石牌坊,用描金写着:灵犀巷三个字。
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么?沈贵心头一动,不由自主弯进了灵犀巷。
想着自己长在苏州,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条叫灵犀巷的小巷。
巷子两边,栽种着茂盛的松柏树,绿荫把天空明亮的月光,遮掩得严严实实。
走在这寂静昏暗的小巷里,沈贵觉浑身冷嗖嗖的。
裹紧了衣服,仿佛前面有一般神秘力量,吸行着他,义无反顾地向前而行。
走了很长一段路,耳朵里隐约传进一阵钟鼓声。
那钟鼓声,清幽悦耳,典雅庄严。
沈贵听了,觉得耳目一新,心里疑惑:前面莫非是有寺庙?这苏州城里的寺庙,都留有自己的足迹。
但从未听过的这灵屏巷里,不会隐藏着一座千年古刹吧?
隨着悦耳的钟鼓声,沈贵走到了小巷的尽头。
借着月光,果真见绿树掩映中,出现一道黄墙,还真是一座寺庙!
沈贵心里莫名一阵激动,急走到大门口,见大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着三个大字:法华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