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的阳光,并没有立刻驱散梦境的寒意。
那一整天,林晚都像个魂不守舍的游魂。
数学老师在讲台上挥舞着三角板,激昂地讲解着函数图像,那些扭曲的线条在她眼里却渐渐幻化成了梦中那条昏暗、扭曲的小巷。
英语听力测试里标准的美式发音,听着听着就变成了江辰那句结结巴巴的:
“你……”
同桌递过来一块草莓糖,她愣了半天才接过,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少年手背微凉而短暂的触感。
“林晚,你没事吧?脸色好差。”
同桌凑过来,小声问道,眼里带着关切。
“没事。”
林晚扯出一个勉强的笑,捏紧了手里的糖。
“可能就是……没睡好。”
她垂下眼睫,掩盖住眼底翻涌的情绪。
没睡好?
呵呵,那简直是灵魂出窍般的折磨。
那种被强制剥离现实的感觉,像一种无形的创伤,只有在白日的喧嚣下才稍稍结痂,但内里依旧汩汩流淌着不安。
她试图用理性分析。
小说看多了?
弗洛伊德?
梦境是潜意识的投射?
可她潜意识里怎么会有一个连细节都如此清晰的贫困男大学生?
还带着代码和申请表的碎片记忆?
这远远超出了她对青春期幻想的认知范畴。
那个吻。
想到那个吻,林晚耳根微微发烫。
那不是出于喜欢,至少不全是。
那更像是一种绝望的、愤怒的试探,一种试图用极端行为打破循环的自毁式冲动。
她想看看,这个逼真的幻象会不会因此崩溃。
结果,崩溃的是他,而自己,则被弹回了现实,带着更深的谜团。
放学铃声一响,林晚第一个冲出了教室。
她没有回家,而是拐进了学校附近最大的新华书店。
三楼,靠窗的角落,是计算机类图书区。
她需要验证,需要抓住那些在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冰冷而陌生的碎片。
“C++ Primer Plus”、“Java核心技术”、“Python从入门到精通”……
厚重的书籍散发着油墨和纸张的味道。
林晚的手指划过书脊,最终停留在一本《C语言程序设计》上。
她抽出书,随意翻开一页。
密密麻麻的代码映入眼帘。
include<stdio.h>,int main()printf(“Hello World”);……
那些符号和结构,与她脑海中模糊闪过的、快速滚动的代码片段,有一种奇异的、形式上的相似感。
它们冰冷、精确、逻辑严密,与梦中江辰那双惊慌羞窘的、充满人类情感的眼睛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代码……
男大学生……
他难道是学计算机的?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像藤蔓一样缠绕上来。
一个穿着洗白连帽衫、打工赚学费的计算机系学生?
这个形象似乎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加……合理?
但她要怎么证实?
仅凭一个名字“江辰”?
这太渺茫了。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过着一种割裂的生活。
白天,她是重点高中里一名普通的高二学生,应付着永无止境的试卷和知识点。
晚上,她则带着一种近乎偏执的警惕等待入睡,既恐惧那熟悉的拖拽感,但某一刻又隐隐期盼着再次进入那个梦境。
她想去获取更多的线索,去解开这梦魇背后的秘密。
她开始在网上搜索。
关键词:“江辰”、“男大学生”、“意外”、“计算机系”。
搜索结果大多是无用的信息,同名同姓的人太多,分散在各个城市、各个领域。
如同大海捞针。
她还尝试搜索本地新闻,特别是几年前关于大学生意外的报道。
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搜“几年前”,只是一种模糊的直觉,觉得江辰身上那种沉淀下来的疲惫和困窘,不像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这种无头苍蝇般的搜索进行了两三天,一无所获。
挫败感像潮水般涌来。
也许真的只是她学习压力太大,导致出现了如此真实而诡异的幻觉?
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精神状况。
直到第四次被拖入梦境。
这一次,窒息和下坠的感觉依旧,但当她“落地”时,发现自己并非直接出现在小巷,而是站在一个嘈杂的便利店门口。
头顶“欢迎光临”的电子音机械地响着,空气中弥漫着关东煮和廉价香薰的味道。
她看到了江辰。
他穿着红蓝相间的便利店制服,帽子戴的端端正正,站在收银台后,动作略显生涩地为一位顾客结账。
他的侧脸在便利店的冷白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专注,努力维持着职业性的微笑。
只是那笑容里,带着掩藏不住的倦意。
林晚就站在货架旁,静静地看着。
他没有发现她。
她看到他趁着间隙,飞快地从柜台下拿出一个厚厚的、边缘磨损的笔记本,用一支看起来快没墨水的笔,低头快速地写着什么,眉头微蹙,神情专注得像在破解什么难题。
那不是在记账,更像是在演算?
一位顾客走到柜台前,他立刻像受惊般合上笔记本,塞回柜台下,重新挂上那淡淡的笑容。
林晚的心跳漏了一拍。
那个笔记本,还有他刚才那一瞬间沉浸其中的神情,与她脑海中闪过的“代码”碎片隐隐重合。
就在这时,江辰似乎感应到了什么。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货架的缝隙,准确地捕捉到了她的身影。
他明显愣住了,脸上的职业笑容瞬间凝固,然后像退潮般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表情。
有惊讶,有慌乱,还有一丝被看到狼狈模样的窘迫?
他的耳根,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泛红。
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飞快地低下头,假装整理柜台上的货物,手指却无意识地绞在了一起。
林晚没有动,也没有像之前那样主动靠近。
她只是隔着一段距离,安静地观察着他。
观察他在现实(我的梦里)压力下的状态,观察他那与纯情羞赧并存的、另一种形式的挣扎。
这种沉默的注视,似乎比之前的主动搭话更让江辰无所适从。
他整个人都绷紧了,像一张拉满的弓。
直到店长一声粗哑的。
“江辰,去后面补一下货!”。
他才如蒙大赦般,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收银区,自始至终没敢再看林晚一眼。
林晚看着他有些仓惶的背影,消失在通往仓库的门后,心里那种探究的欲望更加炽烈。
她鬼使神差地,趁着没人注意,快步走到收银台旁。
柜台下,那个旧笔记本露出一角。
她的心跳得飞快,一种做贼般的感觉混合着找到线索的兴奋。
她迅速伸出手,将笔记本抽了出来。
笔记本很旧,封面是深蓝色的,已经磨得发白。
她飞快地翻开。
里面并非全是代码。
前面几页是工整的课堂笔记,电路图,算法流程图。
但中间部分,则是一些反复涂改、密密麻麻的代码片段,旁边还有潦草的注释。
而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夹着一张被仔细抚平、但折痕依然清晰的剪报。
林晚的手指有些颤抖,她轻轻拿起那张剪报。
是一则几年前的地方新闻短讯,篇幅很小,标题是:
《大三学生深夜坠湖身亡,初步排除他杀可能》。
报道旁边,配着一张模糊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个男生短发泡胀呈黏腻毡状,面色青灰浮肿,眼窝塌陷,口唇发乌外翻,皮肤起皱发白如泡发的腐皮,周身附着暗绿色水藻与泥垢,气息腥臭。
他被帽子叔叔从水里打捞上来。
虽然模糊,但林晚的心脏骤然收缩,那轮廓,那给人的感觉,分明就是江辰!
只是照片上的他,毫无生气,带着一种极致的冰冷。
报道内容极其简略,只提及该生是本地某学校算机系学生,家庭困难,平时勤工俭学,事发当晚疑似因精神压力过大,在湖边散步时不慎落水……
不慎落水?
精神压力过大?
林晚的呼吸几乎停滞。
所以江辰,他真的存在过?
而且,已经死了?
这就是梦魇的真相?
她一次次被拉入的,是一个亡者生前记忆的碎片?
那所谓的“阴谋”,是指他的死亡,并非意外?
就在她震惊地盯着剪报时,一股熟悉的、强大的拖拽感猛地袭来!
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急促、粗暴!
眼前的便利店景象开始扭曲、碎裂,像被打碎的镜子。
她最后看到的,是江辰从仓库门口冲出来,脸上带着一种极度惊恐和哀求的表情?
他向她伸出手,嘴唇翕动,似乎想喊什么。
但下一秒,黑暗吞噬了一切。
“嗬——”
林晚再次从床上弹起,冷汗浸透了睡衣后背,心脏疯狂跳动,几乎要撞碎胸骨。
窗外,夜色正浓。
她大口喘息着,脑海里反复回放着便利店的一切,回放着那张冰冷的剪报,回放着江辰最后那个惊恐而哀求的眼神。
她抬起自己的手,指尖似乎还残留着那本深蓝色笔记本粗糙封皮的触感。
代码,申请表,贫困,打工,坠湖,排除他杀?
一个清晰的、冰冷的念头,如同破开迷雾的利刃,刺入了她的脑海:
江辰的死,不是意外。
而她,林晚,这个被莫名卷入梦魇的高中生,或许是唯一一个,能窥见这场被掩盖的“阴谋”一角的人。
从此开始,梦境不再是困扰她的诅咒,而是变成了一场沉甸甸的、与亡者对话的追寻。
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她必须回去,回到那个梦境,找到真相。
为了江辰,也为了摆脱这越来越令人窒息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