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穿成废柴太医:凭内经碾压全京城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医  架空历史     

第1章 魂穿死囚,望切断冤

穿成废柴太医:凭内经碾压全京城

大理寺的刑讯室弥漫着铁锈与血腥气,陆承渊在刺骨寒意中睁开眼。

不等他消化“穿越”的冲击——现代中医博士的意识,竟钻进了大靖朝太医世家嫡子陆承渊的身体里——冰冷的铁链已锁住他的手腕,狱卒粗哑的声音砸下来:“陆庸医!还不招认?吏部尚书大人被你诊成中风瘫痪,你爹与外戚勾结、草菅人命,你们陆家满门都得陪葬!”

原主的记忆汹涌而来:父亲被诬勾结外戚,原主为吏部尚书诊病后,尚书突发“中风”瘫痪,政敌借机罗织罪名,陆家一夕倾覆,原主被打成“庸医”,押入大理寺待斩。

“带我去见尚书大人。”陆承渊抬眸,声音虽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他是专攻《黄帝内经》与中医诊断学的博士,“误诊中风”四个字,简直是对他专业的亵渎。

狱卒嗤笑:“死到临头还嘴硬!尚书大人昏迷三日,太医院院正都束手无策,你一个废柴还想翻天?”

拉扯间,一道明黄身影踏入刑讯室——当今皇帝亲至,身后跟着面色阴沉的太医院院正李嵩。“朕倒要看看,你这‘庸医’还有何话可说。”

陆承渊目光掠过榻上的吏部尚书,瞳孔骤缩:尚书颧红如妆,眼结膜充血,嘴唇干裂却泛着暗红,绝非“气虚血瘀”的中风症候!他挣脱狱卒,上前扣住尚书手腕,三指搭在寸口脉上。

“弦劲有力,洪大而数。”陆承渊沉声道,引用《黄帝内经》原文,“《素问·脉要精微论》有云:‘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尚书大人面色颧红非虚火,是肝阳上亢,血菀于上!”

李嵩厉声驳斥:“一派胡言!尚书大人素来体健,怎会肝阳上亢?分明是你用药不当,导致气虚血瘀,经络阻滞!”

“荒谬!”陆承渊抬手扯开尚书衣领,露出颈侧青筋,“望其色,颧红如妆是血逆于上;切其脉,弦劲有力是肝阳暴涨。此乃‘肝阳上亢型中风’,而非气虚血瘀!”

他转向皇帝,语速极快:“《内经》言‘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尚书大人发病前必是暴怒过,再遇你太医院给的‘滋补丸’——想必是鹿茸、附子之类纯阳之药,火上浇油,才致血逆中风!”

李嵩脸色一白:“你无凭无据,竟敢污蔑太医院!”

“证据?”陆承渊冷笑,从怀中摸出原主随身携带的银针(现代穿越带来的无菌银针竟也跟着过来),“陛下,臣请施针,半个时辰内,尚书大人必能睁眼说话!”

皇帝半信半疑,挥手应允。陆承渊凝神定气,找准太冲穴(肝经原穴),以泻法快速刺入,捻转提插间,引用《内经》:“肝主疏泄,太冲为肝之原穴,泻之可平肝潜阳,疏解血逆。”

又取百会穴、风池穴,银针如蝴蝶穿花。不过一刻钟,榻上的尚书突然闷哼一声,眼睫颤动;半个时辰刚到,他猛地睁开眼,嘶哑着喊出:“李嵩……那丸药……”

满室死寂。皇帝震惊之余,看向陆承渊的目光已带了探究:“你当真能治?”

陆承渊刚要开口,脑海中突然响起机械音:【内经全息系统激活成功!宿主完成首诊纠错,解锁《素问·脉要精微论》节选,获得技能:全息脉诊(可可视化脏腑病变)。】

眼前瞬间浮现尚书的脏腑全息图:肝脏红肿,气血逆行,脉络瘀阻——与他的诊断分毫不差。

“臣能根治。”陆承渊躬身,目光锐利地扫过李嵩,“但需先查明,尚书大人为何会服用与体质相悖的滋补丸,又为何会暴怒失态。”

李嵩额头冷汗涔涔,却强装镇定:“不过是巧合罢了!你休要血口喷人!”

陆承渊没再纠缠,转而看向皇帝:“陛下,臣父被诬通敌,原主被指庸医,此案疑点重重。臣愿以医术为质,恳请陛下暂缓行刑,容臣查明真相,还陆家清白!”

皇帝沉吟片刻,颔首道:“准奏。即日起,你暂居大理寺偏院,专治尚书大人病症,若有进展,再议你父子罪责。”

走出刑讯室,陆承渊握紧了手中的银针。系统面板上,除了全息脉诊技能,还有一行提示:【主线任务触发:洗刷家族冤屈,寻找《内经》佚文,重振中医。】

他抬头望向阴沉的天空,眼底燃起火焰:现代的中医知识,加上《黄帝内经》的千年智慧,这大靖朝的沉冤,他必能昭雪;被扭曲的中医正道,他必能扶正!

【温馨提示】本书中中医诊疗、药方配伍、针灸操作均为剧情虚构,涉及专业医疗行为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请勿自行模仿,避免健康风险~

穿成废柴太医:凭内经碾压全京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章 摆摊义诊,初遇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