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雾屏障将浑浊隔绝在外,叶凌周身星力圆融流转,却并未停留在这份稳固中。他指尖轻弹,镇灵剑化作一道银芒,不再释放锋锐,而是以剑身为媒,将自身序纹的轨迹拓印在身前虚空。那些线条与虚影裂痕后暗域的扭曲线条遥遥相对,一正一斜,一顺一逆,如同镜面内外的倒影,却又透着本质的相悖。
他没有急于修正自身序纹,反而刻意放缓星力运转,任由两道轨迹在神识中碰撞、交织。此前剥离灰雾时领悟的“主动筛选”,此刻化作更精细的“对照打磨”——每一处与暗域线条重合的节点,他都以星力轻轻叩击,不是抹去,而是探查其是否存在被扭曲的隐患;每一处截然不同的转折,他也未曾轻易肯定,而是回溯自身规则形成的根源,确认其是否真正契合“平衡”与“转化”的核心。
规则之海的海水愈发沉寂,那些黯淡的光粒不再沉浮扭曲,反而缓缓向叶凌周身汇聚,像是被他打磨序纹时散逸的纯粹规则吸引。它们没有融入叶凌的星力,而是在他身周凝结成一层薄薄的光膜,将灰雾屏障与他自身隔绝开来,形成了一道奇异的“缓冲带”。叶凌忽然明悟,这并非外力馈赠,而是自身规则愈发纯粹后,自然产生的“筛选效应”——无需主动驱逐,不合规的异质便会被无形排斥。
虚影的演化仍在继续,只是此刻它的形态不再凌厉,反而变得忽明忽暗,仿佛随时会溃散。那些交叉的直线在裂痕扩大后,开始与暗域的扭曲线条产生微弱的牵引,每一次形态切换,都有细微的扭曲痕迹顺着裂痕蔓延,试图污染虚影原本纯粹的规则。叶凌神识紧锁这一变化,他没有出手干预,而是专注于感受两者拉扯间的张力——这正是规则体系在“残缺”与“完整”间的挣扎,是平衡被打破又试图重建的过程。
他掌心的石子热度渐消,刻痕中的星力却与虚影的波动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制衡,不再是相互印证缺陷,而是如同天平两端的砝码,各自坚守着自身的规则根基。叶凌忽然抬手,将石子抛向虚空,石子并非飞向虚影,而是落在了光膜与灰雾屏障之间。就在石子接触灰雾的刹那,那些沉寂的灰雾突然剧烈翻涌,不是攻击,而是围绕石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漩涡,漩涡中心,竟浮现出与暗域扭曲线条完全一致的微型纹路。
这一次,叶凌没有动用“切割”或“转化”,只是任由神识沉入那微型纹路。他清晰地感受到,这纹路并非天生扭曲,而是被某种极其隐晦的力量“掰折”而成,每一处弯折的节点,都残留着一丝极淡的、不属于规则之海的陌生波动。这种波动并非能量,也非规则,更像是一种“印记”,一种强行篡改规则后留下的痕迹。
当他试图追溯这印记的源头时,虚影突然剧烈震颤,裂痕瞬间闭合,暗域的景象彻底消失。而那枚石子上的微型纹路也随之溃散,化作一缕缕灰雾,重新融入周身的屏障。叶凌周身的光膜与灰雾屏障同时收缩,最终贴在他的体表,与他的序纹隐隐呼应。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掌,掌心的序纹在刚才的对照打磨中,变得愈发凝练,却在不起眼的角落,浮现出一道极淡的、与暗域纹路相似的弯折痕迹,似是打磨后的残留,又似是某种牵引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