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群雄援朝鲜汉旗抗倭录
本书标签: 历史  三国  历史脑洞     

第7章 火焚平壤驱倭酋

三国群雄援朝鲜汉旗抗倭录

汉江的晨雾还没来得及散,平壤城东门突然炸起一声惊天巨响——火药库的烈焰裹着滚烫的气浪冲上半空,浓烟像条黑龙盘旋在城头,把半边天染得通红。粮仓的火借风势疯涨,木梁“噼啪”作响,火星子溅在倭兵的甲胄上,烧得他们鬼哭狼嚎,慌不择路地往城里逃。

关羽的青龙刀劈开东门的包铁门闩时,刀刃还带着汉江的冷霜。他丹凤眼圆睁,绿袍被火光映得发亮,一刀下去就劈翻了守门的倭军小旗本,刀风扫过之处,三个倭兵瞬间被拦腰斩断:“杀!一个倭贼都别放跑!”

三百精锐紧随其后,火箭像流星般射向慌乱的倭兵,有的钉在他们的肩头,有的点燃了他们的衣袍。金命元带着二十个朝鲜兵撞开粮仓侧门,往堆积如山的粮草上泼煤油,火折子一扔,“呼”的一声,烈焰瞬间吞没了整个粮仓,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

此时的西门,小西行长刚带着八千主力往东门驰援,身后就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李如松的五千辽东铁骑早已撞碎了西门的包铁城门,银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马蹄踏得倭兵的尸体往两边飞溅。“不好!是明军主力!”小西行长的副将嘶吼着,手里的长刀都抖了起来。

小西行长回头望去,只见西门方向烟尘滚滚,明军的“辽东”大旗在火光中猎猎作响,他猛地反应过来,气得拔刀砍翻了身边的传令兵,甲胄上的浓烟熏得他双眼通红:“可恶!中了沈惟敬那厮的缓兵之计!他说大明要遣使议和,让我暂停布防,原来是骗我调走西门主力!”

他刚要下令全军反扑,斜刺里突然窜出一道白影——赵云的龙胆亮银枪如闪电般袭来,枪尖擦着他的肩甲飞过,硬生生挑飞了他的头盔,长发散乱地披在肩上。小西行长吓得魂飞魄散,只觉后颈发凉,转身就往北门狂奔:“全军退守开城!快撤!留三百人断后!”

倭兵本就被烟火熏得乱了心神,听见“撤退”的号令,瞬间溃不成军。有的慌不择路地往城墙下跳,摔得腿断骨折;有的撞开百姓的房门躲进去,却被随后赶到的明军揪出来一刀枭首;还有的直接跪在地上磕头求饶,手里的铁炮扔得老远。

曹操的倚天剑抹过一个倭军小头目脖子,剑刃上的血珠顺着雨水滴进泥里,他冷笑一声:“想跑?哪有那么容易!”他转头对吕布大喊:“奉先,你的赤兔马脚程快,带五百轻骑追!别让小西行长跑回开城重整旗鼓!”

吕布的方天画戟在手里转了个花,红袍在火光中猎猎作响,赤兔马踏着火海冲了出去,马蹄溅起的火星子落在地上,烧得枯草噼啪响:“放心!某的戟,能把那厮的头钉在开城的城门上,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刘备扶着个被烟火呛晕的朝鲜老妇,小心翼翼地避开地上的火炭,对身边的诸葛亮道:“孔明,让士兵们别烧百姓的房子,先组织人手救被困的百姓。平壤城的百姓,受的苦已经够多了。”

诸葛亮的羽扇挥开面前的浓烟,纶巾早已被汗水浸透,他点头道:“已经让金大人带着朝鲜兵分街搜城了,遇到被困百姓就先转移到城外空地上,再派军医诊治。”他望着满城的烟火,语气凝重:“这场火,烧的是倭贼的粮草,不是百姓的家园。”

城楼上,李如松的长刀指着北门的方向,银甲上沾着的血珠顺着甲片往下淌。他身后的辽东铁骑整齐列队,喊杀声渐渐平息,只剩下百姓的呜咽和房屋燃烧的噼啪声。“传我将令,”李如松的声音掷地有声,“留下一千人驻守平壤,安抚百姓、清点粮草;其余人休整三个时辰,随后拔营,追着小西行长的残兵,杀向开城!”

此时的北门城外,吕布已经追出了十里地。小西行长带着三千残兵钻进了山林,仗着地形熟悉,跑得没了踪影。吕布气得一戟劈断了路边的大树,树干轰然倒地,溅起满地泥污:“算这贼子命大!等某打到开城,定要把他的骨头拆了,给朝鲜百姓报仇!”

日头渐渐升高,平壤城的火慢慢熄灭了。晨光透过稀薄的烟尘照下来,照在满街的倭军尸体上,也照在朝鲜百姓互相搀扶、哭着抱在一起的脸上。金命元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走到李如松面前,老者对着李如松深深一揖,哽咽道:“多谢天兵,救我平壤百姓于水火……”

李如松扶起老者,目光扫过这片劫后余生的土地,沉声道:“倭贼犯境,人人得而诛之。接下来,我们会一路往东,把他们彻底赶出朝鲜半岛。”

远处的山林里,小西行长的残兵还在仓皇逃窜;而平壤城的街头,明军和朝鲜百姓已经开始清理战场、救治伤员。一场大胜之后,新的征程,已然在脚下铺开。

上一章 第6章 汉江夜渡取平壤 三国群雄援朝鲜汉旗抗倭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8章 捷报传檄聚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