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港的海风裹着咸腥,邓子龙与李舜臣正站在旗舰甲板上,望着远处驶来的大明援军战船——船帆上“东征协防”的字样格外醒目,李如松带着三万精锐,踏着浪涛赶来增援。
“李将军来得正好!”李舜臣握着李如松的手,语气急切,“丰臣秀吉的舰队已过对马海峡,最多三日便会抵达釜山外海!”
李如松登上炮台,望着沿海密布的炮位与加固的城防,沉声道:“有邓将军的水师、李将军的龟船,再加上这些新到的佛郎机炮,釜山便是铜墙铁壁!传我令,水师分三路列阵,龟船居中,福船两翼包抄,炮台上的火炮紧盯海面,遇敌便全力轰击!”
三日后,倭军舰队的帆影出现在海平面上。丰臣秀吉立于旗舰,望着釜山港的防线,冷哼道:“这点阵势也想挡我?传令,全军冲锋,拿下釜山,直取汉城!”
倭军战船如蝗虫般扑来,却迎上密集的炮火。明军炮台与战船的火炮同时轰鸣,炮弹砸在倭军船上,炸得船板飞溅、火光冲天。邓子龙的旗舰直冲倭军主力,偃月刀劈断敌船桅杆,高声呐喊:“丰臣秀吉!你的白日梦,该醒了!”
李舜臣的龟船穿梭在倭军舰队中,铁甲船身撞得倭船侧翻,火箭如流星般射向敌船,海面很快被浓烟与火光笼罩。倭军战船纷纷中弹起火,士兵惨叫着坠入海中,根本无法靠近港口。
与此同时,辽东宽甸城外,努尔哈赤看着迟迟无法突破的明军防线,脸色铁青。刘綎的戚家军鸳鸯阵配合火铳手,将八旗军死死压制在城外,每次冲锋都被打退,尸横遍野。
“大汗,明军防守太严,再打下去伤亡惨重!”副将苦劝。
努尔哈赤咬牙切齿,却不得不下令撤军:“刘綎!今日暂且作罢,日后我必踏平辽东!”他望着明军城头飘扬的龙旗,眼底满是不甘,带着残部退回赫图阿拉。
南海之上,福建水师与郑芝龙的商船队联手,再次抵达马尼拉港外。水师提督派人向西班牙总督迭戈递交文书:“要么取消关税封锁,要么我军便常驻此地护商,直至商路通畅!”
迭戈看着明军战船的严阵以待,又听闻倭军与女真接连失利,深知硬拼毫无胜算。权衡再三,只得下令取消关税,开放港口:“同意与大明华商平等贸易,不再设置封锁。”
消息传回北京,万历皇帝龙颜大悦,下旨嘉奖三线将士:“刘綎守辽东有功,晋封辽东总督;邓子龙、李如松协防朝鲜得力,各赏黄金百两;福建水师护商有功,赐‘海疆屏障’匾额!”
平壤营内,诸葛亮收到三线捷报,羽扇轻摇,露出笑意:“努尔哈赤退军,西班牙让步,丰臣秀吉兵败釜山——三线危机皆解,这盘棋总算稳住了!”
李如松望着釜山港外渐渐平息的海面,沉声道:“丰臣秀吉虽败,但贼心未死;努尔哈赤仍在辽东窥伺;海上贸易争端也需长久制衡。咱们仍需严阵以待,护华夏与朝鲜安宁。”
此时的大阪城,丰臣秀吉看着兵败的奏报,一口鲜血喷出,瘫倒在地。身边将领连忙扶住他,却见他眼神涣散,喃喃道:“大明……为何如此不可战胜……”
赫图阿拉城的努尔哈赤,正召集八旗贝勒重整兵马,眼底的野心并未熄灭:“今日之败,是我低估了明军。待我整合各部,打造更强火器,迟早要拿下辽东!”
而济州岛的贸易据点内,拉斐尔与郑芝龙正举杯庆贺。“华夏实力越强,商路便越稳!”拉斐尔笑道,“往后咱们的茶叶与白银贸易,定能长久兴旺!”
东亚的风雨暂时平息,大明的龙旗在辽东、南海、朝鲜的土地上高高飘扬。三线御敌的胜利,不仅守住了疆土与商路,更彰显了华夏的底气——凡敢犯境扰安者,必遭迎头痛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