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凤阙同归:双姝谋
本书标签: 古代 

第13章 途中述营事,宫前闻澜名

凤阙同归:双姝谋

朝阳把京城的城门染成金红色,秦浩骑着高头大马,挡在官道中央,身后的禁军列成整齐的队伍,刀鞘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林惊澜勒住马缰,目光扫过秦浩腰间的禁军腰牌,声音平静:“秦校尉拦着东宫的车队,是奉了哪位的命令?”

秦浩嗤笑一声,目光在林惊澜身上打量,像在看什么不起眼的物件:“奉贵妃娘娘口谕,查验进京人员。听说林护卫在北疆拿了几个‘奸细’,不如交给我带回禁军衙署审讯?” 他故意把“奸细”二字咬得极重,眼神里满是挑衅——只要林惊澜松口,他就能顺势扣下人证,销毁秦嵩通敌的证据。

林惊澜握紧佩刀,刚要开口,就听到身后传来李统领的声音:“秦校尉怕是忘了,这些人是东宫的俘虏,理应由太子殿下亲自审问。贵妃娘娘虽尊贵,却管不到东宫的事吧?” 李统领催马上前,与林惊澜并肩而立,东宫侍卫也纷纷拔刀出鞘,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秦浩脸色一变,却仍强撑着:“我只是按规矩办事!” 林惊澜突然翻身下马,走到秦浩面前,从怀中取出那枚青铜虎符碎片,递到他眼前:“秦校尉认得这个吗?这是从赵德海亲信身上搜出的,刻着‘秦’字,倒是和秦侍郎府的家纹很像。”

秦浩的目光落在虎符碎片上,瞳孔骤然收缩——这是秦嵩调兵的信物,怎么会在林惊澜手里?他下意识地想伸手去抢,却被林惊澜反手扣住手腕。林惊澜的力气极大,捏得他骨头生疼:“秦校尉若是想要,不如随我去东宫,当着太子殿下的面讨?”

正僵持间,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沈惊鸿的贴身侍卫策马奔来,高声道:“长公主殿下有令,宣林护卫即刻带证物入东宫,秦校尉不得阻拦!” 秦浩抬头望去,只见沈惊鸿站在城门楼上,穿着石榴红宫装,目光冷冽地盯着他,像在看跳梁小丑。

他知道再拦下去只会自讨没趣,狠狠甩开林惊澜的手,冷哼一声:“算你走运!” 说罢带着禁军悻悻离去。林惊澜望着他的背影,对李统领道:“秦浩肯定会立刻去给秦嵩报信,我们得加快速度。” 李统领点头,挥手示意车队继续前行。

穿过城门时,林惊澜忍不住抬头望向城楼,沈惊鸿的身影在晨光中格外清晰。四目相对的瞬间,林惊澜仿佛看到沈惊鸿眼底闪过一丝泪光,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她握紧拳头,脚下的步伐愈发坚定——前世未能护她周全,这一世,她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她。

东宫书房内,沈景渊正对着地图皱眉,沈惊鸿站在一旁,指尖轻轻敲击桌案。听到门外的脚步声,沈惊鸿猛地转身,就看到林惊澜穿着沾满尘土的军装,快步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北疆的风沙气息。

“末学林惊澜,参见太子殿下,参见长公主殿下!” 林惊澜单膝跪地,声音洪亮。沈惊鸿连忙上前扶起她,指尖触到她肩头的绷带,语气不由得软了几分:“一路辛苦,快起来说话。” 林惊澜抬头,撞进她关切的眼眸,心脏猛地一跳,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场景重叠,眼眶瞬间有些发热。

沈景渊看着两人的互动,眼底闪过一丝笑意,随即正色道:“林护卫,北疆的情况,详细说说。” 林惊澜定了定神,从怀中取出匈奴地图、秦嵩的信和虎符碎片,一一放在桌上:“太子殿下,这是匈奴探子的地图,上面标记了粮草营的位置,他们下个月十五定会偷袭。这封信是秦嵩写给赵德海的,让他调北疆旧部回京,似有不轨之心。”

沈景渊拿起信,越看脸色越沉:“秦嵩好大的胆子!” 林惊澜继续道:“赵德海在军营中安插了很多秦嵩的人,王三就是其中之一,他还多次栽赃陷害末学,想将末学赶出军营。周校尉虽公正,却势单力薄,难以抗衡秦嵩的势力。”

“周勇是个忠臣,” 沈惊鸿补充道,“兄长可以提拔他,让他掌管禁军的一部分兵权,制衡李坤。” 沈景渊点头,看向林惊澜的目光满是赞许:“你在北疆的所作所为,周校尉都写在军报里了。从今日起,你就留在东宫,任侍卫长,统领东宫护卫。”

林惊澜愣了一下,连忙推辞:“末学资历尚浅,恐难担此重任。” 沈惊鸿却按住她的肩膀,语气坚定:“你的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东宫需要你这样的人,我也需要。” 林惊澜抬头看向她,见她眼神真诚,终于点头:“末学遵命!”

两人走出书房时,沈惊鸿特意放慢脚步,落在后面。“那些死士招供了吗?” 她低声问。林惊澜摇头:“只有一人招了,说秦嵩在京城有个秘密据点,专门联络匈奴的人,具体位置却不知道。” 沈惊鸿眼底闪过一丝算计:“我让人去查,你刚到京城,先好好休息,熟悉一下东宫的防卫。”

正说着,挽月匆匆跑来:“公主,柳贵妃宫里的苏嬷嬷又来了,说贵妃娘娘请您去凤仪宫赏花。” 沈惊鸿冷笑一声:“刚坏了她的事,就来请我赏花,倒是比我想的沉得住气。” 她对林惊澜道:“你先去休息,我去去就回。” 林惊澜却道:“末学陪您一起去,凤仪宫不安全。”

沈惊鸿心中一暖,点头应下。她知道林惊澜是担心她的安危,就像前世在雁门关,林惊澜总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她。两人并肩往凤仪宫走,路上的宫人看到林惊澜,都忍不住低声议论——这个突然被长公主看重的新兵,到底是什么来头?

凤仪宫的牡丹开得正盛,柳玉茹穿着明黄色宫装,坐在亭子里喝茶。见沈惊鸿带着林惊澜进来,她的目光在林惊澜身上顿了顿,笑着道:“这位就是林护卫吧?果然一表人才。” 林惊澜垂手行礼,没有说话,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宫女——凤仪宫的侍卫比平时多了一倍,显然不怀好意。

“惊鸿,你来得正好,” 柳玉茹端起茶递给她,“这是刚贡的雨前龙井,你尝尝。” 沈惊鸿接过茶,却没有喝,只是道:“贵妃娘娘找我来,应该不只是为了喝茶吧?” 柳玉茹放下茶杯,叹了口气:“我是听说秦浩在城门口冲撞了林护卫,特意给你赔罪的。秦浩年轻气盛,你别往心里去。”

“贵妃娘娘言重了,” 沈惊鸿笑着道,“秦校尉也是按规矩办事。倒是林护卫,刚从北疆回来,立了大功,父皇已经赏了她黄金百两,还说要亲自召见她呢。” 她故意提起父皇,就是要提醒柳玉茹,林惊澜已经被父皇记在了心上,动她就是和父皇作对。

柳玉茹的脸色果然变了,却很快又恢复如常:“那真是要恭喜林护卫了。对了,听闻林护卫的父亲是边关猎户,战死在沙场?真是可怜。” 她话里话外都在提林惊澜的出身,想贬低她。林惊澜却抬起头,语气平静:“家父为国捐躯,是林家的荣耀。末学虽出身寒门,却知忠君爱国,不像有些人,靠着裙带关系上位,却干着通敌叛国的勾当。”

这话像是一巴掌打在柳玉茹脸上,她的脸色瞬间涨红:“你胡说八道什么!” 林惊澜刚要开口,沈惊鸿却按住她的手,笑着道:“贵妃娘娘别生气,林护卫刚从北疆回来,性子直,说话没轻重。时候不早了,我还要带林护卫去领赏,就先告辞了。”

走出凤仪宫,林惊澜忍不住道:“公主为什么不让我说下去?我有证据证明柳氏和秦嵩勾结!” 沈惊鸿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柳氏是贵妃,没有确凿的证据,父皇不会相信我们。我们得等,等一个能一击致命的机会。”

回到东宫时,李大人已在等候,手里拿着一份名单:“公主,这是秦嵩在禁军中安插的眼线名单,李坤副统领果然在其中。另外,我们查到秦嵩的秘密据点在城西的悦来客栈,里面有很多匈奴的信物。” 沈惊鸿接过名单,递给林惊澜:“你看看,有没有你在军营里见过的人。”

林惊澜看着名单,手指停在“王三”的名字上:“这个人已经被逐出军营了,还有赵德海,他现在不知所踪。” 李大人道:“我们正在追查赵德海的下落,相信很快就有结果。” 沈惊鸿点头,对林惊澜道:“今晚你带人去悦来客栈,把那些信物搜出来,这是扳倒秦嵩的关键。”

林惊澜领命而去,沈惊鸿站在窗前,望着她的背影,心里却有种莫名的不安。她总觉得秦嵩的秘密据点不会这么容易被找到,这更像是一个陷阱。她对挽月道:“立刻去通知林护卫,让她多加小心,若有异常,立刻撤退。”

而此时的秦府,秦嵩正和柳氏对坐饮茶。秦浩站在一旁,脸色难看:“姑父,林惊澜手里有虎符碎片,还在城门口当众羞辱我,您一定要为我报仇!” 秦嵩却笑了笑:“急什么?我已经在悦来客栈设好了埋伏,只要林惊澜敢去,就别想活着出来。”

柳氏端起茶,眼底满是阴狠:“不仅要让林惊澜死,还要让她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连沈惊鸿和太子都脱不了干系。” 秦嵩点点头:“我已经让人在悦来客栈放了假的密信,上面写着东宫与匈奴勾结,只要林惊澜一死,这些‘证据’就会送到父皇手里。”

夜色渐浓,林惊澜带着东宫侍卫来到城西的悦来客栈。客栈里一片寂静,只有几盏油灯亮着。林惊澜示意侍卫们隐蔽,自己则悄悄摸了进去。刚到二楼,就听到房间里传来说话声,是秦嵩的亲信:“侍郎大人说了,只要林惊澜进来,就立刻点火,把她烧成灰烬!”

林惊澜心里一沉,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她刚要撤退,就听到楼下传来火光,客栈的大门被锁死了。“不好,我们被包围了!” 侍卫惊呼道。林惊澜握紧佩刀,目光扫过周围的环境——二楼有个天窗,是唯一的退路。

她对侍卫道:“你们掩护我,我去开天窗!” 刚爬上屋顶,就看到秦浩带着禁军围了过来,手里拿着弓箭:“林惊澜,你这个通敌叛国的叛徒,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林惊澜站在屋顶上,望着下方的火光和禁军,心里清楚,这场危机,比她想象的还要凶险。

而此时的东宫,沈惊鸿还在焦急地等待消息。挽月匆匆跑来,脸色苍白:“公主,不好了,城西的悦来客栈着火了,还传来消息说,林护卫在里面‘通敌叛国’!” 沈惊鸿猛地站起身,眼神坚定:“我要去救她!” 她知道,林惊澜绝不可能通敌叛国,这一定是秦嵩和柳氏的阴谋。只是她不知道,当她赶到客栈时,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更大的危机。

上一章 第12章 北疆得接应,诗会探人心 凤阙同归:双姝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4章 贤妃提点藏锋,惊澜初入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