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书人先道:
雨痕未干,照片又换脸;无影灯下,尸骨要画像。
看官谨记——画皮容易,画骨难描;描得逼真,阎罗免单。
---
一、血照换脸
沈砚前脚刚走,林知秋后脚便把那张血照锁进抽屉。
可锁得住纸片,锁不住倒计时。
“06:14:37”像跳蚤,在她视网膜里蹦跶。
她灌下一杯速溶咖啡,拉开抽屉——只一眼,咖啡全喷在照片上:空白脸已被填补,赫然是沈笙失踪前那晚的自拍:歪戴鸭舌帽,比剪刀手,背景是二号线末班车厢。
照片边缘渗出齿孔,像有人用指甲一点点撕出来的。
林知秋用袖口去擦,齿孔里却渗出血珠,沾在她虎口,一粒一粒,像会呼吸的虫卵。
---
二、无影灯下的交易
同一刻,市郊停尸间。
沈砚立在不锈钢台案前,案上白布隆起人形。
法医老秦摘下口罩,摇头:“无脸,无指纹,无DNA。”
布单掀开——尸体面皮被完整割去,肌肉纹理干燥,像被速干胶封过;胸口却用手术刀刻出一张“插画草图”:比例线、九宫格、五官定位点,一应俱全。
老秦抬眼:“凶手照着你妹妹的脸,在练习画皮。”
沈砚右眉疤痕突突直跳,他认出那是林知秋常用的起稿笔迹。
他戴上手套,指尖沾了沾创口边缘,一丝未干的钛白颜料,冷得像雪。
---
三、画皮教程
凌晨两点,林知秋电脑“叮”一声自动开机。
屏幕漆黑,光标闪三下,弹出一份匿名邮件:附件名《皮相图层》.zip
解压后,是七张高分辨率PSD——
图层一:肌肉纤维
图层二:毛细血管
图层三:皮下脂肪
图层四:真皮纹理
图层五:毛孔汗腺
图层六:基底色素
图层七:表皮光泽
每张图层附一行白字:“描完即活,漏一笔则反噬其主。”
林知秋手指失控,新建画布,把沈笙照片拖进去——她描完最后一根毛细血管,图层突然合并,文件自动保存为:【06:13:10_沈笙_完稿.psd】
打印机无纸却运转,出纸口“咔哒咔哒”空响;下一秒,一张带体温的“人脸面膜”滑落在地,薄如蝉翼,却渗着新鲜血珠。
灯光下,面膜的毛孔还在微微收缩,像刚剥开的煮鸡蛋。
---
四、地铁再开
次日清晨,二号线恢复运营。
首班列车驶入站台,车头大灯像两只浮肿眼球。
司机侧窗,赫然贴着沈笙的“新版面皮”——五官端正,嘴角上扬,却缺了左眉,留白处用红笔写着:“补色倒计时:05:59:59”
乘客们疯狂拍照,热搜秒爆:#地铁人脸广告会流血#
沈砚带队封站,他伸手去撕那张面皮,指尖刚碰到,面膜竟像活物,猛地缩进司机室窗缝,“噗”地贴回司机脸上——
司机原本平坦的左眉瞬间被撕走,血窟窿里,秒针“滴答”开始倒数。
站台广播发出沈笙的电子语音:“下一站,浮城医大,请准备下车。”
沈砚抬头,监控摄像头红灯一闪,像谁在眨眼。
---
五、林知秋的对镜练习
同一秒,林知秋浴室镜面泛起水雾。
她拿牙刷柄去擦,却擦出一张陌生又熟悉的脸——沈笙。
镜中人眨右眼,林知秋左眼剧痛;镜中人抬左手,林知秋右臂失控。
她惊觉:自己成了“图层母版”,每补一笔,现实就缺一块。
她慌忙去抠面膜,却只撕下一层自己的真皮,血顺着下巴滴在漱口杯,秒针声音从喉咙里传出:“05:57:44”。
镜角裂开一道缝,像有人在另一端撬门。
缝里,一只圆珠笔缓缓伸出,笔尖带泪,在镜面上写下:
“欠眉一根,还骨一块。”
林知秋咬唇,血珠滚落,竟自动拼成眉毛形状,贴上镜中沈笙的留白。
镜面立刻愈合,倒计时停在“05:56:00”。
她瘫坐在地,瓷砖冰凉,像躺在停尸台。
天花板的灯管闪了三下,投下九宫格光影,恰好框住她的脸——草图完成,下一步,描骨。
---
六、说书人收梢
> 看官,面皮已备,骨相难描;
沈砚要保妹妹全尸,林知秋要保自己全脸,叶莺只要一句“对不起”。
可这三字,比骨还硬。
下回分解——《第四回·骨相拼图》
说书人且问:
若镜子向你讨眉毛,你给还是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