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小姑娘和她妈妈离开江滩时,天已经擦黑,晚风带着几分凉意,左奇函很自然地把外套搭在杨博文肩上。“下次再来江边,说不定能看到小鸭子呢,”杨博文攥着那两张水彩画,脚步轻快,“到时候得记得多带一卷胶卷,把小姑娘和小鸭子同框的样子拍下来。”左奇函应着,指尖轻轻勾住他的手,路灯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一路延伸向巷口。
隔天清晨,杨博文是被阳台上传来的鸟鸣声叫醒的。他揉着眼睛走到窗边,看见左奇函正站在月季花丛旁,手里拿着喷壶给花瓣浇水,晨露顺着粉龙沙宝石的花瓣滚落,沾湿了他的袖口。“醒啦?”左奇函转头看来,眼底带着笑意,“刚发现月季又开了两朵新的,想着等你醒了,一起拍下来。”
杨博文心里一暖,连忙找出相机,快步走到阳台。左奇函伸手帮他理了理衣领,又拿起一片刚掉落的花瓣,轻轻放在他的发间:“这样拍,更衬花。”杨博文脸颊微红,举起相机对准花丛,却在按下快门的前一秒,转头把镜头对准了左奇函——晨光洒在他的侧脸,睫毛在眼下投出淡淡的阴影,手里的喷壶还冒着细雾,与月季的粉色相映,格外温柔。
“你怎么偷拍我?”左奇函笑着走上前,凑到相机屏幕前,“不过拍得还不错,比拍花好看。”杨博文哼了一声,却忍不住把这张照片设成了相机里的“珍藏帧”,又蹲下身,仔细拍着新开的月季,嘴里念叨着:“等洗出来,要和小姑娘画的那张月季画放在一起,对比着看肯定很有意思。”
上午收拾房间时,杨博文把小姑娘送的水彩画挂在了客厅的照片墙旁,恰好挨着那个木质相框。左奇函端着两杯温水走过来,看着墙上的画和照片,突然说:“要不我们下次约小姑娘来家里做客吧?让她看看真实的月季,再一起做小饼干,拍点家里的温馨画面。”
杨博文眼睛一亮,立刻点头:“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提前买些面粉和黄油,再准备点彩色的糖霜,让她自己装饰饼干。对了,还要把阳台的月季好好打理一下,让她看到最漂亮的样子。”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规划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墙上,画里的晚霞与照片里的霞光相映,满室都是暖意。
下午,两人特意去了趟菜市场,买了新鲜的黄油、低筋面粉,还挑了些小姑娘爱吃的草莓和芒果。路过文具店时,杨博文又进去选了一套彩色铅笔和画纸:“说不定她来了,还能再画一张我们一起做饼干的画呢。”左奇函笑着付了钱,拎着东西的手始终牵着他,路过老巷的杂货店时,还特意买了两个小围裙,一个印着月季,一个印着小雏菊,恰好是两人和小姑娘的“专属标识”。
回到家,两人立刻开始收拾客厅,杨博文把画纸和彩色铅笔放在茶几上,左奇函则在厨房准备做饼干的食材。就在这时,杨博文的手机响了,是小姑娘妈妈发来的消息,说周末有空,愿意带着小姑娘来家里做客。挂了电话,杨博文冲进厨房,一把抱住左奇函的腰:“太好了!周末就能见到小姑娘了,我们可以一起做饼干、拍照片,想想就开心。”
左奇函转过身,轻轻拍了拍他的背,目光落在阳台的月季上:“等周末,晨光正好,月季也开得旺,我们可以先在阳台拍几张合影,再和小姑娘一起做饼干。这些画面拍下来,又能装满一卷胶卷,成为咱们新的回忆。”杨博文点点头,看着窗外渐渐西斜的阳光,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个周末的晨光里,不仅有月季的芬芳,有饼干的香甜,更有属于他们三人的,新的温暖约定。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