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灯骸
本书标签: 现代 

灯续

灯骸

深秋的雾霭像一层轻柔的纱,裹着微凉的风漫过老城区的青石板路。石板缝里残留着昨夜湿气,踩上去偶有细碎“咯吱”声。苏念提竹篮穿巷口,米白色袖口衬着篮沿,篮内棉布铺底,放着新电池和带晨露的青提,叶片水珠晃悠,复刻着当年许砚递来的模样。

推熟悉的木门,绿萝沿阳台栏杆爬得满当,气根垂落沾着水汽,玻璃柜里两盏琉璃灯亮着暖黄光晕,穿透薄雾落在地板上。许砚走后十年,苏念每日清晨雷打不动来换电池、浇绿萝——她执拗地觉得,灯光不灭,老屋温度就不散,那些藏在岁月里的回忆也不会淡。

旧灯裂痕在光线下愈发清晰,如刻进时光的印记,新灯依旧光洁,两束光晕交织缠绕,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苏念指尖拂过冰凉玻璃柜,许砚晚年模样瞬间浮现:老人穿素色衣衫,捧夹槐树叶书签的《小王子》,阳光穿绿萝叶片落在银白发上,温柔得不像话,她总说:“这裂痕是沈酌留的‘念想’,缺憾里才藏最真的温柔。”

给绿萝浇水时,繁茂叶片遮了小半扇窗,恍惚间,许砚似仍坐在藤椅上,目光温和望远方,像在等迟到多年的归人。

“妈,好香呀!”清脆童声打破静谧,七岁的安安攥着刚摘的槐花,蹦跳着跑进来。自小听许砚和沈酌的故事,她对老屋有种天然亲近,总缠着苏念讲过往。

“这是槐花香,你许砚奶奶和沈酌爷爷最喜欢的味道。”苏念笑着拉住女儿,从桌上取来锦盒,打开取出槐树叶形状的银质书签,“你看,这是沈酌爷爷高中时亲手做的,上面刻着他和你许砚奶奶名字的首字母呢。”

安安小心翼翼接过书签,小手指轻轻摩挲纹路,眼睛亮晶晶的:“爷爷一定很爱很爱奶奶,才会做这么多用心的东西!”

苏念心头一暖,眼眶微热——许砚走后,她总怕这些故事随时光褪色,可看着女儿眼里的向往,忽然懂了:真爱从不会消失,只会像琉璃灯光,在代代讲述中一直亮下去。

手机突然响起,是老宅翻新工程队负责人:“苏女士,‘灯续馆’按您要求弄好了,阳台原样保留,琉璃灯的展示位置也留好了,您过来看看?”

“好,我这就来。”挂了电话,苏念锁上老屋门,牵着安安的手往翻新后的老宅走去。

老宅仍保留着青砖黛瓦的原貌,门口挂着块原木牌,“灯续馆”三个字刻得温润。推门而入,最显眼的仍是阳台位置,玻璃柜被加固过,两盏琉璃灯仍摆在原来的地方,旁边的展柜里,整齐放着《小王子》、槐树叶书签、沈酌写给许砚的信,还有那张泛黄的老照片。

“妈妈,这里以后会有人来吗?”安安拉着苏念的衣角,小声问。

“会的。”苏念望着琉璃灯的暖光,眼神坚定,“会有很多人来听你许砚奶奶和沈酌爷爷的故事。”

话音刚落,门口传来脚步声,一对年轻情侣看到木牌,好奇地走了进来。“您好,这里是纪念馆吗?”女孩轻声问,目光落在琉璃灯上,满是惊艳。

“是的。”苏念笑着迎上去,拉着安安坐在藤椅上,像当年许砚对她那样,缓缓讲述,“很多年前,有个叫沈酌的男孩,高中时就喜欢上了一个叫许砚的女孩……”

阳光透过新换的玻璃窗照进来,落在琉璃灯上,暖黄的光反射在展柜物件上,也落在年轻情侣脸上。男孩轻轻握住女孩的手,低声感慨:“原来真的有跨越生死的爱。”

女孩点点头,眼里闪着泪光:“真好,这样的故事该被记住。”

日子一天天过去,“灯续馆”渐渐有了名气,来访者络绎不绝。有白发老人来寻爱情记忆,有热恋情侣来感受深情,有父母带孩子来听爱与坚守的故事。苏念总会泡上槐花茶,坐在藤椅上一遍遍讲述;安安成了小讲解员,举着书签给大家介绍上面的字母,讲沈酌和许砚的初遇。

槐花开的季节,馆内飘满清香。有天,一位白发老人来访,看到琉璃灯忽然红了眼眶:“这灯是我父亲做的!”老人说,当年沈酌找他父亲做灯,要一盏有裂痕、一盏光洁,“他说,裂痕是这辈子的遗憾,光洁是想给许砚的未来。”老人捐出父亲的手艺笔记,扉页写着“深情所至,灯亦有灵”。

岁月流转,苏念渐渐老去,安安接过了她的担子。又逢槐花开,安安牵着自己的孩子站在琉璃灯前,轻声讲述:“很多年前,有个叫沈酌的男孩,高中时就喜欢上了一个叫许砚的女孩……”

琉璃灯的暖光依旧,槐花香依旧清甜,这段爱在代代讲述中,愈发鲜活明亮,照亮了无数人心中关于爱的信仰。

上一章 灯承 灯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