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纸飞机里的暖光
本书标签: 现代  母爱  母爱是孩子的桥梁 

第2章:皱巴巴的画纸

纸飞机里的暖光

城里的日子远没有念初想的轻松。表姐在制衣厂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管她。念初租的小出租屋挤在老旧居民楼的顶楼,夏天闷热得像蒸笼,冬天又漏风刺骨。她揣着那点零花钱,不敢多花,每天就啃面包、泡方便面,偶尔买份最便宜的盒饭,都要犹豫半天。

没有母亲唠叨着“该吃饭了”“别熬夜”,没有睡前温好的牛奶,连画稿画坏了,都没人再皱着眉念叨“下次细心点”,只有空荡荡的屋子陪着她,安静得让人发慌。她试着找过画画相关的兼职,可要么嫌她年纪小,要么觉得她的画“不够专业”,屡屡碰壁。大多时候,她只能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桌前,对着空白的画纸发呆,手里的画笔,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落下——没有了母亲的“阻拦”,这份她曾拼命想要的“自由”,反而透着一股莫名的茫然。

半个月后的一天傍晚,表姐拖着疲惫的脚步回来,手里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递给她:“你妈寄来的,昨天就到了,我忘了给你。”

念初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指尖触到布包的瞬间,竟有些犹豫。她以为里面会是满纸的责骂,或是苦口婆心的劝说,深吸一口气才拆开。

布包里面,没有信,只有一沓厚厚的画纸,一件她最喜欢的碎花衬衫,还有一小罐她小时候爱喝的蜂蜜。画纸的边角有些磨损,甚至能看到淡淡的脚印痕迹,显然是母亲从被踩坏的稿子里,一张张捡起来,小心翼翼抚平的。她指尖拂过那些褶皱,仿佛能摸到母亲指尖的温度。

更让她心头一震的是,每张画纸的背面,都有母亲歪歪扭扭的字迹——母亲没读过多少书,字写得不算好看,甚至有些笔画都歪了,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这张画的小猫眼睛很亮,像你小时候”“晚霞的颜色涂得真好看,妈没见过这么美的天”“树叶的阴影可以再深一点,下次试试用铅笔多涂几层”“别熬夜画画,记得开灯,伤眼睛”。

一张一张翻下去,那些笨拙的点评,像细小的暖流,顺着指尖淌进心里。最底下,压着一张五十元纸币,被叠得整整齐齐,旁边还压着一张小小的便签,字迹被泪水晕开了一点:“省着点花,不够再跟家里说。画画可以,但别饿肚子,记得买点热的吃。”

念初捏着那张便签,指尖控制不住地发颤。她仿佛看到母亲坐在灯下,戴着那副旧老花镜,眯着眼睛,一点点抚平画纸的褶皱,又一笔一划地在背面写字。或许写着写着,就想起了她吵架时红着的眼睛,想起她偷偷藏画的模样,忍不住掉了眼泪,砸在便签上,晕开了墨迹。

“你妈也是不容易,”表姐在一旁收拾着东西,随口说道,“我上次给家里打电话,我妈说,你走之后,你妈天天坐在你房间里发呆,把你那些画捡了又捡,擦了又擦,连你掉在地上的铅笔头都收起来了。”

念初猛地抬头,看向表姐。

“还有,”表姐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我妈说,你妈为了给你攒钱,每天天不亮就去山上摘野菜,挑到镇上集市去卖,晒得黢黑,手上都磨起了泡。她说你在城里要花钱,画画也需要买纸笔,不能让你受委屈。”

念初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再也忍不住。她想起母亲那双总是布满裂口的手,想起小时候母亲给她缝衣服时,指尖被针扎破的样子,想起争吵那天,母亲抬手想打她,最终却狠狠拍在自己腿上的无奈。

她一直以为母亲不懂她的热爱,以为母亲的阻拦全是束缚,可原来,母亲只是用她自己的方式,在偷偷守护着她的梦想。她摔碎的不是画稿,是怕她走弯路的焦虑;她藏起的不是画笔,是想让她过得安稳的期盼。那些她曾厌恶的“唠叨”,此刻都变成了最温暖的牵挂,一遍遍叩击着她的心扉。

表姐看着她哭,轻轻叹了口气:“其实你妈从来没反对过你画画,就是怕你太执着,耽误了读书,将来没个着落。她总说,她这辈子没文化,只能在家种地,不想你也像她一样辛苦。”

念初抱着那些画纸,肩膀剧烈地颤抖着,眼泪打湿了画纸的边缘,却舍不得擦——这是母亲用心为她保留的,每一张都承载着沉甸甸的爱。她想起自己临走时,母亲追在车后哭喊的模样,想起自己狠心别过脸的瞬间,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那晚,她抱着那些画纸,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哭到后半夜。哭够了,她就拿起画笔,在一张新的画纸上,慢慢画起了母亲的模样——画母亲坐在灯下缝补衣服的样子,画母亲在田里劳作的样子,画母亲笑着叫她名字的样子。

窗外的月光透过破旧的窗户照进来,洒在画纸上。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逃离的不是枷锁,而是这个世界上最疼她的人,最温暖的家。她摸出手机,翻出母亲的号码,手指在拨号键上悬了很久,最终还是轻轻放下——她还没准备好,还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母亲,如何说出那句迟到的“对不起”。

但她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些被误解的爱,那些藏在褶皱画纸里的温柔,终将指引着她,找到回家的路。

上一章 第1章:断线的风筝 纸飞机里的暖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