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图书馆的玻璃窗,洒在桌面上,暖洋洋的。苏宁正埋头做着考研真题,突然听到有人在她身边轻声问:“同学,这里有人吗?”
她抬起头,看到一个男生站在桌旁,手里拿着几本书,笑容温和。男生穿着一件浅灰色的毛衣,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很干净清爽。
“没人,你坐吧。”苏宁笑了笑,把自己放在旁边的书包往里面挪了挪。
“谢谢。”男生道了谢,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两人都没有说话,各自安静地学习。偶尔,苏宁抬头休息的时候,会看到男生也在认真地看书,或者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傍晚的时候,苏宁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男生也刚好起身,看到她收拾好的书包,笑着问:“你也是准备考研吗?看你做的都是考研真题。”
“嗯,是的。”苏宁点点头,“你也是?”
“对,我考计算机专业。”男生说着,伸出手,“我叫江辰,计算机系的。”
“苏宁,中文系的。”苏宁也伸出手,和他轻轻握了一下。他的手很温暖,指尖带着一丝薄茧。
“中文系?那很棒啊,我一直觉得学中文的女生都很有气质。”江辰笑着说,语气很真诚,没有丝毫油腻。
苏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过奖了。”
两人一起走出图书馆,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你要去食堂吃饭吗?”江辰问。
“嗯,打算去食堂。”
“正好,我也去,一起吧?”
“好啊。”
食堂里人很多,他们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来。吃饭的时候,江辰和她聊起了考研的事情,问她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苏宁也跟他说了自己的情况,比如英语阅读总是错很多,专业课的知识点记不住。江辰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等她说完,才温和地给出建议:“英语阅读其实有技巧的,你可以试试把历年真题的阅读逐句翻译,搞懂每个长难句的结构,慢慢就会找到规律。专业课的话,我听说中文系喜欢考框架,你可以试着把知识点整理成思维导图,记起来会更清晰。”
他说得条理清晰,不像随口敷衍,倒像是真的琢磨过。苏宁心里一动,连忙记下:“谢谢你,我回头试试。”
“不客气,大家都是考研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江辰笑了笑,夹了一筷子青菜到碗里,“对了,你平时都在哪个区域复习?我大多时候在三楼靠窗的位置,要是有问题,随时可以找我。”
苏宁报了自己常待的座位号,心里莫名觉得踏实。以前和林浩在一起,永远是她围着他转,小心翼翼迎合他的喜好,可和江辰相处这短短几十分钟,她感受到的是平等的尊重和舒服的松弛感。
从那以后,苏宁在图书馆经常能遇到江辰。有时候是早上刚到,就看到他已经坐在那里看书;有时候是她卡壳时抬头,刚好对上他望过来的目光,他会笑着比个“加油”的手势;有时候两人一起离开图书馆,顺路聊几句考研的进度,或是无关紧要的日常。
江辰话不多,但总能说到点子上。有一次苏宁因为一道专业课论述题焦虑得睡不着,第二天在图书馆遇到江辰,忍不住跟他吐槽了几句。江辰没有说空洞的安慰话,而是帮她梳理了答题思路,还推荐了几本相关的参考书。
“其实你基础很好,就是太容易慌了。”江辰看着她,眼神很认真,“慢慢来,把每一步做好,结果自然不会差。”
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苏宁焦躁的心平静了不少。她开始明白,真正的关心,不是无底线的讨好,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切实的帮助和鼓励。
有一次,母亲又给苏宁打电话,说苏明在学校和同学打架,需要赔一笔医药费,让她赶紧打钱回家。
“我没有钱。”苏宁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段时间她忙着考研,没再做兼职,生活费只够自己用。
“你怎么能没有钱?”张桂兰在电话那头拔高了声音,“你是不是把钱都花在自己身上了?我告诉你苏宁,你弟弟的事就是你的事,你必须想办法!不然我就去学校找你,让你在学校都抬不起头!”
威胁的话语像针一样扎在苏宁心上,她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换做以前,她肯定会慌不择路地想办法凑钱,可现在,她深吸一口气,平静地说:“妈,苏明打架是他的错,应该由你们来承担责任,而不是我。我有我自己的生活和规划,不可能一直为他的错误买单。如果你非要来学校闹,我也没办法,但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妥协了。”
说完,她直接挂了电话,然后把手机调成了静音。她知道母亲可能还会打过来,但她不想再被这些事情影响自己的心情和节奏。
江辰刚好看到她挂电话后的神色,轻声问:“没事吧?”
苏宁摇摇头,勉强笑了笑:“没事,家里的一些小事。”
江辰没有追问,只是递给她一颗薄荷糖:“吃颗糖,心情会好一点。”
苏宁接过糖,剥开糖纸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里的烦躁也淡了些。“谢谢你。”
“不用谢。”江辰看着她,“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别让别人打乱自己的节奏。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
苏宁看着他温和的眼神,重重地点了点头。是啊,她现在最重要的是考研,是为自己的未来努力,不能再因为父母和弟弟的事情,让自己陷入内耗。
从那天起,苏宁更加笃定了自己的方向。她不再纠结于别人爱不爱她,不再渴望从别人身上获取温暖,而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她和江辰依旧会在图书馆相遇,偶尔一起吃饭、聊天,但更多的时候,是各自沉浸在学习里,默默为了目标努力。这种相处模式让苏宁很舒服,没有负担,没有强求,只有相互的鼓励和支持。
她开始真正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周末的时候,她会带着书去公园的长椅上坐着,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晚上复习累了,就泡一杯热牛奶,听一会儿舒缓的音乐;遇到开心的事情,就和室友分享;遇到困难,就自己想办法解决。
她发现,当她开始专注于爱自己、提升自己的时候,生活反而变得充实而美好。那些曾经让她痛苦的事情,好像也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