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点:“雨”字飞花令——华彩独奏
终于,决定胜负的最后一环——“飞花令”到来。大屏幕上滚动的字幕最终定格在一个字:雨。
全场屏息。
“博闻队”先发制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裴若溪气定神闲:“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对方:“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苏瑾辰淡然接招:“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裴若溪再次接上,诗句中的愁绪被她念出一种别样的坚定。
几个回合后,“博闻队”的成员开始额头冒汗,在接出“雨里鸡鸣一两家”后,陷入了致命的沉默。倒计时结束的提示音,像一声判决。
赢了!
徐依依和程修远几乎要跳起来拥抱,宋云舒也开心地拍起了小手。
然而,就在主持人准备宣布冠军归属时——
裴若溪却转过头,目光越过兴奋的队友,直直地看向苏瑾辰。她的眼睛亮得惊人,里面没有胜利的狂喜,只有一种棋逢对手的、纯粹的挑战欲。她微微扬起下巴,声音清越,穿透了整个礼堂: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她!在胜负已定之后,主动将这场语言的盛宴继续了下去!
这一举动让全场哗然,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期待。主持人也笑了,做了一个“请继续”的手势。
苏瑾辰接收到了她的目光。那一刻,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消失了,礼堂里只剩下他和她,以及漫天纷飞的诗词。他嘴角勾起一抹了然又兴奋的弧度,立刻回应,目光灼灼:“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裴若溪笑意加深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苏瑾辰迅速接上:“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用了一句之前用过的诗,但气势完全不同,仿佛在说“此情此景,唯有此句可表”
裴若溪会意,转向更深的意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苏瑾辰眼神温柔了一瞬:“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裴若溪感受到他诗句中的情感,心头微颤,接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苏瑾辰气势随之昂扬:“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裴若溪几乎不假思索:“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苏瑾辰微微一顿,深深看她:“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他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却又如同共同演奏一曲激昂又缠绵的古典乐章。从国仇家恨到儿女情长,从潇潇春雨到铁马冰河……十几个回合的激烈交锋,如双龙戏珠,精彩绝伦,将中国诗词中关于“雨”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场师生都看呆了,忘记了呼吸,只剩下目光追随着舞台上那两个发光的身影。徐依依捂着嘴,程修远张大了嘴巴,宋云舒则双手交握在胸前,眼中满是崇拜与感动。
终于,在苏瑾辰吟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之后,裴若溪微微停顿。她看着苏瑾辰,眼中闪烁着心照不宣的、极致愉悦的光芒,然后,用一种近乎叹息的、却又无比清晰的语调,为这场旷世对决画上了完美的休止符: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
“哗——!!!”
如山崩海啸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几乎要掀翻礼堂的屋顶!所有人都激动地站了起来,为这超越比赛、纯粹为诗词而战的精彩一幕喝彩,久久不息。
颁奖时,五人紧紧簇拥在一起,共同捧起那座沉甸甸的冠军奖杯。
“我们赢了!我们真的赢了!”程修远激动地大喊。
“若溪,瑾辰,你们太神了!”徐依依兴奋地搂着裴若溪。
宋云舒站在苏瑾辰身边,小手紧紧抓着奖杯的一角,小脸因为激动而通红。
苏瑾辰和裴若溪相视而笑,那一刻的默契与成就感,胜过千言万语。
闪光灯亮起,定格下这张永恒的合照——荣耀、青春、友谊与懵懂的情愫,在此刻交织,璀璨夺目。
那天晚上,宋云舒在日记本扉页,小心翼翼地贴上了这张照片。她在照片旁边,用最工整、最虔诚的笔迹写下:
“6月14日,晴
但我们的心里下了一场最美的雨。
我们成了冠军。若溪姐姐和瑾辰哥哥在台上,像诗词里走出来的神仙,谁都插不进去。
真希望,我们五个能永远在一起,永远都是‘海棠五子’。
——见证者:宋云舒”
那一刻的荣耀与默契,如同星火,坠入每个人心中,埋下了未来所有故事的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