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博弈:暗对手与新棋局
远程升级工作收尾的那天,林砚难得准点下班。刚走出写字楼,手机就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接通后,听筒里传来一道低沉的男声:“林总,我是锐科智联的江哲,想约你喝杯茶,聊聊行业未来。”
锐科智联——这个名字像一根刺,瞬间扎进林砚的神经。星途转型下沉市场后,最大的潜在威胁就是这家企业。他们背靠大型科技集团,资金雄厚,最近半年一直在基层医疗赛道布局,几次试图挖走星途的核心客户,只是未能得逞。
“江总突然邀约,怕是不止聊行业这么简单吧?”林砚语气平静,指尖却不自觉攥紧了手机。
“林总爽快。”江哲轻笑一声,“明晚七点,城南的云栖茶馆,我等你。”不等林砚回应,对方就挂断了电话,姿态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
第二天晚上,林砚准时赴约。云栖茶馆古色古香,江哲坐在靠窗的雅间里,面前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见林砚进来,起身抬手示意:“林总,请坐。”
江哲约莫四十岁,西装革履,眼神锐利如鹰。他给林砚倒了杯茶,开门见山:“直说了吧,锐科想收购星途科技,价格好谈,我可以给你一个让你满意的退出方案。”
林砚端起茶杯的手一顿,随即放下:“江总说笑了,星途不是商品,我没打算卖掉。”
“林总何必固执?”江哲挑眉,“星途刚闯过数据漏洞的危机,根基未稳。锐科已经和三家省级医疗设备供应商达成独家合作,接下来三个月,下沉市场的渠道会被我们全面掌控。星途没有渠道优势,订单量迟早会断崖式下滑。”
这话戳中了林砚的隐忧。星途目前的客户多是零散的基层机构,缺乏规模化的渠道支撑,而锐科的背后资源,正是星途最欠缺的。
“收购之后,你能保证产品方向不变?能善待我的团队?”林砚反问。
江哲嗤笑一声:“林总太理想化了。锐科要的是星途的下沉市场客户资源和技术雏形,至于产品,我们会整合进自己的体系,你的团队……有用的留下,没用的自然淘汰。”
赤裸裸的傲慢让林砚心头起火,他起身便要走:“江总,谈话可以结束了。星途就算拼到最后,也不会接受这种不平等的收购。”
“林总别急着走。”江哲叫住他,语气带着威胁,“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要么签收购协议,要么,等着看星途的客户被我们一个个挖走,渠道被彻底堵死。”
林砚没有回头,径直走出了茶馆。夜色渐浓,晚风带着凉意,他却觉得浑身燥热。江哲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锐科的渠道封锁,绝非危言耸听。
回到公司,林砚立刻召集陈默、周明和苏晓开会。当他说出江哲的收购提议和威胁时,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这江哲也太嚣张了!”陈默一拍桌子,“我们凭本事拿下的市场,凭什么让给他?”
周明眉头紧锁:“锐科的渠道优势确实致命。如果他们真的垄断了省级供应商,我们后续的批量订单会很难推进,甚至可能面临断货风险。”
苏晓翻看着手中的市场数据,突然开口:“林总,我们或许可以换个思路。锐科盯着的是省级供应商,但下沉市场的核心是‘接地气’,县级以下的基层机构,更信任本地的经销商和熟人推荐。我们可以跳过省级供应商,直接对接县级经销商。”
林砚眼睛一亮。苏晓说得没错,省级供应商固然覆盖面广,但对基层需求的响应速度慢,而县级经销商深耕本地市场多年,人脉广、口碑好,正好能弥补星途的渠道短板。
“这个方向可行!”林砚立刻拍板,“苏晓,你带着市场部,三天内整理出全国重点县域的经销商名单,优先筛选有医疗设备销售经验、信誉良好的合作伙伴;陈默,负责制定经销商合作政策,给出比锐科更有吸引力的分成比例和售后支持;周明,技术部要配合经销商,提供设备安装、调试的快速培训方案,确保渠道铺开后能快速落地。”
“那锐科那边怎么办?他们要是提前动手拦截经销商怎么办?”陈默担忧道。
“兵贵神速。”林砚眼神坚定,“我们现在就行动,比锐科更快一步抢占县域渠道。另外,联系之前支持我们的基层医院,让他们帮忙做口碑推荐——客户的真实反馈,比我们自己推销管用一百倍。”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拉开序幕。市场部的员工分成多个小组,连夜打电话、发邮件,对接县域经销商;陈默带着团队熬夜制定合作方案,不仅提高了经销商分成,还承诺提供免费的营销物料和技术支持;周明则录制了简洁易懂的培训视频,确保经销商能快速上手。
与此同时,锐科也果然行动了。江哲亲自带队拜访省级供应商,签下独家合作协议,还放出消息,称星途即将被锐科收购,让经销商们暂缓与星途合作。
不少经销商开始动摇,有些已经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的,甚至提出要终止沟通。
“林总,西部有三个县域的经销商突然反悔,说收到了锐科的警告,怕影响后续合作。”苏晓焦急地汇报。
林砚没有慌乱,他立刻做出决定:“我亲自去西部,拜访这三家经销商。”
第二天一早,林砚就登上了飞往西部的航班。连续两天,他马不停蹄地辗转三个县城,和经销商面对面沟通。他没有空谈未来,而是拿出星途的产品订单、客户反馈报告,还有详细的合作政策:“锐科能给你们的,我们能给得更多;锐科做不到的,我们能做到——比如快速响应基层需求,比如和你们一起深耕本地市场。”
其中一位经销商王总,被林砚的诚意打动:“林总,说实话,锐科的牌子确实大,但他们的人太傲慢了,根本不了解我们县域市场的需求。你愿意亲自跑这么远来跟我谈,我信你,也信星途的产品。”
另外两家经销商,在看到其他县域已经签约的经销商传来的销售数据后,也打消了顾虑,当场签下了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公司里也传来了好消息。陈默团队制定的合作政策,因为更贴合经销商利益,吸引了不少原本观望的合作伙伴;周明的技术培训方案效果显著,首批签约的经销商已经成功卖出了几十台设备;更重要的是,那些支持星途的基层医院,主动在行业交流群里分享使用体验,为星途带来了不少潜在客户。
三天期限已到,江哲没有等到林砚的回复,反而看到星途在县域渠道的布局节节推进。他怒不可遏,立刻下令让锐科的销售团队降价销售,试图通过价格战挤压星途的生存空间。
“林总,锐科把同类产品降价30%,不少经销商开始向我们询问是否跟进降价。”陈默紧急汇报。
“不能降价。”林砚果断拒绝,“降价会压缩我们的利润空间,更会让产品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我们的优势不是价格,是产品适配性和服务。”
他立刻调整策略:一方面,让周明团队加快研发,推出针对县域市场的增值服务——比如免费的数据备份云服务、定期的设备巡检;另一方面,让苏晓组织经销商开展“产品体验会”,邀请基层机构现场试用,直观感受星途产品的优势。
这场博弈,逐渐进入白热化。锐科凭借资金优势疯狂降价、抢占渠道;星途则依靠精准的产品定位、贴心的服务和经销商的深度绑定,稳扎稳打。
一个月后,市场给出了答案。锐科虽然凭借低价拿下了部分客户,但因为产品适配性不足、服务响应慢,投诉率居高不下;而星途的订单量稳步增长,经销商合作数量突破两百家,覆盖了全国十几个省份的县域市场。
江哲看着锐科下滑的利润率和居高不下的投诉率,终于意识到,他低估了星途的韧性,也低估了下沉市场对“适配性”和“服务”的重视。他再也没有提起收购的事,锐科的价格战也渐渐偃旗息鼓。
这天,林砚站在办公室的地图前,看着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的经销商网点,心中感慨万千。这场与锐科的博弈,让星途不仅守住了阵地,更建立起了坚实的渠道壁垒。
“林总,这是最新的销售报表,这个月的订单量又增长了20%!”苏晓兴奋地走进来。
林砚接过报表,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他知道,这不是博弈的终点,而是新棋局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竞争对手出现,更多挑战等着他们,但他已经不再畏惧——因为他的团队,已经在一次次危机中,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