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身影携着那缕残荷清冷之气散去,诊疗室内似乎还隐约回荡着她那无声的悲切。沈凌霜静立原地,并未立刻进行下一项工作,而是罕见地允许自己拥有了一段短暂的“消化”时间。
她闭上眼,并非休息,而是在意识中高速回放着刚才与林黛玉交互的每一个细节——那敏感的试探、被戳破防御时的震惊与剧烈反应、以及最后那茫然中带着一丝探寻的沉默。
“高度敏锐的感知力,配合极度脆弱的内在自我评估体系。”她低声总结,如同在录入实验记录,“其‘葬花’行为,是艺术化外显的强迫性仪式,用以缓解存在性焦虑。治疗关键,在于将其对外部‘洁净’与‘完美’的执着,转化为对内在生命韧性的认知。”
随着她的分析,之前获得的那个特殊情感特质样本——【诗意性悲悯】——在她意识中缓缓流转。这股能量并非纯粹的悲伤,也非简单的同情,而是一种对万物衰荣、生命无常的深切体悟与哀怜,其本身蕴含着巨大的感知力与共情潜力,只是被林黛玉完全用于自伤。
“很有趣的能量结构。”沈凌霜以纯粹的研究心态审视着它,“若能剥离其过度指向自身的部分,或可成为一种极佳的中和剂,用于安抚那些因失去或变迁而陷入巨大痛苦的灵魂。”
她睁开眼,看向墨渊:“林黛玉的案例,后续需要长期、温和的引导。诊所能否建立一种……持续性的低强度干预模式?在她返回自身世界后,仍能接收到潜移默化的认知调整信号?”
墨渊略一沉吟,答道:“可以尝试构建‘梦境涟漪’系统。以她此次诊疗留下的精神印记为引,在她自然睡眠时,向其潜意识植入经过筛选的、关于‘坚韧’与‘转化’的意象片段。但需控制强度,避免引发排斥。”
“可执行。由你负责构建该系统,干预方案由我制定。”沈凌霜点头,随即话锋一转,“魏无羡和周芷若的状态?”
“魏无羡公子处于深度修复性沉眠,怨气水平稳定。周芷若姑娘已返回,其内省过程仍在继续,情绪波动趋于平缓。”
沈凌霜走到那面曾映照出周芷若内心旷野的墙壁前,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光洁的表面。她并非在感怀,而是在感知残留的能量痕迹。
周芷若那“直面真实的勇气”虽然稀薄,却带着一种斩断乱麻后的决绝与清醒。这与林黛玉婉转缠绵的悲悯截然不同,更直接,更具行动力。
“不同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塑造出的情感特质,其能量频谱也差异显著。”她若有所思,“收集并分析这些样本,或许能构建出一套超越单一世界观的、更普适的心理干预模型。”
就在她沉浸于学术思考时,诊所一角,那面用于显示预约信息的光镜,再次无声亮起。
这一次,镜面上浮现的,并非具体的名字或影像,而是一个极其简洁、却带着沉重压迫感的符号——
一个由简单的黑色线条勾勒出的天平。
天平的一端空空如也,另一端,则放置着一根洁白的、仿佛毫无重量的羽毛。
符号下方,没有任何文字说明。
沈凌霜的目光瞬间被这个符号吸引。她微微蹙眉。这个符号她认识,源自一个古老的神话体系,代表着……死后世界的审判。
“新的预约?”她问墨渊,语气中带着审视。
墨渊凝视着那个符号,缓缓摇头:“不,沈医生。这并非预约请求。这更像是一份……邀请。或者说,是一份来自某个高维存在,对我们诊所的……资格审查。”
他转向沈凌霜,神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看来,我们接连干预魏无羡、周芷若、林黛玉这几位气运独特之人的命运,所汇聚的‘愿力’与引发的规则扰动,已经引起了某些执掌‘平衡’与‘审判’规则的存在的……注意。”
光镜中的天平符号,散发着冰冷、公正、不容置疑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