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盛墨兰在兰台的校勘工作已近尾声。这数月间,她凭借无可指摘的勤勉、愈发精深的才学,以及那份在风波中淬炼出的沉静气度,不仅圆满完成了典籍整理,更在有限的范围内,悄然积累了不少人望。官家那套紫毫笔与松烟墨的赏赐,如同一个无声的宣告,让宫内宫外的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位盛家姑娘在圣心之中的分量,已然不同。
校勘事毕,论功行赏。盛墨兰的名字赫然列在功劳簿的前列,官家特旨褒奖,赐下宫缎、古籍若干,并允其归家,静候及笄。这份殊荣,再次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
而随着墨兰归家,另一个更实际的问题摆在了盛家面前——她的及笄礼,以及及笄之后的路。
林噙霜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风光归来,前程似锦;忧的是及笄礼的规格,以及那悬而未决的“名分”。她日日在盛纮耳边吹风,话里话外皆是墨兰的前程,暗示着若能得宫中贵人主持或观礼,方不辜负女儿这番才名与圣眷。
盛纮心中亦是天人交战。他何尝不想借此机会更进一步?但贸然请旨,风险太大。正踌躇间,宫中竟先传来了消息——并非旨意,而是通过内侍传来的一句口谕:官家念及盛氏女校勘有功,及笄之礼,可酌情风光些,莫要委屈了人才。
这话说得含糊,却意味深长。“酌情风光”、“莫要委屈”,几乎是默许甚至鼓励盛家将及笄礼办得隆重。更让盛家上下震动的是,传旨内侍私下对盛纮透露,曹皇后听闻盛姑娘贤德才敏,有意在其及笄礼后,召其入宫陪伴说话。
皇后召见!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墨兰的才名德行已入中宫之眼,意味着她有了正式踏入宫廷、并且是得到皇后认可的机会!这比任何赏赐都更具分量!
林栖阁内,林噙霜喜极而泣,抱着墨兰直呼“苦尽甘来”。盛纮也是红光满面,只觉得盛家门楣光耀在即。他立刻下令,动用家中最好的资源,务必要将墨兰的及笄礼办得风风光光,同时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墨兰入宫觐见的事宜。
葳蕤轩内,王氏听闻消息,当场便撅了过去,醒来后便是长久的沉默与绝望。如兰更是躲在自己房中,连哭都哭不出来了,只觉得与那位四姐姐已是云泥之别。
寿安堂中,盛老太太捻着佛珠的手停顿了许久。皇后召见……这步棋,走得又快又狠。如此一来,墨兰入宫几乎已成定局,区别只在于位份高低与时间早晚。她看着身旁依旧沉静的明兰,心中那点为亲孙女谋划的心思,愈发急切起来。
盛墨兰本人,对于皇后的召见,并无太多意外。这是她凭借自身才学和官家赏识,必然要走的下一步。她平静地接受着家人的恭贺与忙碌的准备,心思却已飞向了那重重宫闱。
她知道,皇后的“召见说话”,绝非简单的闲谈。那将是另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是曹皇后对她的审视,也是她向整个宫廷展示自己“价值”与“分寸”的关键时刻。
她需要一份合适的“礼物”,一份既能表达对皇后的尊敬,又能展现自己独特价值,且不落俗套的“礼物”。
接下来的日子,盛府上下为墨兰的及笄礼和入宫事宜忙得人仰马翻。而墨兰则将自己关在房中,除了必要的礼仪练习,更多时间是在书案前,或抚琴,或调香。她在准备那份给皇后的“礼物”。
及笄礼那日,盛府宾客盈门,热闹非凡。虽无宫中贵人亲至,但官家那句“酌情风光”的口谕,以及皇后即将召见的消息早已传开,前来观礼道贺的官员命妇络绎不绝,规格远超寻常官家小姐。墨兰身着繁复的礼服,举止优雅,应对得体,在一众赞誉声中,完成了从少女到成年女子的转变。她眉目间的沉静与风华,令所有观礼者印象深刻。
礼成三日后,宫中旨意正式下达,召盛氏女墨兰入坤宁殿觐见。
这一日,天光初亮,盛墨兰便已梳妆妥当。她选了一身湖蓝色绣银线缠枝莲纹的宫装,颜色清雅而不失庄重,发髻梳得一丝不苟,簪着几支素雅的珠玉,薄施粉黛,通身上下并无过多装饰,却更衬得她气质清华,姿容绝世。
在盛家众人复杂难言的目光中,在林噙霜激动与担忧交织的泪眼中,盛墨兰登上前往皇宫的马车。
马车驶过熟悉的街道,穿过巍峨的宫门,最终在坤宁殿外停下。
引路女官早已等候在此,神色肃穆。墨兰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微澜的心绪,挺直脊背,跟着女官,一步步走向那象征着后宫权力顶点的殿宇。
殿内熏香袅袅,气氛庄严。曹皇后端坐于凤座之上,身着常服,面容端庄,目光平静地看着她走近。
“民女盛墨兰,叩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墨兰依着规矩,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清越,姿态标准,无可挑剔。
“平身,赐座。”曹皇后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仪。
“谢娘娘。”墨兰谢恩,在宫人搬来的绣墩上侧身坐下,眼帘微垂,姿态恭谨。
曹皇后并未立刻开口,只是静静打量着眼前的少女。确实生得极好,更难得的是这份气度,不卑不亢,沉静如水,完全不像个刚及笄的姑娘。难怪官家会另眼相看。
“本宫听闻,你于兰台校勘,颇有些建树,官家也多次夸赞你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曹皇后缓缓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娘娘谬赞。”墨兰微微欠身,“民女不过是尽本分,略尽绵力,不敢当官家与娘娘如此盛誉。校勘典籍,乃文人本分,亦是托赖宫中诸位学士指点,方有些许心得。”
她将功劳归于本分和他人指点,态度谦逊。
曹皇后点了点头,又问了些关于典籍、诗书的问题,墨兰皆对答如流,见解不俗,却又始终把握着分寸,言辞间对皇后充满敬意。
一番考校下来,曹皇后心中也不由得暗暗点头。此女确有真才实学,且心思玲珑,懂得藏锋,比那张氏不知强出多少。若能为己所用……
“你如今已及笄,可有想过日后?”曹皇后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
墨兰心中微动,知道关键的问题来了。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坦诚地看着皇后,声音清晰而坚定:
“回娘娘,民女自幼读书,常思圣人之言。女子立世,亦当有所为。民女不敢妄求闻达于诸侯,只愿效仿古之贤女,或于笔墨间怡情养性,或于力所能及处,为这清明世间略尽绵薄之力。一切,但凭父母之命,娘娘与官家圣裁。”
她没有直接表露对宫廷的渴望,而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不甘于平庸,愿意有所作为的心态,同时将最终决定权恭敬地交还给了父母与天家。这番回答,既展现了她不同于寻常闺秀的志向,又显得懂事知礼,毫无野心勃勃之态。
曹皇后凝视她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满意。她需要的是安分、懂事、能帮她制衡张氏,却又不会威胁到她地位的棋子。眼前的盛墨兰,目前看来,似乎很符合。
“嗯,是个懂事知礼的好孩子。”曹皇后语气缓和了些,“宫中规矩多,你年纪尚小,日后若有机会常来走动,需得仔细学着。”
这话,几乎是默许了她日后可以时常入宫!
“民女谨记娘娘教诲!”墨兰适时地流露出感激与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谢恩。
又说了片刻闲话,曹皇后便示意她可以跪安了。临行前,墨兰从袖中取出一个精巧的锦囊,双手奉上:“娘娘,此乃民女闲暇时,依古方所制‘清心宁神香’,用料寻常,唯胜在心意纯净。娘娘日理万机,若觉疲累时焚上一丸,或可稍解烦忧。民女一点微末心意,万望娘娘不弃。”
这香是她精心调配,用料确实不算名贵,但配伍巧妙,气味清雅宁神,更重要的是,她当着皇后的面坦然说出成分,以示绝无问题。
曹皇后看了一眼身旁的女官,女官上前接过,仔细检查后,对皇后微微颔首。
“你有心了。”曹皇后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浅笑,“本宫收下了。”
墨兰再次叩首,这才恭敬地退出了坤宁殿。
走出殿门,阳光有些刺眼。墨兰微微眯起眼,感受着背后那道或许仍在注视她的目光,心中一片冷然。
第一步,走得还算顺利。皇后这里,算是暂时稳住了。
引路的女官正要送她出宫,一位面生的内侍却悄无声息地近前,低眉顺眼地道:“盛姑娘,官家在琼苑暖阁,请您过去一趟,说有样东西要赐予姑娘。”
墨兰心中微动。琼苑暖阁,并非正式接见臣工之所,更显私密。她面上不露分毫,只恭敬应道:“是,有劳公公带路。”
暖阁内,炭火烧得暖融,驱散了深秋的寒意。赵祯并未穿着龙袍,只一身玄青色常服,负手立于窗前,望着窗外几株晚开的桂花。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来,目光温和地落在墨兰身上。
“臣女盛墨兰,叩见官家。”墨兰依礼下拜。
“平身,此处不必多礼。”赵祯虚扶一下,声音比平日更显温和,“皇后召你说话,可还顺遂?”
“回官家,皇后娘娘凤仪万千,对臣女多有垂询,慈和关怀,臣女感激不尽。”墨兰垂眸应答,言辞谨慎。
赵祯点了点头,走到书案前,上面放着一卷画轴。“朕前日偶得一幅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想着你素喜书画,便叫你来看看。”
墨兰眼中适时地流露出惊喜与渴望:“李将军的真迹?臣女……臣女只在古籍中读过描述,心向往之。”
“过来看吧。”赵祯示意她近前。
墨兰走上前,在离他一步之遥处停下,目光落在展开的画轴上。果然是笔墨精妙,气象恢宏。她细细观赏,偶尔指出画中精妙之处,言辞虽不失恭敬,却带着遇到真心喜爱之物时的灵动与雀跃。
赵祯并未多看画,目光更多是落在她专注的侧脸上。灯下看美人,更添韵味。她今日穿着入宫觐见的正式衣裙,比平日更多了几分端庄,但眉眼间的灵秀之气却愈发夺目。
“你可知,”赵祯忽然开口,声音低沉了几分,“朕为何独独叫你来赏此画?”
墨兰心中一跳,抬起眼,撞入他深邃的眼眸中。那里面不再是帝王的威严,而是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近乎专注的探究与温和。她感到一丝危险,却又夹杂着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臣女……不知。”她微微垂下眼睫,声音轻了几分,带着恰到好处的无措。
“因为朕觉得,这画中的楼阁,需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同在,方不辜负。”他缓缓道,话语中的意味已超出了赏画本身。“墨兰,”他唤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盛姑娘”,“朕记得你上元灯会那盏碎了的琉璃灯,上面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朕有时觉得,你便如那月下寒梅,清冷独绝,暗香……却沁人心脾。”
这话已近乎调情,大胆得让墨兰耳根发热。她飞快地抬眼看他,见他目光灼灼,里面是毫不掩饰的欣赏与……一种她心跳加速的东西。
她不能退缩,也不能显得轻浮。电光火石间,她稳住心神,脸上飞起一抹红霞,却并未避开他的目光,反而微微抬起了下巴,带着一丝属于盛家才女的清傲与倔强,轻声道:“官家谬赞。梅花凌霜傲雪,臣女不敢相比。臣女……不过是依本心而行,读爱读之书,说想说的话罢了。若说有何不同,或许是……不愿辜负这世间美好,无论是画,还是……其他。”
她的话语含蓄,却同样大胆。她承认了自己的“不同”,并将这份“不同”与对“世间美好”(包括他带来的画,或许也包括他本人)的珍惜联系在一起。
赵祯闻言,眼中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他喜欢她这份不卑不亢,喜欢她听懂了他话中的深意,更给出了如此巧妙而动人的回应。她不像其他女子般要么惶恐失措,要么刻意逢迎,她保持着她的风骨,却又悄然拉近了距离。
他向前微微倾身,距离近得能闻到她身上淡淡的、清雅的墨香与药草混合的气息。他压低了声音,几乎是在她耳边低语:“那朕……可能也算得上是这‘世间美好’之一,值得你不辜负?”
他的呼吸拂过她的耳廓,带来一阵战栗。墨兰的心跳如擂鼓,袖中的手微微蜷紧。她知道,这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她抬起眼,眸光流转,似有秋水潋滟,直直地望进他眼底。那眼神清澈,却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纯然又大胆的诱惑。她没有回答“是”或“不是”,只是用那清越的声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音,反问道:“官家觉得呢?”
四目相对,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她的大胆超出了他的预期,却又无比地契合他内心深处对“鲜活”与“真实”的渴望。
赵祯低低地笑了,笑声中带着愉悦与一种志在必得的意味。“好一个盛墨兰。”他退回一步,目光却依旧胶着在她身上,充满了欣赏与占有欲,“朕,记下你的话了。”
他没有再更进一步,但彼此心照不宣的暧昧与试探,已然将关系推到了一个全新的、危险的、又令人心驰神往的境地。
“这幅画,”赵祯指了指案上的《江帆楼阁图》,“赏你了。带回去,慢慢看。”
“臣女,谢官家厚赐。”墨兰再次行礼,这一次,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与方才对话氛围相契合的柔婉。
退出暖阁,秋夜的凉风拂面,吹不散她脸上的热意,也吹不散她心中那已然燎原的星火。
【系统提示:目标人物赵祯爱意值大幅提升,情感互动进入暧昧试探阶段。攻略进度大幅推进。奖励积分100点。】
听着系统的提示,墨兰深吸一口气,回头望了一眼那灯火阑珊的暖阁。
她知道,那看似随意却步步惊心的对话,那看似僭越却恰到好处的回应,已在她与帝王之间,织就了一张无形的情网。
入宫的号角,已然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