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之下》第4-20章完整剧情(承接前文,聚焦真相与羁绊)
第四章 画中隐秘
病房里的阳光斜斜铺在画纸上,顾景深已经不再看那幅画,指尖却反复摩挲着桌沿,像是在回味刚才泄露情绪的瞬间。苏清圆没有再追问,只是将画纸轻轻拉到自己面前,假装整理彩笔,目光却定格在黑色人影旁的角落。
那里藏着一个极淡的图案,像是用笔尖轻轻划出来的——一个小巧的钥匙形状,边缘带着不规则的齿痕,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苏清圆心中一动,想起顾景深刚才说“找不到他了”,这标记会不会和“他”有关?
“顾先生,这个图案,你见过吗?”她指着钥匙标记,声音放得极轻。
顾景深的视线落在标记上,瞳孔微微收缩,像是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摇了摇头,眼神又变得有些空洞:“忘了。”
苏清圆没有勉强,默默记下图案形状,收起了画纸。临走时,她看到顾景深望着她的背影,嘴角动了动,像是想说挽留的话。
门外的顾衍之迎上来,语气带着急切:“苏医生,景深他……”
“他今天情绪有波动,但也算有收获。”苏清圆没有提及钥匙标记,只含糊说道,“关于顾景然,你能不能再和我说说当年的细节?”
顾衍之的眼神瞬间躲闪,牵强地笑了笑:“都过去那么久了,记不太清了,等我想想再告诉你。”他明显在回避,苏清圆心中的疑虑更深了。
第五章 兄长的隐瞒
苏清圆没有放弃追问,第二天特意约顾衍之在医院咖啡厅见面。她拿出顾景深的画,直接点破:“顾先生,画里的黑色人影,景深说是‘找不到的人’,应该就是景然吧?还有这个钥匙标记,你见过吗?”
顾衍之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指尖攥紧了咖啡杯:“苏医生,治疗景深就好,没必要揪着过去的事不放吧?”
“过去的事是他的心结,不解开,他永远无法真正康复。”苏清圆语气坚定,“你昨天说记不清细节,但我查到,景然走失时已经八岁,不是毫无记忆的幼儿,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顾衍之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就是去旧街区玩的时候走散了,我们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景深一直觉得是自己的错,这才……”他的话很笼统,刻意避开了关键细节,眼神里的慌乱却瞒不过苏清圆。
谈话不欢而散,苏清圆看着顾衍之匆匆离去的背影,越发确定他在隐瞒什么。而这份隐瞒,或许正是顾景深病情的关键。
第六章 钥匙线索
苏清圆决定换一种方式,不再直接追问,而是陪着顾景深做一些轻松的事。这天下午,她带他在医院花园散步,秋风拂过,顾景深突然停下脚步,无意识地哼起了一段童谣。
调子简单又略带伤感,重复着“钥匙转,门儿开,弟弟等我来”的歌词。苏清圆心中一凛,立刻记下歌词,追问:“景深,这歌是谁教你的?”
顾景深哼唱的动作一顿,眼神有些迷茫:“忘了……但要找钥匙,开门。”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钥匙转动的动作,和画里的标记完全吻合。
苏清圆瞬间明白,童谣、钥匙标记、找不到的顾景然,三者之间一定有着紧密的联系。她立刻上网搜索这段童谣,发现相关信息极少,只提到是几十年前某老街区的民间小调。
第七章 旧物浮现
苏清圆将童谣的发现告知顾衍之,希望他能想起更多线索。顾衍之表面平静,内心却掀起巨浪——这段童谣,是他和景深、景然小时候经常唱的,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
他意识到,不能再逃避,便动身前往顾家老宅,想要找出更多与当年相关的东西。老宅积满灰尘,在阁楼的旧木箱里,他翻出了一个深棕色的木盒,盒盖上赫然刻着和画里一样的钥匙标记。
他试着打开盒子,却发现锁孔早已生锈,而且没有对应的钥匙。盒子很重,摇晃时能听到里面有轻微的碰撞声,像是纸张或照片。顾衍之看着盒子,脸色复杂,最终还是将它带回了医院,决定交给苏清圆。
第八章 信任升温
木盒的出现让调查有了实质进展,苏清圆带着盒子去见顾景深。当他看到盒子上的标记时,眼神瞬间亮了起来,伸手想要触摸,却又有些犹豫。
“这是你的盒子吗?”苏清圆轻声问。
顾景深点点头,指尖轻轻抚过标记,声音带着一丝怀念:“妈妈给我们的。”
那天下午,苏清圆推着轮椅(顾景深偶尔会因情绪波动腿脚发软),陪他在花园里走了很久。路过一片花丛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乱了苏清圆的头发。她抬手整理的瞬间,顾景深突然伸出手,轻轻牵住了她的衣角,像是怕她被风吹走。
苏清圆愣住了,转头看向他。顾景深的脸颊微微泛红,眼神却很坚定:“别走。”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表达依赖,苏清圆心中一暖,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我不走,会一直陪着你。”
站在远处的护士看到这一幕,悄悄告诉了赶来的顾衍之。顾衍之望着花园里相视而站的两人,心中既有欣慰,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担忧。
第九章 医院疑云
苏清圆为了了解更多顾景深入院前的情况,找到照顾他最久的护工张姐。张姐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实话:“顾先生入院前,好像出过一次意外,听说在旧街区那边,被人发现时晕倒在路边,头上还有伤。”
苏清圆追问细节,张姐回忆道:“当时送他来的人说是不小心摔倒,但我看他衣服上有拉扯的痕迹,而且他醒来说过‘别碰我弟弟’的胡话。”
这番话与顾衍之前说的“景因情绪崩溃主动入院”完全矛盾。苏清圆立刻找到顾衍之对质,顾衍之脸色苍白,最终只解释:“当时情况混乱,我怕他受刺激,才没说清楚,确实是摔倒了,拉扯痕迹是救助时弄的。”
他的解释漏洞百出,苏清圆知道,他一定还在隐瞒更重要的事。
第十章 童谣解码
苏清圆没有再逼问顾衍之,而是将精力放在了童谣和旧街区的关联上。她通过古籍数据库和本地论坛查询,终于查到,那段童谣源自几十年前的“梧桐街”——正是顾氏老宅所在的旧街区,而这条街在三年前已经被列入拆迁计划,目前大部分建筑都已拆除。
她还查到,梧桐街拆迁前,曾发生过多次居民抗议事件,其中就有顾家的身影。难道顾景深的意外、景然的失踪,都和拆迁有关?
苏清圆将查到的信息整理好,决定下次见面时,用梧桐街的照片试探顾景深的反应。
第十一章 首次失控
苏清圆带着梧桐街的老照片来到病房,一张张展示给顾景深看。当看到一张标有“拆迁公告”的照片时,顾景深的眼神瞬间变得惊恐,呼吸急促起来,双手紧紧抱住头,身体不停颤抖。
“别拆……不能拆……弟弟在里面!”他嘶吼着,情绪彻底失控,甚至挥手打翻了桌上的水杯。
护士想要上前安抚,却被他狠狠推开,嘴里不停喊着“走开”。苏清圆立刻上前,轻轻抱住他的肩膀,在他耳边重复着:“景深,我在,别怕,我不会让他们伤害你和弟弟。”
神奇的是,听到苏清圆的声音,顾景深的挣扎渐渐放缓,身体慢慢放松下来,把头埋在她的肩膀上,像个无助的孩子一样啜泣:“别拆,拆了就找不到弟弟了。”
这是他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失控,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梧桐街对他来说,有着致命的意义。
第十二章 钥匙出现
情绪平复后,顾景深变得异常安静,一直盯着病房的角落发呆。苏清圆陪在他身边,没有说话,只是默默递水、擦汗。
直到傍晚,顾景深突然站起身,走到病房角落的储物柜前,蹲下身,用手指抠着柜子底部的缝隙。苏清圆疑惑地看着他,只见他掏出一枚锈迹斑斑的小钥匙,钥匙上的齿痕,正好和木盒上的锁孔匹配。
“钥匙……找到了。”他将钥匙递给苏清圆,眼神里带着一丝释然,“可以开门了。”
苏清圆接过钥匙,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这枚钥匙,显然是顾景深藏起来的,或许是潜意识里,他一直等着有人能和他一起,打开那个尘封的盒子。
第十三章 盒子里的秘密
苏清圆立刻带着钥匙和木盒来到病房,顾衍之也闻讯赶来。三人围坐在桌前,顾景深紧紧盯着木盒,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苏清圆将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咔哒”一声,锁开了。
盒子里铺着红色的绒布,里面放着三样东西:一张泛黄的照片(三个小男孩依偎在一起,中间的小孩眉眼酷似顾景深)、一本残缺的日记、一枚小小的铜制徽章。
照片背面写着“景深、景然、衍之,梧桐街12号”。日记的纸张已经破损,只有几页能看清字迹,其中一页写着:“哥哥说不能和景深见面,说他会伤害我……但我不信,我们约定在老槐树旁等,有人阻止我们……”
另一页提到:“那个戴徽章的人来了,他让爸爸签字,爸爸不同意,就吵架了。”
苏清圆拿起铜制徽章,上面刻着一个陌生的企业标志,顾衍之看到徽章的瞬间,脸色骤变。
第十四章 顾衍之的坦白
在苏清圆和顾景深的注视下,顾衍之再也无法隐瞒,终于坦白了当年的真相:“景然不是单纯走失,是我们吵架后,他跑出去了。”
原来,当年梧桐街拆迁,某企业(徽章所属公司)想要低价收购顾家老宅,顾父坚决不同意,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景然和景深约定在老槐树旁见面,想一起说服父亲,却被顾衍之发现。
顾衍之当时受企业的人误导,以为景深的情绪问题会伤害景然,便强行阻止他们见面,和景深发生争执。景然趁机跑走,从此失踪。顾衍之害怕被父亲和景深责怪,便隐瞒了争执的事,只说景然是不小心走失。
“我以为时间久了,景深会忘记,没想到……”顾衍之哽咽着,满眼愧疚,“我对不起你们兄弟俩。”
顾景深望着顾衍之,眼神复杂,没有愤怒,只有深深的失望。
第十五章 外部干扰
真相刚浮出水面,顾衍之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人声音低沉,带着威胁:“顾先生,管好苏清圆,别让她再查梧桐街的事,否则,不仅顾景深好不了,你弟弟的下落,永远别想知道。”
顾衍之脸色铁青,想要追问对方的身份,电话却被挂断了。他意识到,当年的事绝非简单的拆迁纠纷,背后一定有更复杂的利益链条,而他们的调查,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
顾衍之没有将威胁告诉苏清圆,只是私下加强了对顾景深的保护,同时开始调查徽章所属的企业——“盛华集团”。
第十六章 记忆碎片
为了让顾景深恢复更多记忆,苏清圆决定采用催眠辅助治疗。在安全的治疗环境下,顾景深逐渐进入催眠状态,脑海中浮现出更多碎片化的画面。
“老槐树……景然在哭……有人推我……”他喃喃自语,眉头紧锁,“徽章……戴徽章的人……把景然带走了……”
“他长什么样?”苏清圆轻声引导。
顾景深的手指在空中比划着:“高……戴帽子……声音很粗……说‘跟我走,找你爸爸’……”
虽然只有模糊的轮廓和零星的信息,但至少确认了景然是被人带走的,而带走他的人,很可能与盛华集团有关。
苏清圆将这些记忆碎片记录下来,结合日记和徽章线索,开始调查盛华集团当年的负责人。
第十七章 旧案重查
苏清圆通过朋友关系,查到了盛华集团当年负责梧桐街拆迁的项目负责人——赵坤。令人意外的是,赵坤在三年前(景然失踪后不久)就辞职了,下落不明。
她还查到,当年盛华集团为了拿下梧桐街项目,采用了暴力拆迁、威胁居民等非法手段,有多起相关投诉记录,但都被压了下来。而顾父在景然失踪后不久就病逝了,很多真相也随之被掩盖。
苏清圆怀疑,赵坤知道景然的下落,甚至可能直接参与了当年的事。她和顾衍之分工合作,顾衍之通过商界关系寻找赵坤的踪迹,苏清圆则继续引导顾景深回忆更多细节。
第十八章 真相边缘
在苏清圆的持续引导下,顾景深的记忆越来越清晰,他想起了更多关于赵坤的细节:“他左手有疤……穿黑色外套……车子是黑色的……车牌号有‘66’……”
同时,顾衍之通过调查发现,赵坤辞职后并没有离开本市,而是改了名字,隐居在郊区的一栋别墅里。更重要的是,他查到,赵坤当年曾给一个陌生账户转了一大笔钱,而这个账户的开户人信息,与顾父当年的一个助理高度吻合。
苏清圆结合日记里的“戴徽章的人”和赵坤的特征,推测当年是赵坤受盛华集团指使,威胁顾父签字,被景然和景深撞见后,为了封口,带走了景然。而顾父的助理很可能是内应。
真相已经近在眼前,只差找到赵坤,确认景然的下落。
第十九章 对峙时刻
顾衍之查到了赵坤的具体住址,苏清圆决定带着顾景深一起前往——她相信,顾景深的出现,或许能让赵坤说出真相。
三人来到郊区别墅,见到了改头换面的赵坤。看到顾景深的瞬间,赵坤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想要逃跑,却被顾衍之拦住。
“你把景然藏在哪里了?”顾衍之质问道,眼神里充满了愤怒。
赵坤起初拒不承认,直到顾景深开口,用沙哑的声音说出:“老槐树……黑色车子……左手有疤……”
这些细节直击赵坤的心理防线,他终于崩溃,说出了当年的真相:“我没伤害他!是盛华集团的老总让我把他带走,交给别人抚养,说只要顾父签字拆迁,就把孩子送回来。可后来顾父病逝,老总又变卦,让我永远别再提这件事……”
他还透露,景然现在在邻市的一个小镇上,被一对普通夫妇收养,生活得很好,他每年都会偷偷去看一眼。
顾衍之听到真相,情绪激动地抓住赵坤的衣领,却被顾景深拦住了。顾景深望着赵坤,眼神平静:“地址。”
第二十章 白墙之外
赵坤交出了景然现在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拿到地址的那一刻,顾景深的眼眶红了,他转头看向苏清圆,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真正的笑容。
苏清圆也为他感到高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现在就去找他。”
顾衍之看着弟弟脸上的笑容,心中百感交集,对着苏清圆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苏医生,是你让我们兄弟有了重逢的机会。”
三人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医院。顾景深走出病房,抬头望向天空,阳光透过云层洒在他脸上,温暖而明亮。他下意识地牵住苏清圆的手,又看向身边的顾衍之,轻轻说了一句:“走吧,找弟弟去。”
白墙之内的阴霾终于散去,那些被尘封的秘密、被辜负的时光,都将在重逢的那一刻得到救赎。而苏清圆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顾景深的康复之路、兄弟三人的羁绊重建,还有盛华集团当年的罪行,都需要他们一步步去面对。
车子驶离医院,向着邻市的方向出发。白墙之外,是充满希望的未来,也是等待他们去书写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