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小镇上的那些事
本书标签: 都市 

风雪中的合唱

小镇上的那些事

寒潮席卷边境的第三个清晨,陈飞林接到紧急通知——海拔四千五百米的野狼沟哨所遭遇特大雪灾,通信线路中断,物资运输受阻,哨所战士已在风雪中坚守了两天两夜。

“我带医疗组和救援物资先出发,你们随后跟上。”杜鹰山一边穿戴防寒装备,一边对陈飞林说,“省军区让‘家国旋律’乐队也去,用歌声给战士们鼓鼓劲。”

陈飞林立刻联系家人,电话里的信号时断时续,却挡不住大家的急切。陈燕林连夜整理乐谱,把所有歌曲都改成了更激昂、更耐唱的版本;陈月林找出最厚实的围巾,小心翼翼地把小金钹裹在怀里;陈飞炎则给电贝司装上备用电池,还特意带了一把木吉他,“万一低温影响电子设备,木吉他照样能唱”;陈清华在电话里反复叮嘱:“注意安全,给战士们唱点暖人心的,让他们知道,家里人、全国人民都惦记着他们。”

救援车队在积雪中艰难前行,车轮碾过厚厚的雪层,留下深深的辙印。车窗外,狂风卷着雪粒呼啸而过,能见度不足五米。陈飞林望着窗外白茫茫的世界,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节奏,在心里默背着歌词——她要唱《守护》,唱《边关全家福》,还要唱一首刚写好的《风雪同行》。

经过六个小时的颠簸,车队终于抵达野狼沟哨所。远远望去,哨所的屋顶被积雪压得微微下沉,几名战士正顶着风雪清理门口的积雪,眉毛和睫毛上都结了白霜。陈飞林一行人刚下车,就被战士们围了上来,他们的脸冻得通红,眼神里却满是惊喜与感动。

“陈参谋!你们怎么来了?这么大的雪太危险了!”哨所班长王磊声音沙哑,握着杜鹰山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我们来给大家送物资,也来给大家唱首歌。”陈飞林卸下背包,从里面拿出吉他,“风雪再大,我们也跟战友们在一起。”

简单的休整后,演出就在哨所的活动室里开始了。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璀璨的灯光,只有墙上挂着的军旗和战士们期盼的眼神。陈燕林坐在临时拼凑的桌子前,指尖落下,钢琴旋律穿透了活动室里的寒气;陈飞炎的木吉他声温柔而坚定,与钢琴旋律交织在一起;陈月林的小金钹敲出清脆的节奏,像雪地里的阳光,瞬间暖了人心;杜鹰山的架子鼓没有用音箱,只用鼓棒轻轻敲击着鼓面,每一次声响都沉稳有力,仿佛在告诉战士们:别怕,我们来了。

陈飞林站在中央,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轻声开嗓:“风卷着雪,掠过边关,我们并肩站在风雪前沿……”歌声刚起,活动室里就安静了下来,战士们屏住呼吸,认真地听着。当唱到“守护家国,是我们不变的誓言”时,有战士忍不住跟着哼唱,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歌声越来越响亮,盖过了窗外的风雪声。

一曲唱罢,王磊红着眼眶走上前:“谢谢你们,这首歌,比任何取暖设备都管用。有你们陪着,我们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陈飞林笑着点头,转身对家人说:“咱们再唱一首《强军战歌》,给战友们鼓鼓劲!”

“听吧新征程号角吹响,强军目标召唤在前方……”这一次,战士们全都站了起来,跟着节奏挥舞着手臂,大声歌唱。歌声里没有疲惫,没有畏惧,只有军人的刚毅与不屈。陈月林踮着脚尖,使劲敲着小金钹,脸上满是自豪;陈飞炎的吉他弹得更加激昂,指尖都泛了红;杜鹰山的鼓点越来越有力,仿佛在为冲锋的战士们呐喊助威。

歌声传遍了整个哨所,也传遍了茫茫风雪。正在清理积雪的战士们停下手中的活,朝着活动室的方向望去,跟着哼唱起来;在通信机房抢修线路的战士们,听着歌声,手上的动作也快了几分。

演出结束后,陈飞林和家人没有立刻离开,他们跟着战士们一起清理积雪,一起检修设备,一起包饺子。陈清华特意带来了家乡的特产,煮了一大锅热腾腾的姜汤,分给每一位战士。杜鹰山则和王磊一起查看哨所的防御设施,制定了应对后续降雪的方案。

傍晚时分,通信线路终于抢修成功。当王磊拨通连队的电话,大声汇报“哨所一切安好,感谢‘家国旋律’乐队的慰问”时,活动室里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临走前,陈飞林把录制好的歌曲U盘交给王磊:“想听歌了就插上听听,我们会常来看大家的。”

车子驶离哨所时,战士们站在风雪中敬礼,直到车队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陈月林趴在车窗上,挥着小手:“战友们再见!我们还会来的!”

陈飞林靠在杜鹰山肩头,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哨所,心中满是感慨。她转头看向身边的家人,他们的脸上都沾着雪粒,眼神却无比明亮。她知道,这场风雪中的合唱,不仅给哨所的战士们带来了力量,也让“家国旋律”乐队的每一个人,都更加明白歌声的意义——它是黑暗中的光,是风雪中的暖,是军人与人民之间最真挚的联结。

陈飞林笑着点头,指尖轻轻拨动吉他弦,一段轻快的旋律在车厢里响起。风雪依旧,歌声不息,他们的家国之旅,还在继续。

上一章 家国旋律全家福 小镇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