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小镇上的那些事
本书标签: 都市 

家国旋律全家福

小镇上的那些事

下一章:下一章:家国旋律全家福

边境的风带着草木清香掠过营区,陈飞林刚结束上午的战术复盘,手机就弹出了妹妹陈月林的视频通话。屏幕里,小姑娘举着一副亮闪闪的小金钹,兴奋得脸颊通红:“二姐!我跟爸学了《强军战歌》的节奏,你听听——”话音未落,清脆的钹声伴着略显生涩的节拍传来,背景里还夹杂着钢琴的和弦声。

“是大姐在弹琴?”陈飞林笑着挑眉。

镜头一转,陈燕林坐在客厅的钢琴前,指尖在琴键上灵活跳跃:“你上次发的哨所演唱视频,爸反复看了十几遍,说咱们家的歌声就该唱给家国听。”画面角落,大哥陈飞炎抱着一把电贝司调试音色,而本该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杜鹰山,居然坐在一套简易架子鼓前,手里的鼓棒正跟着节奏轻敲鼓面。

陈飞林又惊又喜:“你们这是要组建乐队?”

“是‘家国旋律’乐队!”父亲陈清华的声音从镜头外传来,他拿着一张手写的曲目单走进画面,“飞林,你为战友歌唱,我们全家都该为强军助力。省军区不是要做基层文艺专辑吗?咱们全家齐上阵,把身边军人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

没过多久,“家国旋律”乐队就迎来了第一次正式录制。录制地点选在营区的活动室,背景墙上挂着鲜红的军旗。陈飞林穿着常服站在中央,握着吉他轻声开嗓;陈燕林的钢琴旋律温柔流淌,与她的歌声完美契合;陈月林的小金钹敲出明快节奏,透着少年人的朝气;陈飞炎的电贝司沉稳有力,撑起整首歌的骨架;杜鹰山的架子鼓则像冲锋的号角,每一次敲击都精准落在人心上。

他们唱的是陈飞林新写的《边关全家福》,歌词里有巡逻路上的风雪、哨所里的星光,还有家人之间的牵挂与坚守。录制过程中,不少路过的战士驻足聆听,有人悄悄红了眼眶,有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活动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连省军区来监录的领导都忍不住赞叹:“这才是强军文艺该有的样子,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专辑发布后,“家国旋律”乐队迅速在军营内外走红。他们没有接任何商业演出,所有精力都放在基层慰问和公益演唱上。兄妹几人跟着陈飞林的执勤节奏,利用假期奔赴各个边防哨所、训练基地,杜鹰山则一边兼顾连队任务,一边充当乐队的“后勤部长”和“技术指导”。

在海拔五千米的神仙湾哨所,他们顶着狂风为战士们演唱,陈月林的小金钹被吹得差点脱手,却依旧笑得灿烂;在抗洪救灾的一线,他们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用歌声为抢险官兵加油鼓劲,雨水打湿了乐谱,他们就凭着记忆继续唱;在新兵训练营,他们教新战友唱励志歌谣,陈飞炎的电贝司独奏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杜鹰山的架子鼓则教会了新兵们什么是军人的节奏与力量。

网友们纷纷留言:“这才是最正能量的明星家庭!”“军人底色,歌声传情,太好哭了!”“原来最好的家风,是把对家国的爱刻进骨子里!”陈清华看着孩子们在镜头前挺拔的身影,尤其是小女儿陈飞林肩章上的星花与吉他弦交相辉映的模样,欣慰地笑了:“咱们陈家的孩子,不管是穿军装还是拿乐器,心里装着的永远是家国与人民。”

这天,乐队结束了一场基层慰问演出,坐在返程的车上。陈飞林靠在杜鹰山肩头,听着身边兄妹们讨论着下一首歌曲的创作思路,忽然觉得无比幸福。她转头看向窗外,夕阳为边境的山峦镀上一层金光,歌声还在风中回荡,那是属于他们一家人的旋律,也是属于无数军人家庭的赤诚与坚守。

杜鹰山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不管你去哪演出,我们都陪着你,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陈飞林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身边的家人,心中无比坚定:军人是责任,歌手是热爱,而家人,则是她坚守这一切的勇气源泉。他们的歌声,会像边关的灯塔,永远为守护家国的人们照亮前路。

边境的风带着草木清香掠过营区,陈飞林刚结束上午的战术复盘,手机就弹出了妹妹陈月林的视频通话。屏幕里,小姑娘举着一副亮闪闪的小金钹,兴奋得脸颊通红:“二姐!我跟爸学了《强军战歌》的节奏,你听听——”话音未落,清脆的钹声伴着略显生涩的节拍传来,背景里还夹杂着钢琴的和弦声。

“是大姐在弹琴?”陈飞林笑着挑眉。

镜头一转,陈燕林坐在客厅的钢琴前,指尖在琴键上灵活跳跃:“你上次发的哨所演唱视频,爸反复看了十几遍,说咱们家的歌声就该唱给家国听。”画面角落,大哥陈飞炎抱着一把电贝司调试音色,而本该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的杜鹰山,居然坐在一套简易架子鼓前,手里的鼓棒正跟着节奏轻敲鼓面。

陈飞林又惊又喜:“你们这是要组建乐队?”

“是‘家国旋律’乐队!”父亲陈清华的声音从镜头外传来,他拿着一张手写的曲目单走进画面,“飞林,你为战友歌唱,我们全家都该为强军助力。省军区不是要做基层文艺专辑吗?咱们全家齐上阵,把身边军人的故事唱给更多人听。”

没过多久,“家国旋律”乐队就迎来了第一次正式录制。录制地点选在营区的活动室,背景墙上挂着鲜红的军旗。陈飞林穿着常服站在中央,握着吉他轻声开嗓;陈燕林的钢琴旋律温柔流淌,与她的歌声完美契合;陈月林的小金钹敲出明快节奏,透着少年人的朝气;陈飞炎的电贝司沉稳有力,撑起整首歌的骨架;杜鹰山的架子鼓则像冲锋的号角,每一次敲击都精准落在人心上。

他们唱的是陈飞林新写的《边关全家福》,歌词里有巡逻路上的风雪、哨所里的星光,还有家人之间的牵挂与坚守。录制过程中,不少路过的战士驻足聆听,有人悄悄红了眼眶,有人跟着旋律轻轻哼唱。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活动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连省军区来监录的领导都忍不住赞叹:“这才是强军文艺该有的样子,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专辑发布后,“家国旋律”乐队迅速在军营内外走红。他们没有接任何商业演出,所有精力都放在基层慰问和公益演唱上。兄妹几人跟着陈飞林的执勤节奏,利用假期奔赴各个边防哨所、训练基地,陈清华则一边兼顾连队任务,一边充当乐队的“后勤部长”和“技术指导”。

在海拔五千米的神仙湾哨所,他们顶着狂风为战士们演唱,陈月林的小金钹被吹得差点脱手,却依旧笑得灿烂;在抗洪救灾的一线,他们站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用歌声为抢险官兵加油鼓劲,雨水打湿了乐谱,他们就凭着记忆继续唱;在新兵训练营,他们教新战友唱励志歌谣,陈飞炎的电贝司独奏点燃了全场的热情,杜鹰山的架子鼓则教会了新兵们什么是军人的节奏与力量。

网友们纷纷留言:“这才是最正能量的明星家庭!”“军人底色,歌声传情,太好哭了!”“原来最好的家风,是把对家国的爱刻进骨子里!”陈清华看着孩子们在镜头前挺拔的身影,尤其是小女儿陈月林肩章上的星花与吉他弦交相辉映的模样,欣慰地笑了:“咱们陈家的孩子,不管是穿军装还是拿乐器,心里装着的永远是家国与人民。”

这天,乐队结束了一场基层慰问演出,坐在返程的车上。陈飞林靠在杜鹰山肩头,听着身边兄妹们讨论着下一首歌曲的创作思路,忽然觉得无比幸福。她转头看向窗外,夕阳为边境的山峦镀上一层金光,歌声还在风中回荡,那是属于他们一家人的旋律,也是属于无数军人家庭的赤诚与坚守。

杜鹰山握住她的手,轻声说:“以后不管你去哪演出,我们都陪着你,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陈飞林笑着点头,目光扫过身边的家人,心中无比坚定:军人是责任,歌手是热爱,而家人,则是她坚守这一切的勇气源泉。他们的歌声,会像边关的灯塔,永远为守护家国的人们照亮前路。

上一章 哨所中的歌声 小镇上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风雪中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