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沿海岸线穿行时,小禾指尖始终贴着车窗,看咸涩海风卷着浪花拍击礁石,溅起的水雾在玻璃上晕出朦胧水痕,像谁未干的泪痕。她攥着樱花发圈的掌心沁出薄汗,塑料花瓣被体温焐得温热,发圈内侧磨损的绒线蹭着指腹,竟生出几分熟悉的暖意——仿佛姐姐的指尖正隔着时光轻轻触碰。温知夏坐在身旁,膝头摊着本泛黄的笔记本,扉页贴着张褪色的车票存根,日期栏的数字早已模糊,却能辨认出“樱花湾”三个字,那是当年没来得及兑现的旅程凭证。
“快到了。”温知夏合起笔记本时,动车恰好缓缓减速,窗外的风景从成片农田过渡到错落的渔港小屋,屋顶晾晒的渔网在风中舒展,像铺开的银色绸缎。站台旁立着块老旧木牌,漆皮剥落处露出深褐色木纹,“樱花湾站”四个字用红漆重新描过,笔画边缘有些歪斜,却透着质朴的暖意。下车时,海风裹着淡淡的咸腥味扑面而来,小禾忽然瞥见木牌侧面刻着个小小的樱花图案,线条稚嫩,和画板上姐姐刻的纹路如出一辙,她蹲下身指尖抚过刻痕,凹凸触感里藏着岁月的温度。
沿着海岸线往前走,碎石路两旁种满樱花树,此时正值花期,粉白花瓣簇拥在枝头,风一吹便簌簌飘落,铺成一条粉色花径。温知夏走得很慢,目光不时扫过路边的景物,像是在寻找什么。行至转角处,一间挂着“樱花杂货铺”木牌的小店映入眼帘,木质门框爬满青藤,窗台上摆着几盆多肉植物,花盆上同样印着樱花纹样。“这家店……”温知夏脚步顿住,眼神里满是恍惚,“当年计划来的时候,特意查过攻略,说这里能买到手工樱花书签。”
推门而入时,风铃发出清脆声响,店主是位白发老人,正坐在窗边串樱花形状的珠子。看到温知夏手里的笔记本,老人眼睛一亮:“姑娘,你这本子是十几年前在我这儿买的吧?这樱花刺绣封面,是我老婆子当年亲手绣的,全市就这一款。”老人起身接过笔记本,指尖抚过封面的樱花纹路,“记得当年有个小姑娘跟着妈妈来,非要买同款笔记本,说要用来画海边樱花,还说要给未出生的妹妹写日记呢。”
小禾猛地抬头:“爷爷,那个小姑娘是不是扎着双马尾,戴樱花发圈?”
老人笑着点头:“对对,眼睛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还在我这儿留了个东西,说等以后和妹妹一起来取。”老人转身走进里屋,片刻后捧着个小木盒出来,盒子表面刻着樱花图案,和画板上的纹路一模一样。打开盒子,里面装着张折叠的信纸,泛黄的纸页上是稚嫩的笔迹,画着两个扎同款樱花发圈的小女孩,旁边写着:“给妹妹:等你出生,我们一起看海边樱花,姐姐会教你画樱花,还会把最甜的樱花糖分给你。”信纸末尾画着个大大的笑脸,旁边署着歪歪扭扭的“姐姐”二字。
温知夏接过信纸时手指微微颤抖,泪水滴落在纸页上,晕开墨迹。小禾凑过去,看见信纸背面还画着简易地图,标注着“樱花最佳观赏点”,旁边用铅笔写着“妈妈说这里能看到漫天樱花和大海”。“我们去这里吧。”小禾拉着温知夏的手,按照地图指引往海边走去,沿途樱花树愈发密集,花瓣落在肩头、发间,像是一场温柔的花雨。
抵达观赏点时,夕阳正缓缓沉入海平面,橘红色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樱花树枝条延伸至海边,粉白花瓣与金色晚霞交映,美得令人窒息。温知夏铺开带来的野餐布,将笔记本、信纸和樱花发圈一一摆好,又从包里拿出姐姐当年没绣完的樱花校服裙,轻轻搭在树枝上。海风拂过,裙摆飘动,与漫天樱花相映成趣,仿佛姐姐正站在花丛中微笑。
“姐姐,我们来看海边樱花了。”小禾举起樱花发圈,对着大海轻声说道,“你的愿望实现了,这里的樱花真的好漂亮,我会帮你画下来,还要告诉所有人,我有个很爱我的姐姐。”温知夏拿出画笔,递给小禾:“来,把这里的樱花画下来,完成姐姐未完成的心愿。”小禾接过画笔,坐在野餐布上,认真地勾勒着樱花与大海的轮廓,阳光透过花瓣落在画纸上,留下斑驳光影。
温知夏坐在一旁,翻开笔记本,写下:“亲爱的女儿,今天我带着妹妹来看海边樱花了,这里的风景和你想象中一样美。你留下的信,妹妹看到了,她知道你很爱她。我们会带着你的爱好好生活,让樱花的芬芳永远留在心里。”写完后,她将信纸轻轻放在笔记本里,连同那份迟到的牵挂一同珍藏。
夕阳渐渐落下,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灯光在渔港亮起。小禾收起画笔,将画纸递给温知夏,画纸上樱花漫天,两个小女孩手牵手站在海边,戴着同款樱花发圈,笑容明媚。温知夏看着画纸,忽然觉得心里的空缺被填满了,那些深埋的伤痛依旧存在,却多了份温暖的慰藉——原来思念从未消散,爱会沿着海岸线,伴着樱花的芬芳,永远传递下去。母女俩并肩坐在海边,听着海浪声,感受着海风里的樱花香气,仿佛姐姐就在身边,与她们一同守护着这份跨越时光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