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人参的消息,像一场无声的雪崩,瞬间席卷了整个林家坳,乃至十里八乡。
供销社主任亲自坐着吉普车来了,见到那株人形龙须、须根完整的百年人参,激动得手都在抖:“老天爷!这品相!这年份!省城参茸公司指定收购,三百块!现钱!”
三百块!
在1976年的林家坳,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是几辈子都见不到的巨款!
消息传开,林家的破木屋门口,门槛差点被踏破。有送鸡蛋的,有送腊肉的,有来套近乎拉关系的,更有眼红嫉妒、在背后指指点点的。
“啧啧,老林家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六岁娃能通熊语?怕不是邪门歪道!”
“就是,那参指定是他们偷的!不然熊能让他活着出来?”
风言风语,不绝于耳。
可林家人却像磐石般稳坐家中。大山和二山用三百块巨款,买回了沉甸甸的粮食、上好的种子、结实的农具,还有两匹红布——那是给三丫和小月扯的花布,让她们过年能穿新衣。
最让全村震惊的,是他们用剩下的钱,在村口那片向阳的坡地上,盖起了一座崭新的、结实的木屋!青瓦盖顶,窗明几净,烟囱里飘着袅袅炊烟,和林家坳其他低矮破旧的土屋形成了鲜明对比。
“瞧见没?林家的新屋!小满养的家!”
“人家小满是真福星!咱们家那崽子,六岁还尿炕呢!”
羡慕、敬畏、嫉妒,各种情绪交织。
小满却对这些毫不在意。他的目光,早已投向了开春的山林。
寒冬渐去,雪线开始消融,山涧里传来潺潺的水声。小满知道,属于他的“春天计划”,该启动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为填饱肚子而打猎的猎人。他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他要让这个家,从温饱,走向富足。
“哥哥,”一天清晨,小满站在新屋的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根小木棍,在冻土上画着歪歪扭扭的图,“春天来了,山里有三样宝贝,咱们要开始‘种’了。”
大山、二山、三丫围拢过来,像小学生听老师讲课。
“第一样,是‘会飞的鸡’。”小满指着天空,“叫飞龙鸟,肉可香啦!供销社主任说,一只就值五块钱!”
“可飞龙鸟机灵得很,又在老林子深处,怎么抓?”二山皱眉。
小满神秘一笑:“咱们不抓,咱们‘请’。我在后山发现了个老鹰窝,底下全是它吃剩的飞龙鸟毛。咱们在那附近,用竹子编几个大笼子,里面放上最香的野果。再把老鹰的粪便抹在笼子周围。”
“啊?抹粪便?”三丫皱起小鼻子。
“对!”小满点头,“飞龙鸟最怕老鹰!它闻到老鹰的味儿,吓得魂飞魄散,就会往最安全的地方钻——那就是咱们的笼子!等它钻进去,咱们轻轻一盖,就成了!这叫‘请君入瓮’!”
大山三人听得目瞪口呆,这法子……闻所未闻,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智慧。
“第二样,是‘地下的金子’。”小满用木棍点了点地面,“是山里的蘑菇,特别是猴头菇、榛蘑。它们长在老树根上,见了光就没了。咱们得在天不亮就进山,趁着露水没干,轻轻摘,用松针垫着,一个都不能坏。”
“这……这能卖钱?”三丫有些怀疑。
“当然!”小满肯定道,“晒干了,一斤能卖好几毛!咱们多采,积少成多!”
“第三样,”小满的眼睛亮了起来,“是‘会跑的肉库’。”
他指向屋后的小山坳。那里,经过小满的悉心照料,那头“傻狍子”小黄已经彻底温顺,成了家里的“运输大队长”。更让人惊喜的是,小黄竟然在冬天里,悄悄带回了一头母狍子!现在,小黄的小家庭里,已经有了四口“人”!
“咱们把小黄它们放养在后山那片草甸子,每天定时喂点盐巴和野果。它们会自己找吃的,自己生崽子!生下的小狍子,咱们留着养大,或者……”小满做了个“抓”的手势,“偶尔抓一只老的、弱的,卖了换钱。这叫‘可持续发展’!”
一连串的名词从一个六岁娃嘴里冒出来,大山三人听得如坠云雾,却又觉得句句在理,仿佛拨开云雾见青天。
“小满,你……你这些主意,都是哪学的?”大山忍不住问,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小满抬头,望向远处那莽莽苍苍、云雾缭绕的大山,眼神深邃,仿佛穿透了时空。
“山教的。”他轻声说,“山里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就对你好。”
从那天起,林家的生活彻底变了样。
每天天不亮,小满就骑着小黄,带着哥哥姐姐,一头扎进大山。他们成了山里最忙碌、也最神奇的“山货猎人”。
小满的“飞龙鸟请君入瓮”大获成功。第一个清晨,他们就在三个竹笼里,收获了七只肥美的飞龙鸟!那独特的香气,引得供销社主任天天蹲点收购。
小满的“蘑菇采摘队”也成果斐然。他能精准找到每一处老树根下的菌群,采下的蘑菇完整鲜嫩,晒干后品相极佳,卖出了全村最高的价钱。
小黄的“肉库”更是越滚越大。它带着它的家庭,在草甸上自由奔跑,繁衍后代。小满从不涸泽而渔,只取所需,让这个小小的“牧场”生生不息。
转眼到了春末,林家的粮仓满了,钱匣子满了,连小月都长胖了一圈,小脸红扑扑的,像朵小花。
而小满的“春天计划”才刚刚开始。他站在新屋的屋顶上,望着脚下这片被他一点点“点亮”的山林,小手叉腰,奶声奶气,却像个小将军般宣告:
“山里的宝贝,多着呢!等夏天,咱们采药材,抓林蛙;等秋天,咱们打松子,捡榛子……咱们家,要让这大山,变成咱们的金饭碗!”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新屋的青瓦上,也洒在小满小小的身影上。他胸前的旧怀表,在余晖中,似乎又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蓝光。
这莽莽群山,已不再是困住他们的牢笼,而是他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粮仓与宝藏。而这一切的开启者,正是这个六岁的小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