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
本书标签: 现代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前言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

故事前言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这首《时间煮雨》的旋律,曾是林晓雨和顾言青春里最深刻的印记。十年后,当歌词中的每一句都化作现实的回响,他们才发现,时间煮雨,煮的不是遗忘,而是深埋心底的未竟之约。这是一个关于誓言、错过与重逢的故事,献给所有曾被岁月冲刷却依然紧握初心的人。

故事简介

高中时,林晓雨、顾言、苏晴、陈轩因音乐结为“四季小队”,许下永不分离的誓言。然而高考后的一场误会,让四人各奔东西。十年后,林晓雨成为音乐制作人,偶然发现顾言演唱的《时间煮雨》Cover版本,歌词中的每一句都刺痛着过往。一场同学会牵起重逢的线,但顾言身边已有了未婚妻,而苏晴的日记本里藏着当年的秘密。在时间煮雨的沙漏中,他们能否跨越“童言无忌”的枷锁,找回被大雪覆盖的印记?

角色简介

角色 年龄(出场跨度) 身份与特质 关键词

林晓雨 17岁→27岁 倔强细腻的音乐制作人,高中时是乐队主唱,因家庭变故沉默寡言,唯独对顾言敞开心扉。 “雪花与誓言” “沉默的守护者”

顾言 18岁→28岁 温柔坚定的创作歌手,因《时间煮雨》Cover走红,始终背负着对晓雨的愧疚。 “风吹亮的等待” “未寄出的信”

苏晴 17岁→27岁 晓雨的闺蜜,活泼开朗的摄影师,暗恋陈轩多年,日记本记录着四人关系的真相。 “离离青草” “谎言的善意”

陈轩 18岁→28岁 理性沉稳的医生,高中时暗恋晓雨,却因苏晴的陪伴逐渐看清真心。 “逆流的舟” “沉默的告白”

叶琳 26岁 顾言的未婚妻,优雅独立的画廊主裁,察觉顾言心中另有其人后陷入挣扎。 “秋风的影子” “清醒的局外人”

第一幕:风吹雨成花(高中篇)

- 章节1-3:2008年盛夏,四人因校园音乐节组建“四季小队”。雨夜天台,他们合唱《时间煮雨》,约定“就算与全世界背离也要一起闯天下”。顾言为晓雨写下未送出的情书,陈轩偷偷拍下苏晴笑颜。

- 关键场景:文艺汇演后,四人手拉手在操场奔跑,晓雨说:“我们的印记,大雪也抹不去!”

第二幕:云翻涌成夏(误会与分离)

- 章节4-6:高考前夜,晓雨母亲病重,她放弃报考音乐学院,却因苏晴误传“顾言与陈轩争执”的短信,导致晓雨误会顾言背叛。四人争吵后不欢而散,苏晴愧疚之下烧毁日记本。

- 转折点:晓雨独自离开小镇,顾言在车站苦等整夜,只等到一场大雪。

第三幕:大雪求你别抹去(十年后)

- 章节7-9:2018年,晓雨在音乐平台发现顾言的《时间煮雨》Cover,歌词界面(对应图片内容)勾起回忆。同学会上重逢,顾言身旁站着未婚妻叶琳,晓雨强装平静。

第四幕:等来年秋风起(真相与抉择)

- 章节10-12:苏晴重病,交出残缺的日记本,揭露当年短信实为陈轩醉酒所发。顾言取消婚约,在演唱会后台对晓雨告白:“时间煮雨,煮透了谎言,只剩你的名字。”

- 高潮:晓雨以制作人身份为顾言编曲,歌词“手拉手也成舟”响起,四人在天台重聚,陈轩向苏晴求婚。

第五幕:明月夜送君千里(结局)

- 章节13-15:晓雨与顾言合作专辑《时间煮雨》终结版,苏晴康复后与陈轩定居小镇。叶琳放手前对晓雨说:“你们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写满了注定。”

- 收尾:十年后同一场大雪,顾言在演唱会现场向晓雨求婚:“这次,不算童言无忌。”

《时间煮雨》,探讨青春誓言在时间冲刷下的韧性——那些“大雪无法抹去的印记”,终会在坦诚与勇敢中逆流成舟。正如前言所写:“时间煮雨,煮不尽年少真心;岁月偷走光阴,偷不走并肩的我们。”

第一卷第一章:风吹雨成花

八月的雨声像是天空在弹奏一首没有谱子的即兴曲。

林晓雨蹲在音乐教室的角落,耳机里循环着昨晚刚写好的旋律。窗外的雨珠顺着玻璃滑落,将操场上的跑道晕染成模糊的色块。还有三天就是高三开学日,这座小城最好的高中——宣城一中,在暑假的最后一周显得格外安静。

“有人吗?请问音乐教室有人吗?”

一个清朗的男声从门外传来,伴随着敲门声。

晓雨猛地摘下耳机,像是被人撞破了什么秘密。她迅速将写满歌词的笔记本塞进书包,还没来得及回应,门已经被推开了。

站在门口的男生比她高出一头,白衬衫的袖子随意卷到手肘,露出小麦色的手臂。他怀里抱着一把木吉他,琴盒上沾着细密的水珠。

“啊,抱歉,我不知道这里有人。”男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是来练习的,下周校园音乐节的选拔...”

“没关系,我正要走。”晓雨低头避开他的视线,快速收拾书包。她的心跳莫名加速,不知是因为差点被看到歌词,还是因为男生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下垂的弧度。

就在她准备侧身离开时,教室门再次被推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

“顾言!我就知道你在这——哇,这雨也太大了,我差点变成落汤鸡!”女生一边抖着伞上的水珠,一边大声说着,随后注意到教室里的晓雨,“咦?晓雨?你怎么也在这里?”

晓雨抬起头,对上苏晴明亮的笑容。作为班级里的文娱委员,苏晴是少数几个会主动和她说话的人之一。

“我来...练琴。”晓雨简短地回答。

“太好了!正好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顾言,三班的,吉他弹得超棒!我们正准备组个乐队参加音乐节呢。”苏晴热情地拉着晓雨的手臂,又转向顾言,“这是林晓雨,我们班的才女,写歌超级厉害,就是太低调了,从来不给人看。”

顾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化为更深的笑意:“真的吗?那太巧了,我正在找能原创的人。我们乐队还缺个主唱和键盘手,你有兴趣吗?”

晓雨下意识地摇头:“我不行,我只会写,唱得不好。”

“别听她谦虚,”苏晴插话,“我听过她唱歌,声音特别有故事感。而且我们已经有陈轩了,他钢琴十级,绝对能把你写的曲子演绎得特别好。”

话音刚落,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高个子男生出现在门口,他轻轻敲了敲开着的门板:“我是不是来晚了?雨太大,自行车链条断了,我是跑着来的。”

“正好正好!”苏晴兴奋地拍手,“看,我们乐队齐了!主唱晓雨,吉他手顾言,键盘手陈轩,我嘛,就负责打鼓和给大家加油!”

晓雨张了张嘴,想再次拒绝,却发现自己被包围在三双充满期待的眼睛中间。窗外,雨声渐小,一道微弱的阳光穿透云层,在教室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们先试试看吧,”顾言轻声说,他的目光落在晓雨书包里露出的笔记本一角,“我猜你写的歌一定很特别。”

那一刻,晓雨的心跳声与远处隐约的雷声混在一起,她从未想过,这个雨天的偶然相遇,将会成为她青春里最深刻的印记。

陈轩走到钢琴前,试了几个音,然后转向晓雨:“你有什么已经完成的作品吗?我们可以先试着合一下。”

晓雨犹豫了一下,慢慢从书包里拿出那本写满歌词和简谱的笔记本,翻到其中一页:“这首...还只完成了一半。”

顾言凑过来看,轻声念出标题:“《时间煮雨》...这名字很有意境。”

“时间煮雨,煮的不是遗忘,而是深埋心底的未竟之约。”晓雨低声解释,随即意识到自己说了太多,脸颊微微发烫。

苏晴已经坐到鼓架前,拿起鼓棒轻轻敲击节奏:“来吧,让我们听听看。”

晓雨深吸一口气,走到麦克风前。顾言的吉他声先起,像是雨滴轻敲窗棂;接着陈轩的钢琴声融入,如同远处隐约的雷声;苏晴的鼓点则为这雨景注入了心跳般的节奏。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晓雨的声音起初有些颤抖,但逐渐坚定起来,“你说过的誓言,飘散在风中还是藏在心底啊...”

当四人音乐交织的瞬间,教室外的雨已经完全停了,一道彩虹横跨天际。他们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刻的和谐与美好,将成为未来十年里反复回味却再难触及的曾经。

练习结束后,顾言悄悄在晓雨的笔记本里夹了一张纸条:“你的歌声让我听到了雨停后的彩虹。希望我们能一直一起做音乐。”

而这纸条,要等到十年后,晓雨整理旧物时才会发现。就像青春里许多未曾说出口的心事,总要等到时光煮干了雨水,才会显露出最初的形状。

练习结束时,窗外的彩虹已渐渐淡去,只在天边留下一抹若有若无的色彩。音乐教室里弥漫着雨后潮湿的空气,混合着旧钢琴木料和阳光蒸腾出的特殊气味。

“太棒了!”苏晴放下鼓棒,兴奋地抱住晓雨,“我就说你的歌特别棒!我们四个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

陈轩轻轻合上钢琴盖,嘴角带着罕见的笑意:“这首歌的旋律很特别,尤其是副歌部分的转调,很有想法。”

晓雨还没来得及回应,顾言已经抱着吉他坐到了她身旁:“第二段主歌的歌词写完了吗?我觉得那里可以加一段吉他独奏,就像雨渐渐变大的感觉。”

他的靠近让晓雨有些不自在,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她微微向旁边挪了挪,翻开笔记本:“还差几句,我今晚应该能写完。”

“不用着急,”顾言轻声说,他的目光落在晓雨的字迹上,“写歌需要灵感,强求不来的。”

苏晴凑过来看了看手表,惊呼道:“完了完了,已经这么晚了!我答应我妈五点前要到家的,她今天生日!”

陈轩拿起书包:“我正好要去那边书店买参考书,可以陪你走一段。”

“太好了!那晓雨,顾言,我们先走啦!”苏晴匆匆忙忙地收拾好东西,拉着陈轩离开了音乐教室。

门被关上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回荡,突然的安静让晓雨意识到,现在只剩下她和顾言两个人了。她加快收拾速度,想把笔记本塞进书包的最里层。

“那个...”顾言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你明天还会来练习吗?”

晓雨点点头,没有抬头看他:“放学后应该会。”

“我能看看你其他的作品吗?”顾言问道,见晓雨警惕地把书包往身后藏了藏,他急忙补充,“我只是觉得你写得真的很好,没有别的意思。”

雨后的夕阳透过窗户斜射进来,在顾言的侧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晕。晓雨犹豫了一下,慢慢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递给了他。

顾言小心翼翼地翻看着,神情专注。笔记本里不只有歌词,还有一些零散的诗句和随笔,字里行间透露着细腻的情感和与年龄不符的深沉。

“'时间煮雨,煮不尽年少真心'...”顾言轻声念着扉页上的一句话,抬起头看着晓雨,“这是你写的?”

晓雨轻轻点头,感觉脸颊有些发烫。那是她昨晚失眠时随手写下的,没想到会被别人看到。

“很有味道,”顾言真诚地说,“像是一句等待被谱成曲的诗。”

他将笔记本还给晓雨,眼神中多了几分欣赏:“说真的,你的才华不应该被隐藏。校园音乐节只是个开始,我们应该一直合作下去。”

晓雨接过笔记本,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顾言的手,一阵微妙的电流感从接触点传来。她迅速收回手,笔记本差点滑落,被顾言及时接住。

两人的手在笔记本下方短暂交叠,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晓雨能清晰地看到顾言睫毛上跳跃的阳光碎片,和他眼中一闪而过的惊讶。

“抱歉。”晓雨迅速抽回手,将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

“该道歉的是我,”顾言笑了笑,耳根微微泛红,“我太冒失了。”

一阵微风吹进教室,翻动了钢琴架上的乐谱。顾言走过去整理那些散落的纸张,晓雨则默默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陌生的感觉。

“我送你回去吧,”顾言整理好乐谱,转身说道,“雨刚停,路上可能还有积水。”

“不用了,我家很近。”晓雨几乎是下意识地拒绝。独自一人走惯了的路,突然有人陪伴反而让她不知所措。

顾言没有坚持,只是点点头:“那好吧,明天见。”

晓雨快步走出音乐教室,直到转过走廊拐角,才放慢脚步。她的心跳依然很快,手心里还残留着刚才触碰的温热感。这种陌生的悸动让她既害怕又隐隐期待。

走出教学楼,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晓雨深吸一口气,正准备撑伞,却发现天空已经放晴,只有树枝上偶尔滴落的水珠提醒着刚才那场大雨的存在。

“林晓雨!”

她回头,看见顾言从教学楼里跑出来,手中挥舞着一把伞:“你的伞忘在教室了。”

晓雨这才意识到自己空着手,连忙接过伞:“谢谢。”

“还有,”顾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纸团,塞到她手里,“这个,给你。”

没等晓雨回应,他已经转身跑回教学楼,白衬衫的衣角在风中扬起一个潇洒的弧度。

晓雨疑惑地展开纸团,上面只有短短一行字:“你的歌声里有雨后的彩虹。——顾言”

她的心猛地一跳,急忙将纸条重新揉成一团,塞进口袋深处,仿佛那是什么烫手的东西。但嘴角不自觉扬起的弧度,却泄露了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走出校门时,晓雨回头望了一眼音乐教室的窗户。夕阳的余晖为整栋教学楼镀上了一层金色,某个窗口后,似乎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一闪而过。

她转身继续向前走,没有注意到校门对面街角,陈轩正站在那里,目光复杂地看着她刚才的一举一动。他手中拿着一本刚买的参考书,封面被雨水打湿了一块深色的痕迹。

当晓雨的身影消失在街角,陈轩才缓缓从阴影中走出,目光依然停留在她离去的方向。他轻轻推了推眼镜,低声自语:“所以,这就是你拒绝和我一起回家的原因吗...”

而此时的教学楼里,顾言正站在音乐教室的窗前,看着晓雨远去的背影。他手中无意识地拨动着吉他的琴弦,弹奏着一段即兴的旋律,轻快中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温柔。

风吹动着窗帘,将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带入室内,照亮了钢琴架上那张被遗忘的乐谱——那是晓雨写的《时间煮雨》的初稿,上面还有顾言刚刚用铅笔添加的和弦标记。

在这个雨过天晴的傍晚,四颗年轻的心各自怀揣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十年后的重逢与误会,爱情的甜蜜与伤痛,都将在时间的煮炼中,慢慢显现出它最初的形状。

练习结束时,窗外的彩虹已渐渐淡去,只在天边留下一抹若有若无的色彩,如同青春里那些来不及捕捉便已消逝的瞬间。音乐教室里弥漫着雨后潮湿的空气,混合着旧钢琴木料和阳光蒸腾出的特殊气味。

“太棒了!”苏晴放下鼓棒,兴奋地抱住晓雨,“我就说你的歌特别棒!我们四个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

陈轩轻轻合上钢琴盖,嘴角带着罕见的笑意:“这首歌的旋律很特别,尤其是副歌部分的转调,很有想法。”

晓雨还没来得及回应,顾言已经抱着吉他坐到了她身旁的琴凳上:“第二段主歌的歌词写完了吗?我觉得那里可以加一段我的吉他独奏,就像雨渐渐变大又缓缓停息的感觉。”

他的靠近让晓雨有些不自在,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香气,混合着雨水的清新。她微微向旁边挪了挪,翻开笔记本:“还差几句,我今晚应该能写完。”

“不用着急,”顾言轻声说,他的目光柔和地落在晓雨的字迹上,“美好的创作都值得等待,就像雨后的彩虹。”

就在这时,最后一抹夕阳恰好穿过云层,透过湿润的玻璃窗,为顾言的侧脸镀上一层温暖的光边。晓雨有一瞬间的恍惚,仿佛看见了许多年后,一个相似的黄昏。

苏晴凑过来看了看手表,惊呼道:“完了完了,已经这么晚了!我答应我妈五点前要到家的,她今天生日!”

陈轩拿起书包:“我正好要去那边书店买参考书,可以陪你走一段。”

“太好了!那晓雨,顾言,我们先走啦!”苏晴匆匆忙忙地收拾好东西,拉着陈轩离开了音乐教室。

门被关上的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回荡,突然的安静让晓雨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她加快收拾速度,想把笔记本塞进书包的最里层。

“那个...”顾言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你明天还会来练习吗?”

晓雨点点头,没有抬头看他:“放学后应该会。”

“我能看看你其他的作品吗?”顾言问道,见晓雨警惕地把书包往身后藏了藏,他急忙补充,眼神诚恳,“我只是觉得你写的词曲真的很有灵气,像‘时间煮雨’这样的意象,不是每个人都能想出来的。”

雨后的夕阳此刻已变得愈发温柔,在两人之间流淌。晓雨犹豫了一下,终于慢慢从书包里拿出笔记本,递了过去。

顾言小心翼翼地翻看着,神情专注。笔记本里不只有歌词,还有一些零散的感悟,字里行间透露着细腻的情感和与年龄不符的深沉。

“'时间煮雨,煮不尽年少真心;岁月偷走光阴,偷不走并肩的我们'...”顾言轻声念着扉页上的一句话,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晓雨,“这也是你写的?”

晓雨轻轻点头,感觉脸颊有些发烫。那是她某个深夜有感而发写下的,从未想过会被第二个人看到。

“这不仅仅是歌词,”顾言的声音里带着真诚的赞叹,“这像是一个誓言,或者说...一个预言。”

他将笔记本递还给晓雨,两人的指尖不经意间轻轻相触。那一瞬间,仿佛有微弱的电流穿过,晓雨猛地缩回手,笔记本差点滑落,却被顾言及时接住。

他们的手在笔记本下方有了片刻真实的接触。晓雨能清晰地看到顾言睫毛上跳跃的夕阳碎片,和他眼中一闪而过的、与她相同的慌乱。

“抱歉。”晓雨迅速抽回手,将笔记本紧紧抱在胸前,像是守护着自己最后的秘密堡垒。

“该道歉的是我,”顾言笑了笑,耳根微微泛红,在夕阳下格外明显,“我太唐突了。”

一阵微风吹进教室,翻动了钢琴架上的乐谱,也吹动了晓雨额前的碎发。顾言很自然地伸出手,想帮她拂开,却在半空中停住,转而指向窗外:“看,天晴了。”

晓雨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被雨水洗过的天空清澈透亮,西边的晚霞如同打翻的调色盘,绚烂无比。远处城市的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温柔,仿佛他们正站在世界的中心,俯瞰着一切美好。

“我送你回去吧,”顾言轻声说道,声音柔和得像此刻的风,“雨刚停,路上可能还有积水。”

也许是眼前的景色太过美好,也许是心中的悸动让她暂时放下了防备,这一次,晓雨没有拒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他们并肩走出教学楼时,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顾言抱着吉他盒,晓雨提着装满乐谱的书包,两人之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却又奇异地形成一种和谐的默契。

走到校门口那棵开花的树下时,一阵风吹过,粉白的花瓣混合着树叶上残留的雨珠,纷纷扬扬地落下,如同一场短暂而梦幻的花雨。晓雨忍不住伸出手,接住一片花瓣,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顾言停下脚步,看着身旁女孩难得的明媚笑容,眼神温柔了下来。这一刻的画面,仿佛定格成了永恒——落日、花雨、并肩而立的少年少女,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若有似无的情愫。

“明天见,林晓雨。”在分岔路口,顾言微笑着说。

“明天见。”晓雨轻声回应,转身走向家的方向。走出几步后,她忍不住回头,发现顾言还站在原地目送着她。夕阳在他身后形成一道光晕,那一幕,像极了多年后她怎么也无法抹去的青春印记。

而她不知道的是,在她转身后,顾言从口袋中拿出手机,悄悄拍下了她走在落花中的背影。那张有些模糊的照片,将会在他的手机里存上好多年,成为他漫长等待岁月里,最温暖的光源。

在这个雨过天晴的傍晚,属于“四季小队”的故事正式开始了。那些未来将要经历的甜蜜与酸楚、相遇与别离,都将在时间的煮炼下,成为他们生命中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

第一卷第一章:风吹雨成花(终)

晓雨转身离开后,顾言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那个背着书包的纤细身影彻底消失在巷口转角。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吉他盒在身后投下另一道深色的轮廓。

他抬手轻轻拂过琴盒表面,上面沾着的雨珠已经干了,只留下淡淡的水痕。就像刚才音乐教室里那段短暂的合奏,明明已经结束,却还在空气中留下看不见的印记。

「你的歌声里有雨后的彩虹。」

那张纸条上的字,是他鼓足勇气才写下的。当他看到晓雨展开纸条时眼中一闪而过的光芒,心跳快得像是要挣脱胸膛的束缚。

顾言转身往回走,却不是回家的方向。他需要一段路,足够长的路,来消化这个下午发生的一切。雨后的街道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路灯刚刚亮起,在湿润的柏油路上映出模糊的光晕。

就在他经过学校后门的小书店时,一个熟悉的身影让他停住了脚步。

陈轩站在书店的橱窗前,手里拿着一本乐理书,目光却望向晓雨离开的方向。镜片后的眼神复杂难辨,那是顾言从未在这位总是冷静自持的优等生脸上见过的神情。

“还没回去?”顾言走上前,假装没有察觉对方的失态。

陈轩微微一怔,随即恢复常态:“买本书。你呢?”

“随便走走。”顾言的目光落在陈轩手中的书上,《和声学理论与应用》,“这么用功?”

“下周音乐节决赛,不能拖后腿。”陈轩推了推眼镜,语气平静。

两人并肩走在渐渐暗下的街道上,各怀心事。快到岔路口时,陈轩突然开口:“晓雨她...不太容易对人敞开心扉。”

顾言停下脚步,看向身旁的人。

“我知道。”他回答得简单,却让陈轩微微蹙眉。

“高二文理分科后,她几乎不跟班上任何人说话。”陈轩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惊扰了夜色中某种脆弱的东西,“苏晴是唯一能接近她的人。”

顾言想起下午晓雨躲在音乐教室角落的样子,像是受惊的小鹿,随时准备逃离。她的歌词里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歌声中带着难以言说的忧伤。

“她的歌里,有很多故事。”顾言说。

陈轩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他们在下一个路口分手,一个向左,一个向右。

顾言回到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他的房间不大,墙上贴满了各种乐队的海报,角落里堆着乐谱和唱片。他放下吉他,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机,翻出傍晚偷拍的那张照片。

画面中的晓雨走在落花雨中,微微侧着头,发丝被风吹起,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光与影在她身上交织出柔和的光晕,美好得不真实。

他将照片设为私密相册,命名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初见」。

这一夜,顾言失眠了。他抱着吉他,坐在窗前,看着城市的灯火一盏盏熄灭,又看着黎明如何一点点染白天际。断断续续的旋律在指尖流淌,不成调,却充满了某种期待。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晓雨同样无法入眠。

她躺在床上,反复看着顾言塞给她的那张纸条。字迹工整有力,每个笔画都透着认真。她将纸条小心地夹在日记本里,和那些从未示人的歌词放在一起。

「你的歌声里有雨后的彩虹。」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圈圈涟漪。她起身坐到书桌前,翻开空白的一页,手中的笔不由自主地开始移动: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

那年盛夏,我们相遇在雨后的彩虹下

你说过的誓言,飘散在风中还是藏在心底啊...」

笔尖停顿,她想起顾言弹吉他时专注的侧脸,想起他说话时眼角微微下垂的弧度,想起他递回笔记本时指尖短暂的触碰。

一种陌生的情愫在心底悄然生长,带着甜蜜的慌乱和隐隐的不安。

与此同时,在城市另一角的公寓里,陈轩合上刚买的乐理书,打开抽屉,取出一本厚厚的相册。他翻到其中一页,上面是高二班级活动的合影。照片上,晓雨独自站在角落,目光望向镜头外,神情疏离。

他轻轻抚过那张小小的面孔,眼神复杂。

而苏晴此刻正趴在床上,兴奋地给陈轩发消息:「今天的练习太棒了!你觉得晓雨和顾言是不是特别配?」

手机屏幕的光映亮她带笑的脸,对这个她无意中促成的“四季小队”,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夜深了,宣城渐渐沉睡。四个少年的命运,却因为这场雨后的相遇,开始悄然交织。那些未来将要经历的欢喜与泪水,相遇与别离,都将在时光的煮炼下,成为他们生命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

就像多年后,晓雨在日记中写下的那样:

“如果早知道后来的我们会经历那么多,那天下午的我,是否还会推开音乐教室的门?我想,我还是会的。因为有些相遇,是命运早已写好的序章,而我们,注定要一起走过那段被时间煮沸的青春。”

窗外,最后一滴雨水从叶尖滑落,没入大地。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第一卷第二章:雪夜印记

音乐教室的初次合练过后一周,宣城一中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校园音乐节的初选顺利通过,“四季小队”的名字第一次被全校知晓。随着决赛的临近,练习强度加大,四个人几乎每天放学后都会聚在音乐教室。

“明天就是决赛了,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晚自习后,苏晴一边戴着手套一边说。此刻四人正走在被白雪覆盖的操场边缘,路灯将飘落的雪花映照得如同金色的尘埃。

陈轩推了推眼镜:“只要我们像平时练习那样发挥,应该没问题。晓雨的新歌词写得特别好。”

顾言转头看向一直沉默的晓雨:“你怎么从练习结束后就一直不说话?”

晓雨停下脚步,望着被雪覆盖的足球场,轻轻说:“你们看,这么大的雪,明天早上所有的脚印都会消失,就像从来没人在上面走过一样。”

“但印记不会消失,”顾言从地上抓起一把雪,捏成雪球,用力在雪地上按下一个深深的痕迹,“你看,即使表面平整了,下面的印记还在。”

苏晴眼睛一亮:“这不正契合我们《时间煮雨》的歌词吗?‘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

陈轩看了看手表:“宿舍快关门了,我们该回去了。”

“等一下,”顾言忽然说,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反正已经来不及赶回宿舍了,不如我们去个地方?”

十分钟后,四人爬上了教学楼顶楼的天台。这里平时锁着门,但顾言不知从哪弄来了钥匙。

“我发现了这个秘密基地,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宣城的夜景。”顾言推开天台的门,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雪已经小了,城市在他们脚下延伸,万家灯火在雪夜中显得格外温暖。天台栏杆上堆着厚厚的雪,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纯净的白色包裹。

“好美啊...”晓雨情不自禁地走到栏杆边,伸出手接住飘落的雪花。

顾言从背包里拿出吉他:“既然都来了,我们再练习一遍明天的参赛曲目吧。”

“在这里?太冷了吧!”苏晴搓着手说,但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

“就唱最后一遍。”顾言已经拨动了琴弦。

没有钢琴,陈轩就用口哨模仿主旋律;没有鼓,苏晴就找了两根树枝敲击栏杆。在这片被雪覆盖的天台上,四个年轻人创造着属于他们的音乐。

当唱到“大雪求你别抹去,我们在一起的痕迹”时,晓雨的声音微微颤抖,不是因为寒冷,而是因为这一刻太过美好,美好得让她害怕失去。

一曲终了,四周寂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车声。

“我们许个愿吧,”苏晴忽然提议,“在这样的雪夜里许的愿,一定会实现。”

“好啊,什么愿?”陈轩难得地附和。

“不是各自许愿,而是我们一起许个愿。”顾言看着另外三人,神情异常认真,“我们‘四季小队’,不管未来去哪里,考上什么大学,都要一直保持联系,永远不分开。”

晓雨怔怔地看着他,心里某个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

“好啊!我同意!”苏晴率先举手。

陈轩点点头:“听起来不错。”

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晓雨身上,她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感觉雪花落在脸颊上迅速融化。

“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晓雨轻声说,这句话像是承诺,又像是祈祷。

顾言伸出手,掌心向上:“那就这么说定了,四季小队,永远不分离。”

苏晴立刻把手搭上去,陈轩犹豫了一下也放了上去。晓雨看着三双期待的眼睛,终于将自己的手覆在最上面。四只手叠在一起,在雪夜中形成一个小小的温暖堡垒。

“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们也要一起闯天下!”苏晴大声喊道,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顾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相机——那是苏晴的相机,他事先偷偷带来的。他将相机放在栏杆上,设定好定时拍照。

“来,纪念一下这个时刻!”

四人急忙挤在一起,在快门按下的瞬间,他们的笑脸被永远定格。背景是雪夜中的城市灯火,以及天空中依然飘洒的细雪。

那张照片后来被苏晴洗出来四份,每人一张。晓雨在背面写了一行小字:“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四季小队,2008年冬。”

她不知道,这张照片会在十年后的摄影展上再次出现;也不知道,那个雪夜的约定,将需要经历多少误会与分离,才能最终兑现。

从天台下来时,晓雨不小心滑了一下,顾言及时扶住了她。他的手很暖,透过薄薄的手套传递到她的手臂上。

“谢谢。”晓雨轻声说,迅速站稳,脸上泛起不易察觉的红晕。

“小心点,”顾言微笑,“我们的主唱可不能受伤。”

那一刻,晓雨觉得这个雪夜将会永远烙印在她的记忆里,就像歌词中写的那样,大雪也无法抹去。

她不会想到,下一次和顾言在同一场雪中并肩,已是十年之后。而那时,他们之间已隔着一整个青春的距离。

从天台下来时,雪又开始下了。细密的雪花在路灯的光晕中飞舞,像是漫天的萤火。

“我送你们回宿舍吧,”顾言说着,很自然地走到晓雨身边,“路滑。”

陈轩看了看晓雨,又看了看顾言,最终只是轻轻推了推眼镜:“我和苏晴先走一步,你们...慢慢来。”

苏晴会意地眨眨眼,拉着陈轩快步向前走去,留下顾言和晓雨并肩走在后面。

雪夜的校园安静得能听到雪花落地的声音。两人的脚步声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像是一首默契的二重奏。

“冷吗?”顾言轻声问,悄悄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晓雨摇摇头,围巾下的脸颊却微微发烫。她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顾言,雪花落在他浓密的睫毛上,又很快融化。这一刻,她忽然希望这条路能再长一些。

“今天的约定,”顾言突然开口,声音在雪夜中格外清晰,“我是认真的。”

晓雨愣了一下,才明白他指的是天台上的誓言。

“我知道。”她轻声回答,声音几乎被雪落的声音淹没。

顾言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她。路灯下,他的眼神异常认真:“不管以后我们去哪里,读什么大学,我都会找到你。四季小队不会散,我们...也不会。”

这一刻,晓雨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她看着顾言被雪打湿的肩头,看着他眼中自己的倒影,忽然有种想要落泪的冲动。

“好。”她只说了一个字,却用尽了所有的勇气。

顾言笑了,眼角微微下垂的弧度格外温柔。他伸出手,轻轻拂去晓雨发梢上的雪花。这个动作如此自然,仿佛他们已经这样做过无数次。

“明天音乐节决赛,”他说,“不要紧张,你就看着我就好。”

晓雨点点头,感觉脸颊更烫了。

到达女生宿舍楼下时,苏晴正站在门口朝他们招手:“快点啦,再晚宿管阿姨就要锁门了!”

顾言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包装精致的小盒子,塞到晓雨手里:“明天上台前再打开。祝你晚安,晓雨。”

说完,他转身跑进雪中,白衬衫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晓雨捧着那个还带着顾言体温的小盒子,站在原地许久,直到苏晴跑过来拉她。

“哇!这是什么?定情信物吗?”苏晴促狭地笑着。

晓雨没有回答,只是将盒子小心地收进口袋,像是守护着一个珍贵的秘密。

回到宿舍,晓雨躲在被窝里,借着手机微弱的光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条银色的手链,吊坠是一个小小的雪花形状,背面刻着一行细小的字:“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

手链下面,还有一张折叠的纸条:

「晓雨,这条手链我准备了很久,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送给你。今天在天台上,当我看到你站在雪中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个雪花吊坠就是为你而生的。希望它能陪伴你度过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就像我希望能一直陪在你身边一样。明天的比赛,不要紧张,无论结果如何,你在我心中都是最棒的主唱。晚安,明天见。——顾言」

晓雨将手链贴在胸口,感觉心脏跳得厉害。窗外的雪还在下,而她的心里,却像是有一整个春天在悄然绽放。

与此同时,男生宿舍里,顾言正对着手机屏幕发呆。屏幕上是他偷拍的晓雨的照片,画面中的女孩站在雪地里,仰头看着飘落的雪花,侧脸在雪光中显得格外柔和。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陈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顾言慌忙锁屏,转过身:“没什么,明天的乐谱。”

陈轩没有追问,只是淡淡地说:“早点休息吧,明天还要比赛。”

而在女生宿舍的另一间房间里,苏晴正兴奋地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天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我们在天台上许下了永远的约定。晓雨和顾言站在一起的样子好配啊,就像偶像剧里的男女主角。希望他们能一直这样好下去,希望我们四季小队真的能永远不分离...」

这一夜,四个少年各怀心事,在雪花的陪伴下入眠。他们不知道,这个雪夜的约定,将在未来的岁月里经历怎样的考验;也不知道,那条雪花手链,会成为十年后重逢时最重要的信物。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覆盖了所有的痕迹,却覆盖不了少年们心中悄然萌芽的情感。就像晓雨在日记本上新写下的那句话:

“有些印记,注定要在大雪中生长,在时光中永恒。”

(第二章完)

第一卷第三章:雪夜印记

校园音乐节决赛前的周末,宣城迎来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

雪花从午后开始飘落,到傍晚时分,整个城市已被覆上一层纯净的银白。苏晴在“四季小队”的聊天群里兴奋地提议,趁着雪夜去学校天台进行最后一次排练,为决赛寻找灵感。

当晓雨裹着厚厚的围巾走上天台时,发现顾言已经在那里了。他正背对着她,调试着吉他弦,肩头落着薄薄的雪花。天台的栏杆上堆着雪,远处的城市灯火在雪夜中显得格外温暖,天边泛着冬日特有的暖色调余晖——正是图片中定格的那个画面。

“你来了。”顾言转过身,眼中映着雪光,“他们俩说晚点到,我们先开始?”

晓雨点点头,放下琴谱。雪花落在她的睫毛上,很快融化成细小的水珠。她正要开口,却发现顾言正怔怔地看着她。

“怎么了?”她下意识摸了摸脸。

“没什么,”顾言轻笑,耳根在寒冷中泛红,“只是觉得...这一幕很熟悉。”

熟悉。晓雨心中一动。的确,从踏上天台的那一刻起,她就有种奇异的错觉,仿佛这个雪夜,这个场景,早已在某个梦境中出现过无数次。

排练出奇地顺利。当晓雨唱到“大雪求你别抹去,我们在一起的痕迹”时,顾言的吉他声格外温柔,像是怕惊扰了雪花飘落的节奏。

“停一下,”顾言突然打断,“这里,我觉得和声可以改一下。”

他自然地走到晓雨身边,指着琴谱上的某一处。两人靠得很近,晓雨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气息,混合着冬夜的清冷。

“你看,如果把这个音升高半度,”顾言的手指在琴谱上轻轻划过,不经意间触到晓雨的手背,“会不会更有大雪纷飞的感觉?”

那一触即分的温度,让晓雨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起头,正好对上顾言的目光。雪花在他们之间静静飘落,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远处城市的喧嚣褪去,只剩下彼此清晰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天台的铁门被推开,苏晴兴奋的声音传来:“哇!这也太美了吧!”

晓雨慌忙后退一步,与顾言拉开距离。陈轩跟在苏晴身后,手里提着热饮,目光在晓雨和顾言之间短暂停留,镜片后的眼神难以捉摸。

“你们刚才在排练吗?我们是不是错过什么了?”苏晴狡黠地眨眨眼,故意问道。

顾言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正好,我们来合一遍完整的。”

四人站在飘雪的天台上,音乐声响起时,晓雨忽然有种错觉——这一幕,仿佛早已注定。就像她歌词里写的那样,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

排练结束后,苏晴提议拍照留念。她架好相机,设定好延时拍摄。

“快来!我们要把这刻永远留下来!”

四人挤在镜头前,背景是雪夜中的城市。快门按下的瞬间,顾言悄悄向晓雨靠近了些,而晓雨的嘴角,扬起了一个连自己都没有察觉的弧度。

这张照片,后来被苏晴洗出来四份,每人一张。晓雨在背面写了一行小字:“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四季小队,2008年冬。”

她不知道,这张照片会成为十年后苏晴摄影展上的关键展品;也不知道,这个雪夜的默契与悸动,将需要经历多少误会与分离,才能兑现为图片中那般坚定的牵手与凝视。

许多年后,当晓雨在苏晴的摄影展上再次看到这张放大处理的照片时,才注意到当时顾言看向她的眼神,早已写满了未来十年的深情。

而此刻,雪还在下,他们的青春,正如同图片上方的金色标题所预示的那样,刚刚翻开名为“时间煮雨”的序章。

“时间煮雨,煮不尽年少真心。”回去的路上,顾言轻声念着晓雨歌词里的句子,“这句话,写得真好。”

晓雨没有回答,只是将脸埋进围巾里,藏起微微上扬的嘴角。

雪地上,两行并排的脚印,向着灯火通明的远方延伸。仿佛预示着,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他们终将如同图片中那样,并肩走过漫长岁月,成为彼此生命中“大雪无法抹去的印记”。

01音乐节的风波

校园音乐节决赛在周六晚上准时举行。宣城一中的礼堂里座无虚席,五彩的灯光在舞台上流转,营造出梦幻的氛围。

后台,晓雨紧张地攥着裙角,雪花手链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顾言走到她身边,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背:"别紧张,就像我们练习时那样。"

他的触碰让晓雨的心跳稍稍平复。就在这时,主持人报出了他们的名字:"接下来,有请'四季小队'带来原创歌曲《时间煮雨》!"

灯光暗下,四人走上舞台。晓雨深吸一口气,看向台下的观众,却在第一排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她的母亲。那个本该在医院照顾父亲的女人,此刻正微笑着对她点头。

音乐响起,晓雨闭上眼,沉浸在旋律中。当她唱到"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时,声音里带着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颤抖。顾言的吉他声适时加入,像是无声的鼓励。

演出进行到一半时,意外发生了。晓雨的母亲突然站起身,脸色苍白地向外走去。晓雨的心一紧,歌词差点忘记。就在这时,顾言即兴加入了一段吉他独奏,巧妙地为她争取了时间。

"加油。"他用口型对她说。

晓雨点点头,重新投入演唱。当最后一句"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落下时,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他们成功了。

下场后,晓雨迫不及待地寻找母亲的身影,却在后台的角落听到了压抑的争吵声。

"妈,你怎么来了?爸爸他..."

"你爸爸的情况不太好,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晓雨,我们可能...需要更多钱。"

晓雨的脸色瞬间苍白。这时,顾言拿着四瓶水走过来,正好听到了这番话。

"阿姨,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他关切地问。

晓雨的母亲摇摇头,拉着晓雨快步离开。临走前,晓雨回头看了顾言一眼,那眼神复杂得让他怔在原地。

当晚的庆祝派对,晓雨没有出现。苏晴打了好几个电话都没人接,最终从晓雨的邻居那里得知,她的父亲病情恶化,已经转院到省城。

"我们要不要去看看她?"苏晴担心地问。

顾言沉默片刻,摇摇头:"给她一些空间吧。明天我去医院找她。"

然而第二天,当顾言赶到医院时,却得知晓雨的父亲已经转院到北京。更让他震惊的是,护士递给他一封信:"这是那个女孩留给你的。"

信很短,只有寥寥数语:

「顾言,抱歉以这种方式不告而别。父亲病重,我不得不随家人前往北京。音乐节的回忆很美好,但有些承诺,可能注定无法实现。勿念。晓雨」

顾言握着那封信,在医院的走廊里站了很久。雪花手链还在他的口袋里,原本准备在比赛结束后正式送给她。

与此同时,苏晴在家里接到了晓雨的电话。

"我要走了。"晓雨的声音带着哭腔,"帮我跟大家说声对不起,特别是...顾言。"

"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苏晴急切地问,"你们昨天不是还好好的吗?"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最终只传来忙音。

一周后,关于晓雨离开的谣言在校园里传开。有人说她因为父亲病重被迫辍学,也有人说她家里欠下巨债,不得不举家搬迁。

最让顾言难以接受的是,陈轩在某天放学后找到他,欲言又止地说:"我听说...晓雨离开前,收到了一所北京艺术学校的特招通知书。"

顾言愣在原地。所以,她是因为有了更好的前途才离开的吗?那些雪夜里的承诺,那些音乐中的默契,难道都是假的?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的晓雨正坐在前往北京的火车上,手里紧紧攥着母亲给她的车票。车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就像她匆匆结束的青春。

而那张音乐节上四人合影的照片,被她小心地夹在日记本里。照片背面,除了之前写下的那句话,又多了一行小字:

"对不起,辜负了那个雪夜的约定。"

火车驶入隧道,黑暗吞没了晓雨脸上的泪水。她不会知道,这个误会,要让十年时光来化解。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卷第一章我们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