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一卷第一章我们的十年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

第一卷第三章:音乐节的风波

火车在夜色中疾驰,晓雨靠在车窗上,望着窗外模糊的灯火。母亲在她身旁熟睡,脸上还带着泪痕。她轻轻打开日记本,那张四人合影在昏暗的车灯下显得格外珍贵。

手指抚过照片上顾言的笑脸,晓雨的眼泪再次涌出。她从口袋里掏出那条雪花手链,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的光芒。这是顾言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也是最后一份。

"对不起。"她在心里默默地说,"对不起不能当面告别,对不起要辜负我们的约定。"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亮起,是苏晴发来的短信:

「晓雨,无论你在哪里,四季小队永远都在。等你回来。」

晓雨握紧手机,泪水滴落在屏幕上。她多么想回复,想告诉他们真相,想说自己并不愿意离开。但她不能。母亲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你爸爸的医药费是个无底洞,我们不能连累别人。"

与此同时,在宣城一中的天台上,顾言独自一人坐在雪地里。手中攥着晓雨留下的信,已经看了无数遍。雪花飘落在信纸上,模糊了字迹。

"所以,就这样结束了吗?"他对着夜空轻声问。

身后传来脚步声,苏晴和陈轩走了过来。苏晴红着眼眶,显然刚哭过。

"我打听到了一些消息,"陈轩的声音很轻,"晓雨的爸爸需要做心脏移植手术,费用至少需要八十万。"

顾言猛地抬头:"八十万?"

"嗯。"陈轩推了推眼镜,"而且...她确实收到了北京现代音乐学校的特招通知书,但据说她拒绝了。"

苏晴惊讶地问:"为什么?那不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吗?"

"因为..."陈轩顿了顿,"那所学校学费很贵,她要把所有的钱都留给父亲治病。"

三人陷入沉默。雪越下越大,就像他们第一次在这里许下约定的那个夜晚。

"我要去找她。"顾言突然站起来,"我知道这很冲动,但我不能就这样放弃。"

苏晴拉住他:"你知道北京有多大吗?你去哪里找她?"

"总有办法的。"顾言的眼神异常坚定,"我答应过她,大雪也无法将我们分开。"

然而命运总是爱开玩笑。就在顾言准备出发去北京的前一天,他的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作为独子,他不得不留下来照顾父亲,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时间飞逝,高考、大学、工作...生活的轨迹将曾经的"四季小队"带往不同的方向。顾言最终没能去北京,而是留在了省城的音乐学院;陈轩如愿考上了医科大学;苏晴去了上海学习摄影。

而晓雨,就像人间蒸发一样,失去了所有联系。

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有些印记,就像晓雨歌词里写的那样,大雪也无法抹去。

每当顾言弹起《时间煮雨》,总会想起那个雪夜,想起晓雨唱歌时专注的侧脸,想起她收到手链时惊喜的眼神。

他不知道的是,在北京的一家小录音室里,晓雨也经常在深夜弹唱这首歌。她的桌上始终放着那张四人合影,照片已经泛黄,但回忆依然鲜明。

"顾言,"她对着照片轻声问,"你还在唱歌吗?"

窗外,北京的雪静静落下,与宣城的雪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陪在身边的人,已经不在身边。

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十年的时光即将走到尽头。下一次相遇,已经在不远的将来等待着他们。

(第三章 完)

第二卷第一章:十年一瞬

十年后,北京。

深秋的北京,银杏叶洒满人行道,像是铺了一地的碎金。林晓雨快步走过繁华的CBD街区,手中紧握着刚刚签下的音乐制作合同。十年光阴,将她从一个青涩的高中生,打磨成业内小有名气的音乐制作人。

手机响起,是苏晴发来的消息:

「同学会日期定了,下周六晚上七点,宣城大酒店。晓雨,这次你一定要来。」

晓雨的手指在屏幕上方停顿。十年了,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再也没回过宣城。那个装满青春记忆的小城,连同雪夜里许下的约定,都被她深深埋藏在心底。

她点开苏晴发来的电子请柬,目光在嘉宾名单上停留——顾言的名字赫然在列。

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回到公寓,晓雨习惯性地打开音乐平台,随机播放的歌曲前奏让她瞬间僵住。

吉他声清澈如水,一个熟悉又陌生的男声缓缓唱起:

"风吹雨成花,时间追不上白马..."

是《时间煮雨》。但这不是她的版本,而是一个男声的翻唱。晓雨颤抖着手点开歌手信息——"顾言"。

十年了,他还在唱这首歌。

歌声在公寓里回荡,晓雨的眼前模糊了。她仿佛又回到那个雪夜的天台,四个少年并肩而立,许下永不分离的誓言。

手机再次响起,是苏晴的来电。

"晓雨,你看到消息了吗?顾言...他这些年在音乐圈发展得不错,这首《时间煮雨》的翻唱版本,在平台上很受欢迎。"

晓雨轻轻"嗯"了一声,目光落在窗外的车水马龙上。

"还有,"苏晴的声音突然变得小心翼翼,"顾言可能会带未婚妻来同学会。"

未婚妻。这三个字像一根针,轻轻扎在晓雨心上。

"是吗?那很好。"她努力让声音保持平静。

挂断电话后,晓雨从抽屉深处拿出一个铁盒。里面装着青春的记忆:那张雪夜天台的合影、已经泛黄的信纸,还有...那条雪花手链。

手链在灯光下闪烁着温柔的光芒,仿佛十年的时光从未流逝。

与此同时,在上海飞往北京的航班上,顾言关闭了音乐播放器。邻座的未婚妻叶琳轻声问:"又在听那首歌?"

顾言笑了笑,没有回答。窗外云海翻涌,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三天前,苏晴告诉他晓雨会参加同学会。十年了,他终于能再见到那个在他青春里留下最深印记的女孩。

飞机开始下降,北京城的轮廓在云层下若隐若现。顾言无声地叹了口气:

"晓雨,十年了,你还好吗?"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十年的时光即将在这一刻交汇。那些大雪无法抹去的印记,终于要在时光的煮炼中,显现出它们真正的模样。

(第四章 完)

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顾言深吸一口气。十年了,他终于要再次踏上这座有着她的城市。

叶琳轻轻挽住他的手臂:"紧张?"

"有点。"顾言没有否认。透过机场的玻璃窗,他看见自己的倒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穿着校服、抱着吉他的少年。

出租车驶往市区的路上,顾言一直看着窗外。北京的秋天很美,却美不过记忆里宣城那个飘雪的夜晚。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十年前没能送出去的雪花手链。

"我们先去酒店放行李,然后..."叶琳查看着行程表,"晚上你和制片人有个饭局。"

顾言心不在焉地点头。手机屏幕上,苏晴刚刚发来晓雨现在的住址——就在他们即将入住的酒店附近。命运,有时候巧合得让人心惊。

与此同时,晓雨正在工作室里完成最后的编曲工作。客户要求一首带有青春回忆感的歌曲,她不由自主地再次弹起了《时间煮雨》。

"林老师,您这段旋律真美。"新来的实习生忍不住赞叹。

晓雨的手指停在琴键上,轻声说:"这是一个...老朋友写的歌。"

窗外,暮色渐沉。晓雨收到苏晴的短信:

「顾言今天到北京,住王府酒店。晓雨,有些误会该解开了。」

晓雨的心猛地一跳。王府酒店,就在她工作室对面。十年的距离,突然变得只有一条街那么近。

她走到窗边,望着对面酒店的灯火通明。某个亮着的窗户后面,会不会有他?

就在这时,一辆出租车在酒店门口停下。晓雨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下车——即使隔着十年时光,她也能一眼认出那是顾言。

他更高了,肩膀更宽了,穿着剪裁得体的西装,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多了成熟男人的沉稳。但那个侧影,那个走路的姿态,依然是她记忆中的模样。

晓雨下意识地后退一步,躲在窗帘后面。心跳快得发疼。

顾言似乎感应到什么,抬头望向她工作室的方向。夜色朦胧,他们谁也没有看清对方,却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命运的牵引。

手机响起,是顾言发来的新歌链接。晓雨点开,歌声在工作室里流淌:

"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

"时间煮雨,煮不尽年少真心..."

歌声里,晓雨听见了十年的等待,十年的寻找。她捂住嘴,泪水无声滑落。

而对面的酒店里,顾言站在窗前,望着晓雨工作室的方向。叶琳走到他身边:"在看什么?"

"没什么。"顾言轻声说,"只是觉得,这座城市有个人,等了十年。"

夜色渐深,两扇相对的窗户,两个十年未见的人。明天的同学会,将是一场迟到十年的重逢。

而此刻的苏晴,正在宣城整理老照片。她翻到那张雪夜天台的合影,轻轻擦拭着表面。照片背面,晓雨清秀的字迹依然清晰:

"大雪也无法抹去的印记——四季小队,2008年冬。"

她微微一笑,将照片小心收好。明天的同学会,该让这个印记重见天日了。

第二卷第二章:重逢在雪落时

深冬的宣城,雪花如期而至。

林晓雨站在酒店大堂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出神。十年了,她终于回到了这座装满回忆的小城。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腕上的雪花手链——这是她昨晚特意从铁盒里取出来戴上的。

"晓雨!"

苏晴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晓雨转身,看见好友穿着红色大衣朝她跑来,时间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你终于来了!"苏晴紧紧抱住她,"其他人都在宴会厅了,顾言他..."

苏晴的话音未落,晓雨就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顾言站在宴会厅门口,正低头听着身旁的女子说话。他穿着深灰色的西装,比记忆中更加挺拔成熟。而那个女子——应该就是他的未婚妻叶琳——穿着一袭优雅的白色长裙,笑容温婉。

晓雨的心猛地一紧。十年光阴,到底还是改变了太多东西。

"走吧,去打个招呼。"苏晴轻轻推了推她。

就在晓雨犹豫时,顾言抬起头,目光穿过人群,准确无误地落在了她身上。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他朝她走来,每一步都像是慢动作。晓雨能清楚地看见他眼中的惊讶、复杂,以及一丝她读不懂的情绪。

"晓雨。"他停在她面前,声音比记忆中更加低沉,"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晓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

叶琳也走了过来,自然地挽住顾言的手臂:"这位就是林小姐吧?顾言经常提起你,说你是他高中时代最好的音乐搭档。"

最好的音乐搭档。这个称呼让晓雨的心微微刺痛。

宴会厅里响起轻柔的音乐,恰巧是《时间煮雨》的钢琴版。晓雨注意到顾言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听说你现在是很有名的音乐制作人。"顾言轻声说。

"你也是,你的歌很受欢迎。"

两人之间的对话礼貌而疏离,就像真的只是多年未见的老同学。

直到叶琳被其他客人叫走,苏晴也去招呼别人,他们才终于有了独处的机会。

"你..."两人同时开口,又同时停住。

最后还是顾言先打破了沉默:"这些年,过得好吗?"

晓雨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轻声道:"挺好的。你呢?"

"我也挺好。"

又是一阵沉默。钢琴曲正好播到那段他们曾经一起改编的旋律。

"你还在做音乐,我很高兴。"晓雨轻声说。

顾言深深地看着她:"因为我答应过你,大雪也无法将我们分开。"

晓雨猛地抬头,对上他认真的眼神。那句话,是十年前他们在雪夜天台上许下的承诺。

就在这时,宴会厅的灯光暗了下来,主持人走上舞台:"接下来让我们欢迎特别嘉宾——林晓雨小姐和顾言先生,为我们重现当年'四季小队'的经典曲目!"

晓雨惊讶地看向苏晴,好友朝她狡黠地眨眨眼。而顾言已经朝她伸出手:

"愿意再和我唱一次《时间煮雨》吗?"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晓雨将手放在顾言掌心。那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十七岁的那个雪夜。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当顾言的吉他声和她的歌声再次交织,十年时光带来的隔阂突然消失了。他们依然是最懂彼此的音乐知己。

唱到"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时,晓雨看见顾言眼中闪烁的泪光。

一曲终了,全场寂静,随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但在晓雨耳中,世界是安静的,安静得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顾言放下吉他,走到她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正是十年前没能送出去的那个盒子。

"这条手链,我保存了十年。"他打开盒子,里面的雪花手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现在,终于可以物归原主了。"

晓雨的眼泪终于落下。她抬起手腕,露出戴着的同款手链:

"我一直都戴着它。"

在所有人的惊呼声中,顾言轻轻将她拥入怀中。这个拥抱,迟到了整整十年。

"对不起,"他在她耳边低语,"让你等了这么久。"

窗外,雪越下越大。而这一次,大雪终于没有再将他们分开。

(第二章 完)

第二卷第三章:雪落无声的真相

宴会厅的喧嚣被隔绝在门外,顾言带着晓雨来到酒店顶楼的观景台。雪花无声飘落,将整座城市温柔覆盖,恍如十年前那个许下约定的雪夜。

"对不起。"两人异口同声,又同时怔住。

顾言苦笑:"为什么道歉?该说对不起的是我。当年你父亲病重,我却没能陪在你身边。"

晓雨惊讶地抬头:"你怎么会知道..."

"三年前,我在北京的一家医院偶遇了你母亲。"顾言望向远方的雪幕,"她告诉我一切。你父亲的心脏移植手术,那些天文数字的医疗费,还有你为了省钱放弃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晓雨的眼泪无声滑落。那些被她深埋的往事,此刻被轻轻揭开。

"那你为什么..."她的声音哽咽,"为什么这些年从不联系我?"

顾言从钱包里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小心翼翼地展开。那是十年前晓雨留给他的信,但上面多了一行陌生的字迹:

「配不上你的人是我,祝你前程似锦。」

"这行字..."晓雨震惊地抚过纸条,"不是我写的!"

"我知道。"顾言轻声说,"三年前见到你母亲时,我就知道是有人篡改了纸条。但当时你已经去了国外进修,而我..."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而我父亲那时刚确诊癌症,我需要留在省内照顾他。等我处理好一切去找你时,你已经有了新的生活。"

雪花落在晓雨的睫毛上,化作细小的水珠。原来这些年,他们一直在错过。

"那叶琳..."她轻声问。

"只是朋友。"顾言认真地看着她,"她知道我们的故事,今天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帮忙的。"

晓雨想起叶琳离开时那个意味深长的微笑,突然明白了什么。

"可是陈轩当年为什么要..."她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

是苏晴发来的消息:「速来320房间,有重要发现!」

当他们赶到房间时,苏晴正对着一本陈旧的日记本抹眼泪。陈轩站在窗边,脸色苍白。

"我都说了。"陈轩的声音沙哑,"当年是我模仿晓雨的笔迹改了纸条,也是我散布晓雨是为了前途去北京的谣言。"

"为什么?"顾言不可置信地问。

陈轩痛苦地闭上眼:"因为我嫉妒。嫉妒你们的天赋,嫉妒你们轻而易举就能获得我努力争取的一切。更因为...我也喜欢晓雨。"

房间里一片寂静。苏晴红着眼眶举起日记本:"这是陈轩的日记,他这些年一直在后悔。当年他父亲生意失败,家里压力太大,他一时糊涂..."

晓雨看着窗外纷飞的大雪,突然想起音乐节那天,陈轩看着她时复杂的眼神。原来青春的遗憾,大多源于年少时说不出口的心事。

"都过去了。"她轻声道。

陈轩震惊地抬头:"你不恨我?"

"恨过。"晓雨微微一笑,"但更感谢那段经历让我成长。而且..."

她看向顾言:"如果不是这些误会,我们可能不会懂得珍惜重逢的可贵。"

顾言握住她的手,雪花手链在灯光下交相辉映。

苏晴破涕为笑:"既然误会都解开了,那我们四季小队是不是该重组了?"

陈轩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只要你们还愿意接纳我这个罪人。"

四个人的手重新叠在一起,就像十年前那个雪夜。这一次,再也没有什么能将他们分开。

离开房间时,顾言轻声问晓雨:"所以现在,我可以正式追求你了吗?"

晓雨没有回答,只是踮起脚尖,在他脸颊落下轻轻一吻。

这个迟到了十年的吻,比想象中更加甜蜜。

(第三章 完)

第二卷第四章:时光煮雨的答案

雪后初晴的清晨,晓雨独自来到宣城一中的旧址。十年过去,母校已经搬迁新址,这里即将改建为商业中心。她站在锈迹斑斑的校门前,恍惚间又听见当年音乐教室传来的琴声。

"就知道你会来这里。"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顾言捧着两杯热咖啡站在晨光里,黑色大衣肩头还沾着未化的雪花。

"怎么找到我的?"晓雨接过咖啡,温热透过纸杯传到掌心。

"记得你说过,每次心情复杂时都会回母校走走。"顾言轻轻推开生锈的铁门,"要不要进去看看?"

废弃的校园被积雪覆盖,梧桐树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轻颤。他们沿着记忆中的路线走向音乐教室,却在走廊拐角意外发现墙面保存完好——上面还留着当年"四季小队"的涂鸦签名。

"没想到还在。"晓雨指尖抚过斑驳的字迹,那些褪色的颜料仿佛还带着青春的温度。

顾言从口袋里取出马克笔,在原有签名旁添上新的日期。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在他侧脸投下温柔的光影。

"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在等你回来。"他轻声说,"每次演出都会留最好的位置,想着也许某天你会突然出现。"

晓雨望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想起在北京最艰难的那段日子。父亲术后感染,医药费压得她喘不过气时,总能在信箱里发现匿名寄来的音乐节门票。现在想来,那些都是顾言演出的场次。

"那些门票..."她刚开口,就被远处传来的钢琴声打断。

废弃的音乐教室里,陈轩正坐在那架走音的旧钢琴前弹奏《时间煮雨》。苏晴举着手机在录影,看见他们时调皮地眨眨眼:"就知道你们会来。"

"这是我们赔罪的礼物。"陈轩停下演奏,指向角落——那里摆放着重新调试的乐器,连当年用过的谱架都找了出来。

阳光透过灰尘在空气中飞舞,四个三十岁的人像少年时期那样各就各位。当音乐响起时,时光仿佛倒流回那个改变命运的夏天。

这次即兴演奏被苏晴上传到网络后意外走红。无数网友被他们跨越十年的故事感动,#时光煮雨#的话题登上热搜榜首。

"有个制作人想找我们合作专辑。"几天后,顾言拿着合同找到晓雨,"但需要原创歌手亲自参与制作。"

晓雨翻阅着合同条款,目光在"需要双方共同创作新曲"处停留。她抬头看向顾言,发现他耳根微微发红——这个习惯从少年时代就一直没变。

"你早就计划好了?"她忍住笑意。

"只是觉得..."顾言轻声说,"我们的故事还差一首圆满的结局曲。"

新歌录制选在除夕夜。当城市被烟花点亮时,他们站在录音棚的落地窗前看雪。陈轩和苏晴借口买年宵提前离开,留下心照不宣的独处空间。

"其实我写过很多歌给你。"顾言突然说,"从你离开后的第一年开始,每年一首。"

他从控制台底下抱出木匣,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十张手写乐谱。最早的那张已经泛黄,日期标注着晓雨离开后第七天。

晓雨一张张翻阅那些谱子,在最新那首的副歌部分停住目光——旋律明显呼应着《时间煮雨》的主题,歌词却透着释然与期待:

时光煮雨十年期/终于等到雪停息/若是人间有奇迹/便是与你再相遇

录音棚的时钟指向零点,窗外升起绚烂的烟花。在爆竹声的掩护下,晓雨轻声问:"现在回答还来得及吗?"

顾言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按下录音键对着话筒唱起即兴的和声。两个声音在雪夜中交织,如同命运早已写好的乐章。

(第四章 完)

第二卷第五章:录音棚里的心跳

新专辑的录制工作在一个飘着细雪的清晨正式开始。录音棚坐落在北京798艺术区的一栋红砖老厂房里,巨大的玻璃窗外是光秃秃的梧桐枝桠,偶尔有麻雀扑棱着翅膀掠过。

晓雨提前半小时到达,却发现录音棚的灯已经亮着。推开门,顾言正背对着她调试设备,晨光将他专注的侧脸勾勒得格外温柔。

"吃早餐了吗?"他转身举起手中的纸袋,"买了你以前最喜欢的豆沙包。"

晓雨怔住。十年前的高中时光,他总会在早自习时往她课桌里塞一个温热的豆沙包,那时她以为只是巧合。

"你还记得..."

"关于你的事,我都记得。"顾言将温热的包子递给她,指尖不经意相触时,两人都微微一顿。

录制过程比想象中艰难。尽管有着年少时的默契,但十年的空白期依然需要磨合。在第三遍重录《时间煮雨》的副歌部分时,晓雨突然停下。

"这里不对。"她指着乐谱摇头,"感情太满了,反而显得刻意。"

顾言摘下耳机走近:"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像这样。"晓雨自然地握住他的手放在自己喉部,"感受发声的震动,要像雪落在地上那样轻。"

这个突如其来的亲密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晓雨慌忙想松手,却被顾言轻轻反握住。

"我明白了。"他就着这个姿势轻声哼唱起来,声带的震动通过相触的皮肤传递,"是要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对吗?"

晓雨红着脸点头,突然发现他今天喷了雪松味的香水——那是她大学时在博客里随口提过喜欢的味道。

午餐时分,苏晴带着便当来探班,见状故意大声咳嗽:"看来我们来得不是时候?"

陈轩跟在后面憋着笑:"要不我们先回避三小时?"

"别闹。"晓雨夺回手,耳尖却红得透明。

趁着另外两人布置餐食,顾言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腕:"周末要不要去个地方?我写了首新歌想给你听。"

"哪里?"

"秘密。"他眨眨眼,这个孩子气的表情让他瞬间变回十七岁的少年。

周五的录制意外顺利。当最后一句"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录制完成时,窗外真的飘起了雪花。控制台的红灯熄灭的瞬间,顾言突然对着话筒说:"等等,还有句话要补录。"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走进录音间,透过玻璃深深望着晓雨:

"林晓雨,这次换我等你。不管多久。"

监控喇叭里传出他清晰的心跳声,原来他一直戴着贴身麦克风。晓雨红着眼眶笑了,对着话筒轻声回应:"这次不会让你等太久。"

窗外,初雪静静覆盖着老厂房的红砖墙。制作人看着监控屏上两人相视而笑的样子,对助理感叹:"这专辑要是卖不好,简直天理难容。"

(第五章 完)

第二卷第六章:北海道的雪与诗

周末的清晨,晓雨拖着行李箱站在机场出发大厅,看着航班信息屏上「北京-札幌」的航班状态发呆。直到顾言拿着两杯热可可出现,她才确信这真的不是梦。

"专辑的冬日取景?"她接过饮料,暖意从掌心蔓延到心口。

顾言神秘地笑笑,大衣口袋里装着新歌乐谱和一枚未送出的戒指。

飞机穿越云层时,他递来耳机:"听听看这次的外景企划。"流淌出的却是首未听过的曲子,旋律像雪花轻吻窗舷。

「落雪的长廊/我们走过十年时光/错位的章节/终于续写新的诗行」

晓雨蓦然认出这是她大学时发表在匿名博客上的诗。那个早已废弃的博客,连苏晴都不知道的存在。

"你怎么会..."

"因为每条与你相关的线索,都是我黑暗里的光。"他低头调整安全带,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影。

札幌的夜晚,他们在薄野神社的石阶上发现被雪覆盖的音乐盒。拧动发条,流淌出的竟是《时间煮雨》的变调。顾言在晓雨惊诧的目光中单膝跪地:

"这个音乐盒,我每年雪季都会来上一次发条。总想着也许某天,能和你一起听见。"

晓雨的眼泪滴在雪地里融出小洞。远处传来钟声,他轻轻为她戴上戒指,两个人在雪地里相拥,像两棵终于相遇的树。

(第六章 完)

第二卷第七章:初雪里的永恒

新专辑《雪落无声》发行当天,恰逢北京初雪。晓雨裹着驼色大衣站在唱片店橱窗前,玻璃倒影里出现顾言捧着黑胶唱片的身影。

"最后一首曲名为什么是空白的?"她指着唱片侧封的留白处。

顾言从大衣口袋取出钢笔,在橱窗的雾气上写下一行字:「第七章 晓雨」。

原来他悄悄录下了北海道夜晚的心跳声,那些藏在雪音里的告白,被谱成了终曲。

三年后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晓雨在安可环节被邀上台。顾言正在演奏新编的《时间煮雨》,看到她时即兴加入一段旋律——正是他们初遇时音乐教室里的即兴片段。

"这首曲子永远缺个女声。"他对着全场观众伸出手,"林晓雨女士,愿意和我完成最后的章节吗?"

在如雷的掌声中,晓雨走向钢琴,无名指上的戒指在聚光灯下闪烁。他们相视一笑,音符在交错的指间绽放成永恒的雪色诗篇。

第一卷:青春篇·初遇的旋律

第一章:雨天的和弦

九月的宣城一中,梧桐叶刚刚染上第一抹秋色。林晓雨抱着刚领的新课本,低头走在教学楼走廊里。作为刚转入这所省重点高中的新生,她还没有完全适应这里的环境。

“借过!麻烦借过!”一个清脆的女声从身后传来。

晓雨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个抱着大摞音乐器材的女生撞了个满怀。课本散落一地,而那个女生怀里的乐谱也如雪花般飘散。

“对不起对不起!”女生慌忙道歉。她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睛亮得像秋天的星星。“我是高三(2)班的苏晴,你是新来的转学生吧?”

晓雨点点头,蹲下身帮忙收拾残局。手指触到一张乐谱时,她不禁轻声念出上面的音符:“这个转调很特别...”

“你懂音乐?”苏晴惊喜地问。

“一点点。”晓雨轻声回答。其实何止一点点,音乐是她从小到大唯一的伙伴,尤其是在父亲生病后,钢琴成了她最好的倾诉对象。

就在这时,一阵吉他声从走廊尽头的音乐教室传来。旋律流畅而深情,晓雨不自觉地被吸引。

“是顾言!”苏晴眼睛一亮,“我们学校的吉他王子。要不要去看看?”

还没等晓雨拒绝,苏晴已经拉着她向音乐教室走去。

透过门缝,晓雨看见一个穿着白衬衫的男生坐在窗边弹吉他。午后的阳光透过梧桐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移动,旋律如流水般倾泻。

“他弹的是自己写的曲子。”苏晴小声说,“顾言可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成绩好,长得帅,还会写歌。就是有点高冷,很少和人深交。”

晓雨怔怔地看着那个身影。那一刻,她想起了自己那些尘封的乐谱,那些只能在深夜独自弹奏的旋律。

突然,吉他声停了。顾言抬起头,正好对上晓雨的目光。

四目相对的瞬间,晓雨的心跳漏了一拍。

“有事吗?”顾言的声音比想象中要温和。

苏晴一把推开门:“顾言,给你介绍个知音!这是新转来的林晓雨,她也懂音乐!”

顾言的目光落在晓雨身上,带着些许探究。晓雨下意识地想逃,却被他接下来的话定在原地:

“你觉得刚才那首曲子怎么样?”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晓雨身上。她深吸一口气,轻声道:“第三小节的转调很巧妙,但如果在结尾处加入一个减七和弦,可能会更有层次感。”

教室里一片寂静。晓雨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正准备道歉,却看见顾言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

“你说得对。”他重新抱起吉他,“能具体说说吗?”

就这样,一个普通的午后,因为音乐,三个年轻人的命运开始交织。而他们都不知道,这场偶然的相遇,将奏响怎样一段青春的乐章。

第二章:四季小队的诞生

一周后,校园公告栏前围满了学生。

“校园音乐节?”苏晴踮着脚看公告,“要求以乐队形式参赛...太好了!我们组个乐队吧!”

顾言不置可否,目光却飘向一旁沉默的晓雨。自从上次在音乐教室的交流后,他发现这个转学生身上有种特别的音乐天赋。

“还缺一个键盘手。”顾言若有所思。

“陈轩啊!”苏晴拍手,“他钢琴十级,就是人太闷了,整天泡在图书馆。”

午后的图书馆,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在书架上投下温暖的光斑。陈轩坐在靠窗的位置,鼻梁上的眼镜微微下滑,正专注地演算一道物理题。

“组乐队?”陈轩推了推眼镜,眉头微皱,“我没时间。”

苏晴不死心地趴在他的课桌上:“可是音乐节一等奖有三千元奖金哦!”

听到“奖金”二字,晓雨的眼睛亮了一下。这个细微的变化被顾言尽收眼底。

“我们可以试试原创歌曲。”顾言突然说,“晓雨写词曲,我编曲,苏晴打鼓,陈轩键盘。”

陈轩的目光在三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落在苏晴期待的脸上,轻轻叹了口气:“什么时候排练?”

就这样,“四季小队”悄然成立。队名是晓雨取的,她说音乐就像四季,有春雨的温柔,夏日的热烈,秋风的忧伤,冬雪的纯净。

第一次正式排练选在周末的音乐教室。晓雨带来了一首未完成的曲子——《时间煮雨》。

“时间煮雨,煮的不是遗忘,而是深埋心底的未竟之约。”她轻声解释歌词的意境。

顾言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拿起吉他,即兴加入一段前奏。陈轩的钢琴声恰到好处地融入,苏晴的鼓点给曲子注入了生命力。

当四个声音第一次完美融合时,窗外突然下起了雨。雨声成为他们音乐中最自然的和声。

“太美了。”演奏结束,苏晴第一个打破沉默,“晓雨,你真是个天才!”

晓雨害羞地低下头,却意外对上顾言赞赏的目光。那一刻,她的心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排练结束后,雨还没有停。晓雨站在教学楼门口,望着雨幕发愁——她忘了带伞。

“我送你吧。”顾言撑开一把黑色的伞,“顺路。”

其实他们并不顺路。但那一刻,谁也没有说破这个善意的谎言。

雨中的梧桐道格外安静,只有雨滴打在伞面上的声音。两人并肩走着,距离恰到好处,却又莫名亲近。

“你为什么转学来宣城?”顾言突然问。

晓雨沉默片刻,轻声道:“我爸爸生病了,宣城的医疗条件更好。”

顾言没有继续追问,只是轻轻将伞往她那边又倾斜了一些。

送到晓雨家楼下时,雨刚好停了。天边出现一道淡淡的彩虹。

“谢谢你。”晓雨轻声说。

顾言微微一笑:“明天见。”

转身离开时,他在心里默默说:谢谢你的音乐,让我听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而晓雨不知道的是,在她上楼后,顾言并没有立即离开。他站在街角,直到看见她房间的灯亮起,才转身走入暮色中。

这个雨天,成了他们记忆中共同的第一页。而属于“四季小队”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青春篇·待续)

第三卷:青春篇·盛夏的乐章

第一章:藏在音符里的秘密

校园音乐节初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四季小队"的排练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每天放学后,音乐教室里总会传出断断续续的旋律声。

"停!"顾言第十三次叫停排练,"晓雨,副歌部分你的声音太收了,要更放开一些。"

晓雨攥着话筒,紧张得指尖发白。每当顾言专注地盯着她看时,她总会忘记怎么发声。

"我来示范一下。"顾言抱起吉他,轻声唱起副歌部分。他的声音清澈中带着磁性,晓雨不自觉地看呆了。

"哇!"苏晴夸张地鼓掌,"顾言你唱歌这么好听,当初怎么不自己当主唱?"

顾言的目光掠过晓雨:"因为有人更适合站在聚光灯下。"

陈轩推了推眼镜,在钢琴上重重按下一个和弦:"还要不要排练了?"

排练结束时已是黄昏。晓雨独自留下整理乐谱,却发现顾言的吉他谱里夹着一页手写歌词。字迹工整有力,明显是男生的笔迹:

雨滴是天空的琴键/你在走廊转角出现/梧桐叶飘落的弧线/是我心跳的节拍

"在看什么?"顾言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晓雨慌乱地把纸条塞回去:"没什么!我正要回去..."

"一起走吧。"顾言背起吉他,"听说最近有小混混在附近出没。"

夕阳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过学校公告栏时,他们看到新贴出的音乐节海报。决赛日期旁印着一行小字:冠军将获得保送音乐学院的名额。

晓雨的眼神黯淡了一瞬。这个细微的表情被顾言尽收眼底。

"晓雨,"他在岔路口叫住她,"无论发生什么,都要继续唱歌。你的声音...很特别。"

晚风拂过少女微红的脸颊,这个看似平常的黄昏,因为一句温柔的肯定,变得格外珍贵。

第二章:雨夜的心动

决赛前一周,晓雨接到医院电话:父亲病情恶化。她冒雨跑到医院,得知手术费还差二十万。

"要不...放弃比赛吧。"母亲红着眼眶,"医院说可以申请补助,但需要家属全程陪护。"

晓雨望着病房里昏睡的父亲,轻轻点头。转身时,眼泪混着雨水流了满脸。

回学校的路上,雨越下越大。在公交站台,她意外遇见了顾言。

"怎么哭过了?"他敏锐地察觉到她红肿的眼眶。

晓雨慌忙低头,却被他轻轻抬起下巴。这个过于亲密的动作让两个人都愣住了。

"我..."顾言慌乱地收回手,耳根通红,"苏晴说看到你往医院方向跑..."

雨幕中,晓雨终于崩溃地说出实情。顾言安静地听着,突然拉起她的手奔向琴行。

"你要干什么?"

"赚钱。"他已经坐在钢琴前,"我接了个编曲的活,今晚赶工的话能拿到五千。"

那一夜,琴行的灯光温暖了两个淋湿的少年。顾言编曲,晓雨填词,他们意外地契合。凌晨三点,晓雨累得趴在钢琴上睡着时,顾言轻轻为她披上外套。

"其实,"他对着熟睡的少女低语,"我早就开始存钱了,从听说你父亲生病开始。"

窗外,雨渐渐停了。天边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而有些心事,也像破晓的天光,渐渐清晰起来。

第三章:星光下的约定

音乐节决赛夜,礼堂座无虚席。候场时,晓雨紧张得手指冰凉。

"伸手。"顾言突然说。

晓雨疑惑地伸手,顾言在她掌心放了一枚雪花形状的胸针。

"我奶奶说,雪花是天空写给大地的诗。"他低头为她别胸针时,呼吸轻轻拂过她的发梢,"今晚,你就是舞台上的诗。"

晓雨的心跳突然失控。在她反应过来之前,顾言已经转身走向舞台。

四季小队的表演被安排在压轴。当《时间煮雨》的旋律响起时,全场安静下来。晓雨站在聚光灯下,突然不再紧张了。她看着台下弹吉他的顾言,看着钢琴前的陈轩,看着打鼓的苏晴,心中充满温暖的力量。

唱到"大雪也无法抹去我们给彼此的印记"时,她与顾言的目光相遇。那一刻,台下的一切都模糊了,只剩下彼此眼中的星光。

演出获得巨大成功。颁奖环节,当听到"四季小队"获得冠军时,四个少年激动地拥抱在一起。

"等等,"主持人突然说,"评委会决定追加一个特别奖项——最佳原创歌曲奖,《时间煮雨》!"

顾言把晓雨推到话筒前。面对全场观众,她鼓起勇气说出藏在心底的话:

"这首歌,写给每一个相信奇迹的人。感谢我的队友,特别是...顾言。"

台下响起善意的哄笑。顾言在掌声中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

庆功宴后,四人溜回学校天台。盛夏的夜空繁星点点,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散落的星辰。

"我们许个愿吧。"苏晴仰头看着星空,"十年后的今天,还要一起看星星。"

"好。"顾言第一个响应,目光却始终看着晓雨。

当流星划过夜空时,晓雨悄悄许下心愿:希望时光永远停在此刻,停在少年们笑容灿烂的盛夏。

她不知道,顾言在同一个瞬间许下了相似的心愿。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青春篇·完)

第四卷:离歌篇·飘散的约定

第一章:盛夏的裂痕

音乐节的余温还未散去,高三的紧张氛围就如潮水般涌来。教室后墙的倒计时牌撕到了"距高考98天",每个数字都像沉重的砝码压在心头。

"晓雨,保送名额确定了。"班主任在走廊叫住她,"音乐学院作曲系,恭喜。"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校园。课间时,晓雨在女洗手间听见议论:"听说林晓雨那个保送名额,本来是顾言的..."

"还不是靠顾言给她写歌?"

隔间的门被推开,苏晴怒气冲冲地站出来:"你们胡说八道什么!晓雨的作品都是自己写的!"

晓雨默默从另一个隔间走出,洗手池的镜子里,她的脸色苍白如纸。

黄昏的篮球场边,她终于堵住顾言:"保送名额的事..."

"是我主动放弃的。"顾言转着篮球,"我父亲联系了德国的音乐学院,高考后就走。"

篮球砸在地上的声音像心跳漏拍。晓雨怔怔地看着他:"从来没听你说过。"

"因为..."顾言的话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晓雨看到来电显示是"陈医生",想起病床上的父亲,匆匆跑向医院。

她没听见顾言未说完的后半句:"因为想带你去德国。"

第二章:雨夜的误会

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晓雨守在ICU外时,手机屏幕亮起苏晴发来的照片——顾言和陈轩在音乐教室激烈争执的抓拍。

「他们吵得很凶,因为保送名额的事吗?」苏晴的信息紧随其后。

雨点开始敲击医院窗户时,晓雨收到顾言的短信:「明天放学音乐教室见,有重要的事说。」

但第二天,她等来的是空荡荡的教室,和黑板上新写的留学倒计时。陈轩出现在门口:"别等了,顾言去办签证了。"

雨幕模糊了回家的路。晓雨在公交站台遇见顾言时,他正撑着伞走向一个陌生女孩——后来才知道那是他德国导师的女儿。

"晓雨!"顾言想追上了公交车,却只抓到被车门夹住的一角纸片——那是她连夜写的歌谱《错位的雨滴》。

第三章:盛夏的句点

高考前夜,晓雨在医院走廊接到母亲崩溃的电话:"手术费还差三十万..."

这时顾言的来电在屏幕上闪烁,她挂断后收到他最后的信息:「明天考场外等你,有重要东西给你。」

而此刻的顾言,正被父亲锁在房间里:"德国那边突然要提前报到,今晚的飞机。"

他在机场给晓雨拨了第十通电话,接通的却是陈轩:"她说不想见你。另外,她让我转交这个。"

那页被雨浸透的歌谱背面,多了一行字:"祝前程似锦。"

七月的毕业典礼,四季小队的位置永远缺了一角。晓雨戴着口罩坐在角落,听校长念到"顾言——德国国立音乐学院"时,手指掐进了掌心。

苏晴红着眼眶塞给她一个信封:"顾言临走前让我转交的。"

里面是张银行卡,便签上写着「给林叔叔的手术费」,背面还有极小的一行字:「等我回来」。

但晓雨只看到陈轩发来的照片——顾言在德国音乐厅演出的画面,他身旁坐着导师的女儿,笑容灿烂。

黄昏的机场高速,刚回国的顾言疯狂拨打着空号。而晓雨正把雪花手链封进铁盒,就像封存整个青春。

飞机掠过校园上空时,他们在不同经纬度听着同一首《时间煮雨》。副歌部分响起时,顾言在歌词本上写下新的日期:

「等下一个雨季,我会穿越所有时差来见你。」

而晓雨在日记最后一页用力写道:「再见,十七岁的顾言。」

盛夏的蒲公英被风吹散,像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告白,飘向各自的远方。

(离歌篇·完)

上一章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前言 时间煮雨:青春印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一卷第二章我们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