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王朝,章和二十三年,暮春。
朱雀大街上,十里红妆绵延不绝,鎏金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稳而悠长的声响,惊起檐下栖息的春燕,翅尖划破漫天绚烂的云霞。马车车厢内壁铺着柔软的云锦,绣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姜明珠端坐其中,一身正红色宫装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十五岁的少女,眉眼间尚带着未脱的稚气,却已身姿挺拔,脊背挺得笔直,宛如一株初绽的寒梅,自有风骨。

挽月小姐,快到宫门了。
贴身侍女挽月轻声提醒,伸手想为她理一理微乱的鬓发,却被姜明珠轻轻避开。
她抬眸望向车窗外,朱红宫墙巍峨高耸,琉璃瓦在阳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泽,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无声地吞噬着无数女子的青春与梦想。这里是大萧的权力中心,也是世间最繁华却也最凶险的牢笼。她是当朝太师姜肃的幼妹,出身顶级世家姜氏,自小便被寄予厚望。此次入宫,是先帝亲自下旨的婚约,以世家贵女之身,封为宸妃,位份仅次于皇后与贵妃,起点已是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可姜明珠心里清楚,这泼天的荣宠背后,是世家与皇室相互制衡的筹码。姜氏一族权势滔天,先帝既要倚重,又需提防,将她接入宫中,既是拉拢,也是软禁。而她,便是这场权力博弈中,最体面也最身不由己的棋子。
姜明珠知道了。
姜明珠轻声应道,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情绪。她抬手抚上腰间系着的羊脂玉佩,那是幼时母亲留下的遗物,玉佩温润,触手生凉,却能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安定。她不是不谙世事的闺阁少女,自小在兄长姜肃的教导下,通读史书,深谙权谋之术。
入宫之前,兄长曾亲自叮嘱
姜肃宫中不比家中,步步为营,谨守本分,方能自保。
她铭记于心。
马车缓缓停下,宫门前早已等候着接引的内侍与宫女。为首的太监是先帝身边的红人,姓周,人称周总管,脸上堆着职业化的笑容,语气恭敬却疏离
周总管奴才参见宸妃娘娘,陛下已在长乐宫等候,娘娘请随奴才来。
姜明珠扶着挽月的手,缓缓走下马车。初春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吹动她鬓边的珠花,叮当作响。她目光平静地扫过宫门两侧肃立的侍卫,他们铠甲鲜明,面容冷峻,像一尊尊没有感情的雕塑。入宫的这条路,铺着光滑的白玉石板,却走得步步惊心。沿途遇见的宫女太监,皆垂首敛目,大气不敢出,唯有偶尔抬起的眼角,藏着探究与敬畏。
长乐宫内,熏香袅袅,暖意融融。先帝萧宏年近四十,面容俊朗,却难掩眉宇间的疲惫与威严。他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沉沉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女。姜明珠身着宫装,身姿窈窕,容颜绝世,更难得的是那份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从容。她屈膝行礼,动作标准而优雅,声音清亮
姜明珠臣妾姜氏明珠,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萧宏平身吧。
萧宏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挥了挥手,让左右侍从退下,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萧宏朕知你是姜太师的幼妹,自幼聪慧,熟读诗书?
姜明珠臣妾愚钝,只是略通皮毛,不敢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
姜明珠垂眸应道,姿态谦卑,却不卑不亢。她知道,先帝此举是在试探她的底细,太过张扬会引来忌惮,太过怯懦又会被轻视。
萧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在位多年,见惯了宫中女子的争风吃醋与矫揉造作,姜明珠这份沉稳,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萧宏你既入了宫,便是朕的妃嫔。姜氏一族是国之柱石,朕希望你能安分守己,辅佐中宫,打理好后宫事宜,勿要参与前朝纷争。
姜明珠臣妾遵旨。
明珠恭敬应下,心中却冷笑。在这深宫之中,后宫与前朝本就息息相关,唇亡齿寒,想要独善其身,谈何容易?兄长手握重权,她身为姜氏女,从入宫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无法置身事外。
先帝对她还算满意,赏赐了诸多珍宝古玩,又嘱咐宫人好生照料,便以政务繁忙为由,离开了长乐宫。姜明珠被安置在长乐宫,宫殿华美,陈设精致,一应起居用度皆按高位妃嫔规格安排。可她知道,这一切的荣宠,都如镜花水月,随时可能消散。
入宫后的日子,平静得像一潭死水。姜明珠恪守本分,每日晨昏定省,侍奉皇后左右,从不参与妃嫔间的争斗,也不主动争宠。她每日在宫中读书练字,抚琴作画,偶尔与贴身侍女挽月对弈,活得像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可宫闱之中,从来都没有真正的平静。她位份尊崇,又出身世家,自然成了其他妃嫔的眼中钉。尤其是深得先帝宠爱的淑妃,出身外戚柳氏,向来骄横跋扈,见姜明珠独占恩宠(虽先帝并未时常留宿,却给予了极高的位份与赏赐),心中早已不满。
这日,姜明珠在御花园赏花,恰巧遇见淑妃带着一众宫女太监路过。淑妃身着华丽的宫装,头戴金步摇,摇曳生姿,见到姜明珠,嘴角勾起一抹讥讽的笑容
淑妃哟,这不是宸妃妹妹吗?妹妹倒是好兴致,独自一人在此赏花,倒是清净。
姜明珠抬眸,淡淡一笑,屈膝行礼

姜明珠见过淑妃姐姐。姐姐凤体康健,真是后宫之福。
淑妃妹妹倒是会说话。
淑妃走上前,居高临下地打量着她,语气带着挑衅
淑妃不过妹妹初入宫,怕是还不知道这宫里的规矩。有些东西,不是凭家世就能坐稳的,还得看陛下的心意。
姜明珠心中了然,淑妃这是在敲打她,提醒她不要恃宠而骄。她面上依旧平静,语气柔和
姜明珠姐姐教诲的是,臣妾谨记于心。臣妾只想安分守己,侍奉陛下与皇后,并无他求。
淑妃是吗?
淑妃显然不信,冷哼一声。
淑妃但愿妹妹能说到做到。若是哪天失了分寸,可别怪姐姐没有提醒过你。
说罢,便带着人扬长而去,留下一地张扬的香气与若有似无的敌意
挽月气得脸色发白,低声道
挽月小姐,这淑妃也太过分了,分明是故意刁难您!
姜明珠抬手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
姜明珠无妨。
她望着淑妃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姜明珠深宫之中,口舌之争,不过是最粗浅的手段。我们初来乍到,不必与之计较,以免落人口实
她深知,在这波谲云诡的宫闱之中,沉默是最好的盾牌,隐忍是最锋利的武器。她现在羽翼未丰,唯有谨守本分,暗中积蓄力量,才能在这凶险的环境中立足。
夜深人静时,姜明珠常常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月色发呆。月光清冷,洒在宫墙上,映出斑驳的影子,像极了这深宫之中暗藏的阴谋与杀机。她想起兄长的叮嘱,想起家中的亲人,心中涌起一丝思念与不安。
但她很快便收敛了情绪。从踏入这宫门的那一刻起,她就不再是姜家无忧无虑的小女儿,而是大萧的宸妃。她必须舍弃柔弱,披上铠甲,用智慧与手腕,在这权力的漩涡中,为自己,也为姜氏一族,杀出一条生路。
她的目光落在书案上的《战国策》上,书页早已被她翻阅得有些陈旧。上面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条谋略,都在提醒着她,想要在这深宫之中生存下去,光靠谨守本分是不够的。她必须暗藏锋芒,审时度势,等待合适的时机,一击即中。
夜色渐深,宫灯摇曳,映着少女沉静的面容。没有人知道,这位看似温顺无害的宸妃,心中藏着怎样的惊涛骇浪。她的深宫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平静的表象之下,早已暗流汹涌。姜明珠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拉开了序幕,而她,必须赢得最终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