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惊华毒后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宫斗宅斗  景甜 

帝心难测,夹缝求生

惊华毒后

章和二十八年的寒冬,似乎格外漫长。长乐宫的积雪压断了院中的梅枝,寒风卷着雪沫子拍打着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极了深夜里无声的啜泣。姜明珠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身上裹着厚厚的狐裘,却依旧觉得寒意刺骨。案几上放着一盏早已凉透的参茶,她凝视着窗外茫茫白雪,眼神空洞得没有一丝波澜,仿佛魂魄早已随着女儿阿蛮的离去而被抽走。

阿蛮“夭折”的消息传来后,先帝曾来过一次宸妃宫。他看着形容枯槁、双目红肿的姜明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不忍,有惋惜,却唯独没有太多的愧疚。他赏赐了无数珍宝药材,温言安慰了几句,无非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朕知你悲痛,可也要保重凤体”之类的套话,便以政务繁忙为由匆匆离去。

姜明珠趴在床榻上,听着殿外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嘴角勾起一抹凄凉的冷笑。她怎能不知,先帝的“宠爱”从来都带着权衡的意味。她是姜氏嫡女,兄长姜肃手握朝政大权,先帝需要借助姜氏的力量稳固帝位,便给了她宸妃的尊荣,对她多有眷顾;可与此同时,他又忌惮姜氏势力过盛,暗中扶持柳氏外戚与之抗衡,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防备。如今阿蛮不在了,她失去了唯一的软肋,也失去了牵制先帝的筹码,这份看似深厚的宠爱,不知还能维持多久。

帝心难测,恩威无常。这八个字,姜明珠此刻才算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重量。

淑妃倒是“好心”来过几次,每次都带着名贵的补品,言语间满是“关切”,实则句句都在往她的伤口上撒盐。一会儿说“小公主福薄,没能熬过这场劫难”,一会儿又说“妹妹还年轻,日后定会再有子嗣”,那虚伪的模样,让姜明珠胃里阵阵翻涌。她强压下心中的恨意,面上始终维持着一副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不接话,不反驳,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木偶。

她知道,此刻的她,没有资格也没有力量与淑妃和柳氏抗衡。丧女之痛几乎将她击垮,但残存的理智告诉她,她不能倒下。阿蛮的“死”疑点重重,若她就此沉沦,女儿恐怕真的要永远消失在她的生命里,那些加害女儿的人,也会永远逍遥法外。

收敛锋芒,蛰伏待机。这是姜明珠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为自己定下的生存法则。

她开始闭门谢客,除了每日例行给皇后请安,几乎不再踏出长乐宫一步。往日里那个沉静中带着锋芒的宸妃,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一心礼佛的妇人。她在宫中设了一个小小的佛堂,每日清晨和傍晚都会去诵经祈福,名义上是为逝去的阿蛮超度,实则是在掩人耳目,暗中调整心态,积蓄力量。

后宫之中,向来是墙倒众人推。见姜明珠失了女儿,又似乎失了圣心,不少曾经依附于她或对她敬畏三分的宫人,态度都悄悄发生了变化。有人开始阳奉阴违,有人甚至暗中投靠了淑妃,想要在她身上踩上一脚。宸妃宫的用度,也渐渐不如往日那般丰厚,偶尔还会出现一些疏漏。

挽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忍不住向姜明珠抱怨

挽月小姐,那些人也太过分了!仗着淑妃撑腰,竟连您的东西都敢克扣,奴婢这就去告诉陛下!

姜明珠抬手制止了她,语气平静无波

姜明珠不必。一点小事,不必惊动陛下。他们想要看我笑话,我偏不让他们如愿。

她知道,这些都是淑妃故意为之,目的就是激怒她,让她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好抓住她的把柄。她偏要沉住气,任由他们折腾,唯有这样,才能让敌人放松警惕。

暗中,姜明珠开始物色可靠的心腹。她深知,在这深宫之中,没有自己的人手,寸步难行。这些日子以来,她冷眼观察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最终将目光落在了一个名叫秦忠的小太监身上。

秦忠入宫不过两年,年纪不大,只有十五六岁,因做事谨慎细心,手脚麻利,被分配到宸妃宫负责洒扫庭院。他出身贫寒,家中亲人都在乡下,无牵无挂,且为人忠厚,懂得感恩。之前阿蛮出事时,宫中人心惶惶,不少宫人都忙着撇清关系,唯有秦忠,在无人吩咐的情况下,默默守在殿外,帮着端茶送水,打理杂务,眼神中带着一丝真诚的担忧。

姜明珠决定试探他一番。这日,她故意让挽月将一枚成色极好的玉佩“不慎”掉落在庭院的角落,然后暗中观察。不少宫人路过时都看到了那枚玉佩,却都装作没看见,唯有秦忠发现后,毫不犹豫地捡了起来,直接送到了挽月手中,还特意嘱咐

秦忠挽月姐姐,这玉佩瞧着像是娘娘常用的,您快收好,别再弄丢了。

挽月按照姜明珠的吩咐,想要将玉佩赏给他,秦忠却连连摆手,惶恐道

秦忠姐姐说笑了,这是奴婢分内之事,怎敢要赏赐。

姜明珠得知后,心中有了底。她让人将秦忠叫到内殿,亲自打量着这个少年。秦忠身形单薄,眉眼清秀,见到她时,紧张得双手都在微微颤抖,却始终低着头,态度恭敬。

姜明珠秦忠,你入宫多久了?家中还有亲人吗?

姜明珠的声音温和,没有一丝架子。

秦忠连忙磕头回话

秦忠回娘娘,奴才入宫两年了,家中还有父母和一个妹妹

姜明珠想家吗?

秦忠身子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落寞,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秦忠回娘娘,奴才既已入宫,便只知伺候娘娘,不敢再想家中之事。

姜明珠看着他,缓缓道

姜明珠你倒是忠厚。本宫知道,近日宫中对你我多有非议,你却始终尽心尽力,未曾有过半分懈怠。本宫念你忠心,想要提拔你,留在身边伺候,不知你愿不愿意?

秦忠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他连忙磕头,声音带着一丝激动

秦忠奴才愿意!奴婢谢娘娘恩典!奴婢定会尽心尽力伺候娘娘,万死不辞!

姜明珠起来吧。

姜明珠示意挽月将他扶起

姜明珠本宫不需要你万死不辞,只需要你记住今日所说的话,忠心耿耿,绝无二心。日后有本宫在,定不会亏待你。

秦忠奴才谨记娘娘教诲,此生定不负娘娘所托!

秦忠重重地磕了一个头,眼中满是坚定。

自此,秦忠便成了姜明珠身边最亲近的内侍。姜明珠悉心教导他,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宫中的规矩礼仪,教他如何察言观色,如何传递消息。秦忠聪慧过人,学习能力极强,且对姜明珠忠心耿耿,很快便成了她最得力的助手。

姜明珠让秦忠暗中留意宫中的动静,尤其是淑妃和柳氏一党的言行举止,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及时向她禀报。同时,她还让秦忠利用出宫采买的机会,暗中与兄长姜肃的人联系,传递消息。她知道,仅凭她一己之力,很难与柳氏抗衡,必须借助兄长的力量,但又不能太过明显,以免引起先帝的猜忌。

日子一天天过去,姜明珠依旧每日礼佛诵经,沉默寡言,仿佛已经彻底淡出了后宫的纷争。先帝偶尔会想起她,过来探望几次,见她状态平和,并无异常,心中的那点顾虑也渐渐放下,对她的态度也恢复了往日的温和,偶尔还会赏赐一些东西。

只是这份温和,在姜明珠看来,依旧充满了试探与制衡。她清楚地知道,先帝对她的“宠爱”,不过是因为姜氏还有利用价值,一旦姜氏失势,她的下场恐怕会比任何人都凄惨。

深夜,佛堂的烛火摇曳,映着姜明珠清丽却冰冷的面容。她手中捻着佛珠,口中诵着经文,眼神却异常清明。丧女之痛如同跗骨之蛆,日夜啃噬着她的心,但也让她彻底清醒。在这深宫之中,没有谁可以依靠,唯有自己变得强大,才能保护好自己,才能为女儿报仇。

秦忠悄无声息地走进来,低声禀报

秦忠娘娘,淑妃今日又去了太尉府,似乎在密谋什么事情。另外,陛下今日在朝堂上,对太师提出的新政,似乎有些不满。

姜明珠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寒芒,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姜明珠知道了。继续盯着,有任何情况及时禀报。

秦忠是,娘娘。

秦忠躬身退下,将空间留给姜明珠。

姜明珠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寒风依旧凛冽,积雪还未消融,但她知道,春天总会到来。而她,会在这漫长的寒冬里,积蓄足够的力量,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给那些伤害她和女儿的人,致命一击。

帝心难测又如何,夹缝求生又怎样。从失去阿蛮的那一刻起,她就已经没有了退路。这条路,哪怕布满荆棘,她也要一步步走下去,用血泪铺就一条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唯有站在最高处,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才能护住想要护的人。

上一章 阴谋乍现,骨肉离散 惊华毒后最新章节 下一章 诸子夺嫡,暗流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