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和三十年暮春,皇城的阴霾一日重过一日。长乐宫的药味早已弥漫到宫墙之外,太医们进进出出,神色凝重如铁,连宫门前值守的侍卫,都敛去了往日的肃杀,多了几分惶惶不安。先帝萧宏的病势已然沉疴难起,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大萧的天,眼看就要变了。
姜明珠每日的探病从未间断,只是如今已不再是例行公事般的敷衍。她身着素色宫装,安静地守在殿外,听着殿内传来的压抑叹息与汤药碰撞声,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袖口。二十二岁的她,历经七年深宫磨砺,早已褪去了所有青涩,眉眼间沉淀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与锐利。冰湖救起萧梧州后,她便多了一份牵绊,暗中嘱咐秦忠多照拂那位无依无靠的七皇子,偶尔也会借着赏花之名,与他说上几句安抚的话。
萧梧州经此一遭,性子沉稳了许多,不再像从前那般怯懦,看向她的眼神里,满是孺慕与依赖,那声脱口而出的“母妃”,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秘密。姜明珠知道,这声呼唤背后,是少年在深宫绝境中抓住的唯一浮木,而她,也在这份依赖中,寻到了除复仇之外,另一份支撑自己走下去的意义。
这日,姜明珠刚踏入未央宫偏殿,便被先帝身边最信任的周总管悄悄引到了内殿。殿内烛火昏暗,先帝躺在龙榻上,形容枯槁,原本威严的面容此刻只剩下蜡黄与虚弱,见她进来,浑浊的眼睛里才勉强透出一丝光亮。

姜明珠陛下。
姜明珠屈膝行礼,声音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他。
先帝费力地抬了抬手,示意周总管退下,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
萧宏明珠……近前来。
他的声音嘶哑干涩,几乎不成调。
姜明珠依言上前,走到榻边。先帝伸出枯瘦的手,紧紧攥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萧宏朕……时日无多了。
姜明珠心中一凛,面上却依旧平静
姜明珠陛下吉人自有天相,定会好起来的。
萧宏不必安慰朕了。
先帝自嘲地笑了笑,笑容里满是疲惫与无奈
萧宏朕这一生,制衡朝堂,平衡世家,终究还是……没能护住这江山安稳。
他话锋一转,眼神陡然变得锐利起来
萧宏柳氏……柳氏外戚狼子野心,怀州被他们蒙蔽,日后若真登基,大萧必遭祸乱!
提及柳氏与萧怀州,先帝的语气里满是悔恨与忌惮。他当初扶持柳氏,本是为了制衡姜氏,却没料到养虎为患,如今柳氏势力庞大,早已尾大不掉,连他这个皇帝都难以掌控。而三皇子萧怀州,被淑妃与柳氏捧在手心,骄横跋扈,心胸狭隘,绝非帝王之才。
姜明珠沉默不语,她早已看透这其中的利害。柳氏与淑妃害死了她的阿蛮,萧怀州更是视她与姜氏为眼中钉,若萧怀州真能登基,她与姜氏一族,怕是难逃灭顶之灾。
萧宏朕知你……聪慧坚韧,又出身姜氏,有你兄长相助,唯有你,能与柳氏抗衡。
先帝的目光紧紧锁住她,带着托付江山的沉重
萧宏朕意已决,传位于……皇七子梧州。
姜明珠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先帝,眼中满是震惊。萧梧州今年不过十二岁,生母早逝,毫无势力,在诸皇子中最是不起眼,先帝竟会选择他继承大统?
仿佛看穿了她的疑惑,先帝喘息着解释
萧宏梧州年幼,无党无派,才不会被世家操控。他性子纯良,加以教导,必能成为明君。更重要的是……他对你有孺慕之心,你也护过他,只有你,能护他周全,辅他坐稳这龙椅。
姜明珠的心沉了下去,她明白,先帝这是将一个烫手山芋扔给了她。扶持十二岁的幼帝登基,面对的将是虎视眈眈的柳氏外戚、野心勃勃的诸王以及朝堂上各方势力的觊觎,这无异于置身于刀山火海之中,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姜明珠陛下,臣妾蒲柳之姿,恐难当此重任。
姜明珠低声推辞,并非矫情,而是深知其中的凶险。
萧宏你能!
先帝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
萧宏朕知道你丧女之痛,也知道你在宫中隐忍多年。朕欠你,欠姜氏,更欠梧州一个安稳的未来。
他从枕下摸出一枚刻着龙纹的玉印,塞进姜明珠手中
萧宏这是密旨,朕已写下传位诏书,藏于密室之中。即日起,你便是梧州的养母,赐你‘协理宫闱’之权,可调动部分宫禁侍卫,待朕崩逝,你需立刻拥立梧州登基,联合你兄长,稳住朝局!
玉印触手冰凉,却重如千钧。姜明珠握着那枚玉印,感受着先帝掌心传来的颤抖与期许,心中百感交集。丧女之仇,深宫之辱,姜氏之危,还有萧梧州那依赖的眼神,无数念头在她脑海中交织翻滚。她知道,这是先帝的最后安排,也是她唯一的机会——若能扶持萧梧州登基,她便能借助幼帝之权,清算柳氏与淑妃,为阿蛮报仇,也能保住姜氏一族。
姜明珠臣妾……领旨。
姜明珠缓缓跪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异常坚定
姜明珠陛下放心,臣妾定不负所托,护七殿下周全,辅他登基,守好大萧江山。
先帝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欣慰,他松开手,重重地喘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萧宏好……好……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
他闭上眼睛,疲惫地挥了挥手
萧宏去吧……小心行事,莫让柳氏察觉。
姜明珠起身,小心翼翼地将密旨与玉印藏好,再看了一眼龙榻上气息奄奄的先帝,转身悄然退出了内殿。走出未央宫,晚风吹拂着她的裙摆,带着几分凉意,她却觉得浑身血液都在沸腾。
回到未央宫,姜明珠立刻屏退左右,只留下秦忠。她将密旨与玉印取出,放在案几上,沉声道
姜明珠秦忠,陛下已决意传位于七殿下,命我抚养他,协理宫闱,扶持他登基。此事关乎身家性命,关乎姜氏荣辱,更关乎大萧安危,绝不可泄露半分。
秦忠闻言,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坚定。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气铿锵
秦忠娘娘放心,奴才此生唯娘娘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定严守秘密,助娘娘完成陛下嘱托!
姜明珠起来吧。
姜明珠示意他起身
姜明珠从今日起,你需更加谨慎,密切监视淑妃与柳氏一党的动静,他们稍有异动,立刻禀报。另外,派人暗中保护七殿下,绝不能再让他陷入危险之中。
秦忠是,奴才这就去安排。
秦忠躬身退下,脚步轻快却沉稳。
姜明珠独自站在殿中,望着案几上的密旨与玉印,眼神逐渐变得锐利如刀。她知道,一场硬仗即将开始。柳氏与萧怀州绝不会善罢甘休,先帝崩逝之日,便是腥风血雨之时。她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联合兄长姜肃,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才能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胜出。
夜深了,姜明珠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御花园的方向,隐约传来几声更夫的梆子声,单调而悠长。她想起阿蛮,想起那个在冰湖中挣扎的小小身影,想起先帝临终前的托付,心中涌起一股决绝。
从今日起,她不再是那个隐忍求生的宸妃姜明珠,而是肩负着托孤重任、即将踏上权力之巅的太后候选人。她将以女子之身,扛起这千钧重担,在波谲云诡的宫闱与朝堂中,为幼帝,为姜氏,也为自己,杀出一条血路。
这夜,长乐宫的灯火亮了一夜。姜明珠对着地图,一遍遍推演着可能发生的变故,制定着应对之策。她的眼神冷静而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风雨,也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先帝的托孤,是临危受命,也是她命运的转折点。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将与那个十二岁的少年皇子,紧紧捆绑在一起,共同面对这即将到来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