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王朝历经三世,至国主司马浩天这一代,已是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司马浩天登基三十多载,推行仁政,轻徭薄赋,百姓安居乐业,朝堂之上亦少有纷争,世人皆称其为贤君。
他与国后夏氏的感情更是传为一段佳话,二人成婚二十余年,始终相敬如宾、恩爱甚笃,从未有过妃嫔之争,后宫清净和睦,为朝野上下树立了夫妻典范。
这对帝后育有一子,名唤司马玉龙,既是当朝太子,司马玉龙出生那日,本是足月之期,国后夏氏却在夜半时分做了一场奇梦
梦中,一条金龙盘旋于坤宁宫大殿之上,龙鳞熠熠生辉,龙须飘逸灵动,盘旋三圈后,竟化作一道金光融入她腹中。
梦醒时分,夏氏便感腹痛,不多时,司马玉龙便提前降生。
此事在宫中传扬开来,众人皆言太子乃是金龙转世,日后必能承继大统,带领大靖走向更盛之世。
时光荏苒,昔日襁褓中的婴孩已长成挺拔青年。
司马玉龙自小便展现出过人天赋,文能熟背四书五经,下笔成章,论政时条理清晰、见解独到
武能骑马射箭,舞剑时身姿矫健,十岁便随国主围猎,曾一箭射中奔鹿,令众臣惊叹。
可这般文武双全的太子,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甚至带着几分冰冷的距离感。他极少展露笑颜,与人交谈时语气平缓,字句间皆透着疏离。
国后夏氏见儿子这般性格,心中满是担忧。太子本就冷漠还对周遭女子毫无兴致,长此以往,如何能娶妻、开枝散叶?
国主司马浩天虽嘴上不说,私下里也常与夏氏商议,想着如何让儿子性子活络些。
几番思索后,夏氏想出一计,以御花园赏花为名,邀请京城中适龄的贵女入宫,一来可让太子多与女子接触,或许能遇上个合心意的;二来也能借此机会,为太子挑选合适的太子妃人选。
消息传出,京城贵女们家中皆是欣喜不已。太子乃储君之尊,若能被太子看中,便是一步登天。
可司马玉龙对此事却毫不在意,前几次赏花宴,他要么以“功课要紧”为由推脱,要么便是勉强到场,待不到半个时辰,便找借口离开,从未正眼看过那些精心打扮的贵女。
今日,又是一场赏花宴,夏氏一早便派人去东宫传话,务必让太子到场,司马玉龙无奈,只得应下。
同一时刻,京城白府内却是一片忙碌。白府乃武将世家,家主白武将军刚从边关回京,因戍边有功,被国主擢升为镇国大将军,风头正盛。
此刻,白夫人康虎妞正亲手为女儿白珊珊整理衣裙,口中不停叮嘱:“珊儿,今日入宫赴宴,礼数千万不能少。你爹刚升了官,咱们家正是风口浪尖的时候,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白珊珊坐在镜前,任由母亲为自己钗上一支白玉簪,闻言嘟了嘟嘴,语气带着几分不满:“娘,这皇家也太直白了,借着赏花的名义,让咱们这些大臣的女儿入宫,不就是为太子选妻子嘛。听闻那位太子殿下冰冷得很,我才不想凑这个热闹,还不如在家吃您做的糯米团子呢”
康虎妞闻言,无奈地笑了笑,伸手轻轻点了点女儿的额头:“你这孩子,说话怎么这么直接。天子脚下,皇命难违,就算不喜欢,也得去给圣旨个面子。不过你放心,若真不喜欢,就躲在一旁清净些,别出风头便是。咱们珊儿这么优秀,日后自有好归宿,不必急着攀那皇家的高枝”
白珊珊低下头,手指轻轻攥着衣裙的下摆,轻声道:“娘,我知道。京城想攀龙附凤的女儿家多着呢,我只盼着能找个一心一意待我好的人,像爹和娘一样,情投意合,安稳过一辈子。今日入宫,我会有分寸的”
“这就好”
康虎妞满意地点点头,帮女儿理了理裙摆,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妆容,确认无误后,才扶着她起身,“走吧,马车已经在门口等着了。记住,国后若问起话来,如实回答就好,别紧张”
白珊珊应了声“知道了”,跟着母亲走出房门。临上马车前,康虎妞又叮嘱了几句,才看着女儿的马车缓缓驶离白府。
马车内,白珊珊从随身的锦囊中取出一本《论语》,细细翻阅起来。
她对这场赏花宴毫无期待,一来是听闻太子性情冰冷,大概率不会多留;二来是京中不少贵女都想着在宴会上出风头,她素来不喜这般争奇斗艳的场面,只想着找个清静地方待着,等宴会结束便早些回府。
而此刻的东宫,司马玉龙正对着铜镜,任由太监总管德全为自己整理明黄色的龙袍。他剑眉微蹙,语气带着几分不耐:“德全,一会到了御花园,若是母后又念叨,你便找个借口,说书房还有功课没做,帮我脱身”
德全躬身应道:“奴才遵旨。只是太子殿下,国后也是一片苦心,您若是总这般推脱,国后怕是要伤心了”
司马玉龙轻“哎”一声,目光冷冽:“本太子还没有完成父皇交代的责任,这婚事实在是过早,也不能由着母后如此做主啊…那些贵女入宫,不过是冲着太子妃的位置来的,并非真心待本太子。与其浪费时间应付她们,不如多处理些朝政,为父皇为国家分忧”
德全深知太子的性子,不敢再多言,只能默默帮他系好玉带,躬身道:“太子殿下,时辰差不多了,该去御花园了”
司马玉龙点点头,迈步走出东宫,朝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
他心中盘算着,今日只需应付母后半个时辰,便以公务为由离开,绝不多留。
一个时辰后,御花园内已是生机勃勃。满园的牡丹开得正盛,红的、粉的、白的,竞相绽放,香气四溢。
各家贵女身着华服,头戴珠钗,三三两两地游走在花园中,或赏花,或低语,一个个妆容精致,姿态优雅,都盼着能被太子看中。
花园中央的凉亭内,国后夏氏正与福王爷的王妃宋氏对坐饮茶。
夏氏身着明黄色凤裙,头戴点翠珠钗,虽已年过四十,却依旧风姿绰约,气质雍容。
宋氏穿着青色衣裙,妆容淡雅,与夏氏相谈甚欢。
周围的宫女太监皆垂首侍立,不敢有丝毫怠慢。
白珊珊随着人群走进御花园,目光匆匆扫过凉亭,心中暗叹:“国后娘娘果然天姿国色,气质不凡,难怪能与国主相濡以沫这么多年”
她不愿凑上前去,便避开人群,独自朝着花园深处的荷花池走去。
荷花池边种着一片小树林,枝叶繁茂,遮挡了阳光,显得十分清静。
白珊珊走到一棵大树下,索性一屁股坐在草地上,背靠着树干,抬头望着天空。此时正值初夏,微风拂过,带来阵阵荷香,树叶沙沙作响,十分惬意。
她忍不住感慨道:“‘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这般美景,倒是比府中热闹多了”
可转念一想,又轻轻摇了摇头,“只是这花虽好,若无心爱之人相伴,终究少了几分趣味。那些为了太子妃之位而来的贵女,怕是也体会不到这份清净吧”
她又想起父亲刚回京,不知在朝堂上是否还习惯,母亲此刻或许正在府中为她准备糯米团子,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暖意:“也不知道爹爹在前朝如何,何时能带我回府,吃母亲做的糯米团子呢?”
想着,白珊珊从怀中取出那本《论语》,继续细细阅读起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的脸上,映得她眉目清秀,认真读书的模样,竟带着几分动人的温婉。
她丝毫没有察觉,身后不远处,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的身影正缓缓走来。
司马玉龙本是想找个清静地方躲一躲,这小树林是他往日里常来的秘密基地,却没想到今日竟有人先一步在此处。
他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白珊珊的身上。只见女子穿着淡黄色衣裙,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白玉簪,素净的面容上满是认真,手中捧着一本书,轻声诵读着《论语》中的句子。
这般不施粉黛却依旧动人的模样,与那些浓妆艳抹的贵女截然不同,竟让他冰冷的心湖泛起了一丝涟漪。
一旁的德全见有人打扰太子清净,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正要上前驱赶,却被司马玉龙抬手制止。
司马玉龙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德全不要出声,自己则站在原地,静静地听着白珊珊诵读。
白珊珊读得入神,并未发现身后的动静。她时而蹙眉思索,时而轻声点头,模样十分可爱。
司马玉龙看着她的侧脸,不知为何,嘴角竟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容。这笑容转瞬即逝,快得让德全都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远处传来宫女的声音:“国后娘娘有请各位小姐到凉亭集合”
白珊珊闻言,连忙合上书,起身拍了拍裙摆上的草屑,快步朝着凉亭的方向走去。她走得匆忙,竟未察觉自己怀中的书签掉在了地上。
司马玉龙看着她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不舍。
待她走远后,他才走上前,弯腰捡起地上的书签。
书签是用檀香木制成的,上面用娟秀的小楷写着《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迹工整,透着一股书卷气。
“原来她喜欢读《论语》”
司马玉龙轻声喃喃道,将书签小心翼翼地收进袖中。他抬头望向白珊珊离去的方向,心中竟生出了一丝期待,期待能再次见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
德全站在一旁,将太子的举动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惊讶:太子殿下今日竟没有立刻离开,还收起了那位小姐的书签,难道太子殿下对这位小姐有意思?
司马玉龙并未理会德全的惊讶,他拿着书签,转身对德全道:“走吧,去凉亭看看”
德全连忙应道:“奴才遵旨”他心中暗自琢磨,看来今日这场赏花宴,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