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不是真理,是谈判桌。”
——林知秋《庭审备忘录》
凌晨两点零七分,林知秋把周执的口供剪成六段,贴在白板中央。
每段不超过二十字,却像六把钥匙,锁孔背后是同一只黑箱——云鼎集团核心支付算法「赫斯提亚」。
她打开手机,屏幕仍留在那封匿名邮件的解压页:
// 如果数据是新的石油,那么算法就是炼油厂。
注释下方是一串 0x 开头的哈希,32 位,指向一段被删除的 Git 提交记录。
时间是去年 10 月 17 日 02:11,提交者署名:W.Zhou。
周执。
林知秋用指尖描过那行哈希,像描一道伤口。
她忽然意识到,周执并非“可能”偷了算法,而是公开承认自己偷了——
却坚称“他们在用它偷东西”。
盗窃与揭黑,一线之隔;
刑期与功勋,也在一线之间。
上午九点,看守所第二次会见。
周执左腕多了一枚青色手环——一级监控。
“有人想让你闭嘴?”她问。
“有人想让我死。”他语气平静,“在看守所里,死法很多。”
林知秋把打印出的哈希推到他面前:“这个提交,你 push 到哪个仓库?”
“私有节点,地址我写在《刑事诉讼法》第 50 条右侧空白。”
她翻到那一页,一行极淡的铅笔字:
ipfs://QmUgG4xH3AnK6…
“需要网关才能拉取,网关地址——”
“只能你亲手搭。”他顿了顿,“用云鼎的 SDK 做跳板,否则触发 honeypot。”
林知秋抬眼:“你在让我犯罪?”
“不,我在让你取证。”
“非法取得的证据无合法性。”
“所以你要让它合法出生。”
周执第一次露出笑意,却像冰裂开:
“林律师,你不是一直帮客户‘洗白’吗?这次,帮我洗黑。”
离开看守所,林知秋驱车直奔深圳湾实验室。
她大学同窗顾晓正带国家区块链安全监测团队,拥有法定的“白帽子”授权。
“要让私链数据变成合法证据,唯一路径是司法镜像。”顾晓推给她一份刚拿到的《电子数据取证许可证》副本,“但前提——涉案数据需与公共安全直接相关。”
“支付算法泄漏,足以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那就向网安支队报案,把案子从‘刑侵’升级为‘危害金融安全’,我们团队就能依法镜像。”
林知秋沉默几秒:“一旦升级,周执将从三年以下,直接面对五年以上量刑。”
顾晓叹气:“你想救他,就得先把他推下更陡的悬崖。”
当晚,林知秋回律所,打开备案系统,在“是否申请提级管辖”一栏,勾选:
【是】
鼠标左键按下的瞬间,屏幕闪黑,一行白色代码缓缓浮出:
> You have reached the point of no return.
她猛地合上电脑——不是系统提示,是外挂弹窗。
有人远程给她的电脑注入了 DLL。
林知秋拔网线、拆硬盘,换上备用笔电,登陆云端沙盒。
旧硬盘镜像里,她找到那段注入脚本的签名:
/* Hesitia-Backdoor v3.1 */
云鼎的水印。
他们不仅在监控周执,也在监控他的辩护律师。
凌晨三点,林知秋站在 39 楼天台,脚下是整座数字之城。
灯光像链,车流像算法,一切井然有序,却随时可能崩塌。
她想起父亲被内退那夜,也是这样站着,对她说:
“知秋,法律不是盾牌,是杠杆。
关键不在它多硬,而在你把它放在什么支点。”
如今,她终于找到了支点——
让周奕更危险,才能更安全;
让证据非法出生,再合法落地。
她掐灭烟,给顾晓发最后一条微信:
【明早九点,网安支队见。我报案。】
与此同时,看守所 206 监舍。
周执躺在铁床上,盯着天花板。
头顶摄像头红光微闪,像一颗迟到的流星。
他用手指在空气中无声敲击:
.. - / - .. -- . / - --- / -- --- ...- .
摩斯:
IT IS TIME TO MOVE
下一瞬,监舍广播响起电流杂音——
“206,周执,换押,明早六点。”
他闭眼,嘴角勾起几不可见的弧度:
游戏开始。
【第二章·完】